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四冊,集結汪精衛政權相關人物如龍榆生、陳璧君、周作人等戰後於獄中所寫的手稿作品,乃大時代下的寫實記錄。 ◎本書共四冊,集結31位與汪政權相關的各界翹楚,包括龍榆生、陳璧君、周作人、陳公博、江亢虎等共700多頁的獄中手稿,是中日戰後鮮為人知的一手史料,見證強權下近乎失聲的汪政權人物心聲,乃中國史上極其罕有的監獄文學,內容題材眾多,從酬答書信、詩詞作品,乃至文論見解、編纂選集,無不包涵。 第一冊 收錄詞學大家龍榆生《詞學十講》的最初手稿《倚聲學》,乃詞家與創製新體歌詞者的參考讀物。內容填補龍榆生詞學理論建構之過程,為理解二十世紀現代詞學的重要文獻,從中領略龍氏藉音樂與文學的雙重感染力,成就再造新國樂的宏願。 第二冊 載有龍榆生手書汪精衛1910年行刺攝政王前所作的〈革命之決心〉,及其分別為何孟恆、汪文惺選錄的《天風集》、《明月集》及其續篇,乃龍氏私下贈予友人的選集,並附有汪精衛與龍榆生批註的《靖節先生集》札記。讀者或知汪精衛自幼好讀陶淵明集,頗有心得,但若想重回汪精衛的閱讀情境,則不能不從朱筆批註版本《靖節先生集》發端。 第三冊 載有陳璧君在獄中撰寫的詩詞、書信,並有陳氏抄錄汪精衛的五部詩詞集,每冊抄本各有側重,並附有龍榆生題記等,乃研究「雙照樓」各種面貌、釐清各版異同不可或缺的一手史料。本書還從一手資料中整理出陳璧君從加入同盟會至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之工作,包括教育、社福、公共建設、婦女權益等各方面鮮為人知的成果,以客觀的方式來呈現陳璧君的一生。 第四冊 收錄二十六位汪政權相關人物的獄中作品手稿,內容包括私人書信,如陳公博致蔣介石函,又有詩詞、書法等,並首次發表文學家周作人《老虎橋襍詩》、韋乃綸《拘幽吟草》等獄中手稿,乃釐清傳世各版不同的重要考據。
汪精衛女婿何孟恆紀實回憶其跌宕起伏的人生, 從民初風景、求學趣聞、跟隨汪氏到晚年點滴,歷歷如繪,讀之如同親見。 汪精衛女婿何孟恆自述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乃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第一手珍貴史料。從廣州成長、北上求學、重慶避難、南京入獄,到戰後定居香港,讓讀者隨作者視角一窺民國時期全貌,並近距離察知1937-1944年汪精衛的重要言行,親歷河內暗殺、汪氏逝世等歷史關鍵事件。 本書囊括作者近四百張畫作、攝影、書信,以及歷史相片等珍貴文獻,讀者能直觀其對「和平運動」之見解。作者更與諸多民國政治、軍事、文學、藝術、甚至體育界名人有所聯繫,包括吳稚暉、蔣經國、周作人、高奇峰兄弟、史興隆等四百多位,書末並附上索引。 好評推薦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語言學榮譽教授李訥:「我很享受閱讀何孟恆回憶錄,它的文筆出色且富啟發性。書中多數人物更是我所熟悉的,讓我能更進一步地欣賞這部著作。」 歷史學者潘邦正博士:「《雲煙散憶》是何孟恆自述生平之作,他用細膩的文筆,豐富的情感,敏銳的觀察描述自己跌宕起伏傳奇一生。本書何孟恆亦展露了其植物學家的專業及繪畫天賦。最重要的是,何孟恆以家人角色,近距離察知汪精衛抗日中期投日之主要原因,解開近代史重要謎團;事件完整,針針見血,至為精彩。」 《春秋》雜誌撰稿人、歷史學者李龍鑣:「非歷史學家左湊右湊的「證據」,它是一手資料,研究近代史的人都要看這套書不可!」
