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國際司法互助學說上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之司法互助一般乃是依據1990年聯合國一系列之國際刑事司法合作模範公約進行定性,範圍可涵蓋引渡、狹義之司法互助、判決以及執行之承認、跨國移交受刑人以及刑事訴訟移管等;而我國長期以來雖與各國以及中國大陸軍有密切之司法互助合作,惟乏一綜整我國內國法、與重要國家簽署之司法互助協定以及相關法院裁判之參考手冊,因此本書除試圖透過內國法規、重要協定協議、行政規則以及重要國際公約之彙整,呈現我國在司法互助實務上之實踐依據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各級法院民事、刑事案例之蒐集,一窺這些跨國、跨境司法互助案件經由各管道取證後,相關之證據是否為各級法院所採納,來呈現我國各級法院之相關見解。
黃東熊 從傳聞法則之基礎知識談起刑法篇鄭文中 網路犯罪之犯罪地與刑法適用鄭善印 日本假釋制度謝庭晃 共犯中止與脫離的減免根據刑事訴訟法篇劉秉鈞 傳聞法則與傳聞證據陳運財 第159條之1第2項檢訊筆錄實務爭議問題檢討朱朝亮 供述證明力之彈劾與回復李榮耕 傳聞法則中公文書的例外黃朝義 從比較法觀點論同意證據與擬制同意證據──兼論合意證據葉建廷 共謀者陳述(Co-conspirator Statements)與傳聞之例外鄭昆山 共犯證人自白及其證據法則──德國法主要證人之比較觀察張麗卿 刑事訴訟近年改革的脈動與展望刑事政策篇吳俊毅 2012年中國大陸刑事訴訟法之評析──聚焦在少年刑事程序孟維德 跨國犯罪偵防上不應忽略的議題──跨國詐欺張明偉 性侵害犯罪加害人刑滿後之監控與管制──美國法的借鏡許福生 論兩岸共同打擊有組織犯罪問題
本書特色東吳大學醫事法專題講座課程係台灣醫事法學會所協辦,由潘維大校長、曾育裕理事長與邱玟惠秘書長所開設,課程目標乃提供法律系高年級學生針對醫事法之進階學習。每週邀請具有法學碩、博士學位之醫療專家、醫事法學者以及專精醫療訴訟實務之司法界先進,以講座方式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互動式教學,消弭隔行如隔山的學科限制,學生可更貼近各項醫事法議題背後真實的醫療實務面,並與己身所學之法律概念相印証,進行法學與醫學之科際整合。於民國98年至100年間,講座老師們共撰寫58篇課程綱要,連載於台灣法學雜誌之「醫事法實例講座」專欄,今集結成書,不僅可作為醫事法學習之鳥瞰,更提示出深度研究之方向。
本書特色本世紀以來我國的專利業務與產業都正面對一個巨大變動的時代,產業的品牌與創新,現在成為我國相關從業人員痛苦又必須要走的路途。96年專利師考試登場與智慧財產法院成立,兩大新舉措呼喚著新一代對專利法制更為熟悉的專利從業人員,適時進入此一領域。即使一般產業工作人員,對專利法制的認識也需要更進一步深化,是為本書出版的動機。本書的邏輯是從專利文件的書寫,向專責機關的申請、機關程序及初再審乃至於舉發更正審查如何進行,最後權利確定時其範圍為何,以方便讀者理解專利之生命流程。並可佐以視聽教學DVD,以利深化理解。本書起草時為專利法於100年修正通過,八成條文都發生變動。付梓之日適逢專利法施行細則定案報院,考試院也宣布101年起專利師高考錄取率各科均調升為10%,幸能躬逢其盛。筆者才疏學淺,成書之時有賴各位前輩提攜解惑,不足疏漏處極多,仍請至〈王平〉臉書賜教。
本書特色本世紀以來我國的專利業務與產業都正面對一個巨大變動的時代,產業的品牌與創新,現在成為我國相關從業人員痛苦又必須要走的路途。96年專利師考試登場與智慧財產法院成立,兩大新舉措呼喚著新一代對專利法制更為熟悉的專利從業人員,適時進入此一領域。即使一般產業工作人員,對專利法制的認識也需要更進一步深化,是為本書出版的動機。本書的邏輯是從專利文件的書寫,向專責機關的申請、機關程序及初再審乃至於舉發更正審查如何進行,最後權利確定時其範圍為何,以方便讀者理解專利之生命流程。並可佐以視聽教學DVD,以利深化理解。本書起草時為專利法於100年修正通過,八成條文都發生變動。付梓之日適逢專利法施行細則定案報院,考試院也宣布101年起專利師高考錄取率各科均調升為10%,幸能躬逢其盛。筆者才疏學淺,成書之時有賴各位前輩提攜解惑,不足疏漏處極多,仍請至〈王平〉臉書賜教。
本書特色本書為作者整合處理卡債及連動債等金融消費爭議問題之經驗,及受金管會委託研究金融消費爭議處理法制之心得,所推出之力作,深入分析「金融消費者保護法」此部劃時代之金融法制,由理論及實務等面向,提供讀者對本法全觀之認識。本書深入探討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立法背景,與國際金融改革趨勢及我國歷經之卡債風暴、連動債事件等重大金融消費爭議,有密切關係。「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結合消費者保護之實體規範及金融爭議的處理程序,為非常獨特的立法,本書詳細介紹了本法制定時所參考之外國立法例,例如日本之金融商品交易法制及英國之金融公評人制度等,期能使讀者深入瞭解立法理由,而能正確適用本法;最後,本書由消費者保護之實體法及金融爭議處理之程序法兩大面向,全面分析本法之法條內涵,並根據作者多年之實務經驗,提出未來本法施行後可能產生之重要問題及建議。本書由立法背景、外國立法例、條文詳析等面向,全盤且深入地介紹「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理論與實務議題,可供消費者及金融服務業者作為瞭解金融消費者保護議題之工具書,亦可作為有志從事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研究及參與金融消費爭議處理實務者之參考書,誠為協助入門及進階者瞭解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最佳論著。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於財經法制上的新興議題—關係人交易以及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關係人交易一方面能促進集團企業的成長,有助於經濟發展;但另一方面,若未有適當的管制,關係人交易亦會成為內部人進行利益輸送的工具,損害小股東的權益,因此,關係人交易之法制設計實為亞洲公司治理的核心議題。本書採取創新的個案討論方式,以虛擬案例為中心,由台灣、日本、中國及香港的學者專家針對案例進行分析,進行創新之比較法研究。 此外,有鑒於多數研究均以大型企業為核心,然而中小企業對於經濟發展的貢獻亦相當卓著,本書特別針對中小企業的法制設計與公司治理進行專題研討,邀請台灣、新加坡以及中國的學者專家,著文探討各國對於閉鎖性公司之組織形態與公司治理的法制規範與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