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自美國、法國、義大利、馬來西亞、羅馬尼亞、秘魯等多國詩人和台灣詩人之詩作編成《詩情海陸》詩集。
2024 年來自美國、義大利、法國、南韓、日本、墨西哥、馬來西亞、厄瓜多的12 位國際詩人和30 位台灣詩人,於9月19日至9月25 日齊聚淡水參加2024 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詩文交流大會,他們每一位詩人的生命經驗與創作靈魂,在淡水交互激盪,為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與淡水這座文化城市留下滿滿的記憶和感動。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在淡水已經連續舉辦九年,2024 年參加詩歌節的國內外詩人朋友一共有42 位,人數達歷年之最,數字會說話,這說明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主辦團隊用心策劃,一年又一年不斷歷練,累積經驗,逐漸成熟穩健,我們創造了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的文化價值,受到各界的肯定,所以,2024 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讓國內外詩人朋友近悅遠來。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能夠連辦九年不輟,並且讓國內外詩人朋友近悅遠來,主要應歸功於兩位總策劃李魁賢與林盛彬殫精竭慮的投入與帶領,他們真誠無私,以詩會友,以禮待人,自然獲得國內外詩人朋友的信賴和支持。當然,團隊的力量也是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能夠持續舉辦、穩健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們非常感謝世界詩人運動組織(PPdM)、淡江大學、真理大學、忠寮社區發展協會及淡水社區大學等共同主辦單位的團結協力與合作無間。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感謝笠詩社,笠詩社雖未掛名主辦,但實際上,九年來笠詩社的詩人伙伴一直與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同在,他們的助力價值無法估量!-淡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慧明 Hsu Hui-ming-
文學永續 光輝永恆──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十二輯《村上春樹中的生存之道》校長序淡江大學前瞻時潮,秉持三化教育與永續發展的理念,以「AI+SDGs=∞」為校務發展願景,落實高等教育辦學績效,發揮無限創意的最大可能。其中於2014 年成立「村上春樹研究中心」即為其中的一環。目前已位居全球「村上春樹學」的權威。村上春樹先生多次榮獲世界知名大學的榮譽博士,非常值得慶賀。又欣聞村上春樹先生於2024 年12 月17 日獲得母校早稻田大學頒發名譽博士,此項殊榮尤其意義非凡。村上春樹先生致詞時表示,在學期間雖非優等生,卻能得到母校的眷顧,獲得榮譽博士,興奮之情不在話下。由此可見早稻田大學培育畢業校友於各行各業表現優異,令人刮目相看。同時是早稻田大學姊妹校以及「村上春樹學」重鎮的本校,與有榮焉。本校「村上春樹研究中心」與早稻田大學「村上春樹圖書館」於2024 年7 月13 日至14 日聯合舉辦「第13 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名聲遠播國際。會後集結該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優良論文而成《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十二輯》,增添《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的豐碩成果,值得欣慰。付梓前夕,特為文誌之,以資鼓勵。校長葛煥昭謹?於2025 年5 月
