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書籍

杖藜過橋東:柳風生暖意、杏雨不濕衣;陳亮恭談以心轉境的適齡漫想

陳亮恭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5/11/06 出版

有人說「變老」的過程就是個失落的過程,失去健康、失去至親、失去摯友、失去地位,這些失去逐漸堆積,不經意間成為暮年時的孤獨。這是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在診間看見現代醫學的工具箱,無法企及的失落與孤獨後,穿梭古今與文人對話,希望透過各種人生故事與感觸,感受「轉念」能帶來的影響。但這本書並不是要成為解救心理困境的工具書,而是陳亮恭獻給超高齡社會的思想慢籤,希望成為平常日子中的提醒,使讀者都在當中找到與歲月和解、與失去共存、在無常中安住的「適齡」漫想。面對人生課題時,陳亮恭的轉念之思──世:世事流轉時當我們放下對「老我」的執著時,會發現老年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而不是生命的尾聲。沒有職場的競爭,沒有養育子女的重責,暮年反而可能是最接近「無我」境界的階段。這不是虛無主義,而是積極的無執智慧。命:回望豐碩時如果勤奮是為了證明「我的能力」,為了獲得「我的成就」,那麼即使技藝再高超,也仍然是「我執」的表現。真正的無我狀態是:書法在寫,但不是「我」在寫;進步在發生,但也不是「我」在進步。老:迎向老境時詩人楊牧曾說:「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變是一種痛苦的經驗,但痛苦也是生命的真實。」老化不僅是肉體的蛻變,更是靈魂的昇華。這是一場與時間的深層對話,與自我的終極和解。病:體受苦痛時白居易對疾病做了真實的描述,不刻意美化。但他的轉念智慧令人敬佩,既然身體已經支離破碎,那就甘心接受臥床的現實;慶幸的是,過去還有過自由自在的美好時光。從抗拒到接受、從痛苦到感恩的心境轉換著實不易。寂:揮別故人時王維三十一歲,愛妻離世,史書輕描淡寫地記下「妻亡不再娶」,但那三十年歲月,深沉的寂寥或許時時侵蝕著他。王維沒有沉溺於痛苦,而是慢慢學習與孤獨共處。在山水間沉澱孤獨,將失去化為詩意,這是一種溫柔的風景。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

林靜芸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5/06/19 出版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 為失智者、照顧者找出口,林靜芸醫師勇敢書寫林芳郁院長的故事 林芳郁,低調謙沖,無聲有光~ 三大醫學中心院長、心臟外科權威。 終結台大紅包文化、催生緊急救護EMT體系、改革三大醫學中心,對台灣醫療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林靜芸,幽默睿智、溫暖真誠~ 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被譽為「整形外科教母」。 年輕時,他守著陽光女孩林靜芸, 而如今,她守護被病痛圍困的他, 「你用盡全身的力量,拚命留下來陪我,不管歲月如何、病程如何,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回應你。」 「我想為苦難中的照顧者打氣,期待你能跟我一樣,在照顧的旅程中,總是懷著盼望。」 林靜芸、洪淑惠──合著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

林靜芸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5/06/19 出版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 為失智者、照顧者找出口,林靜芸醫師勇敢書寫林芳郁院長的故事 林芳郁,低調謙沖,無聲有光~ 三大醫學中心院長、心臟外科權威。 終結台大紅包文化、催生緊急救護EMT體系、改革三大醫學中心,對台灣醫療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林靜芸,幽默睿智、溫暖真誠~ 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被譽為「整形外科教母」。 年輕時,他守著陽光女孩林靜芸, 而如今,她守護被病痛圍困的他, 「你用盡全身的力量,拚命留下來陪我,不管歲月如何、病程如何,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回應你。」 「我想為苦難中的照顧者打氣,期待你能跟我一樣,在照顧的旅程中,總是懷著盼望。」 林靜芸、洪淑惠──合著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為失智者、照顧者找出口-林靜芸醫師勇敢書寫林芳郁院長的故事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5/06/19 出版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 為失智者、照顧者找出口,林靜芸醫師勇敢書寫林芳郁院長的故事 林芳郁,低調謙沖,無聲有光~ 三大醫學中心院長、心臟外科權威。 終結台大紅包文化、催生緊急救護EMT體系、改革三大醫學中心,對台灣醫療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林靜芸,幽默睿智、溫暖真誠~ 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被譽為「整形外科教母」。 年輕時,他守著陽光女孩林靜芸, 而如今,她守護被病痛圍困的他, 「你用盡全身的力量,拚命留下來陪我,不管歲月如何、病程如何,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回應你。」 「我想為苦難中的照顧者打氣,期待你能跟我一樣,在照顧的旅程中,總是懷著盼望。」 林靜芸、洪淑惠──合著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這樣生活不失智:科學實證告訴你,量身訂做健腦菜單,生活隨時存腦本!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4/12/19 出版

