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從「人」開始,是從「男,女」的愛情開始的.....是給我們自由欣賞.你愛怎麼欣賞,就怎麼欣賞:你不要管別人怎麼欣賞?你只要管自己怎麼欣賞,就是對的.詩經,是歌謠.歌謠,是人民的「生命」,是萬物的生命;是宇宙大道的生命.
莊子的這本書,是一本藝術的寶庫?有音樂、有繪畫、有寓言、有故事……只要您讀了它,您就可能直覺得有一種飄然「忘我」的感受,您會很自然的感覺自己一下子就變成「莊子」,您要是喜歡文學、詩歌、哲學、小說,甚至於禪學,以及如何「修道、成道」的法門,也可以一睹為快也。 哲學博士東方橋教授編著這本《讀莊子的方法學》,就是介紹這部好書自古相傳的「離奇曲折」的名著,希望您有一本,好嘗試去欣賞它!
易經是什麼學問?它是一個活的學問,學活、用活的學問,誰能活用誰就成功。因此聽易經的學問不能把活的說成固定了,而要化而裁之,然後才是活的易學者;然後發揮『以一陽貫之』龐大無知領域的宇宙大智慧。
是是還非,是非還是﹔大道非道。 看風雲起暴,山洪海嘯﹔是狷非狂,獨見逍遙。 雷乍聲轟,電急閃耀﹔萬物驚春迎麗朝。 東方白,問畫廊何處?滿地芳瑤。 勁歌熱舞同飆,忘情夜﹔死生病老夭。 望天涯倦客,乘風歸去?從茲以往﹔日月昭昭。 天宇悠悠,山河依舊﹔江上漁舟拍浪濤。 夕陽醉,問故園何在?小小鄉橋。
做人處世的道理 中庸、大學、教經這三本書,是儒教『脩道、成道』的經典之學。您雖然不必用「心」來讀這本書,但您卻已用了您的「心」!老子沒寫過『脩道、成道』的方法學;孔子也沒有。他們為什麼不寫?這個不寫的心,就是「心學」。宇宙有「心」嗎?有,也沒有;沒有,也有,這就是「心」學的變化。 哲學博士東方橋教授編著這部書?是「無心」而作,又是「有心」而作。您不妨試試!能找到您那顆著落的「心」處嗎? 讀是經,當知綱領有四:其後皆就網領推而明之。當知『明明德』為用,而『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皆明明德之事也。當知『止至善』為體,而『定、靜、安、慮、得』;皆止至善之境也。 當知『親親新民』,為仁治之本末;而『修齊治平』,皆親親新民之功也。當知『明明德』,為道之用;『親親新民』,為道之則;『止至善』,為道之極則。大學之教,道也;學,亦道也,希望讀者能將這個做人處世的道理,應用在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