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書籍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第十二輯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25/09/30 出版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由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的「第12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中所發表的論文,包括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院的長谷部恭男教授所發表的主題演說,還有鍾芳樺教授、林佳和教授、劉靜怡教授、許炳華教授、林淑雅教授、林建志教授、陳偉仁律師、陳宗憶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之學術論著,思考說理縝密、法學論證嚴謹,殊值讀者典藏!

特價6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21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防疫與法治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25/07/31 出版

【本書特色】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2021年召開之「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防疫與法治」學術研討會,計有4個場次,共8篇論文發表。在Covid-19疫情的威脅下,此次會議的籌辦雖充滿變數與挑戰,終能圓滿落幕。本書共收錄論文6篇,以饗讀者。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2019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23/12/31 出版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2019年召開之「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學術研討會,計有5個場次。前4場次由8位學者發表論文,4位評論人與談,共同探討國家賠償及國家保護義務上的重要課題。最後場次則安排「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本書共收錄論文7篇,並附圓桌論壇實錄,以饗讀者。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17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行政程序法2.0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23/10/31 出版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2017年召開之「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行政程序法2.0」學術研討會,探討當前行政程序面對的重要挑戰。會議論文主題包括行政命令是否包括職權命令、自動化作成行政處分的效力、行政處分之廢止、行政處分的送達、公眾參與重大開發計畫、對話型行政程序,以及行政合理性的內涵等。李建良特聘研究員亦針對行政程序法的革新,發表主題演說「行政處分2.0」,從理念溯源、概念思考、功能思考、法治思考,以行政處分為討論核心,直探法治行政的新思維。會後,研討報告中之5篇,經雙向匿名審查通過後收錄於本書,加上主題演說,共計6篇論文,收錄出版。此外,本書亦包含當初為了舉辦研討會,邀請行政機關代表來所參加座談會,和會議論文作者一起討論行政程序法的相關爭議。有鑑於該場座談會的內容洵實,並能凸顯行政部門運用行政程序法的日常實踐,特收入本書,以供讀者參考。

特價5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十輯

蘇彥圖  著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20/07/31 出版

本書收錄前以色列最高法院院長Aharon Barak訪台時所發表之主題演說,以及由Barak院長、前大法官蘇永欽教授、香港大學David S. Law教授等3位當代法學名家關於「憲法裁判」之論壇紀實。對談精細深奧、學理底蘊豐足,當能引領讀者深入思辨;本書亦收錄李建良教授、陳英鈐教授、黃舒芃研究員、陳昭如教授、張文貞教授、林佳和副教授、許恒達教授、吳秦雯副教授、辛年豐副教授、林春元副教授、蘇彥圖副研究員等多位學者之學術論著11篇,思考說理縝密、法學論證嚴謹,殊值讀者典藏!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15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食品安全的法律對策與法治實踐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18/12/31 出版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5年度「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選定以「食品安全的法律對策與法治實踐」為主題,共同探討食品安全的政策取向、管控模式、檢驗稽查、認證驗證、正當程序、執行機制、司法救濟等各項法律議題,並以「臺灣食安法律問題面面觀」圓桌論壇收尾。會後,研討報告中之5篇,經雙向匿名審查通過後收錄於本書,加上主編導論,共計6篇論文。觀其內容,或嘗試引入新治理觀念,或拓展新行政法理論,或開掘新政策工具,或檢討法治實踐得失,為臺灣食品法制建構與實務運作提供重要的學術觀點與參考資料。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14兩岸四地法律發展: 法學研究與方法(上)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18/01/31 出版

本書特色 本所於2006年發起並舉辦首屆「兩岸四地法律發展學術研討會」,其後每年一會,輪流在香港、大陸、澳門與臺灣舉辦,促進了兩岸四地的法學交流。2014年會議的主題是「法學研究」,子題為「兩岸四地法學發展回顧與展望」、「法經濟學」、「臺港澳法史學」、「法社會學」、「法學方法論」與「華文法學作為世界法學」。本次會議論文共有28篇,本論文集收錄11篇,其中多數已在其他學報發表。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14兩岸四地法律發展: 法學研究與方法(下)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18/01/31 出版