本專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於忠實再現兩位原作者的語法書。因此,書中大 部分內容集中於原文抄本的呈現、歷史文獻的展示及不同版本抄本之間的比較 分析,涵蓋了第一作者所撰寫的拉丁文與西班牙文抄本,及第二作者修訂增補 後的版本。除呈現以上西班牙文原始資料研究外,筆者亦同步翻譯成中文,旨 在使不同領域的東西方學者和讀者能夠深入認識傳教士為撰寫語法書所付出的 努力和心血。此外,未來筆者將在下一本專書中深入探討此語法書的歷時性發 展,不僅限於與歷代語法書的比較,還將進行共時性分析,探討其與同時代出 現的語法書及辭典之間的關聯性,藉此更全面地揭示其在不同語言學階段的意 涵以及中西語言交流接觸過程中的相互影響。
FOREWORDAt the beginning of 2024, I was invited to contribute to a project focused on women who engage in futures thinking and foresight. As a cornerstone of the project, a seminarwas planned to celebrate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In preparation for the event, a vibrant exchange unfolded in a WhatsApp group. Participants, including myself, posed questions, suggested sessions, and explored shared concerns and interests. The following were some of the questions raised:o Why do so many people, who agre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feminism, hesitate t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feminists?o What does feminism signify in 2024?o How should we define it?o Can individuals of genders other than women be feminists?o Is feminism still relevant, or is it considered pass??o Does the concept of feminism require rebranding?o Should we discuss feminism in the singular or feminismS in the plural?o Are we now closer to achieving the central feminist vision of an equitable future than ever before? Or perhaps as close as we,ve ever been? Or have we moved further apart?o Has this envisioned future already materialized in some places, albeit with uneven distribution?o What would the world look like if all genders have equal say - andwhat implications would this shift have for our cities, economy, polity, diplomacy, environment, technologies, families, bodies, and minds?In preparation for my own session, "Towards Feminist Futures (and Beyond)," I began to answer some of these questions. Granted, I have discussed some of these questions many times before. For example, Karen Hurley, Anne Jenkins, and I co-edited a special issue on "Feminist