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可歸納作「一個旅人,在台北」(有時也在其他國家城市),種種風土人情之體驗,甚至在「檢討」別人當下,也可悟出一些人生哲理,間中也免不了於生命的某個段落停頓,留下了省思的戳記。以庶民角度審視俄羅斯與柬埔寨(吳哥窟),這幾年在台灣最惡名昭彰的國家,遊記篇圖文並茂有精采敘述。莫斯科地標中的地標,宛若童話世界的聖巴索大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您是否會納悶,建物內裡到底長甚麼模樣?若有路過切莫錯過,現已開放為博物館,可購票進入參觀;第二大城聖彼得堡,台灣旅遊團一踏入哪個景點參觀,在地銅樂隊熱情迎賓,立即氣勢十足演奏起中華民國國歌(絕對會讓人大嚇一跳)?傳說中的「小吳哥」(Angkor Wat)」,好一座浮在熱氣蒸鬱的城池,若近似遠、神秘莫測⋯⋯赴巴戎寺(Bayon)覲見諸佛,諸佛與我相互觀照⋯⋯,吳哥遺跡群固然令人心馳神往,那片國土更有許多創傷的記憶與靈異體驗,且聽當地導遊小周哥娓娓道來。
繼《歲月花影》後,作者的第二本詩集,除了歌頌花卉瓜果、感慨時間的省思,更多是生活肌理之刻劃,政論節目、股災、新型冠狀病毒等皆是俗世入詩的題材,或許詩作從來就不是虛無飄渺、故弄虛玄的文字堆砌,即使日子過得多麼蒼白無趣,只要忠實面對,自會偵查出不尋常的印記…… 誠如副題「十八相送詩集」所示,總共收集有十八首詩作(另附錄短詩兩帖),按照時 序排列,貼近生活脈絡,筆觸簡潔俐落,不乏敏銳的觀察力,誠摯反映出當代大環境狀況,細至一花一木皆有情意,個人哲思滲透其中。
一位婦人、一匹類斑馬、一頭「吃素」的老虎,因船難流落荒島,他們要如 何相處互助,才能攜手尋找出路? 在陸地與大海之間,浮現了第幾度空間?在遠古神話不斷衝擊現實的國度, 他們能否與「命運」的玩笑斡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