電視越看越失智?超慢跑只能練身體?錯!只要加點小心思,就能變成存腦本妙招!看電視健腦心法✅看電視,不被電視看:邊看邊記節目內容,看完後和親人分享、討論內容,增加社交也訓練記憶力。❎避免電視馬拉松:研究指出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失智機率比看不到1小時的人高至少30%。超慢跑健腦心法✅保持享受、愉快:維持可以輕鬆交談的運動程度,可避免超出能力範圍的過度運動。❎補充水分、避免缺氧:運動會促進血液循環,適當補充水分、保持呼吸順暢,才不會大腦缺氧。訓練體力有專屬健身菜單,預防失智的招式也能客製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攜手15位專家,以科學實證為基礎,設計測驗與日常活動,陪你量身打造健腦生活!第一步:完成生活型態測驗,測出你是6類中生活型態中的哪種人第二步:依照測驗結果,從30招日常活動中,搭配你的專屬存腦本生活立刻打開本書,今天開始,建立健腦生活!●書籍簡介●10篇腦力迷思,專家為你事實查核老是忘東忘西,我要失智了嗎?、「存腦本」真的有用嗎?心情好不好,跟大腦功能有關嗎?預防失智的常見疑問通通有解答。●1個測驗,6種生活型態,找出動腦盲區只要3-5分鐘,用測驗了解自己目前的生活型態,再從中發現自己最需要的健腦類型,無論你是感性藝術家、趣味遊戲王、行動知識家、生活實踐者、療癒愛好者或是交流活動王,都能找到最合意的活動持之以恆,養成不失智日常。●30種招式任意搭配,建立自己的健腦生活邀請15位專家,根據最新國際研究結果,依照台灣人的生活習慣,設計實證有效的30的招式,讓你從熟悉的活動開始,無痛建立有助大腦健康的愉快生活!只要日常小改變,隨時都能存腦本!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這樣生活不失智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4/12/19 出版

電視越看越失智?超慢跑只能練身體?錯!只要加點小心思,就能變成存腦本妙招!看電視健腦心法✅看電視,不被電視看:邊看邊記節目內容,看完後和親人分享、討論內容,增加社交也訓練記憶力。❎避免電視馬拉松:研究指出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失智機率比看不到1小時的人高至少30%。超慢跑健腦心法✅保持享受、愉快:維持可以輕鬆交談的運動程度,可避免超出能力範圍的過度運動。❎補充水分、避免缺氧:運動會促進血液循環,適當補充水分、保持呼吸順暢,才不會大腦缺氧。訓練體力有專屬健身菜單,預防失智的招式也能客製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攜手15位專家,以科學實證為基礎,設計測驗與日常活動,陪你量身打造健腦生活!第一步:完成生活型態測驗,測出你是6類中生活型態中的哪種人第二步:依照測驗結果,從30招日常活動中,搭配你的專屬存腦本生活立刻打開本書,今天開始,建立健腦生活!●書籍簡介●10篇腦力迷思,專家為你事實查核老是忘東忘西,我要失智了嗎?、「存腦本」真的有用嗎?心情好不好,跟大腦功能有關嗎?預防失智的常見疑問通通有解答。●1個測驗,6種生活型態,找出動腦盲區只要3-5分鐘,用測驗了解自己目前的生活型態,再從中發現自己最需要的健腦類型,無論你是感性藝術家、趣味遊戲王、行動知識家、生活實踐者、療癒愛好者或是交流活動王,都能找到最合意的活動持之以恆,養成不失智日常。●30種招式任意搭配,建立自己的健腦生活邀請15位專家,根據最新國際研究結果,依照台灣人的生活習慣,設計實證有效的30的招式,讓你從熟悉的活動開始,無痛建立有助大腦健康的愉快生活!只要日常小改變,隨時都能存腦本!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這樣生活不失智:科學實證告訴你,量身訂做健腦菜單,生活隨時存腦本!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4/12/19 出版

