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瑟‧懷特史東‧麥克考蘭(Heather Whitestone McCallum)夢想成為頂尖的芭蕾舞者。但是一個來自阿拉巴馬州且喪失聽力的女孩如何能完成這個看似絕不可能的目標?答案是藉著美國小姐選美比賽,在數百萬的觀眾面前跳舞,並且贏得了女孩們夢寐以求的后冠。難以置信,是吧?但這就是神使人夢想成真的方式!這只是在《來自上帝的驚喜》書中眾多激勵人心的故事之一。海瑟不只分享神所帶給她的驚喜故事,也分享許多人在他們自己身上發現神出乎意料且奇異的恩典故事。不管你此刻是悲傷或歡欣,經歷悲劇或喜劇,這本書裡的軼事和見解將啟發你相信神,神也樂於幫助祂的孩子發現他們內心深處的夢想。《來自上帝的驚喜》每一章都像是打開一個由不可思議、奇妙的神從祂慈愛的心中送出的包裝精美的禮物。
對於經常接觸到政軍領袖的研究者或一般讀者而言,這本書涵蓋了五十五經典偉人,也是十分珍貴的參考書。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點出了重要的訊息,是深入研究這些偉人思想及領導藝術的基本入門磚。此外,它也是一本中英對照書,十分適合各階段的英文學習者使用。因為這些短篇文章都是抽取自美國著名報刊《投資人商業日報》專欄,文筆簡潔易讀,表達精確,是學習或加強英文能力的優良工具書。
「所有」的外面有一個地方,叫「蘇哈地」。在那沒有生老病死,時間也沒有止境,在那住了一對雙胞胎,莉克和拉克和。他們不是經由人類受孕懷胎方式誕生的,所以沒有父母,也沒有肚臍。這兩個小孩終日無憂無慮,玩一次捉迷藏可以一躲就是幾年,然而日子久了,便覺得有些無聊。因此,莉克和拉克便乘著具有神奇魔力的水晶球前往地球。他們的任務就是告訴地球人關於這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傳奇故事,一個很大的故事。在挪威西岸登陸後,他們倆見識了種種的新奇事物,還遇到一對姊弟。四個小孩結為好友後,便一同乘著水晶球到處冒險,在世界各地來去自如,甚至走回時光隧道,嚇壞了許多地球人。最後,莉克和拉克面臨的重大抉擇,他們會選擇回到蘇哈地重享永恆得生命,或是留在地球當凡人、親身體驗生命的喜怒哀樂?
「(從A到A+)(Good To Great)是(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的前傳,(基業長青)是(從A到A+)的續集。」(基業長青)高居美國(商業週刊)暢銷書排行榜五十五個月(基業長青)蟬聯美國商業暢銷書排行榜七年(基業長青)全球發行十七種不同語言版本(基業長青)全球銷售超過三百萬冊 優異、卓越的企業是否能永續經營,成為高瞻遠矚的企業典範?柯林斯和薄樂斯花了六年時間研究這一問題,並於一九九四年出版了(基業長青)。他們對上述問題提出了肯定的答案:單單靠削減成本、組織重整或追求利潤,無法造就偉大的企業,能歷久不衰的百年基業,往往是能固守核心價值的卓越企業。 柯林斯和薄樂斯花了六年時間,研究二十世紀真正傑出、歷經歲月考驗的代表公司,包括:IBM、P&G、HP、3M、GE、SONY、Wal-Mart等十八家公司,歸納出下列共同特色:1.基業長青的企業往往致力於造鐘(建構能永續發展的組織),而不是報時(只依賴偉大的領導人、偉大的構想或創新的產品)。2.基業長青的企業能兼容並蓄,兼顧目的和利潤、延續性和改革、自由和責任。3.基業長青的企業有清楚的核心價值觀和目的,作為決策的依歸。
高血壓非常普遍:在35-44歲的族群中,每五個男性中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尤其是在西方國家,因為生活缺乏運動、工作緊張,並且飲食中攝取太多飽和性脂肪,因此高血壓人數還在不斷升高當中。本書以高血壓為主題,提醒讀者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患有高血壓而不自知,並且告訴讀者一旦被診斷患有高血壓時應該怎麼做。改變生活方式可能有助於降低血壓,但是,對許多患者來說,光是這樣還不夠。因此,本書會詳細評估各種類型的高血壓藥物,並且告知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以及應對方式。最後,本書會著眼於如何對抗高血壓,如何減輕病情,以及診斷對於你本身以及周遭親友們的生活會有哪些影響。*以清晰、明確的文字解釋什麼是高血壓、對你有何影響,及假如不加以控制會對健康產生哪些危險。*以客觀態度描述生活中可能造成高血壓的因素,並提供建議,幫助你扭轉或減輕它們的衝擊。*深入探討有效的藥物治療,並且詳細討論其副作用,讓你有心理準備以及足夠知識去要求改變或變更藥物治療。