Futures" in 2008. In the introduction we noted that it had been nearly twenty years since journal Futures published another special issue on "Gender and Change," co-edited by Magda Cordell McHale and Peggy Choong. McHale and Choong summarised the need for the 1989 special issue as follows:As we approach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
由南韓、日本、法國、薩爾瓦多、義大利、厄瓜多、墨西哥、馬來西亞的12位國際詩人和30位台灣詩人之詩作編成《詩情海陸》詩集。
由南韓、日本、法國、薩爾瓦多、義大利、厄瓜多、墨西哥、馬來西亞的12位國際詩人和30位台灣詩人之詩作編成《詩情海陸》詩集。
本書以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涵蓋區域內,被稱為「被凍結的衝突」的摩爾多瓦涅斯特河區、亞塞拜然境內的納哥羅-卡拉巴赫區,以及喬治亞內部的阿布哈茲與南奧塞提亞為分析對象,探討歐安組織運用爭端解決機制的各項工具,協助處理衝突問題的過程與成效。
本書以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涵蓋區域內,被稱為「被凍結的衝突」的摩爾多瓦涅斯特河區、亞塞拜然境內的納哥羅-卡拉巴赫區,以及喬治亞內部的阿布哈茲與南奧塞提亞為分析對象,探討歐安組織運用爭端解決機制的各項工具,協助處理衝突問題的過程與成效。
本校「村上春樹研究中心」自 2014年成立以來,不但是世界唯一,亦已成為全球「村上春樹學」的權威。當前也積極配合淡江校務發展方向,融入 AI技術於村上春樹學研究,跨域 AI創新文學,更是獨步全球。 村上春樹先生於 2023年 10月 24日獲頒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為亞洲首位獲獎者,實為文壇殊榮。該獎項是 1981年由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基金會發起,藉此向樹立崇高價值觀的佼佼者致敬。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在頒獎典禮上盛讚村上春樹作品「融合東方與西方世界,所描繪的場景充滿音樂」,此為跨越種族、國籍、區域、語種隔閡,深植人心的村上春樹文學,享譽國際的時刻。作為「村上春樹學」斥候,我們與有榮焉。 欣聞村上春樹研究中心將於今年仲夏跨海到日本首都,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村上春樹圖書館聯合舉辦「 2024年第 13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此行乃是繼 2015年北九州市國際會議廳、 2017年同志社大學、 2019年北海道大學之後,第四次赴日舉辦會議。能遠赴村上春樹先生母校,與村上春樹圖書館合作,取得第一手資料,與權威學者促膝研究,定能再攀高峰創新局。 村上春樹研究中心 10年來持續出版年刊《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累積豐碩成果,值得欣慰。適逢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十一輯《村上春樹中的擬態》付梓前夕,特為文誌之,以資鼓勵。
本校「村上春樹研究中心」自 2014年成立以來,不但是世界唯一,亦已成為全球「村上春樹學」的權威。當前也積極配合淡江校務發展方向,融入 AI技術於村上春樹學研究,跨域 AI創新文學,更是獨步全球。 村上春樹先生於 2023年 10月 24日獲頒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為亞洲首位獲獎者,實為文壇殊榮。該獎項是 1981年由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基金會發起,藉此向樹立崇高價值觀的佼佼者致敬。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在頒獎典禮上盛讚村上春樹作品「融合東方與西方世界,所描繪的場景充滿音樂」,此為跨越種族、國籍、區域、語種隔閡,深植人心的村上春樹文學,享譽國際的時刻。