電視越看越失智?超慢跑只能練身體?錯!只要加點小心思,就能變成存腦本妙招!看電視健腦心法✅看電視,不被電視看:邊看邊記節目內容,看完後和親人分享、討論內容,增加社交也訓練記憶力。❎避免電視馬拉松:研究指出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失智機率比看不到1小時的人高至少30%。超慢跑健腦心法✅保持享受、愉快:維持可以輕鬆交談的運動程度,可避免超出能力範圍的過度運動。❎補充水分、避免缺氧:運動會促進血液循環,適當補充水分、保持呼吸順暢,才不會大腦缺氧。訓練體力有專屬健身菜單,預防失智的招式也能客製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攜手15位專家,以科學實證為基礎,設計測驗與日常活動,陪你量身打造健腦生活!第一步:完成生活型態測驗,測出你是6類中生活型態中的哪種人第二步:依照測驗結果,從30招日常活動中,搭配你的專屬存腦本生活立刻打開本書,今天開始,建立健腦生活!●書籍簡介●10篇腦力迷思,專家為你事實查核老是忘東忘西,我要失智了嗎?、「存腦本」真的有用嗎?心情好不好,跟大腦功能有關嗎?預防失智的常見疑問通通有解答。●1個測驗,6種生活型態,找出動腦盲區只要3-5分鐘,用測驗了解自己目前的生活型態,再從中發現自己最需要的健腦類型,無論你是感性藝術家、趣味遊戲王、行動知識家、生活實踐者、療癒愛好者或是交流活動王,都能找到最合意的活動持之以恆,養成不失智日常。●30種招式任意搭配,建立自己的健腦生活邀請15位專家,根據最新國際研究結果,依照台灣人的生活習慣,設計實證有效的30的招式,讓你從熟悉的活動開始,無痛建立有助大腦健康的愉快生活!只要日常小改變,隨時都能存腦本!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全島一肝三十年:臺灣人好心救好肝血淚史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4/08/08 出版

★本書所得全數捐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救助肝苦人之用肝病在臺灣一直是個沉重的問題,無數國人因此受苦、失去生命、家庭破碎,有一群白袍醫者挺身而出,向肝病宣戰。他們以專業知識揭開肝病的真相、更以實際行動走入鄉里,將潛在病人一一找出,試圖消滅肝病,力挽狂瀾,在他們背後鼎力相助的是許許多多無私奉獻的善心人士,身在臺灣的你我,不能不知道這段國人以愛心寫就的動人篇章。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全島一肝三十年:臺灣人好心救好肝血淚史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4/08/08 出版

★本書所得全數捐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救助肝苦人之用肝病在臺灣一直是個沉重的問題,無數國人因此受苦、失去生命、家庭破碎,有一群白袍醫者挺身而出,向肝病宣戰。他們以專業知識揭開肝病的真相、更以實際行動走入鄉里,將潛在病人一一找出,試圖消滅肝病,力挽狂瀾,在他們背後鼎力相助的是許許多多無私奉獻的善心人士,身在臺灣的你我,不能不知道這段國人以愛心寫就的動人篇章。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全島一肝三十年:臺灣人好心救好肝血淚史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4/08/08 出版

★本書所得全數捐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救助肝苦人之用肝病在臺灣一直是個沉重的問題,無數國人因此受苦、失去生命、家庭破碎,有一群白袍醫者挺身而出,向肝病宣戰。他們以專業知識揭開肝病的真相、更以實際行動走入鄉里,將潛在病人一一找出,試圖消滅肝病,力挽狂瀾,在他們背後鼎力相助的是許許多多無私奉獻的善心人士,身在臺灣的你我,不能不知道這段國人以愛心寫就的動人篇章。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解鎖失智密碼: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第一線醫護累積25萬小時的25個動人故事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3/11/28 出版