一個趣味盎然的愛智歷程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以西洋哲學史為題材的小說。讀哲學史如讀小說,真令人有興奮、愉悅、不忍釋卷之感,一掃前此讀研西洋哲學史的枯燥。幾年前我在巴黎一家書店中看到一本哲學概論的漫畫,曾為了作者費如此心思為推動哲學,而感到印象深刻。如今看到這本用小說形式寫成的西洋哲學史,更為了作者喬坦斯賈德的巧思與用心而備感敬佩。 不過,漫畫和小說的意義仍然有別。漫畫由於運用圖像,因而較為具體,容易明白,但也因為容易僵化於圖像,而造成概念陷落、思想硬化之危機。現在台灣坊間一些中國思想名著的漫畫,可謂利弊互見。至於用小說形式來寫哲學史,則使讀者透過事件與情節有趣的發展,達到事上見理的效果。這也是中西聖哲常採用的說理途徑。例如,耶穌每次講道理,都是在講一些故事或比喻。莊子喜用寓言、重言、微言。孔子亦謂:「能近取譬,則近道矣。」相信這本用小說形式寫的哲學史,能帶領讀者更接近西洋哲學史之道。 哲學不是萬靈丹,但是從來不去留意「愛好智慧」的重要與前人的心得者,注定將會限於心靈之封閉與終結。
籃球生涯 喬丹終究退休了! 他選擇在他籃球生涯的最高峰,總冠軍賽第六戰投進致勝的一球,贏得第六座NBA冠軍盃之後急流勇退,留給球迷的只有萬般的不捨。 一些球迷開始頓足懊悔,恨自己沒趁喬丹打球時,仔細欣賞他的神奇。而今似乎一切都太晚了,沒有喬丹的NBA,再也永遠不會相同了! 但是,或許我們還有另一種回味喬丹風采的方式。像是本書的作者,挑出了喬丹五十場最偉大的球賽來一一介紹,連每場球兩支球隊的詳細攻守紀錄都附上。閱讀本書,等於是讓我們將喬丹演出最精采的五十場比賽重新review。對喬丹迷來說,還有比這更棒的事情嗎? 謹以本書,獻給 作者簡介 Bob Condor 「芝加哥論壇報」體育專欄作家。
鴯 (Emu )遍佈於全澳洲,為全世界現存體型第二大的鳥,但翅膀退化而不會飛。然而,如果你願意對大地敞開自己,仰望天空,並傾聽周遭的一切,你的靈魂就會生了根、長了翅膀。你就會聽到曠野的聲音,也會看到Emu在天空中飛。作家伊莉莎白.福勒在第一任丈夫因病去世兩年之後,已經幸福地再婚。然而,對於死亡的恐懼──她第一任丈夫的死亡、她最要好的朋友罹患了愛滋病、正在與病魔搏鬥等等,卻囓噬著她的心。於是,她採取了對問題的一貫處理方式:逃避與遠走高飛。才再婚一年的她,便帶著12歲的兒子離開了他們美國的家,遠赴澳洲。然而,從他們抵達澳洲的頭一晚開始,一連串的「靈異事件」就發生在她租來的維多利亞式房子裡。曾被鑑定為具有「高度開發」通靈能力的伊莉莎白,便試著玩自製的碟仙,嘗試與屋內的鬼魂溝通。更在尋覓「聖靈」時因緣際會地認識了一個原住民,麥克斯。在他的帶領下,伊莉莎白帶著兒子深入澳洲內陸,前往麥克斯的原住民部落。在這場意外的荒漠之旅中,他也展開了一場自我探所得心靈之旅。她的腳步變得輕盈,被恐懼緊箍的心靈得到了全然的釋放、得以自由遨翔,笑與哭都容易,說再見也不會艱難。
世紀末大預言 作者希勒爾‧史瓦茲敘述以往發生在世紀末的故事,發現令人不解的共同現象:為什麼所有的世紀末都充滿腐朽與災難?為什麼這些發生巨變的年代,也同時出現技術、文學和人類價值觀的顛覆動盪?所有的世紀都以雷同的方式結束,這絕非巧合,有識之士可以藉這種模式來預測──當我們的日曆翻到一九九九年時,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史瓦茲已經為這個世紀的終了準備好戲碼,他提醒我們,恐怖主義將再度盛行,將有更多的企業在一夕之間破產,許多職業和產業可能瞬間就遭淘汰,但經濟的發展和心靈探索卻另闢蹊徑,得到全然的復甦。 不論這一個千年的最後幾年、或是下一個千年的最初幾年發生什麼,某些世紀末的經驗必然會重演,人類面對一個時代尾聲的驚慌與哀傷,看到另一個時代展開的喜悅,這種心理和行為模式的分析,將是那些在市場上提供產品、服務,或是倡導新想法的人最想聽的故事。 作者簡介 希勒爾.史瓦茲 曾任教於佛羅里達大學、聖地牙哥大學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歐洲史、科學史、人文科學、宗教研究及現代舞蹈,目前是自由學者與千禧年學會的資深研究員。他畢業於柏克萊及耶魯大學。
