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新奏部落交響風》(原鄉篇)CD專輯單行版—單元一(阿美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諮詢總召集人:孫大川專輯策劃、樂曲解說:吳榮順指揮:范楷西、陳樹熙(依姓氏筆畫排列)管弦樂創編、監製:陳樹熙本專輯承蒙臺灣畫家陳銀輝授權畫作使用,各樂曲創編素材參考各方採集、整理
《管弦新奏部落交響風》(原鄉篇)CD專輯單行版—單元二(鄒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諮詢總召集人:孫大川專輯策劃、樂曲解說:吳榮順指揮:范楷西、鄭立彬(依姓氏筆畫排列)管弦樂創編:洪敦遠、陳昶安(依姓氏筆畫排列)錄音監製:陳樹熙
管弦新奏部落交響風》(原鄉篇)CD專輯單行版—單元3(魯凱族、卑南族、排灣族)諮詢總召集人:孫大川專輯策劃、樂曲解說:吳榮順指揮:范楷西、鄭立彬(依姓氏筆畫排列)管弦樂創編:陳昶安、陳樹熙、黃思瑜(依姓氏筆畫排列)本專輯承蒙臺灣畫家陳銀輝授權畫作使用,各樂曲創編素材參考各方採集、整理。
《管弦新奏部落交響風》(原鄉篇)CD專輯單行版—單元4(邵族、布農族)諮詢總召集人:孫大川專輯策劃、樂曲解說:吳榮順指揮:鄭立彬管弦樂創編:李哲音、黃思瑜(依姓氏筆畫排列)本專輯承蒙臺灣畫家陳銀輝授權畫作使用,各樂曲創編素材參考各方採集、整理。
本專輯重新創作或改編轉化為80首管弦樂作品: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由林進祐老師負責;阿美族、卑南族、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由陳樹熙老師負責;排灣族與布農族由黃思瑜老師負責;邵族與賽德克族由李哲音老師負責;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由洪敦遠老師負責創作;魯凱族與鄒族由陳昶安老師負責;賽夏族與雅美族由許雅棠老師負責。 這80首不同族群的管弦樂作品,在出版上我們將依不同的主題具相同特徵的族群音樂分成六個單元,依序為: 【單元一】阿美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 【單元二】鄒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單元三】魯凱族、卑南族、排灣族 【單元四】邵族、布農族 【單元五】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 【單元六】賽夏族、雅美族 內裝:USB+書籍
《管弦新奏部落交響風》(原鄉篇)CD專輯單行版—單元5(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諮詢總召集人:孫大川專輯策劃、樂曲解說:吳榮順指揮:張尹芳、鄭立彬(依姓氏筆畫排列)管弦樂創編:李哲音、林進祐(依姓氏筆畫排列)本專輯承蒙臺灣畫家陳銀輝授權畫作使用,各樂曲創編素材參考各方採集、整理
《管弦新奏部落交響風》(原鄉篇)CD專輯單行版—單元6(賽夏族、雅美族)諮詢總召集人:孫大川專輯策劃、樂曲解說:吳榮順指揮:鄭立彬管弦樂創編:許雅棠本專輯承蒙臺灣畫家陳銀輝授權畫作使用,各樂曲創編素材參考各方採集、整理。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2024青年音樂創作競賽】,國臺交廣徵國內45歲以下青年作曲家以管弦樂團作品參與競技,經初審、複審等階段選定三位作曲家之作品,2024年1月19日以音樂會形式演出首度公開。決賽音樂會由指揮范楷西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經評審委員審慎評定第一名劉芝瑄《白露與鷺》,第二名魏安妮《沙韻之路》並獲團員票選獎及觀眾票選獎,第三名練雯嘉《傷痕》,佳作余紀諺《大分森林中的紅嘴黑鵯》。
國臺交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山歌一唱心花開》客家歌謠管弦樂專輯CD出版案,邀請呂錦明先生及客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彙整編選六十首客家歌謠,依其內容意境分以5個主題單元呈現,透過多位不同世代的臺灣作曲家進行管弦樂團演奏版本編曲,由本團演奏錄製,預訂於2022年12月出版發行。單元一 鄉音傳鄉情 單元二 採茶溜山歌 單元三 哥妹唱情歌 單元四 九腔十八調 單元五 寶島創新聲
《山歌一唱心花開》客家歌謠管弦樂專輯CD出版案,邀請呂錦明先生及客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彙整編選六十首客家歌謠,依其內容意境分以5個主題單元。單元一 鄉音傳鄉情 單元四 九腔十八調單元二 採茶溜山歌 單元五 寶島創新聲單元三 哥妹唱情歌