台灣失智人口約32萬,據推估,未來20年中,每30分鐘就有1人失智,累計至2050年,台灣將有80萬名失智症長者。屆時不只第二代,第三代的年輕一輩極可能也需負起照顧責任,失智照護將成為全民議題……面對越來越多的失智照護需求,一本由25年現場經驗累積出的失智照護寶典,因此而生。●給不清楚失智是怎麼一回事的你:25篇觸動人心的真實故事,同感失智現場的喜怒哀愁●給陪伴照顧失智者的你: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經驗分享,找到改善照顧困難的心法秘訣●給關心失智照護趨勢、想先做預備的你:權威醫師、名人從失智新藥、財務規畫、安寧療護等層層剖析,教你擁有更好的失智照護未來書籍簡介●25篇照護現場故事每篇故事由3個單元組合:1、 失智者真實故事「那個男人是誰?妳跟他到底什麼關係?」「你這個有夫之婦竟然紅杏出牆!」李伯伯斥責女兒的聲音不絕於耳,迴盪在社區間,讓女兒在鄰里間難以做人……事實真相到底是如何?女兒無法接近仇視她的老父,她該向誰求助?2、 照護QA解密Q:面對失智至親的妄想幻覺,該如何處理?A:隨著大腦萎縮、退化,失智者會出現多疑、妄想、幻覺等精神症狀,對他們來說,這些感覺都是千真萬確,不要直接反駁,此時事實不是重點,當務之急是解除失智者的憤怒情緒……3、關鍵補腦小百科妄想 Delusion:主要是來自腦部退化,將不存在的事實或錯誤的記憶認知投射到他人身上,而且深信不疑。如果一味否認,加以指責,只會更激起患者的反感與憤怒,同時加深妄想症狀。●11篇名人權威分享郭慈安/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副院長推動失智識能教育,期望全民投入陳乃菁/陳乃菁診所院長打造失智友善,去標籤化劉秀枝/台灣失智症照護醫師失智高危險群,幸好哲學、快樂老後李富城/資深氣象主播建立新生活,正向迎接老後徐文俊/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失智症科主治醫師中高齡者請提早做財務安全規畫毛慧芬/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職能治療是延緩失智的重要一環王培寧/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總監樂觀期盼更多失智新藥誕生陳亮恭/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台灣亟需建置失智照護體系蔡佳芬/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讓專業照護,不是拋棄,是愛的延續檢場/知名藝人當病程走到終點,適時放手,讓親人一路好走葉炳強/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失智安寧緩和療護,讓病患得善終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解鎖失智密碼: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第一線醫護累積25萬小時的25個動人故事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3/11/28 出版

台灣失智人口約32萬,據推估,未來20年中,每30分鐘就有1人失智,累計至2050年,台灣將有80萬名失智症長者。屆時不只第二代,第三代的年輕一輩極可能也需負起照顧責任,失智照護將成為全民議題……面對越來越多的失智照護需求,一本由25年現場經驗累積出的失智照護寶典,因此而生。●給不清楚失智是怎麼一回事的你:25篇觸動人心的真實故事,同感失智現場的喜怒哀愁●給陪伴照顧失智者的你: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經驗分享,找到改善照顧困難的心法秘訣●給關心失智照護趨勢、想先做預備的你:權威醫師、名人從失智新藥、財務規畫、安寧療護等層層剖析,教你擁有更好的失智照護未來書籍簡介●25篇照護現場故事每篇故事由3個單元組合:1、 失智者真實故事「那個男人是誰?妳跟他到底什麼關係?」「你這個有夫之婦竟然紅杏出牆!」李伯伯斥責女兒的聲音不絕於耳,迴盪在社區間,讓女兒在鄰里間難以做人……事實真相到底是如何?女兒無法接近仇視她的老父,她該向誰求助?2、 照護QA解密Q:面對失智至親的妄想幻覺,該如何處理?A:隨著大腦萎縮、退化,失智者會出現多疑、妄想、幻覺等精神症狀,對他們來說,這些感覺都是千真萬確,不要直接反駁,此時事實不是重點,當務之急是解除失智者的憤怒情緒……3、關鍵補腦小百科妄想 Delusion:主要是來自腦部退化,將不存在的事實或錯誤的記憶認知投射到他人身上,而且深信不疑。如果一味否認,加以指責,只會更激起患者的反感與憤怒,同時加深妄想症狀。●11篇名人權威分享郭慈安/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副院長推動失智識能教育,期望全民投入陳乃菁/陳乃菁診所院長打造失智友善,去標籤化劉秀枝/台灣失智症照護醫師失智高危險群,幸好哲學、快樂老後李富城/資深氣象主播建立新生活,正向迎接老後徐文俊/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失智症科主治醫師中高齡者請提早做財務安全規畫毛慧芬/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職能治療是延緩失智的重要一環王培寧/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總監樂觀期盼更多失智新藥誕生陳亮恭/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台灣亟需建置失智照護體系蔡佳芬/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讓專業照護,不是拋棄,是愛的延續檢場/知名藝人當病程走到終點,適時放手,讓親人一路好走葉炳強/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失智安寧緩和療護,讓病患得善終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解鎖失智密碼: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第一線醫護累積25萬小時的25個動人故事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3/11/28 出版

