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書籍

空山‧雲集:2026年法鼓山桌曆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9/15 出版

擾擾紅塵,靈山何處尋?空山,雲集,當下即是幸福。空,不是沒有,而是一切都存在;空,才能包容一切,擁有一切。因為空山,所以海會雲集;因為涵容一切,身心已然豐足!攝影取景於莊嚴清淨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以四季景致、清雅建築與自然山水為主題,展現不同的靜謐風光。一邊使用桌曆,也能提醒自己放慢腳步,安定自在。‧ 收錄聖嚴法師法語精選(中英對照) ‧ 實用標記佛菩薩聖誕、六齋日及農曆‧ 附2026、2027完整年曆【聖嚴法師法語摘錄】正確的生涯規畫應該從內在的反省做起,規畫整個生命的品質,找到人生的平衡點,這才是圓滿的人生規畫。Proper career planning begins with inner reflection—conside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eeking balance. Only then does it become a well-rounded life plan.真誠的心或是充滿喜悅的心,就像是能量一樣,能在無形中散布出去,只要有歡喜、欣賞、包容、讚歎的心,這種意識、心意,周遭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A sincere and joyful heart is like an energy that spreads invisibly. When it is filled with joy, appreciation, tolerance, and admiration, those around us can feel it. 只要一個人心清淨,見到的世界就是清淨的;如有更多的人心清淨,便能使得這個世界、人間成為淨土。If one’s mind is pure, the world one sees becomes pure; and if more people’s minds are pure, the world can become a pure land.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到底少了什麼?

劉如桂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9/11 出版

與孩子一同找回簡簡單單的幸福★信誼幼兒文學獎佳作作品都市愈來愈擁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愈來愈遙遠,生活少了快樂笑容和繽紛色彩。明明什麼都有,到底少了什麼呢?媽媽牽起女兒的手,展開尋找幸福的小旅行。她們要如何幫助大家找回幸福和快樂呢?「以簡單而溫暖的故事,帶領大小讀者重新審視日常生活,探索內心真正渴望的幸福。」 ——葉嘉青專文導讀◇導讀:葉嘉青/臺灣師範大學講師、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顧問總監◇中、低年級適讀&親子共讀◇有注音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在溝通:人我互動,從心出發

楊蓓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從看見內在開始打開自在的人際關係以「覺察」直探人際問題根源的溝通之道,不但是自我成長的基礎,也必能創造愉快又自在的人際關係!在人際互動中,我們常在「表達自己」與「了解他人」之間掙扎,在「滿足自我需求」與「扮演角色期待」之間徘徊。其實,人際關係並非單純的技巧運用,而是一場深刻的自我探索歷程。唯有回到內在,看清自己對關係的渴望與恐懼,溝通才會真正自然流動。楊蓓以其心理學、社會學背景與多年輔導實務,剖析我們在人際中常見的心理現象,如投射、控制、討好、自我否定等,搭配溫柔而有效的覺察練習——放鬆、放緩、專注、創造空間、保持好奇……,建構出一套圓融而實際的溝通學,讓我們在複雜的關係網中重新找回自己。在人際的紛擾中,最需要的不是更多技巧,而是一顆願意看見自己、聽懂他人的心。真正的溝通,從回歸「真心誠意」開始,也從對自己的深刻覺察展開。唯有自他、內外皆無礙的雙向疏通,才能幫助我們在每一段關係中成長,創造更圓滿的人際連結!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死學中學生死

辜琮瑜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生是什麼?死是什麼?在生死之間,如何活得有意義?如果以一條線來譬喻,把兩端設定為生與死,重點不在兩邊,而是在中間這一段,我們要學的是如何好好地活、好好地生。專家一致推薦——惠敏法師 法鼓文理學院前校長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鄭石岩 心理學家楊定一 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許禮安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本書以開放性的角度,從生活化的體驗提供面對生死的種種可能性,引領讀著從中找到與建立自己的生死觀。因此,不同的讀者會因生命經驗與思惟習慣的差異,在本書中找到不同的解讀角度。透過十五個篇章,作者以互動式的討論,與我們共同探索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應做何事?引領我們從死亡恐懼觀照自己,覺察出活著的意義。從中西哲學與宗教的生死觀,到對死後世界、前世今生的討論,粹選出研究的精華。並提供悲傷處理、安寧療護與緩和醫療、臨終病人的瀕死歷程、安樂死與告別式的處理方法與問題探討。關於生前死後的種種生死學課題,本書可說是「生死一本通」的實用好書。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平安鈔經組合:大悲咒(4本入)