汪精衛長女汪文惺以日記形式記錄日軍攻陷南京前後,輾轉各地避難的心路歷程, 由汪精衛親筆隨文批校,揭示父女二人救亡圖存之看法。 汪精衛長女汪文惺以日記形式記錄1937-1938年日軍攻陷南京前後,輾轉各地避難的心路歷程,內容從未發表,與時局密不可分,橫跨記事備忘、志感抒情、戰亂、家庭婦女等諸多類別,由汪精衛親筆隨文批校,二人以文字交流彼此對戰爭和時局的觀察與思考,本書更收錄汪精衛數十張未曾出版過的私人家庭照片。書中紀錄皆有跡可尋,書末特別收錄與日記內容相關的報刊報導,當中敘述的人與事,更可與作者丈夫回憶錄《何孟恆雲煙散憶》比照閱讀,是無可置疑的信史。讀者可藉作者視角,了解中日戰爭時期,岌岌可危的國家處境,以及父女間對救亡圖存坦白真誠之看法。 好評推薦 暢銷美籍華裔作家余杰:「汪精衛長女汪文惺的部分日記(⼀九三七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八年四月),即橫跨了記事備忘、志感抒情、戰亂、家庭婦女等諸多類別,頗具研究價值。這些日記亦是身為大專生的汪文惺寫給⽗親批改的「作文」——作為國民政府第二號人物的汪精衛,在百忙之中不忘仔細批改、點評女兒的日記,父親之愛盡在其中。」 美國聖邁可學院歷史學系榮譽退休教授王克文:「本書對汪精衛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特別是有關他在中日戰爭首一年的思想研究。」 文學專家羅葉博士:「汪文惺日記中的這些汪精衛批註手跡既是十分私密性的文字,無需考慮加以掩飾,故其表露汪氏思想的真實性毋庸置疑,是探究汪氏思想十分可靠的文獻。」
完整彙集南社詩話內容,附有汪精衛手稿一百三十多頁掃描, 乃研究民國文學社團、知識分子網絡及革命文學不可缺少的史料。 《汪精衛南社詩話》增訂本收錄一百三十多張汪精衛以「曼昭」署名的「南社詩話」鋼筆手稿,作者之謎塵埃落定。本書搜羅、謄錄、校對、重編現存各種材料,乃有史以來最完備的南社詩話,內容涵蓋二百多名南社社員遺作、詩論,讓淹沒於歷史洪流中的先賢面貌與文學創作得以重見天日。本書又詳細記載了社員之間的革命經驗,如孫中山、趙伯先、秋瑾等革命領導人的軼事,當中有不曾被史書披露者,僅在詩話留下痕跡,書末並附人物索引。 好評推薦 《南華日報》副社長朱樸:「署名「曼昭」的〈南社詩話〉一文,陸續登載,最獲一般讀者的佳評與讚賞。」 美國伊利諾大學、加州大學退休教授汪威廉博士:「涵蓋現代史上一百多位政治與文化界人士。如此內容極具史料價值。」 東海大學中文系林香伶教授:「曼昭即汪精衛的事實已被證明,此一後南社時期開風氣之先,評論南社及諸多近代詩歌的研究價值,亟待進一步開發和關注。」 《社會日報》1932年10月15日:「該文傳誦一時,則南中人士,無不知之,蓋其紀事談時,於中國革命文學史上,頗有價值,實一名貴之作。」
完整彙集南社詩話內容,附有汪精衛手稿一百三十多頁掃描, 乃研究民國文學社團、知識分子網絡及革命文學不可缺少的史料。 《汪精衛南社詩話》增訂本收錄一百三十多張汪精衛以「曼昭」署名的「南社詩話」鋼筆手稿,作者之謎塵埃落定。本書搜羅、謄錄、校對、重編現存各種材料,乃有史以來最完備的南社詩話,內容涵蓋二百多名南社社員遺作、詩論,讓淹沒於歷史洪流中的先賢面貌與文學創作得以重見天日。本書又詳細記載了社員之間的革命經驗,如孫中山、趙伯先、秋瑾等革命領導人的軼事,當中有不曾被史書披露者,僅在詩話留下痕跡,書末並附人物索引。 好評推薦 《南華日報》副社長朱樸:「署名「曼昭」的〈南社詩話〉一文,陸續登載,最獲一般讀者的佳評與讚賞。」 美國伊利諾大學、加州大學退休教授汪威廉博士:「涵蓋現代史上一百多位政治與文化界人士。如此內容極具史料價值。」 東海大學中文系林香伶教授:「曼昭即汪精衛的事實已被證明,此一後南社時期開風氣之先,評論南社及諸多近代詩歌的研究價值,亟待進一步開發和關注。」 《社會日報》1932年10月15日:「該文傳誦一時,則南中人士,無不知之,蓋其紀事談時,於中國革命文學史上,頗有價值,實一名貴之作。」