台灣失智人口約32萬,據推估,未來20年中,每30分鐘就有1人失智,累計至2050年,台灣將有80萬名失智症長者。屆時不只第二代,第三代的年輕一輩極可能也需負起照顧責任,失智照護將成為全民議題……面對越來越多的失智照護需求,一本由25年現場經驗累積出的失智照護寶典,因此而生。●給不清楚失智是怎麼一回事的你:25篇觸動人心的真實故事,同感失智現場的喜怒哀愁●給陪伴照顧失智者的你: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經驗分享,找到改善照顧困難的心法秘訣●給關心失智照護趨勢、想先做預備的你:權威醫師、名人從失智新藥、財務規畫、安寧療護等層層剖析,教你擁有更好的失智照護未來書籍簡介●25篇照護現場故事每篇故事由3個單元組合:1、 失智者真實故事「那個男人是誰?妳跟他到底什麼關係?」「你這個有夫之婦竟然紅杏出牆!」李伯伯斥責女兒的聲音不絕於耳,迴盪在社區間,讓女兒在鄰里間難以做人……事實真相到底是如何?女兒無法接近仇視她的老父,她該向誰求助?2、 照護QA解密Q:面對失智至親的妄想幻覺,該如何處理?A:隨著大腦萎縮、退化,失智者會出現多疑、妄想、幻覺等精神症狀,對他們來說,這些感覺都是千真萬確,不要直接反駁,此時事實不是重點,當務之急是解除失智者的憤怒情緒……3、關鍵補腦小百科妄想 Delusion:主要是來自腦部退化,將不存在的事實或錯誤的記憶認知投射到他人身上,而且深信不疑。如果一味否認,加以指責,只會更激起患者的反感與憤怒,同時加深妄想症狀。●11篇名人權威分享郭慈安/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副院長推動失智識能教育,期望全民投入陳乃菁/陳乃菁診所院長打造失智友善,去標籤化劉秀枝/台灣失智症照護醫師失智高危險群,幸好哲學、快樂老後李富城/資深氣象主播建立新生活,正向迎接老後徐文俊/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失智症科主治醫師中高齡者請提早做財務安全規畫毛慧芬/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職能治療是延緩失智的重要一環王培寧/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總監樂觀期盼更多失智新藥誕生陳亮恭/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台灣亟需建置失智照護體系蔡佳芬/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讓專業照護,不是拋棄,是愛的延續檢場/知名藝人當病程走到終點,適時放手,讓親人一路好走葉炳強/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失智安寧緩和療護,讓病患得善終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AI快思你慢想:許惠恒院長給決策者的6張處方箋

