全部書籍

對話憲法 憲法對話 (下冊)(有聲書/修訂3版):基本人權16-30講

湯德宗  著
天宏  出版
2016/10/05 出版

‧附憲法教學CD 比較觀點,詢答對話 逐條解析,啟迪創意 植憲法理念,齊作民國主人!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閉兒的春天

天宏  出版
2012/07/02 出版

本書所得捐給台北市自閉兒基金會在自閉兒家長的堅持下及誘導下,用天下父母最無私的愛,引導孩子打開上帝為他們打開的另一扇窗,透過這本書三個自閉兒家庭的教養故事,希望讓更多自閉兒能像我們孩子一樣,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時讓社會大眾更瞭解這群星兒們。Story1.讓他擁有生活上吃、喝、拉、撒、睡的自理能力,也算是我這個媽媽的責任。……。感謝鎮宇給我這難得的體悟,經過自閉兒給我這些歷練,讓我學到站在學生立場為他們著想,同理學生的困難與處境,同時用包容的心來看待這些孩子。──鎮宇媽媽Story2.既然上天給我們一個特別的孩子,我們只能承擔並依照他的樣子陪她成長。……。我與官媽媽共同的理念,就是要教他們比較實用的事物與技能,尤其是生活自理上。──官氏兄弟爸爸Story3.一家人就像一個圓,如今有一個缺口,就要想辦法補起來,回復為一個圓圓滿滿的圓。……我秉持著「不放棄,他就有希望;若放棄,他就什麼都沒有了」的信念來教養他。──周于翔爸爸

9 特價16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老子新譯

吳宏一  著
天宏  出版
2012/03/05 出版

《老子》一名《道德經》,是認識老子思想及道家源流的必讀經典,也是想了解中華文化的人不可或缺的參考著作。本書著者位幫助初學者認識老子學說,求其確解,乃重新對《道德經》加以譯注解析。所謂「新譯」者,重點有三:一是採用直譯的方式,逐字逐句,用白話來翻譯經文。這是最貼近元文句型,也是最容易把握原意的做法。二是校勘各種傳本文字的異同,比較歷來不同注解者的解釋,折衷眾說,取其長而捨其短,力求簡明,以便初學。三是參考有關的研究資料,對每一章的章旨、結構,乃至修辭以及前後經文之間的關係等等,作一番爬梳整理的工夫。間有推陳出新處,都希望對讀者有所助益。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微波集

吳宏一  著
天宏  出版
2011/07/01 出版

原由光啟出版社印行,再版九次,後來由中央日報社增訂發行,至少再版兩次,因此這一次的重印,算起來是第十二版,我稱之為「新版」。這本書所收的文章,主要是我大學時代的創作,大多是抒情小品,發表在當時孫如陵所主編的「中央副刊」上。大學即將畢業時,趙振靖神父主動向顧保鵠神父所主持的台中光啟出版社推薦,為我集結出書。顧神父特地從台中到台北來看我,並要我將所有已發表的散文送去給張秀亞先生看。張先生是文壇前輩,當時住在和平東路二段,及今天的大安森林公園對面教堂旁邊。拜訪時,承蒙她諸多鼓勵,並建議書名取為「微波集」,言語謳謳,至今猶感溫馨。由於他們的熱心鼓勵,這本散文集在我大學畢業服役期間就出版了,而且很快就再版。再版前夕,我正服完預備軍官役,回台大中文系念研究所,所以來得及補請一項愛護我、督促我的鄭騫老師和戴君仁老師,為它寫序。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文學研究的困境與出路