汪精衛女婿何孟恆紀實回憶其跌宕起伏的人生, 從民初風景、求學趣聞、跟隨汪氏到晚年點滴,歷歷如繪,讀之如同親見。 汪精衛女婿何孟恆自述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乃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第一手珍貴史料。從廣州成長、北上求學、重慶避難、南京入獄,到戰後定居香港,讓讀者隨作者視角一窺民國時期全貌,並近距離察知1937-1944年汪精衛的重要言行,親歷河內暗殺、汪氏逝世等歷史關鍵事件。 本書囊括作者近四百張畫作、攝影、書信,以及歷史相片等珍貴文獻,讀者能直觀其對「和平運動」之見解。作者更與諸多民國政治、軍事、文學、藝術、甚至體育界名人有所聯繫,包括吳稚暉、蔣經國、周作人、高奇峰兄弟、史興隆等四百多位,書末並附上索引。 好評推薦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語言學榮譽教授李訥:「我很享受閱讀何孟恆回憶錄,它的文筆出色且富啟發性。書中多數人物更是我所熟悉的,讓我能更進一步地欣賞這部著作。」 歷史學者潘邦正博士:「《雲煙散憶》是何孟恆自述生平之作,他用細膩的文筆,豐富的情感,敏銳的觀察描述自己跌宕起伏傳奇一生。本書何孟恆亦展露了其植物學家的專業及繪畫天賦。最重要的是,何孟恆以家人角色,近距離察知汪精衛抗日中期投日之主要原因,解開近代史重要謎團;事件完整,針針見血,至為精彩。」 《春秋》雜誌撰稿人、歷史學者李龍鑣:「非歷史學家左湊右湊的「證據」,它是一手資料,研究近代史的人都要看這套書不可!」
汪精衛長女汪文惺以日記形式記錄日軍攻陷南京前後,輾轉各地避難的心路歷程, 由汪精衛親筆隨文批校,揭示父女二人救亡圖存之看法。 汪精衛長女汪文惺以日記形式記錄1937-1938年日軍攻陷南京前後,輾轉各地避難的心路歷程,內容從未發表,與時局密不可分,橫跨記事備忘、志感抒情、戰亂、家庭婦女等諸多類別,由汪精衛親筆隨文批校,二人以文字交流彼此對戰爭和時局的觀察與思考,本書更收錄汪精衛數十張未曾出版過的私人家庭照片。書中紀錄皆有跡可尋,書末特別收錄與日記內容相關的報刊報導,當中敘述的人與事,更可與作者丈夫回憶錄《何孟恆雲煙散憶》比照閱讀,是無可置疑的信史。讀者可藉作者視角,了解中日戰爭時期,岌岌可危的國家處境,以及父女間對救亡圖存坦白真誠之看法。 好評推薦 暢銷美籍華裔作家余杰:「汪精衛長女汪文惺的部分日記(⼀九三七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八年四月),即橫跨了記事備忘、志感抒情、戰亂、家庭婦女等諸多類別,頗具研究價值。這些日記亦是身為大專生的汪文惺寫給⽗親批改的「作文」——作為國民政府第二號人物的汪精衛,在百忙之中不忘仔細批改、點評女兒的日記,父親之愛盡在其中。」 美國聖邁可學院歷史學系榮譽退休教授王克文:「本書對汪精衛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特別是有關他在中日戰爭首一年的思想研究。」 文學專家羅葉博士:「汪文惺日記中的這些汪精衛批註手跡既是十分私密性的文字,無需考慮加以掩飾,故其表露汪氏思想的真實性毋庸置疑,是探究汪氏思想十分可靠的文獻。」
民國著名人物汪精衛365句名言, 涵蓋文化、政治、民生、哲理、愛情等各個領域上的思想智慧。 《此生何所為—汪精衛亂世抉擇》共收錄365句民國著名人物汪精衛的名言,資料涵蓋汪氏政論文章、書信、電報、演講,乃至文學作品。本作冀以語錄易於分享之特點,把蘊藏在汪氏言辭間的人生哲理推而廣之,讓讀者每日一句體會汪氏在文化、政治、民生、哲理、愛情等各個領域上的思想智慧,啟發他們思考汪氏言論與現今之關係,自行定斷其文字之價值。 好評推薦 孫中山 〈論懼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識時務者也〉:「言中外之情勢,原原本本,使中國人恍然大悟。」 黄興 〈與革命黨領袖黄興談話〉:「那種獨有的筆鋒使無數青年熱血沸騰,歸附革命。」 胡漢民 《胡漢民自傳》:「余前此未嘗聞精衛演說,在星始知其有演說天才,出詞氣、動容貌、聽者任其擒縱。余二十年來未見有工演說過於精衛者。」