本書特色 本所於2006年發起並舉辦首屆「兩岸四地法律發展學術研討會」,其後每年一會,輪流在香港、大陸、澳門與臺灣舉辦,促進了兩岸四地的法學交流。2014年會議的主題是「法學研究」,子題為「兩岸四地法學發展回顧與展望」、「法經濟學」、「臺港澳法史學」、「法社會學」、「法學方法論」與「華文法學作為世界法學」。本次會議論文共有28篇,本論文集收錄11篇,其中多數已在其他學報發表。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下冊)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14/12/29 出版

本書特色 本書各篇作者依據精要學理,針對美國法與判決、歐盟著作權指令、德國法、英國法、法國法,以及我國司法裁判等,作出深入探論,並具體擬定我國著作權法修法芻議,提出「學者南港版著作權法典」修法草案。 「學者南港版著作權法典」修法草案的立法原則,簡介如下: (一)基於實際本土經驗,不一昧以外國法制或學理為指導原則。 (二)本法包含著作實體法、程序法與契約法。 (三)變更主管機關為文化部。 (四)合理化著作權譜系。 (五)基於著作權行使效率的考量,分配著作權與報酬請求權。 (六)確立鄰接權。 (七)權利之限制:例外及合理使用。 (八)導入個人重製及改作補償金制度,為個人領域保留合理的空間。 (九)納入競爭法的考慮。 (十)限制侵權刑事制裁,將著作權法解除戒嚴。 (十一)降低落實權利的整體社會交易成本、強化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 (十二)保障實際從事創作人分配到其創作之經濟果實。  除了各篇論文精湛內容之外,尚祈各位讀者同步參酌本書下冊所收錄之兩筆附錄表格──:「著作權法草案修法總說明」、「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管理辦法」。本 書編者於此兩附錄之中,分別就多數學者所提建議之修正條文、現行條文、建議說明/法條提出人,以及少數學者建議之修正條文,均有嚴謹記錄。至盼藉由本書之 內容,足供各界先進透徹明瞭南港版草案所寓涵之豐富論理與共識!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上冊)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14/12/29 出版

本書特色 本書各篇作者依據精要學理,針對美國法與判決、歐盟著作權指令、德國法、英國法、法國法,以及我國司法裁判等,作出深入探論,並具體擬定我國著作權法修法芻議,提出「學者南港版著作權法典」修法草案。 「學者南港版著作權法典」修法草案的立法原則,簡介如下: (一)基於實際本土經驗,不一昧以外國法制或學理為指導原則。 (二)本法包含著作實體法、程序法與契約法。 (三)變更主管機關為文化部。 (四)合理化著作權譜系。 (五)基於著作權行使效率的考量,分配著作權與報酬請求權。 (六)確立鄰接權。 (七)權利之限制:例外及合理使用。 (八)導入個人重製及改作補償金制度,為個人領域保留合理的空間。 (九)納入競爭法的考慮。 (十)限制侵權刑事制裁,將著作權法解除戒嚴。 (十一)降低落實權利的整體社會交易成本、強化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 (十二)保障實際從事創作人分配到其創作之經濟果實。 除了各篇論文精湛內容之外,尚祈各位讀者同步參酌本書下冊所收錄之兩筆附錄表格──:「著作權法草案修法總說明」、「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管理辦法」。本書編者於此兩附錄之中,分別就多數學者所提建議之修正條文、現行條文、建議說明/法條提出人,以及少數學者建議之修正條文,均有嚴謹記錄。至盼藉由本書之內容,足供各界先進透徹明瞭南港版草案所寓涵之豐富論理與共識!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第八輯 上冊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14/07/31 出版

本書特色 本書(上、下兩冊)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2011年12月9日及10日舉辦第八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經雙向匿名審查後出版之論文集。 全書以「國際化潮流下的憲法」為主題,收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法學院院長Prof. Dr. Barak Medina之主題演說一篇,以及國內知名學者王泰升、張嘉尹、李建良、陳怡凱、陳淳文、王必芳、孫迺翊等人之論文七篇。各篇論文分別從法制史、比較法等 不同論述角度出發,觀察國際化潮流對臺灣法律與社會制度所產生的影響,藉此反思臺灣自身的定位。