法鼓文化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智慧與慈悲的觀音密碼〈大悲咒〉的廣大靈感不可思議,在人生遇到困境,失意無助時,千手觀音總能隨時隨地伸出援手,讓人滿願,不再徬徨。透過抄寫〈大悲咒〉,必能與千手觀音心心相印,體會平安鈔經的無邊願力。「觀世音菩薩的法門就是觀世音菩薩自己修行、得道的方法。〈大悲咒〉匯集了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以來所有一切修持的功德,所以持誦〈大悲咒〉就等於獲得了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以來所修一切功德力的加持,這力量非常大。」 ——聖嚴法師《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鈔經的五種功德一、親近如來二、攝取福德三、讚法修行四、受天人等供養五、滅除罪障◆ 平安鈔經組合〈大悲咒〉(4本入)《平安鈔經本》系列,為方便現代人硬筆書寫習慣,採用填寫空格的方式鈔經,上欄為經本的原文,下欄為鈔經的空格。在鈔經時,可體驗安定身心的方法,得到平安的力量。‧25開筆記本型設計,容易隨身攜帶,隨時都能書寫祈福、鈔經安心。‧經本原文,對照空格,可完全攤平書寫。‧附有鈔經禮儀及圓滿功德解說,方便用功。‧每本可抄寫14遍〈大悲咒〉。鈔經圓滿——1.置於佛桌,課誦經本。2.贈予他人,廣結善緣。3.焚香頂禮,回收再生。4.焚香頂禮,以火焚化。

79 特價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禪的生活(三版)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在矛盾中求統一在來去之間超脫自在有一次,我在電視台接受訪問,被問起:「什麼是真實(reality)?」我說:「沒有這個東西,你不能找到它和抓住它。」但是我還是勸人到我這裡來聽講些關於真實的話,說不定你能發現那個東西。不過如果你一定要找那個東西,是沒有辦法找到的,最後一定會失望的。但你不去找它,即不知道真實是沒有的;所以雖說是沒有,還是要花一番苦工夫去找找看。所謂下了「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工夫之後,才會發覺「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經驗是可貴的。本書將禪的精神,貼切著現實人間的實際生活來講,藉以疏導人生的苦悶與無奈,指出如何達成灑脫自在、積極進取的生活目標,鼓勵每一個人,都應從禪的修行及體驗中,級級提昇身心世界的品質。我寄望此書,能夠成為讀者們在人生修養方面的知音,也祈願此書是伴著讀者們共同修學佛法的益友。 ——聖嚴法師● 日常生活中根本沒有事,全是我在自言自語。● 戴了墨鏡看世界,連太陽也是黑暗的。若不能放下成見,就無法窺見禪門。● 如果不修行、不解脫,這夢便沒有醒的時候。● 一條蟲在地上爬,你看到牠是在爬,你的心不會跟著牠爬。● 任何事情照常發生,但你的心,不會跟著起動作、生分別,也不會留下任何事物的痕跡。● 每個人都有光。修行能使你的心力集中,心力愈是集中,光就散發得愈遠。

7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藥師經 硬筆鈔經本

陳一郎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產品特色 .「祈願鈔經系列」特別請書法名家陳一郎以硬筆楷書書寫。 .透過鈔經,在安定身心的同時,體會書寫的藝術美感,練習優美的硬筆字。 .精緻的設計、方便攜帶的開本,可誦讀、可抄寫,無論是自修用功,或是為別人祈福發願,都能寫出安心的力量。 .聖嚴法師解說鈔經的意義和功德,讓人了解鈔經注意事項,以及正確認識鈔經的意義。 .惠敏法師解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的要義,不只鈔經,更能了解經文義涵。 .內容包含鈔經儀軌及祈願祝福頁,如禮如儀,安定身心,讓鈔經成為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門。 .單本可抄寫1遍《藥師經》。 隨文入觀,鈔出心中琉璃淨土藥師佛的琉璃光普照世間,帶來無限希望與祝福!修持藥師法門,可以獲得諸佛護念、諸天護持,得到吉祥安康,很適合在當今修習。「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抄經之時,專念一意,如面對佛,所以等於聞佛說法,也由於凝心專注,即等於修習禪定。」 ——聖嚴法師◆鈔經五種功德一、親近如來二、攝取福德三、讚法修行四、受天人等供養五、滅除罪障◆鈔經圓滿:鈔經圓滿後,可將鈔完的經本放在佛前,頂禮三拜,念迴向偈或發願後,再頂禮三拜後,放入乾淨的紙袋回收。如果家中沒有佛堂,則可以將經本捧在雙手上,如捧課誦本,或放在桌上,雙手合掌,虔敬的迴向、發願後,放入乾淨的紙袋回收。 所謂回收,有幾種方式:1.如果家中附近有焚化爐,則可送去焚燒。2.可用碎紙機。3.一般回收的處理方式。鈔完後的經本處理方式,無論選擇哪一種,以恭敬心、清淨心來做到肅穆與莊嚴,就是最好的圓滿方式。