作為「村上春樹學」斥候,我們與有榮焉。 欣聞村上春樹研究中心將於今年仲夏跨海到日本首都,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村上春樹圖書館聯合舉辦「 2024年第 13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此行乃是繼 2015年北九州市國際會議廳、 2017年同志社大學、 2019年北海道大學之後,第四次赴日舉辦會議。能遠赴村上春樹先生母校,與村上春樹圖書館合作,取得第一手資料,與權威學者促膝研究,定能再攀高峰創新局。 村上春樹研究中心 10年來持續出版年刊《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累積豐碩成果,值得欣慰。適逢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十一輯《村上春樹中的擬態》付梓前夕,特為文誌之,以資鼓勵。
詩歌,將大家的心連在一起 ——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動人心弦 許慧明 HSU Hui-ming 「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結束已三個月,但是,又似乎還未結束,我的腦海中不時掠過詩歌節一幕又一幕動人的情景。 COVID-19疫情封鎖世界三年,浩劫餘生,疫後故人來,我一直記得老朋友相見的那一刻,薩爾瓦多詩人 Oscar、義大利詩人 Angelo、摩洛哥詩人 Dalila 他們都把喜悅寫在臉上,大家平安!而最讓我動容的是,當詩人到忠寮,正忙得團團轉的老理事長李鎮榮見到 Dalila,兩人幾乎是跳躍式的擁抱!那動作像在傳達他們的心聲:「歡迎回家!」「回家真好!」 淡水是詩美之鄉,淡水人用最真誠的心歡迎來自薩爾瓦多、義大利、摩洛哥、美國、祕魯、墨西哥、日本、肯亞的11位國際詩人和24位台灣詩人到淡水來參加「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感謝總策劃林盛彬老師的精心擘劃和邀請,將大家的心連在一起。「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是台灣的詩歌節,也是世界的詩歌節。 我永遠難以忘懷在淡江大學文錙音樂廳的開幕音樂會,杜守正老師先邀請李魁賢老師上台吟誦他的詩作<茨後一欉茄苳>,然後杜老師彈起吉他,他和水源的孩子為大家正式演唱他為李老師<茨後一欉茄苳>所譜的歌曲。李老師的<茨後一欉茄苳>原本就富深意,杜老師將詩譜寫成歌,和水源的孩子一起演唱出來更是韻味無窮。杜老師在詩歌節閉幕晚宴上,再一次上台演唱<茨後一欉茄苳 >,台下的詩人夥伴跟著旋律扮演烏鴉大聲唱出一段又一段的「 嘎嘎叫!」「 嘎嘎叫!」「 嘎嘎叫!」那一刻,我相信老茄苳已活在大家心肝內,成為永遠的老茄苳。 詩歌在我心中迴盪,詩歌在淡水城市縈繞。於是,當你每天進出淡水捷運站,你會遇見詩,在中庭,在穿堂,在牆柱上向你招手。詩人帶來他們的詩作,由盛彬老師編成《 詩情海陸 》詩集,相互交流;詩也登上大學殿堂,淡江大學圖書館特闢專區舉辦詩作展和詩會;詩也走入社區營造,忠寮詩路吸引國際詩人的目光和參與;詩和畫可以對話,淡水文化園區 - 殼牌倉庫的詩畫聯展,策展人特別邀請詩人為畫家的畫作寫詩;詩和歌更可以融合,將捷金鬱金香酒店的夕照望高樓音樂會,杜老師的吉他竟可以和肯亞音樂家 Ombiro 的非洲鼓和聲合奏,更不用說是義大利 Angelo 為大家帶來最高潮的安可曲<台灣 台灣>,讓全場歡聲雷動。 「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似乎已經結束,但國內外詩人聯袂前往淡水國小、鄧公國小、水源國小、忠山國小、淡江中學,和各校師生進行詩文教育與交流,她的後續影響,才正要開始。
