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題為智慧(般若)法門,內容以《心經》、《金剛經》的古、今文對譯為中心。並精要的介紹佛教認識論的中心議題—空,從我空、法空,到龍樹中觀思想,其次為佛教傳入中土以後,天台宗的空、假、中一心三觀,完整呈現空的哲學在漢傳佛教的發展足跡。第三部份介紹禪宗與般若學有關的公案,作為證空的實際案例。
本書為漢傳佛教的概論性書籍,並兼及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及原始教義。特色為以理性的態度看佛教起源及修行觀;以歷史發展的角度介紹教義內涵;以文化的融合看待佛教的民間化。不同於坊間概論性的佛教書,主要是將大小乘作融合性的消化與介紹。蓋因現今佛教教義的通說,本來即大小乘各有流傳,各有取捨。若以大小乘劃分,易有遺珠之憾。
本書條目以分類編寫,並將同義的辭彙合併,克服了傳統佛教名相繁瑣的問題。除分類外,再輔以名相群聚、對比,增加本書的閱讀功能,帶給讀者清晰而完整的認識!內容的定位為小型辭書,力求精要、簡潔。在各個類別之首,再作該類別的簡述,方便讀者建立整體概念。範圍以漢傳為主,藏傳為副。共收條目2777條,35萬字。編有筆劃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