79 特價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剛經 硬筆鈔經本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產品特色 .「祈願鈔經系列」特別請書法名家陳一郎以硬筆楷書書寫。 .透過鈔經,在安定身心的同時,體會書寫的藝術美感,練習優美的硬筆字。 .精緻的設計、方便攜帶的開本,可誦讀、可抄寫,無論是自修用功,或是為別人祈福發願,都能寫出安心的力量。 .聖嚴法師解說鈔經的意義和功德,讓人了解鈔經注意事項,以及正確認識鈔經的意義。 .聖嚴法師解說《金剛經》題解,不只鈔經,更能了解經文義涵。 .內容包含鈔經儀軌及祈願祝福頁,如禮如儀,安定身心,讓鈔經成為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門。 .單本可抄寫1遍《金剛經》。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以簡鍊優美的文字闡釋「空」,因富有哲理的超越性,深受歷代知識分子的喜愛。《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裡所指的金剛,是指能破一切,卻不受任何東西影響,這就是空,也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無相」。這部經闡釋般若智慧,而般若智慧強大的力量就像金剛一樣,所以這部經亦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抄經之時,專念一意,如面對佛,所以等於聞佛說法,也由於凝心專注,即等於修習禪定。」——聖嚴法師◆鈔經五種功德一、親近如來二、攝取福德三、讚法修行四、受天人等供養五、滅除罪障◆鈔經圓滿:鈔經圓滿後,可將鈔完的經本放在佛前,頂禮三拜,念迴向偈或發願後,再頂禮三拜後,放入乾淨的紙袋回收。如果家中沒有佛堂,則可以將經本捧在雙手上,如捧課誦本,或放在桌上,雙手合掌,虔敬的迴向、發願後,放入乾淨的紙袋回收。 所謂回收,有幾種方式:1.如果家中附近有焚化爐,則可送去焚燒。2.可用碎紙機。3.一般回收的處理方式。鈔完後的經本處理方式,無論選擇哪一種,以恭敬心、清淨心來做到肅穆與莊嚴,就是最好的圓滿方式。

79 特價1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悲咒硬筆鈔經本

法鼓文化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觀音菩薩的廣大願力〈大悲心陀羅尼〉,通稱〈大悲咒〉,屬於密教部類,卻是一種素樸的密法,雖無上師傳承,人人也都可以修持。凡是受持讀誦者,不僅能生十五種善,不受十五種惡死,並且能生諸佛國土,能得無量三昧辯才,能轉女身成男身,能消除一切罪障,能滅一切惡業。「不論是念觀音名號或者持〈大悲咒〉,都能讓我們的祈願圓滿,讓我們有求必應,讓我們遠離一切的恐怖、困難,因此觀世音菩薩又叫作「施無畏者」,他布施無畏給一切眾生。」 ——聖嚴法師《佛法的知見與修行》「抄經之時,專念一意,如面對佛,所以等於聞佛說法,也由於凝心專注,即等於修習禪定。」 ——聖嚴法師◆產品特色.「祈願鈔經系列」特別請書法名家陳一郎以硬筆楷書書寫。.透過鈔經,在安定身心的同時,體會書寫的藝術美感,練習優美的硬筆字。.精緻的設計、方便攜帶的開本,可誦讀、可抄寫,無論是自修用功,或是為別人祈福發願,都能寫出安心的力量。.聖嚴法師解說鈔經的意義、〈大悲咒〉的修持方法。.內容包含鈔經儀軌及祈願祝福頁,如禮如儀,安定身心,讓鈔經成為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門。.單本可抄寫15遍〈大悲咒〉。◆鈔經五種功德一、親近如來二、攝取福德三、讚法修行四、受天人等供養五、滅除罪障◆鈔經圓滿:鈔經圓滿後,可將鈔完的經本放在佛前,頂禮三拜,念迴向偈或發願後,再頂禮三拜後,放入乾淨的紙袋回收。如果家中沒有佛堂,則可以將經本捧在雙手上,如捧課誦本,或放在桌上,雙手合掌,虔敬的迴向、發願後,放入乾淨的紙袋回收。 所謂回收,有幾種方式:1.如果家中附近有焚化爐,則可送去焚燒。2.可用碎紙機。3.一般回收的處理方式。鈔完後的經本處理方式,無論選擇哪一種,以恭敬心、清淨心來做到肅穆與莊嚴,就是最好的圓滿方式。