吳宏一  著
天宏  出版
2011/04/08 出版

收錄在這本書裡的七篇論文,分別發表在下列的學術期刊及論文集中,茲依序說明如下:第一篇︿中國文學研究的困境與出路﹀,原是一九九九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就職典禮上的講稿,除了學校出版專冊之外,初稿曾經發表在︽北京大學學報︾一九九九年第六期;不久又增訂附注,修訂稿發表於北京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文學評論︾一九九九年第六期。該文討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研究,在思想文化的新舊衝突下,在政治社會的急遽變遷中,遭遇到什麼樣的困境。文中分別從文學觀念、理論系統、研究方法等方面,來探討問題的癥結所在,同時思考如何尋找出路。收入本書的,是後來的修訂稿。第二篇︿中國文學演變中的時間意識﹀,原是二○○一年十二月參加上海復旦大與南京大學合辦的﹁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論壇﹂、美國史丹福大學主辦的﹁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現代詮釋學術研討會﹂、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主辦的﹁人文學研討會﹂上,先後以不同的方式提出若干觀點報告,但都因篇幅短,時間不夠,討論不能深入,未能引起學者的注意。二○○二年六月,北京中華書局主辦﹁廿一世紀中華文化學術研討會﹂,我才在忙碌之中,再度筆之於書,提供與會學者參考。後來此文就收在該局所出版的會議論文集中。我多年來所從事的經典普及工作,其動機信念俱見於此。我非常希望有人作更寬廣更深入的討論。第五篇︿唐宋詩詞中的顏色字﹀和第六篇︿談幾首描寫人生的浣溪沙詞﹀,都從比較所謂﹁現代﹂的觀點來析論傳統舊詩詞,分別用來紀念鄭因百老師的百歲冥誕,和慶祝葉迦陵老師的八十華誕。他們都是我一直敬愛感念的老師,無論是治學或為人,都曾給了我很多啟發。前者發表於二○○五年台大中文系主編的︽鄭因百先生百歲冥誕紀念論文集︾以及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二○○七年春之卷。在此之前,曾以同題在北京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雲南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等校,演講過主要的內容。後者發表於天津南開大學二○○五年十二月出版的︽葉嘉瑩教授八十華誕暨國際詞學研討會紀念文集︾。在此之前,也曾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心主辦﹁中國文學古今演變國際研討會﹂的會議論文。初稿發表於香港︽明報月刊︾第三十七卷第二期,後來全稿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出版的會議論文集中。該文討論中國文學史上有關﹁古﹂與﹁今﹂、﹁新﹂與﹁舊﹂的一些觀念。第一、二篇談的是有關中國文學的問題,第三、四篇所談的,則是從較寬廣的文化觀點,來看待中國文學應該如何承衍傳統,邁向現代。第三篇︿中華文化的文學省思﹀,原是香港中文大學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主辦﹁中華文化與廿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論文,後來收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年所出版的︽中華文化與廿一世紀︾論文集中。這一篇論文,和我為台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文庫﹂所寫的︿從人文化成到文學轉型﹀一文,是姊妹篇,觀點相近,繁簡則頗有不同。因版權所限,︿從人文化成到文學轉型﹀一文,暫時不能收入本書。第四篇︿傳統文化與古籍整理的現代化﹀,是我多年來從事經典古籍如何普及化、如何現代化時常常思考的問題。我常面臨兩個難題:一個是有些人根本不看經典古籍,認為只要是傳統的東西必然落伍;一個是有些文史研究者,瞧不起注釋譯介的文字,認為那沒有學術價值。所以這篇論文,雖然在一九九九年,曾分別在香港大學以同題在北京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校演講過。當時的反應都頗為熱烈,有些師生在聽後也曾給了我一些寶貴的意見。第七篇︿論文學的獨特性與共通性﹀,是我應香港藝術發展局二○○六年香港文學節﹁兩岸三地文學及海外華文文學研討會﹂而作。除了發表在該局專冊之外,也發表於香港文學研究出版社︽文學研究︾二○○六年秋之卷,以及︽北京大學學報︾二○○七年第六期。有的是轉載,有的則文字經過修訂。在香港教書多年,擔任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及顧問多年,這是我唯一為該局所寫的論文,從中應可看出我對兩岸三地近現當代文學的一些看法。從第一篇到第七篇,儘管題目不同,內容討論的重點也不一樣,但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它們所談的,都是有關中國文學的﹁古﹂與﹁今﹂、﹁新﹂與﹁舊﹂,﹁傳統﹂與﹁現代﹂,以及文學研究所遭遇的困難和如何尋求出路的問題。所以,我把它們合在一起,彙為一集,以首篇命題,來貢獻給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同時就正於學界先進。吳宏一 自序於二○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唐以前的古詩

吳宏一  著
天宏  出版
2011/03/03 出版

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一本通瞭解唐以前古詩的演變發展認識唐宋大詩人的源頭活水本書介紹隋唐以前的古詩的名篇佳作及其源流發展。古詩的含義有二:一是指唐以前的詩歌作品,一是專指相對於近體詩的古體詩。本書所說的古詩,兼含二者而言,但以前者為主。本書所選,上自先秦,下迄陳、隋,根據詩歌發展史的觀點,以時代先後為序,參考各時代各作家的特色,考慮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演進發展,來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大家名篇。又考慮便於一邊讀者閱讀,所以註解說明文字儘量不引經據典,力求簡要明白。本書曾以《從詩歌史的觀點選讀古詩》為名,由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資助出版。今經增訂,易名為《唐以前古詩》,由天宏出版社再版發行。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