《山歌一唱心花開》客家歌謠管弦樂專輯CD出版案,邀請呂錦明先生及客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彙整編選六十首客家歌謠,依其內容意境分以5個主題單元。單元一 鄉音傳鄉情 單元四 九腔十八調單元二 採茶溜山歌 單元五 寶島創新聲單元三 哥妹唱情歌
《山歌一唱心花開》客家歌謠管弦樂專輯CD出版案,邀請呂錦明先生及客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彙整編選六十首客家歌謠,依其內容意境分以5個主題單元。單元一 鄉音傳鄉情 單元四 九腔十八調單元二 採茶溜山歌 單元五 寶島創新聲單元三 哥妹唱情歌
《山歌一唱心花開》客家歌謠管弦樂專輯CD出版案,邀請呂錦明先生及客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彙整編選六十首客家歌謠,依其內容意境分以5個主題單元。單元一 鄉音傳鄉情 單元四 九腔十八調單元二 採茶溜山歌 單元五 寶島創新聲單元三 哥妹唱情歌
《山歌一唱心花開》客家歌謠管弦樂專輯CD出版案,邀請呂錦明先生及客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彙整編選六十首客家歌謠,依其內容意境分以5個主題單元。單元一 鄉音傳鄉情 單元四 九腔十八調單元二 採茶溜山歌 單元五 寶島創新聲單元三 哥妹唱情歌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2023青年音樂創作競賽】,國臺交廣徵國內45歲以下青年作曲家以管弦樂團作品參與競技,經初審、複審等階段選定三位作曲家之作品,2023年1月13日以音樂會形式演出首度公開。決賽音樂會由指揮范楷西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經評審委員審慎評定第一名黃得瑋《醞》並獲團員票選獎及觀眾票選獎,第二名從缺,第三名李御賢《山神》,佳作從缺。
交響樂是西方近代藝術音樂的指標項目之一,集合眾多音樂家演奏交響曲的樂團表現,更是一個國家音樂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表徵。然而,文化藝術的發展,深受國家政治經濟的興替、民俗社會的演變,交響樂團亦受其影響而有不同的樣貌。臺灣自國民政府來台,1945年12月1日即籌組第一個職業交響樂團「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前身,簡稱「國臺交」、「NTSO」)後,七十餘年來,隨著時空背景、政經情勢的轉變,在樂壇眾多前輩的努力下,臺灣已成立五個職業交響樂團,以及許許多多的民間樂團。本專書期以探討臺灣民主化後臺灣交響樂團發展,聚焦NTSO,佐以TSO、KSO、NSO、ESO等四個職業樂團,在民主浪潮下的轉變,將其轉型發展的過程爬梳整理、分析比較、撰述成冊,為重建臺灣藝術史喚醒民眾對音樂歷史記憶,重新認識臺灣音樂歷史全面風貌。
《山歌一唱心花開》客家歌謠管弦樂專輯CD出版案,邀請呂錦明先生及客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彙整編選六十首客家歌謠,依其內容意境分以5個主題單元。單元一 鄉音傳鄉情單元二 採茶溜山歌單元三 哥妹唱情歌單元四 九腔十八調單元五 寶島創新聲
國臺交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山歌一唱心花開》客家歌謠管弦樂專輯CD出版案,邀請呂錦明先生及客家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彙整編選六十首客家歌謠,依其內容意境分以5個主題單元呈現,透過多位不同世代的臺灣作曲家進行管弦樂團演奏版本編曲,由本團演奏錄製,預訂於2022年12月出版發行。單元一 鄉音傳鄉情單元二 採茶溜山歌單元三 哥妹唱情歌單元四 九腔十八調單元五 寶島創新聲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2022青年音樂創作競賽】,國臺交廣徵國內歲以下青年作曲家以管弦樂團作品參與競技,經初審、複審等階段選定四位作曲家之作品,2022年1月21日以音樂會形式演出首度公開。決賽音樂會由國臺交助理指揮葉政德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經評審委員審慎評定第一名洪郁閎《杳》,第二名韓濟安《空中歷險》,第三名李若瑜《月光雲豹》並獲團員票選獎及觀眾票選獎,佳作方雅襄《在光與影之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2022青年音樂創作競賽】,國臺交廣徵國內歲以下青年作曲家以管弦樂團作品參與競技,經初審、複審等階段選定四位作曲家之作品,2022年1月21日以音樂會形式演出首度公開。決賽音樂會由國臺交助理指揮葉政德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經評審委員審慎評定第一名洪郁閎《杳》,第二名韓濟安《空中歷險》,第三名李若瑜《月光雲豹》並獲團員票選獎及觀眾票選獎,佳作方雅襄《在光與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