詩歌,將大家的心連在一起 ——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動人心弦 許慧明 HSU Hui-ming 「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結束已三個月,但是,又似乎還未結束,我的腦海中不時掠過詩歌節一幕又一幕動人的情景。 COVID-19疫情封鎖世界三年,浩劫餘生,疫後故人來,我一直記得老朋友相見的那一刻,薩爾瓦多詩人 Oscar、義大利詩人 Angelo、摩洛哥詩人 Dalila 他們都把喜悅寫在臉上,大家平安!而最讓我動容的是,當詩人到忠寮,正忙得團團轉的老理事長李鎮榮見到 Dalila,兩人幾乎是跳躍式的擁抱!那動作像在傳達他們的心聲:「歡迎回家!」「回家真好!」 淡水是詩美之鄉,淡水人用最真誠的心歡迎來自薩爾瓦多、義大利、摩洛哥、美國、祕魯、墨西哥、日本、肯亞的11位國際詩人和24位台灣詩人到淡水來參加「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感謝總策劃林盛彬老師的精心擘劃和邀請,將大家的心連在一起。「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是台灣的詩歌節,也是世界的詩歌節。 我永遠難以忘懷在淡江大學文錙音樂廳的開幕音樂會,杜守正老師先邀請李魁賢老師上台吟誦他的詩作<茨後一欉茄苳>,然後杜老師彈起吉他,他和水源的孩子為大家正式演唱他為李老師<茨後一欉茄苳>所譜的歌曲。李老師的<茨後一欉茄苳>原本就富深意,杜老師將詩譜寫成歌,和水源的孩子一起演唱出來更是韻味無窮。杜老師在詩歌節閉幕晚宴上,再一次上台演唱<茨後一欉茄苳 >,台下的詩人夥伴跟著旋律扮演烏鴉大聲唱出一段又一段的「 嘎嘎叫!」「 嘎嘎叫!」「 嘎嘎叫!」那一刻,我相信老茄苳已活在大家心肝內,成為永遠的老茄苳。 詩歌在我心中迴盪,詩歌在淡水城市縈繞。於是,當你每天進出淡水捷運站,你會遇見詩,在中庭,在穿堂,在牆柱上向你招手。詩人帶來他們的詩作,由盛彬老師編成《 詩情海陸 》詩集,相互交流;詩也登上大學殿堂,淡江大學圖書館特闢專區舉辦詩作展和詩會;詩也走入社區營造,忠寮詩路吸引國際詩人的目光和參與;詩和畫可以對話,淡水文化園區 - 殼牌倉庫的詩畫聯展,策展人特別邀請詩人為畫家的畫作寫詩;詩和歌更可以融合,將捷金鬱金香酒店的夕照望高樓音樂會,杜老師的吉他竟可以和肯亞音樂家 Ombiro 的非洲鼓和聲合奏,更不用說是義大利 Angelo 為大家帶來最高潮的安可曲<台灣 台灣>,讓全場歡聲雷動。 「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似乎已經結束,但國內外詩人聯袂前往淡水國小、鄧公國小、水源國小、忠山國小、淡江中學,和各校師生進行詩文教育與交流,她的後續影響,才正要開始。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創立於1982年,自2005年起,本所每年固定舉辦「紀念鈕先鍾老師國際學術研討會」,以紀念鈕先鍾教授在戰略研究方面之卓越貢獻。自2014年起更進一步擴展為「淡江戰略學派年會」活動,延續此重要傳統,2022年5月與2023年5月的年會,適逢戰略所四十而不惑,邁向第五個十年的承先啟後階段,在時任所長翁明賢教授的規劃與帶領下,舉辦第十八屆與第十九屆的「紀念鈕先鍾老師學術國際研討會」,會議主題分別設定為「國際規則的重整:美中兩強競逐下之國際戰略情勢」與「全球新地緣政治發展的趨勢:理論與實際」,契合近年來複雜多變的區域與國際形勢。 本人謹代表主辦單位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感謝蒞臨兩屆年會各項活動的諸位先進,無論是擔任開幕致詞與專題演講的貴賓、各場次的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以及圓桌論壇的所有參與者,或是到場聆聽與參與研討的各界朋友。歷屆年會能夠圓滿舉行,背後都有無數的心血與投入,過去兩年也不例外,除了特別感謝本校前後任國際事務學院王高成博士與包正豪博士的支持,時任所長翁明賢博士的親力親為,以及外交部、國科會等機構所提供的經費贊助之外,也要感謝本所所友會前後任理事長黃介正教授與林亮宇律師、所有理監事以及畢業戰友對於上述年會活動的鼎力協助。 在本所的任務團隊方面,除了全體專任老師的貢獻之外,特別感謝本所助理陳秀真小姐,如同往常一肩扛起繁複的後勤支援與聯繫協調。至於第十八屆與第十九屆的活動總召,分別由本所的李寓心與施毓萱擔任,兩人認真盡責,帶領本所碩班同學,包括周睿約、林芷亘、龔鈺翔、邱玟婕、徐傳儒、湯棋媛、曾子鏵、蔡秉言、廖俊銘、陳廷瑀、陳建光、葉約伶、陳啟睿、曲姵蓉、陳宛澤、周語彤、周育德、陳啟睿、陳驊彤等同學,在龐大的時間壓力下,大家合作無間,順利完成年會活動的宣傳、公關、文書、場布以及接待等事宜。 邁向新冷戰:強權競逐下的國際秩序ii回首過去,本所在諸位前輩的耕耘下,眾志成城,以「國家之干城、學術之重鎮」的宗旨自我期許,隨著近兩、三年來新進優秀教師陸續加入教學研究行列,前瞻未來,相信我們將一本初衷,戮力向前,也希望各界先進持續予以鞭策與指教。