莫札特 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都寫餘1785年,創作的時間只差一個月,但是卻表現莫札特世界創作世界的截然兩面: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狂暴陰鬱,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明晰燦爛。本書以這兩首作品為主軸,呈現了莫札特創作的二元世界,旁及鋼琴在十八世紀後半葉的地位,奏鳴曲式的發展。 「逐段賞析」的部分為配合雷射唱盤的讀秒顯示,輕鬆頗析作品的內涵,「精選錄音」羅列十數種經典曲目,都附有讀秒的結構分析,是讀者進階聆賞的絕佳媒介。 這是一本以光碟的概念來製作的CD書,在深度中見廣延,是有心的入門者,進階的愛樂者最佳的叩門磚。 作者簡介 艾倫˙瑞奇 LA weekly撰稿,也為New York Herald Tribune等雜誌撰寫樂評。 譯者簡介 李玫玲 台大外文系、外文研究所畢業,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研究,現為馬里蘭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候選人,現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 周靈芝 師大歷史系畢業,譯有《寂靜之聲-進入葛麗果聖歌的幽微境界》等書。
有人在嗎 我相信我們一生中幾個重要的聚會裡,總有一些發生在睡夢中。因此,在人生的歷程中,總有一些夢境是如此栩栩如生,甚至比在深谷裡的現實生活更真實。 星光燦爛。一艘太空船穿越廣闊的銀河,向著一顆藍藍綠綠的星球--地球前進。來自艾爾喬星的男孩米加打開艙門,對著夜空大喊:「喂!有人在嗎?」 《喂!有人在嗎?》是喬斯坦.賈德繼《蘇菲的世界》、《紙牌的秘密》之後推出的最新力作。故事場景從西方哲學的原鄉歐洲大陸延展至無垠的外太空,敘述小男孩喬金和外星人米加的第三類接觸奇遇。 《蘇菲的世界》提出「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等問題﹔《喂!有人在嗎?》問的是「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可以說是一本「小蘇菲」。作者透過深入淺出的童話形式,讓奇遇之謎和哲學主題不斷的碰撞,交會,穿透夢境和現實,極具魔幻寫實趣味,也開展出一個極為恢弘廣大的地球觀和宇宙觀。 作者簡介 喬斯坦‧賈德 1952年生於挪威,擔任高中哲學老師多年。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創作以來,已成為挪威世界級的作家。而《蘇菲的世界》、《紙牌的祕密》橫掃全球書市後,更進一步躍升為享譽國際的大作家。身為中學老師的喬斯坦‧賈德,非常善於與青少年對話,是個說故事高手。他能將高深的哲理用小說的形式,以簡潔、明快的筆調敘說,處處動人心弦,讓讀者樂於開卷閱讀。這就是他在創作上的高明之處。
巴哈 這本傳記描繪了音樂史上最出色的音樂家巴哈--嶄新、迷人的面貌。縷述巴哈早年所承襲的文化背景,艾林納的摸索歲月,擔任管風琴師的經歷,以及萊比錫時期的風風雨雨。 同時鋪陳巴哈家族繁衛的過程,以及巴哈音樂的各個階段。書中隨處可見當時的浮雕和繪畫,得以讓讀者緬懷巴哈意興風發的年代。 所有巴哈重要作品的創作背景、來龍去脈都解說得淋漓盡致,並且重新擺在巴哈的時代去了解,一般讀者及音樂專業人士皆可從中獲得樂趣。 作者簡介 提姆‧道雷 在曼徹斯特大學研習歷史,並獲該校博士學位,是一位著名的編輯和作家。他同時擅長長笛和小提琴,曾寫作多本出色的音樂家傳記。 譯者簡介 徐仲秋 台大外文系畢業,師大英語研究所肄業。現任工商時報國際組編譯,譯有《靈魂企業家》、《脫穎而出》等書。
馬勒 馬勒的生平極為複雜,他在指揮上的成功每每掩去他在作曲上受到肯定的渴望。這份肯定在他生時始終不曾實現過。作者在這本傳記中揭示馬勒的個性,波瀾起伏的一生和他的音樂是如何的不可分。 讀者對馬勒和愛爾瑪之間非比尋常的關係又有一層新的體會。馬勒在維也納掌理歌劇院斯間的一言一行重見觀瞻,正是造謠生事者的頭號目標。作者以妙筆縷陳馬勒的指揮事業和他亟思創構傳世作品之間的衝突。 觀諸樂史上一些才華橫溢的創作天才,馬勒可算是一個異數,因為他生前在一個領域中揚名,而身後卻在另一個領域中立萬。 作者簡介 愛德華‧謝克森 是廣播人兼作家,曾獲新時代學的金牌獎章,經常為衛報和權威的音樂唱片刊物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