79 特價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古錐:從心看老學老悟老

鄭振煌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用超高齡智慧 迎接超高齡社會如何成為可愛的老人,而非可憐的老人?鄭振煌老師以佛法智慧引領我們:接受老、認識老、學習老、超越老,活出禪的智慧,活得歡喜自在,成為人見人愛的「老古錐」!人生誰不老,但老究竟是什麼?該如何面對?佛法能引導我們從怕老、抗老,轉為從老中體悟生命的智慧,隨緣自在。鄭振煌老師高齡八十,卻從來不服老,深信佛法可讓人生死自在,學佛一甲子的所學、所思、所行、所言,都不離佛法,期望以佛法的智慧,為大家揭開老年的祕密和因應之道。他以幽默妙筆,重點介紹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三系思想,關於老的觀點和修行精髓。人生本就是一場老的旅程,身的老不可免,心的老卻可超越,迎接超高齡社會需要有超高齡智慧來面對、接受、處理、放下老的事實,進而認識老的真相,學習老的幸福,超越老的煩惱。老不是問題,心如何看老才重要,如果能用佛法學老、悟老,就是充滿幽默智慧的可愛「老古錐」!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找回自己(大字版)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如果不是對人有極大的慈悲,怎能有如此的寬厚與包容?如果不是對世間有透徹的智慧,怎麼能有如此寬廣的視野?聖嚴法師這本充滿慈悲與智慧的書,將帶我們找回自己!想真正、徹底解決生命的問題,根源在自己的「心」。在心的議題上,聖嚴法師以極其細膩深刻的觀察,用幾個實例與故事,即揭露人性幽微的面向,又能以幽默的智慧化解,為人心找到出路。永遠,充滿溫暖的希望!# 聽聞一句,受用一生並非一定要看很多經典,或是上很多佛學的課程,才能得到佛法的好處。其實只要聽聞一句,甚至數句佛法,就可以轉變我們的人生觀,一生受用不盡。我在十幾歲時,聽到佛法中講述,如何把顛倒的觀念變成正念,我這才發現,一般人都是用顛倒的方向看世界,之所以顛倒的原因,是因為自私心。如果我們不以自私心看世界,就不會煩惱,也不會自以為理所當然地向這個世界有所要求。生命中沒有過多的要求,便會過得很快樂。就是因為這樣的觀念,讓我一生受用不盡,因此我對三寶產生無限的感恩,而希望能永遠奉獻三寶。另外,我們要感恩的是眾生。所謂的「眾生」,是指所有的人,包括我們生命中間接、直接接觸的人,乃至於古代及歷史上所有的人。古往今來,有很多的人我們根本不認識,也許連名字都不知道,但是我們卻都受過他們的恩惠。為什麼這麼說呢?人類的歷史文化和文明,不是一個人就能發明成就的,而是過去許許多多人的智慧與努力,所累積的結晶,才能讓今日的我們坐享其成,對於這些我們都要感恩。時時以感恩的心來過生活,「自我」就會消融。因為知道宇宙之大,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一個人所知、所能、所奉獻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反觀我們所接受的恩惠,卻太多、太大了。# 念佛,佛就和我在一起我們都聽過「高處不勝寒」、「時不我與」、「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類話,可見哲學家也有哲學家的寂寞,偉大人物也有偉大人物的寂寞。既然有寂寞感,就表示他們的生活並不是真正充實。從宗教的觀點來看,唯有宗教的信仰和宗教的修持,以及宗教生活的體驗,才是人類精神生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人生才不會空虛,也不會感到寂寞。以我個人來說,雖然現在我是身無長物、孤單一人,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空虛,但是當我心中念佛時,佛就和我在一起;當我心中念菩薩時,菩薩就在我面前。同樣地,當我心中想到眾生時,眾生就跟我在一起;當我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時,當下我就如同在西方極樂世界了。如此一來,當然就不會感到空虛和寂寞。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我們的時間、體力往往也不夠用,可是就是因為生命太短暫,能力也不足,所以更要充分地、積極地奉獻自己。如果能夠具備宗教的信心,那就更好了。但這個信心並不是虛無空洞的,而是透過自己的實踐與深刻體會得到的。# 不執著:真正的自由佛法中「常樂我淨」或「苦集滅道」等生、老、病、死的道理,起初我們把它當成真理、定見執持著,可是一旦運用這些真理幫助了自己,也幫助他人之後,就應該把它放下,才會得到真正的解脫。或許有人會問:如果學佛的人連佛法都不執著,會不會心無定見,是非不明、好壞不分?不會的!這樣的「不執著」,是已經歷經過「執著」的過程。放下之後並不表示沒有想法,只不過這已經提昇到另一個層次,而是以整體眾生的想法為想法,以當下環境的需求為需求,以整體的意見為意見。當你追求真理之後,又能將所追求的放下,而不執著一個非如何不可的真理,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79 特價1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智慧之劍:永嘉證道歌講錄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8/11 出版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永嘉證道歌〉為唐代永嘉玄覺禪師所作,為禪門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它清楚說明了悟前悟後的修行方法與態度,弘傳極廣,影響深遠。一般人缺乏智慧之劍來斬斷執著。然而,如果能夠停止分別心,將能顯露如鑽石(金剛)般不朽的智慧,就像亞瑟王的劍一樣鋒利。你只要像英雄一樣地揮舞這把金剛劍,就能切穿執著、虛假的教法,以及降伏妄想魔。本書為聖嚴法師在美國指導禪七期間,針對〈永嘉證道歌〉所作的開示結集。法師在闡釋詩偈的禪法意涵時,亦融入其獨到見解,幫助禪修者深入修行,體驗禪的不可思議之境。「〈永嘉證道歌〉不僅告訴我們要如何修行、如何過生活、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同時也告訴我們如何在佛道上自己幫助自己,以及如何在進入禪門後去幫助別人。基於以上這些理由,〈證道歌〉成為禪門中的經典,它和〈信心銘〉、〈寶鏡三昧歌〉和《六祖壇經》同樣重要並影響深遠。」——聖嚴法師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聖嚴法師天台教學系統之研究與建構