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創立於1982年,自2005年起,本所每年固定舉辦「紀念鈕先鍾老師國際學術研討會」,以紀念鈕先鍾教授在戰略研究方面之卓越貢獻。自2014年起更進一步擴展為「淡江戰略學派年會」活動,延續此重要傳統,2022年5月與2023年5月的年會,適逢戰略所四十而不惑,邁向第五個十年的承先啟後階段,在時任所長翁明賢教授的規劃與帶領下,舉辦第十八屆與第十九屆的「紀念鈕先鍾老師學術國際研討會」,會議主題分別設定為「國際規則的重整:美中兩強競逐下之國際戰略情勢」與「全球新地緣政治發展的趨勢:理論與實際」,契合近年來複雜多變的區域與國際形勢。 本人謹代表主辦單位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感謝蒞臨兩屆年會各項活動的諸位先進,無論是擔任開幕致詞與專題演講的貴賓、各場次的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以及圓桌論壇的所有參與者,或是到場聆聽與參與研討的各界朋友。歷屆年會能夠圓滿舉行,背後都有無數的心血與投入,過去兩年也不例外,除了特別感謝本校前後任國際事務學院王高成博士與包正豪博士的支持,時任所長翁明賢博士的親力親為,以及外交部、國科會等機構所提供的經費贊助之外,也要感謝本所所友會前後任理事長黃介正教授與林亮宇律師、所有理監事以及畢業戰友對於上述年會活動的鼎力協助。 在本所的任務團隊方面,除了全體專任老師的貢獻之外,特別感謝本所助理陳秀真小姐,如同往常一肩扛起繁複的後勤支援與聯繫協調。至於第十八屆與第十九屆的活動總召,分別由本所的李寓心與施毓萱擔任,兩人認真盡責,帶領本所碩班同學,包括周睿約、林芷亘、龔鈺翔、邱玟婕、徐傳儒、湯棋媛、曾子鏵、蔡秉言、廖俊銘、陳廷瑀、陳建光、葉約伶、陳啟睿、曲姵蓉、陳宛澤、周語彤、周育德、陳啟睿、陳驊彤等同學,在龐大的時間壓力下,大家合作無間,順利完成年會活動的宣傳、公關、文書、場布以及接待等事宜。 邁向新冷戰:強權競逐下的國際秩序ii回首過去,本所在諸位前輩的耕耘下,眾志成城,以「國家之干城、學術之重鎮」的宗旨自我期許,隨著近兩、三年來新進優秀教師陸續加入教學研究行列,前瞻未來,相信我們將一本初衷,戮力向前,也希望各界先進持續予以鞭策與指教。
數位學習專業職能必讀寶典 迎接5G高速網路時代來臨,透過網路多媒體及各式虛實整合形式的教學越趨廣泛,身為數位時代的教師與培訓人員必須將數位教學設計列入個人專業職能。不僅藉此教學革新,更確保教學品質。 本書的誕生即是因應現今社會的需求,不只針對教學者,只要是對於數位教學有興趣並且想要更進一步嘗試數位課程者,本書為其必讀寶典。 本書內容著重在教學設計的基本架構、理論基礎、發展流程,並以具體作法提供設計框架。對於甫接觸教學設計者,本書是一本快速入門的指南,對已有教學經驗者,亦可說是教學上數位轉型的推手。希望透過本書的引導,讓「數位教學設計」這門專業在臺灣普及化,以精進數位課程與教學之品質。
數位學習專業職能必讀寶典 迎接5G高速網路時代來臨,透過網路多媒體及各式虛實整合形式的教學越趨廣泛,身為數位時代的教師與培訓人員必須將數位教學設計列入個人專業職能。不僅藉此教學革新,更確保教學品質。 本書的誕生即是因應現今社會的需求,不只針對教學者,只要是對於數位教學有興趣並且想要更進一步嘗試數位課程者,本書為其必讀寶典。 本書內容著重在教學設計的基本架構、理論基礎、發展流程,並以具體作法提供設計框架。對於甫接觸教學設計者,本書是一本快速入門的指南,對已有教學經驗者,亦可說是教學上數位轉型的推手。希望透過本書的引導,讓「數位教學設計」這門專業在臺灣普及化,以精進數位課程與教學之品質。
有機化學的反應即是親核劑尋找親電子劑的反應,本書會提及部分的反應機制讓學生有初步的了解,但不會鉅細靡遺,本書淺顯易懂,希望能夠對莘莘學子對於有心理解有機化學能有所助益。 本書包含二十章節,書寫本書的目的是想把有機化學之美介紹給一般有機會學習有機化學的學子們。有機化學給人們的印象是需要"死記”,然而它是一個非常有邏輯的學科,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命名規則,對於往後"看懂"分子才能夠奠定基礎。另外學習有機化學時需要掌握立體效應、電子效應以及親核劑尋找親電子劑的原則。 藥物化學、材料化學和生物化學等皆與有機化學息息相關,希望藉由這本書,在各位接觸有機化學時不再畏懼並且愛上它。-作者施增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