許惠恒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1/04/08 出版

「沒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的流程。」 知名醫學中心運作的真實力量 排門診、等開刀、塞急診,從現場察覺管理挑戰 大數據讓我們直搗流程癥結、擊破難題 ✓給初學企業商管的上班族: 13例經典個案引導如何發掘問題 ✓給布局專案策略的管理者: 15位專案主管分享前線實戰經驗 ✓給探勘智慧醫管的科技人: 4大智慧系統完整展示AI應用成果 直搗流程變革關鍵,首次公開的科技決策心法: 1.如何以共享機制打破穀倉效應,更加充分運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 2.如何以「不浪費任何一場危機」,寫下更完備的應變SOP? 3.如何透過數據分析與目標管理,優化醫療的服務流程? 4.如何整合醫療單位,將「全人照護」概念落實於臨床? 5.如何利用「實證醫學」讓數字說話,解決醫療跨域溝通的難題? 6.如何利用「感動式服務」,讓病人對醫院提供的服務津津樂道? 7.如何說服高階主管走進服務的第一線,使決策速度加快又加值? 8.如何將科技導入醫療場域,縮短病患到大醫院看病的時間?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AI快思 你慢想:許惠恒院長給決策者的6張處方箋

許惠恒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1/04/08 出版

「沒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的流程。」 知名醫學中心運作的真實力量 排門診、等開刀、塞急診,從現場察覺管理挑戰 大數據讓我們直搗流程癥結、擊破難題 ✓給初學企業商管的上班族: 13例經典個案引導如何發掘問題 ✓給布局專案策略的管理者: 15位專案主管分享前線實戰經驗 ✓給探勘智慧醫管的科技人: 4大智慧系統完整展示AI應用成果 直搗流程變革關鍵,首次公開的科技決策心法: 1.如何以共享機制打破穀倉效應,更加充分運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 2.如何以「不浪費任何一場危機」,寫下更完備的應變SOP? 3.如何透過數據分析與目標管理,優化醫療的服務流程? 4.如何整合醫療單位,將「全人照護」概念落實於臨床? 5.如何利用「實證醫學」讓數字說話,解決醫療跨域溝通的難題? 6.如何利用「感動式服務」,讓病人對醫院提供的服務津津樂道? 7.如何說服高階主管走進服務的第一線,使決策速度加快又加值? 8.如何將科技導入醫療場域,縮短病患到大醫院看病的時間?

特價27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子宮危機解密

鄭丞傑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0/08/01 出版

姐妹們必備「健康指南」,集結診間最常見的子宮100問,一次掌握婦科全貌   全收藏:了解婦科不可或缺的經典教戰手冊 全方位:預防、治療到申請保險的完全指南 全解題:搭配生動插圖,全面終結錯誤觀念   這是一本不管男女皆必讀的子宮聖經 注意!這些症狀其實是你子宮在發出警訊! 最近不是便秘,就是分多次排便才能排乾淨,怎麼會這樣呢? 被男友取笑「幸福肥」,但我只有肚子變大,是什麼問題呢? 最近和老公愛愛時會疼痛,想拒絕求歡又不敢說,好痛苦!   強健篇 Q:何謂子宮肌瘤變性? A:子宮肌瘤主要是由平滑肌纖維及結締組織纖維組成的良性腫瘤,因此又有「子宮平滑肌瘤」、「子宮纖維肌瘤」或「子宮纖維瘤」之稱。肌瘤本身卻大多不存在豐富的血管,所以一旦子宮肌瘤出現缺血等因素,很可能就會使組織細胞失去本性,包含有萎縮、鈣化、或壞死等9種類型。   症狀篇 Q:如果做例行性的全身檢查,可以從MRI核磁共振看出子宮肌瘤嗎? A:原則上絕大數使用超音波檢查即可確診,不過核磁共振(MRI)具有多平面、多參數、多序列、無輻射且軟組織分辨率高的特點,的確更容易看出看到一些體積很小的子宮肌瘤,甚至連直徑0.3公分的小肌瘤都能發現,有利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的檢出。   想孕篇 Q:我深受子宮肌腺症所苦,可以摘除子宮,再接受子宮移植懷孕嗎? A:不建議,台灣目前還無法做子宮移植。 子宮移植並成功懷孕產子,近年來在歐洲和美國確實已有多例成功案例,只是子宮血管纖細,術中血管切取和縫合難度極大,加上排斥反應強烈。 若妳有子宮肌腺症且還想生育,仍建議選擇藥物治療或海扶刀(HIFU)治療。   治療篇  Q:無論是接受藥物、手術或海扶刀消融治療,都可能影響女性的性功能? A:有可能。因為女性的性功能與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功能等的運轉有密切相關,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異常,就可能出現性功能異常。此外,心理、藥物和社會因素等,對性功能也有影響。   調養篇 Q:切除子宮肌瘤或摘除子宮,會使得更年期提早報到嗎? A:這是有可能,子宮切除手術又分為子宮全切除術和子宮次全切除術,前者將子宮全切,後者保留子宮頸。雖然如此,這兩種手術都得切斷子宮動脈,可能會影響卵巢的血液供應。   財務篇 Q:子宮肌瘤切除或子宮切除的各式手術都有健保給付嗎? A:在子宮肌瘤切除手術部分,目前健保只全額給付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和經陰道子宮鏡手術;子宮切除術部分,也是只給付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至於達文西手術和海扶刀(HIFU)消融術皆未納入給付。 各界名人重磅推薦   賴清德-------中華民國副總統 張博雅-------監察院前院長 陳其邁-------行政院前副院長 葉金川-------前衛生署署長 邱文達-------衛生福利部前部長 林奏延-------衛生福利部前部長 胡  瓜-------知名節目主持人 苦  苓-------知名作家 吳淡如-------知名作家 鄭弘儀-------知名節目主持人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子宮危機解密