95 特價2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第八輯 下冊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14/07/31 出版

本書特色 本書(上、下兩冊)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2011年12月9日及10日舉辦第八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經雙向匿名審查後出版之論文集。 全書以「國際化潮流下的憲法」為主題,收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法學院院長Prof. Dr. Barak Medina之主題演說一篇,以及國內知名學者王泰升、張嘉尹、李建良、陳怡凱、陳淳文、王必芳、孫迺翊等人之論文七篇。各篇論文分別從法制史、比較法等 不同論述角度出發,觀察國際化潮流對臺灣法律與社會制度所產生的影響,藉此反思臺灣自身的定位。

95 特價3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11司法制度實證研究

中研院法律 出版
2013/12/31 出版

出版序 「法學實證研究」(empirical legal studies)為近年來發展快速而極具前瞻性的法學研究方法。雖然,法學實證研究之重要性已廣受肯定,但因需投入大量心力,並需具備跨學科知識,致法律 學者多裹足不前。有鑑於此,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乃將「法學實證研究」定為六大重點研究領域之一,希望努力促使法學實證研究在臺灣生根發展。 2008 年6月本所舉辦第一屆「司法制度實證研究」國際研討會(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Studies of Judicial Systems),並於會後出版專書,宣示本所已開始耕耘「法學實證研究」。2011年6月,本所舉辦第二屆「司法制度實證研究」國際研討會(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Studies of Judicial Systems),而且來自臺灣的發表人人數增加,顯示法學實證研究的種子在臺灣已經發芽。   本次研討會很榮 幸邀請到兩位在法學實證研究領域望重士 林的主題演說人—Daniel Rubinfeld(Robert L. Bridges Professor of Law and Professor of Economics, U.C. Berkeley)與Jennifer Arlen(Norma Z. Paige Professor of Law,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及其他十位外國知名學者,不辭千里,前來與會。連同五位國內學者,總計發表論文十三篇(一位外國報告人因家庭因素,臨時無法與會發表其論文), 內容涵蓋司法制度諸多面向,不僅可供我國「司法改革」之參考,也為法學實證研究方法提供了示範。兩天會期計有二百多位各個領域的來賓與會,一共見證臺灣法 學實證研究之發展。 本次會議之英文論文,經本所匿名外審後,由世界知名學術出版社Routledge於2014年出版,題為 「Empirical Legal Analysis: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Legal Institutions」,由本所張永健副研究員主編,相關資訊請見routledge-ny.com/books/details /9780415714440/。 本書計收錄5篇中文論文,乃研討會結束後,作者修改會議論文、正式投稿、經匿名審查、最後由本所出 版委員會審議通過的結果。本書五位作者都是受法學訓練,除一位任教於政治學系外,其他四位任職於法律系所。從統計學者之眼光,本書文章所運用之數據,或許 尚嫌不足;所運用之統計方法,或許仍有精進空間。然而,此種跨領域研究方法重要,且國內相關研究發展尚在起步階段,正是本所鼓勵法學實證研究之初衷。學術 發展(尤其是講究實然面的社會科學方法)本來就像是蓋房子一樣,一磚一瓦堆疊起來。本書作者深富勇氣地作了最吃力的打樁工作,至盼本書刊行後,能激發國內 讀者對於「法學實證研究」的興趣,吸引更多學子投入砌磚添瓦的工作。本所舉辦第三屆研討會時,希望能有更多、更細緻的臺灣本土法律實證研究成果發表。此 外,在法實證研究重鎮的美國,法學者與社會科學者合作進行實證研究,乃屬常態。兩種學門彼此提供養分,灌溉出更鮮美的學術成果。我們也期待更多的社會科學 研究者一起加入法學實證研究的行列。 前述國際會議得以圓滿舉辦,及本書得以如期問世,首應感謝本所副研究員張永健博士之周詳策劃與持續努力。其間會議專案助理陳憶馨小姐,所上諸多同仁與助理,所外義務幫忙的學生許菁芳等人,及本所編輯助理葉欣怡小姐、陳妍小姐,出力甚多,併此致謝。   林子儀 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2013年12月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