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實記載健康台灣重要政策及推展成果,以2025年4月27日舉辦之「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為主軸,說明行政團隊打造健康台灣之歷程,包含籌辦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歷次會議議題、規劃健康台灣政策、執行過程及階段性成果,並收錄醫界專家學者對健康台灣之期許與建言,期使健康台灣政策更臻完善。
因應《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之制定與施行,調解成為處理醫療爭議之主要管道。本手冊不僅介紹調解理論、最新法規及相關機制,更從實務角度剖析調解的方法和技巧,並著重經驗的傳承與交流,提供調解委員作為醫療爭議處理時之參考。
「全民健康保險爭議審議統計與案例彙編(十二)」係選錄111至112年具有代表性及教育性之全民健康保險爭議案例,並就爭議審議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及說明,編印成爭議審議統計與案例彙編(十二),讓讀者能從中獲知與自身有關健保之權利及義務,也能瞭解2年來全民健康保險爭議趨勢。
2021臺灣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延續2020臺灣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的架構,統計指標亦分為人口、經濟、健康狀況、預防保健與行為、醫療與長照、社會參與及居住安排等6大類,此次新增指標如下:於第二章經濟中新增國民年金核付人數,第三章健康狀況中新增健康平均餘命、共病指標、慢性病、衰弱指標,第四章預防保健與行為中新增糞便潛血檢查、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接種,第五章醫療與長照中新增住宿式服務資源數及失智症獲得診斷及服務之比率,藉由新增以上10項指標之統計資料對高齡人口做更完整的了解。
2022臺灣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延續2021臺灣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的架構,統計指標亦分為人口、經濟、健康狀況、預防保健與行為、醫療與長照、社會參與及居住安排等6大類,此次新增指標如下:於第三章健康狀況中新增自述慢性病、慢性病指標中新增失眠用藥、腎臟異常及肝功能指數異常之統計資料、聽力、跌倒、視力,第四章預防保健與行為中新增營養素,藉由新增以上指標之統計資料對高齡人口做更完整的了解。
本書旨在推廣國民年金並介紹監理會的工作成果以增進公眾對國民年金的了解,並提升監理之透明度。金業務、財務監理及審議保險爭議事項,並與本部社會保險司(主管機關)及受託機關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勞動基金運用局,共同保障國民老年基本經濟安全。
依照我國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施行法所依據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一部份第1 條所定之兒童定義為18 歲以下的所有人,其中領有身心障礙證明且需依賴呼吸器,並經長照需要等級評估為第7 8 級之長照個案為主。這一類兒童,除了他們本身為小於18 歲的身心障礙兒童之外,常常因為重症的關係,而需要在平時日常生活照顧中,使用各種醫療的照顧、管路與器材、設備,我們稱此類兒童為需要特殊醫療照顧的兒童 失能重症兒童 為小於18 歲,有身心障礙重度及極重度級,同時生活中有特殊醫療照顧需求的人 。 這些兒童需要特殊醫療照顧需求,包含但不限於下列項目:如氧氣治療、氣切管、呼吸器、呼吸道分泌物排除(噴霧、拍痰、抽痰/抽吸等)、鼻胃管、胃造口、腸造口之照顧,藥物使用、復健物理治療等等。 為提升國內失能重症兒童照護水準與量能,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承接111 年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失能重症兒童照顧服務員特殊訓練計畫」,針對重症兒童之照顧需求與特性,設計「失能重症兒童照顧服務員特殊訓練課程」,不僅為照顧人員提供適切的專業知能與技術研習,更著重貼近真實場域的實作演練,希望藉由此訓練建立照顧服務員照顧失能重症兒童信心及照顧服務技巧。並依課程內容製作本照顧手冊,以提供照顧服務員進行失能重症兒童照護服務時之指引。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廣泛應用與快速發展,臺灣社會將面臨數項重要的政策挑戰。首先,基因體定序技術的進步,使不限於少數疾病風險的基因變異將更容易地被檢測。非醫療性基因資訊的商業應用以及消費者基因檢測(Direct-to-Consumer, DTC),使基因資訊的獲取與應用更為便捷。此一發展固然帶來醫學上的益處,卻亦可能造成經濟、社會、法律,乃至道德層面的諸多風險。