辜琮瑜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7/14 出版

照亮漢傳佛教的修行之道天台判教思想梳理佛教教義,有助完整理解佛法思想,卻因複雜難解,而不易一窺堂奧。為了方便當代學佛者研學天台智慧,聖嚴法師註解天台學重要經典《教觀綱宗》,編成《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並親自授課以傳承漢傳佛教。作者整理聖嚴法師的授課內容,探索法師於天台教學之重要議題,宏觀整體漢傳佛教與實修精神。從法師為何重視天台判教思想,到為何選擇蕅益智旭的《教觀綱宗》進行詮釋,除深入探索,並有諸多精彩提問,如:為什麼一定要講述漢傳佛教?禪宗為漢傳佛教主流,為何還要學習天台?指出天台教學的困境,以及日後的教學指標,輔以多幅圖表,協助快速掌握判教思想的精要。本書可視為另一本「聖嚴法師教天台」的著作,除讓人容易理解天台思想,更是對生活實修的指引,提供大眾漢傳佛教修行之道。◎主要篇章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天台學之意義與如何體解《教觀綱宗》第三章 天台教學脈絡反思:漢傳佛教第四章 天台教學之教與觀第五章 五時八教概述第六章 化法四教教觀彙編第七章 天台教學實務:課程設計與開展第八章 結論與未來開展暨研究限制附錄一 逐字稿文本簡表附錄二 本書判教脈絡相關文本簡述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無法之法:聖嚴法師默照禪法旨要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7/14 出版

