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untry of Heroes Traveling Through all the 50 States of America 新時代的開創,都來自於政治不正確的勇士們。美國建國後兩百年,憲法以及政黨的創立,處處都是勇士的聲音和足跡。 當今中國共產黨的存在,或許更能彰顯美國的偉大,儘管不夠美好,美國走過的歷史仍是世界的民主燈塔。「哪裏有自由,那裡就是我的國家。」如果富蘭克林的話,對今天的台灣人依然有明確的激勵和警覺,這兩百年的美國故事,自然顯現跨越時空的現代價值。 《勇士的國土》明確描寫美國價值和精神的高度,如果能對台灣的統獨議題和正名制憲,激盪出更深層的憲法哲學和原創性討論,就是本書可能的最大價值。
To the Heart of China A Journey of love from Father&Son 《告別中國》2011年出版,在「高鐵世紀」篇章中,大膽提出中國軸線反轉的新世紀中國藍圖想像。2013年,習近平高唱「一帶一路」,時間十分巧合。 中國夢是中國歷史的惡夢,也是中國和世界最大的阻隔。中國夢的核心價值是我大你小,我贏你輸。中國再大也容不下自己的自大。 中國夢要能成功,核心價值需和世紀的普世價值接軌,這個先期工程,中國至今還沒開始啟動。就這個歷史觀點,中國夢落後美國夢超過兩百五十年以上。 創造型的國家才能領導,或是統治世界。這是海權興起,國際密切交會後的五百年歷史事實。西班牙,荷蘭,大英帝國,美國都是如此。思想和科技的創造性,決定一個國家能否領導世界的命運。 思想和科技的發達,地球已經進入多中心化,去中心化的世紀。自以為「中」,只會以世為敵。「告別中國」要先告別的是「中」。
Finland Unveiled The World’s Most Honest Country 在芬蘭,誠信不用人教,就像活著要呼吸。誠信是獨特的芬蘭識別。 芬蘭長年面對蘇俄的併吞壓力,不求戰不畏戰。 「和平在人間,俄羅斯人都在莫斯科」表達最深沉的痛恨。 教育是啟發,不是背誦。 芬蘭教育,讓孩子學習,具備國際競爭力。連續三年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國家。 芬蘭識別和價值典範,在天寒地硬中孕育出獨特的競爭力。驚艷的北歐之旅。 《芬蘭驚艷》是「國家書寫」的首部曲,開創作者「創造性非虛構」的寫作風格, 把台灣讀者帶向廣闊的世界,和全新的閱讀體驗。創造性非虛構是用小說的筆觸,敘述非虛構的事實。使喜歡小說的讀者拓展知識視野,也使喜愛知識的讀者享受到小說的閱讀品味和樂趣。 這本書無論是文學風格或社會影響力以及暢銷轟動, 都是作者繼《拒絕聯考的小子》後,另一個寫作里程碑。
Farewell to Japan Nippon Rail Travel with Wife&Son 這是一位台灣作家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之眼,台灣之心重新定義日本。「菊花與劍」「武士魂」的日本文化自我觀點,作者的解讀是,儒家文化基底導致日本的文明進化不完全。 日本美,整齊,清潔。全日本走一遍,有不同的感受和發現。一樣的天守閣,舊城,櫻花季,各地祭典,美食。一樣商業格局的大車站,和觀光景點。一樣彎腰,屈膝,有禮的人民。達人精神流著幫派血液,不同於自由血液的勇敢創新。 「過度」是日本的最大特徵。過度乾淨,付出高人力和高水資源的代價。過度有禮,守秩序,坪效,有著對異樣眼光的驚恐和壓抑。巷子內違規倒垃圾的罰則告示,透露出權威極大化的日本。 日本是儒家哲學的現代經典版。尊卑和大同世界,本質上就難以並存。日本的文化實驗,宜是台灣人的反省。惜別日本,別的不是濃郁的兩國人情,而是跨國際,跨世紀的舊文化觀點。
The Mighty U.S.A Traveling Through all the 50 States of America 美國,看湖似海,看州似國。 環遊美國五十州的旅程,超越十九世紀法國作家托克維爾, 二十世紀美國作家史坦貝克,和比爾布萊森的美國行蹤。 觸及的高度,廣度和深度,更是遠遠過之。 《磅礴美國》是吳祥輝繼「歐洲三部曲」和「亞洲三部曲」後, 再一次旅行寫作的示範性藝術演出。 國家書寫系列的前六本書,都展現一位二十一世紀台灣作家的驚人洞察力, 和融一國核心風貌於一書的深厚寫作藝術。 《磅礴美國》再次樹立起「創造性非虛構」的獨特品牌風格。
台灣的教育體制,讓孩子成為考試機器, 喪失年輕人天賦的熱情,好奇,和忠實實踐自我人生意義的勇氣。 一個建國中學的學生,拒絕參加聯考,用「非虛構小說」寫下他和同學,以及家人間的故事。 《拒絕聯考的小子》震驚全台,成為父母老師的最恨,和年輕人的最愛。 共改版四次,暢銷五十萬本,拍成賣座電影。 至今仍是許多台灣年輕人一讀再讀的床頭書。 這是個為台灣年輕人發聲,顛覆時代價值的故事。 激勵年輕人,走自己堅持的路,為自己喜歡的付出。 聯考制度已在2002年廢除, 「拒絕聯考的小子」早已成為台灣人共同記憶的一部分。 四十年前的一個台灣青年的思想和情感律動,依然宛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