鄭丞傑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0/08/01 出版

姐妹們必備「健康指南」,集結診間最常見的子宮100問,一次掌握婦科全貌   全收藏:了解婦科不可或缺的經典教戰手冊 全方位:預防、治療到申請保險的完全指南 全解題:搭配生動插圖,全面終結錯誤觀念   這是一本不管男女皆必讀的子宮聖經 注意!這些症狀其實是你子宮在發出警訊! 最近不是便秘,就是分多次排便才能排乾淨,怎麼會這樣呢? 被男友取笑「幸福肥」,但我只有肚子變大,是什麼問題呢? 最近和老公愛愛時會疼痛,想拒絕求歡又不敢說,好痛苦!   強健篇 Q:何謂子宮肌瘤變性? A:子宮肌瘤主要是由平滑肌纖維及結締組織纖維組成的良性腫瘤,因此又有「子宮平滑肌瘤」、「子宮纖維肌瘤」或「子宮纖維瘤」之稱。肌瘤本身卻大多不存在豐富的血管,所以一旦子宮肌瘤出現缺血等因素,很可能就會使組織細胞失去本性,包含有萎縮、鈣化、或壞死等9種類型。   症狀篇 Q:如果做例行性的全身檢查,可以從MRI核磁共振看出子宮肌瘤嗎? A:原則上絕大數使用超音波檢查即可確診,不過核磁共振(MRI)具有多平面、多參數、多序列、無輻射且軟組織分辨率高的特點,的確更容易看出看到一些體積很小的子宮肌瘤,甚至連直徑0.3公分的小肌瘤都能發現,有利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的檢出。   想孕篇 Q:我深受子宮肌腺症所苦,可以摘除子宮,再接受子宮移植懷孕嗎? A:不建議,台灣目前還無法做子宮移植。 子宮移植並成功懷孕產子,近年來在歐洲和美國確實已有多例成功案例,只是子宮血管纖細,術中血管切取和縫合難度極大,加上排斥反應強烈。 若妳有子宮肌腺症且還想生育,仍建議選擇藥物治療或海扶刀(HIFU)治療。   治療篇  Q:無論是接受藥物、手術或海扶刀消融治療,都可能影響女性的性功能? A:有可能。因為女性的性功能與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功能等的運轉有密切相關,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異常,就可能出現性功能異常。此外,心理、藥物和社會因素等,對性功能也有影響。   調養篇 Q:切除子宮肌瘤或摘除子宮,會使得更年期提早報到嗎? A:這是有可能,子宮切除手術又分為子宮全切除術和子宮次全切除術,前者將子宮全切,後者保留子宮頸。雖然如此,這兩種手術都得切斷子宮動脈,可能會影響卵巢的血液供應。   財務篇 Q:子宮肌瘤切除或子宮切除的各式手術都有健保給付嗎? A:在子宮肌瘤切除手術部分,目前健保只全額給付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和經陰道子宮鏡手術;子宮切除術部分,也是只給付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至於達文西手術和海扶刀(HIFU)消融術皆未納入給付。 各界名人重磅推薦   賴清德-------中華民國副總統 張博雅-------監察院前院長 陳其邁-------行政院前副院長 葉金川-------前衛生署署長 邱文達-------衛生福利部前部長 林奏延-------衛生福利部前部長 胡  瓜-------知名節目主持人 苦  苓-------知名作家 吳淡如-------知名作家 鄭弘儀-------知名節目主持人