任何方法都能把心安住在當下一刻,但運用默照甚至連當下一刻都能放下。—聖嚴法師—《無法之法》是聖嚴法師指導「默照」禪修法門之作。「默照禪」是曹洞宗著名的修行法門,一度由宏智正覺禪師所弘揚,後來又再度湮沒。它是禪宗史與大乘佛教史中,發展出的最微妙深奧的修行之一,歷史悠久而複雜,可上溯到印度佛教中的止觀雙運,也與藏傳佛教中的大圓滿和大手印相應。聖嚴法師承繼曹洞宗與臨濟宗兩個法脈,將默照的修行過程重新梳理,並建立簡要分明的次第,希望這個教法能更容易為現代人理解運用,並再次復興。聖嚴法師的禪法有系統、具實用,極為清楚,對當代修行人來說尤其如此。本書是法師闡明默照的修行與證悟之作。法師早期的弟子能使用這種方法,是因為在密集的禪七中,法師總是置身於禪堂,觀察每個人的心態,隨時運用善巧方便來調整禪眾的修行。他的巨大能量和親臨現場通常就足以使修行者專注於方法上。後來,由於他身體衰弱又肩負其他工作,除了在晚上的開示之外,經常無法親臨禪堂,因此,在一九九○年代中期,他開始整理出更有系統的方便法門來教導默照,讓弟子能運用這種方法,而不需仰賴他在現場。在本書中,聖嚴法師闡釋這種古老的修行,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師於在紐約象岡主持的兩次默照禪七開示記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法師對《宏智禪師廣錄》的多則開示。書中法師為修行者澄清許多觀點、方法和實證狀態,因此不僅包含理論的闡釋,更多的是對禪修期間真實情境的回應。法師指出,一旦你放下一切,不讓心住於任何東西,默照的開悟境界就會現前。也因此,默照被稱為「無法之法」,它直接指向每個人本具的圓滿智慧。

9 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三峰派參禪鍛鍊指南2:禪門鍛鍊說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7/14 出版

禪門法脈傳承是否興隆關鍵在於師家是否明綱宗、懂鍛鍊《禪門鍛鍊說》是臨濟宗三峰派晦山戒顯禪師(1610-1672)以自身指導學人的經驗,參考歷代祖師鍛鍊禪眾的方法與準則,並模仿《孫子兵法》的架構,以師家為對象,將鍊眾的步驟分為十三篇,層次分明地解說。《禪門鍛鍊說》以散文著述,但以兵法為喻,有其隱約、不說破的的闡釋風格,亦是留下較大空間令讀者自行體會。聖嚴法師曾評析戒顯禪師《禪門鍛鍊說》宗說兼通,以善巧方便行毒辣鉗鎚,頗有大慧宗杲之風。全文從勸勉長老應不惜勞累堅發誓願、辨別學人根機展開,而後循序漸進示以鍛鍊方法,從入室搜刮、落堂開導、垂手鍛鍊、機權策發、奇巧回換、斬關開眼、研究綱宗、精嚴操履、磨治學業、簡練才能,終至如何付授等。本書除校註外,每篇亦有白話提要,旨在協助讀者了解晦山戒顯禪師的叮嚀與指導,而能於實修上有所助益。「許多禪師寫詩或文章,不需要刻意雕琢複雜的文句,就能以最簡單的文句,寫出最豐富深刻的內容。例如戒顯禪師撰寫的《禪門鍛鍊說》,這本介紹如何訓練禪眾的書,內容非常豐富,運用的文字卻不深奧,讓人閱讀感到生澀。很多禪師都能以簡單的方式,傳達出深刻的內容,表示他們的心已進入非常單純的狀態。心愈單純,內在的智慧就愈豐富紮實。」——釋繼程《打坐:入門60問》《三峰派參禪鍛鍊指南》,共三冊(陸續出版)1. 創始祖師漢月法藏:〈參禪四十偈〉2. 第三代名僧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3. 仁山寂震:〈參禪第一步要訣〉為何選擇三峰派?三峰派禪師透過多元方便,循序引導僧俗弟子修證,而後直指自性。所選三部著作,是歷經千錘百鍊的漢月、戒顯、寂震三位禪師,為參禪鍛鍊所撰寫的系統化指引,且同樣都展現了重視五家綱宗、臨濟宗旨的三峰家風。禪宗典籍系列叢書‧建立學術理論與實踐之連結、輔助實修指引‧著作以修行鍛鍊相關為主‧提倡禪宗典籍之現代實用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打坐:入門60問