為此,本計畫藉由參酌各國規範與專家小組之討論,盼能提出適宜於我國關於保護基因隱私、避免基因歧視,同時促進基因資訊合理利用之政策建議。 本計畫欲回答的首要問題是:在基因檢測蓬勃發展、基因資訊應用日廣之今日,應如何兼顧各種價值與基因資訊所帶來的益處,維繫社會福祉,並保護個人權利?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將深入探討基因檢測技術之發展與侷限、其應用利弊與所涉及之倫理議題。第二部分(第五章至第九章)則由對於各國基因相關規範之分析介紹開展,作為後續探討臺灣相關規範政策時之比較依據。至於臺灣法規範則依照不同的應用領域,分為就業、保險與生育決策等章節進行討論。最後(第十章)則藉由前述分析與本議題之專家會議討論結果,綜整提出本建言書之政策建議。
2021臺灣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延續2020臺灣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的架構,統計指標亦分為人口、經濟、健康狀況、預防保健與行為、醫療與長照、社會參與及居住安排等6大類,此次新增指標如下:於第二章經濟中新增國民年金核付人數,第三章健康狀況中新增健康平均餘命、共病指標、慢性病、衰弱指標,第四章預防保健與行為中新增糞便潛血檢查、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接種,第五章醫療與長照中新增住宿式服務資源數及失智症獲得診斷及服務之比率,藉由新增以上10項指標之統計資料對高齡人口做更完整的了解。
為確保醫療事故爭議發生時,醫療院所能迅速啟動回應機制,本書提供與醫療事故爭議關懷有關之指引措施與說明,包含:建立聯繫管道、緩和情緒、維持信任、及早偵測與預防糾紛等,以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地方主管機關作為醫療事故爭議關懷處理之參考。
國保制度施行迄今已逾13年,這中間各項工作的推展,相當感謝中央各協力機關、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以及社會各界共同支持參與助成。 為廣為宣導國民年金,促使外界了解衛生福利部國民年金監理會辦理國民年金業務、財務監理及審議保險爭議事項等各項重要工作及成果。
腳為什麼會說話?應用區帶療法,反射學定位了相對全身解剖生理系統之足部相對應反射部位,透過對足部觀察、手法觸覺、溝通會談等評估足部89個反應區所傳遞相對全身系統的健康資訊及身體經年累月的壓力負荷線索,再透過專業定位與沉力手法或足療棒法,去緩解足部反應區的阻塞,讓身體原有的機能得以復原與調整,以達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而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正是「未來健康」的關鍵與願景。護理的身心靈全人照護觀是影響照護品質的關鍵,照護是複雜的生理、心理、社會調整過程,如何以人為中心,回應人身體、情緒、社會及靈性的需求,協助身心靈的調適與平衡,是本書的核心論述。衛福部出版「未來健康:腳會說話」一書,提供護理人作為疼惜自已及疼惜他人的重要保健手冊。
腳為什麼會說話?應用區帶療法,反射學定位了相對全身解剖生理系統之足部相對應反射部位,透過對足部觀察、手法觸覺、溝通會談等評估足部89個反應區所傳遞相對全身系統的健康資訊及身體經年累月的壓力負荷線索,再透過專業定位與沉力手法或足療棒法,去緩解足部反應區的阻塞,讓身體原有的機能得以復原與調整,以達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而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正是「未來健康」的關鍵與願景。護理的身心靈全人照護觀是影響照護品質的關鍵,照護是複雜的生理、心理、社會調整過程,如何以人為中心,回應人身體、情緒、社會及靈性的需求,協助身心靈的調適與平衡,是本書的核心論述。衛福部出版「未來健康:腳會說話」一書,提供護理人作為疼惜自已及疼惜他人的重要保健手冊。
本部推展社會福利補助作業要點及111年度推展社會福利補助經費申請補助項目及基準業於110年11月24日以衛部護字第1101461219號函頒各直轄市政府社會局、縣(市)政府,為配合111年度業務需要及加強補助經費之執行,上開作業要點及申請補助項目及基準擬印製成冊,俾提供各地方政府及民間單位參用。
全民健康保險第二期規劃,起自民國79年7月1日衛生福利部(前行政院衛生署)接辦全民健康保險第二期規劃工作,至84年全民健康保險開辦當年為止。本書收錄該段規劃時期,各項重要工作與重要事件之歷程,為全民健康保險開辦前之健保制度規劃工作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俾以留供未來歷史脈絡資料之查考,及產、官、學界研究全民健康保險之參考。
為廣為宣導國民年金,並使外界了解衛生福利部國民年金監理會辦理國民年金業務、財務監理及審議保險爭議事項等各項重要工作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