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本月選書
出版情報
愛書大使
折扣專區
出版社
書展/特惠
美國在1960年代末期的精神醫療方式轉向住院病人照顧上,這種精神科住院政策上的轉變導致急性病房的特質及功能有了戲劇性轉變。大體而言,這樣的轉變並未伴隨著心理治療技巧上的相應而改變,特別是團體治療並未跟上腳步適應新的臨床狀況。作者認為當前的精神科急性病房其臨床設施狀況已全然不同於傳統精神科病房團體的設施狀況,因而需要大幅修正傳統的團體治療技巧,提出一種團體治療的修正理論以及一套適合急性住院病人臨床緊要問題的相關策略及技巧。
《本土心理學研究》所展現的是華人社會的心厘學者有關中國人之心理學研究的深刻反省:我們企圖擺脫西方心理學的殖民學術,推動中國人之心理與行為研究的本土化運動,期能建立華人的本土心理學,並從而促進人類心理學之健全發展。
魔山 在魔山中住著來自歐洲乃至世界各國的病人。他們代表不同的種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和政治態度。他們的共通點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都沈溺聲色、饕餮成性;他們的精神空虛,都卻在盡情地享受疾病,同時暗暗等待死神的到來。故事的主角為一個復原者卡斯托普,我們也可以說他是湯瑪斯曼的另一個存有,儘管有著對此一當代世界文化的縮影有著深刻的反思,但卻也有著令人氣喪的結局。 《魔山》的繁複思辯,以及他那犀利的文化解構,加上令人難以堪受的社會批判,在在顯示出德國文學特有的冷靜與沉鬱。無庸置疑的,它是這個世紀絕對重量級的小說經典。
西線無戰事 《西線無戰事》不只是通俗的戰爭小說,它既不是激情描寫壯麗的戰場,也不是一部充滿口號的「反戰小說」,它只是嘗試「報告一個世代的經歷」。經由一群少年小兵的經歷,敘述整個孤單失落又無助的一代。作者一開頭的獻詞提到:「這本書不是控訴,也不是懺悔,更不是傳說事蹟,因為在那些挺身面對死亡的人中,死並不是奇事。它僅僅是報告這一代的男兒,他們雖然躲過了砲彈,卻被這場戰爭所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