特價25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我是醫師 我得癌症

林肇堂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0/06/18 出版

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 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 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 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 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   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   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 為了鼓舞癌症病患, 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 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 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 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教育。   本書收入部分捐贈「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作為兒童醫療費用支出

特價19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絕地綠光

楊惠君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19/10/17 出版

「每個人都是宇宙的中心,都有好好活著的價值!」 罹患罕見疾病的孩子,和一般孩子一樣,都是父母的寶貝。二十年來,罕見疾病基金會陪伴這些孩子,從無藥可用,到爭取給藥、讓他們活下來,到進一步給予心靈、生活上實質幫助,讓許多罕病兒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找到成就,發光發亮。每一篇故事,是血淚織成,是社會大眾匯聚愛的力量,成就這一切。 看醫師陪著罕病兒和生命賽跑,寫下一個又一個奇蹟;看每一位志工、捐助者,為罕病兒織出一雙又一雙隱形的翅膀。我們知道,代表幸福的綠光,不是幻覺,它真實存在,畫破罕病兒的永夜。 名人推薦 王文淵/台塑企業總裁暨王詹樣公益信託主任委員 余 湘/知行者管理學院創辦人 林志嘉/立法院秘書長 馬毓芬/知名製作人與和音天后 陳銘達/美國建高控股總裁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陳致遠/勇源基金會執行長 張雅婷/NU SKIN 如新臺灣總經理 張宜君/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簡文秀/聲樂家 好評推薦 一路荊棘,只靠少數人的援手是不可能的,幸得太多貴人扶持,就像一雙又一雙隱形的翅膀,織成了一大張堅實的保護網,讓基金會風雨無阻、繼續向前,這樣的溫暖持續至今,從未間斷。台灣這樣善的力量形塑出尊重生命的真諦…不論是誰,都要讓在世上的每一天發揮最大值,「每個人都是宇宙的中心,都有好好活著的價值!」-------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 二十年前,在罕見疾病家長的倡議之下,罕病完成社會立法、獲得健保專案專款、並且納入身障社福保障,台灣展現對於弱勢罕病病友的關懷。二十年後,至今世上仍無有國家能及。罕見台灣,絕地總有綠光陪伴。-------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曾敏傑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科學研究告訴你:這樣動,不失智!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18/08/16 出版

泡湯、買菜可以預防失智?吃銀杏有效嗎? 「預防失智,超過100篇文獻證實找到方法了!」 連名醫都爭看,最完整國際期刊研究報告 市面第一本實證有效的預防失智趣味書 全面蒐羅各國頂尖研究,破解失智謎團 台灣首創桌上型守護誌,線圈暢銷設計, 三段式活動線圈設計,預防失智自由配! 精采看點一:市面第一本實證有效的預防失智專科書 市面上預防失智書籍,資料來源常是「日本權威」、「腦科權威」等,有些甚至沒有訊息來源,鮮少具備實證性。本書每項招式皆搭配國際期刊研究,文獻引述有自,成為第一本連名醫都爭看的有效預防失智專科書。 精采看點二:預防失智要三動,身動、腦動、互動 所謂「這樣動,不失智」,不只是運動,更全面包含三動,即身動、腦動、互動,每組各30種預防方式,三分頁式線圈活頁設計,暢銷裝幀首創桌上型守護誌,27,000種失智預防自由配! 精采看點三:玩心臟病、揪團購,預防失智好簡單 玩心臟病、揪團購可以預防失智!國際SCI期刊研究追蹤近3,000位認知健康的長者,調查後發現,只要短短十次的認知訓練,就可預存七年的腦力,足夠對抗失智。另外像走路、慢跑、聽演唱會、讀推理小說等常見休閒活動,統統能在文獻中找到預防失智實證有效的證據。

特價1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