釋繼程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7/14 出版

體驗禪修的好處與快樂禪悅在生活中活用禪法為什麼打坐能變成全球風潮?因為它有效!能紓解壓力、提升專注力、改善健康、開發智慧。你會更懂得照顧自己,別人也更喜歡親近你。開始打坐,才發現自己有那麼多妄念。開始打坐,才知道自己的身體繃得有多緊。開始打坐,才發現自己竟然累積了好多疲累,透支了好多精力。由於這些問題平日被掩蓋起來了,所以我們完全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多的狀況。修行就是要去面對這些問題,當問題浮現了,就要用方法去調理。打坐方法雖簡單,卻需要明師提點,才能突破修行盲點。◆打坐入門的三把鑰匙1. 放鬆之道——調身2. 呼吸之道——調息3. 安心之道——調心先把身體放鬆,再把心放鬆。保持對動作的覺照,就是保持對當下因緣的覺照。當這支香的因緣過去了,就要放下它!繼程法師提供清楚具體的觀念和方法,針對常見的迷思和練習誤區,給予簡單易行的調整方向。在一問一答之間,為你解開打坐的所有疑惑。*** ***‧只要一用力,身心就更容易緊繃,而且可能會產生很多想像和幻覺。禪修沒有一步登天的方法,腳踏實地才最可靠,也最安全。‧調身最理想的一個方式,就是平時也要如此做。你平時不論或坐或站或走路,都要盡量把上半身挺好,藉此熟悉正確的姿勢,每次都要提醒自己用方法。‧當我們沒有發現心的真正寶藏時,會不斷追逐那些妄念、煩惱,甚至如獲至寶般執著不放。修行就是要我們將雜亂的煩惱全部撥開,並且放下追逐心。‧我們的心包括善念和惡念,而執著的心會讓善念、善行變質。‧打坐時,你要先把心調正,讓它簡化,心裡一提起來的就是方法。不管浮現的是正面的善念或負面的惡念,這些全都是妄念。‧如何在生活中活用禪法呢?方法是把注意力收攝回來,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然而,我們平時的心是散亂的,只是出於習慣,沒有什麼覺照力。‧用功修行就是要練習不斷地加強心的力量,讓你在生活中,可以得到更深、更充實的喜悅,並且感染身邊的人。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人一世界:楞嚴生活

釋果醒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6/16 出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一切現象都是心中物,全部都是你,也全部不是你。從情緒管理、時間管理,到深入煩惱的根源、無我的體驗,以及禪修方法、圓通法門的抉擇等;果醒法師以數十年的實修歷程,融會《楞嚴經》義理與祖師禪語,為我們指出清明的實踐之路。正見建立,修行落地。讀者不僅能從觀念上理解,更可在日常中練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你不需要逃離世界才能修行,當你在車陣中觀呼吸,在衝突中觀自我, 讓禪的智慧照見自己,也照亮世界,你會發現:世界就是你,你就是世界。「本書既有正知見的釐清,又有修行方法的說明,建議讀者從生活實踐下手,始能與生命結合。書中各個子題,幾乎皆可念念修、時時修、處處修。」——果醒法師精彩內容:◆ 佛系人生管理——開機&關機、確定第一順位……◆ 無我的練習——大時空視角、一人一世界……◆ 禪的修行——除心不除境、生活三昧……◆《楞嚴經》的生死觀——為何流浪生死?圓通法門怎麼修?……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心:聖嚴法師早期禪修方式探索

釋常慧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6/16 出版

禪,是以心傳心。在看似逆流的堅持裡,聖嚴法師開創了禪修傳承的當代路徑。美國是聖嚴法師於西方推動漢傳禪法的起點,當時南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正在興起,主流發展趨勢為日本禪,聖嚴法師卻以堅定的信念前行,選擇了符合其漢僧身分的中國禪,用獨樹一幟的風格,培育漢傳禪修的師資。為何聖嚴法師在「西方」,卻運用非常「東方」且「傳統」的禪宗文獻資料,作為師資培訓的主要教材?本書將聚焦於聖嚴法師早期在美國的「師資培訓課程」,做第一手文本的分析。首先從聖嚴法師親自敘述禪修經歷與禪修體驗的文字中,梳理出這些歷程對法師在美國帶領禪修、師資教學課程時,所帶來的重要影響;以及法師心目中理想的禪修師資人才,應具備的重要內涵與條件。其次,藉由篩選與整理這批「師資培訓課程」的內容,更清晰地呈顯出聖嚴法師於此系列課程中,極具「漢傳禪佛教」的內涵與教學特色。綜合聖嚴法師個人禪修經驗的時空背景,以及教學文本的梳理與分析,進而將此兩者放入當時整個北美佛教的禪修環境氛圍中,進一步探究聖嚴法師何以選擇非常傳統的漢傳禪宗文獻為主要的教材?在課程教學內容中,其是否也期許弟子未來能在美國弘揚漢傳禪佛教?從北美宗教走向「多元」與「現代」發展的趨勢來看,聖嚴法師這般看似走向漢傳「傳統」與「純粹」的禪修師資教學特色,也讓筆者進而反思宗教發展「現代性與創新」的實質意涵。◆ 聖嚴法師早期禪修教學的四個特色 ◆一、以學習祖師的「精神」為學習的核心目標。二、鍛鍊出能「活用死法」的禪修領眾人才。三、以現代口語化的「實際操作」與「層次分明」為教學示範。四、聖嚴法師完全不受當時北美各宗派逐漸現代化的禪風所影響,仍選擇以傳統的「漢傳禪宗文獻」為教學與教材的重心,並期許其西方弟子能以弘傳漢傳禪法為使命。