《汪精衛詩詞彙編》上冊謄錄並匯校家人珍藏的《雙照樓詩詞藁》全貌, 並附女婿何孟恆閱讀筆記。 《汪精衛詩詞彙編》二冊為2019年時報文化出版的《汪精衛詩詞新編》之增補本,上冊謄錄並匯校家人及親信珍藏、印刷、刊行的《雙照樓詩詞藁》全貌,增補十三首鮮為人知的集外作品,乃當今唯一以手稿為本的汪氏詩詞集,並附有女婿何孟恆閱讀筆記,其對詩詞之註釋,以及汪氏創作當下背景之展述,為現代讀者呈現出一位更為立體、鮮明的汪精衛,而這些獨有理解是旁人無可比擬的,故本作是認識、研究汪精衛不可取代,最為可靠的重要參考資料。 好評推薦 余英時:「汪的古典詩詞在他那一代人中無疑已達到了第一流的水平。」 葉嘉瑩:「汪精衛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錢鍾書:「掃葉吞花足勝情,鉅公難得此才清」 陶傑:「詩詞自成一格,清白雋永,賞心悅目。」 陳衍:「汪精衛兆銘與胡展堂為粵東二妙,而才調迥不相同。」
◎上冊謄錄並匯校家人收藏雙照樓詩詞藁,並附汪精衛女婿何孟恆閱讀筆記,下冊彙集親友舊藏汪氏四百多頁詩詞手稿、書畫。 ◎《汪精衛詩詞彙編》二冊為2019年時報文化出版的《汪精衛詩詞新編》之增補本,上冊謄錄並匯校家人及親信珍藏、印刷、刊行的《雙照樓詩詞藁》全貌,增補十三首鮮為人知的集外作品,並附上汪氏女婿何孟恆閱讀筆記,既註釋字彙,更載有旁人不曾知曉的創作背景。下冊彙集家人舊藏的汪精衛四百多頁詩詞手稿、珍貴書畫,內含同一詩詞多個不同版本,反映汪氏内心及行文運思的創作過程,是目前所見最接近汪氏內心、最為可靠的汪精衛詩詞全集。 推薦語 余英時:「汪的古典詩詞在他那一代人中無疑已達到了第一流的水平。」 葉嘉瑩:「汪精衛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錢鍾書:「掃葉吞花足勝情,鉅公難得此才清」 陶傑:「詩詞自成一格,清白雋永,賞心悅目。」 陳衍:「汪精衛兆銘與胡展堂為粵東二妙,而才調迥不相同。」
《汪精衛詩詞彙編》上冊謄錄並匯校家人珍藏的《雙照樓詩詞藁》全貌, 並附女婿何孟恆閱讀筆記。 《汪精衛詩詞彙編》二冊為2019年時報文化出版的《汪精衛詩詞新編》之增補本,上冊謄錄並匯校家人及親信珍藏、印刷、刊行的《雙照樓詩詞藁》全貌,增補十三首鮮為人知的集外作品,乃當今唯一以手稿為本的汪氏詩詞集,並附有女婿何孟恆閱讀筆記,其對詩詞之註釋,以及汪氏創作當下背景之展述,為現代讀者呈現出一位更為立體、鮮明的汪精衛,而這些獨有理解是旁人無可比擬的,故本作是認識、研究汪精衛不可取代,最為可靠的重要參考資料。 好評推薦 余英時:「汪的古典詩詞在他那一代人中無疑已達到了第一流的水平。」 葉嘉瑩:「汪精衛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錢鍾書:「掃葉吞花足勝情,鉅公難得此才清」 陶傑:「詩詞自成一格,清白雋永,賞心悅目。」 陳衍:「汪精衛兆銘與胡展堂為粵東二妙,而才調迥不相同。」
◎由何孟恆挑選,囊括121篇最能代表汪精衛一生政治理想及懷抱的文章。 【本書簡介】 ◎本書乃2019年《汪精衛與現代中國》系列叢書之首本單行本,全書共三冊,收錄汪精衛121篇文章,包括政論、演講、書信及電報,是最能囊括汪氏一生政治思想的文章選集,由女婿何孟恆從已發表的數千頁政治著作中挑選,並彙編成冊,本書文章出自最早期的著作、期刊、報紙,而這些資料今人已難以獲得,本書更載有汪氏部份文章親筆手稿掃瞄。 匯校版更以各種歷史文件及史料再作校訂,並重新審訂全書標點斷句,務求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令讀者能夠通過汪精衛自己的話,更完整了解汪精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