9 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六朝隋唐佛教展開史

船山徹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6/16 出版

佛教界眾所矚目的重量級著作—中文版上市—六朝隋唐時代,佛教在漢地發展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力,呈現不同於印度佛教的風貌。船山徹教授是日本當代學界泰斗,他以「中國佛教的新展開」為探索主軸,建構了六朝隋唐佛教轉型的研究典範。這些研究貢獻為漢傳佛教揭示了五大面向:一、六朝時期發展出經典解釋科文、教理綱要書與音義書;二、以「體用對舉」為例,闡明漢語情境下特有的教理解釋;三、大藏經、經錄、經藏(佛教圖書館)等佛教知識庫的形成;四、大乘至上主義;五、菩薩行的理論與實踐。船山徹教授深入剖析六朝隋唐佛教發展的傳承與革新,從義理研究到修行實踐,勾勒出佛教發展的新軌跡,顯示漢傳佛教的特色與價值,是佛教學界眾所矚目的重量級著作。◆精采篇章◆第一篇 佛典解釋的基礎第一章 梁代的學術佛教第二章 體用思想之起源第三章 「如是我聞」和「如是我聞一時」——經典解釋的基礎性反思第四章 梁代智藏的《成實論大義記》第五章 真諦三藏的活動與著作第二篇 敘述修行的文獻、體系的修行論以及修行成果第一章 隋唐以前的戒律接受史(概觀)第二章 大乘的菩薩戒(概觀)第三章 梁代僧佑的《薩婆多師資傳》第四章 隋唐以前的破戒與異端第三篇 修行與信仰第一章 聖者觀的兩個系統第二章 異香——聖者的氣味第三章 捨身的思想——極端的佛教行為

9 特價7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實生活:阿含經的幸福之道

釋法源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5/05/12 出版

心裡有解不開的煩惱嗎?讓佛陀為你打開心結,找回寧靜和喜悅!《阿含經》是最重要的原始佛教經典,我們雖然無法生值佛世,卻可以透過閱讀《阿含經》,宛如跟著五百大阿羅漢,一起圍繞著佛陀聽法。質樸簡要的法義,能直接觸動我們的心,喚醒內在的覺性,解脫自在不再遙不可及。《阿含經》對於現代人來說,不僅是通往內心寧靜和智慧的指引,也是生活中實踐佛法的重要參考。◇想要開悟解脫,先要學習《長阿含經》的正確知見,才能見道悟道。◇想要放鬆減壓,了解《中阿含經》苦、集、滅、道的原理,就能減壓紓壓。◇想要簡單樂活,練習《雜阿含經》禪定止觀的方法,即能身心穩定健康。◇想要離苦得樂,接受《增壹阿含經》的勸化,提昇自己的智慧,可以斷除煩惱執著。只有簡單而平靜的生活,才能帶來內在的喜悅與快樂。解脫不是遠離生活,而是在生活中覺醒。禪定與智慧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突破許多生活上的障礙,讓我們活得輕鬆、活得安好、活得有意義!本書作者法源法師,為美國紐約大學控制工程碩士,現任西蓮學苑執行長、雲陽寺住持、法鼓文理學院講師等。研究專長包括網路資訊、人工智能、腦波科技及心律分析等。這是法師暨《轉念快樂:讀懂解深密經》、《步步成佛:華嚴入門與十地修行》後,第三本解經著作,深入淺出介紹《阿含經》的傳譯歷程、內容架構、阿含教理的核心思想,以及解脫修行的妙法,指引真正的幸福之道。法源法師的YT頻道「科學看佛法」: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QZhBCJfTBdWP5WowWiqaQ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8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