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書籍

數位化環控農業

方煒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9/26 出版

基於環境變遷、資源匱乏、水資源及土資源汙染、人口暴增等不利傳統農業發展的因素,再加上全球都市化的趨勢,在設施內進行農業的方式普遍受到重視,諸如精密溫室、植物工廠、垂直農業、室內農業等各種環控農業活動正蓬勃發展中,甚至成為部分國家的農業主流。本書彙整了作者在環控農業領域多年的教學與研究結晶,內容涵括太陽光利用型植物工廠(具環控能力、能夠全年栽培的精密型溫室)與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廠,主要透過以MATLAB語言撰寫的軟體或程式,探討植物工廠運作時涉及的相關參數之計算、模擬與成本評估,包括陽光能量、溼空氣熱力學性質、通風量、水分蒸發散量、空氣溫度、空氣溼度、溼簾/噴霧降溫、供暖系統、作物水逆境指標、淨光合作用速率、燈光控制、水分平衡、二氧化碳平衡等。本書亦提供相關原始碼,使讀者可以由引用的計算公式瞭解相關的工程原理。期許本書能夠引發讀者投入環控農業,進而對臺灣乃至全球農業、農民、農村、農學的發展做出貢獻,也對今後地球環境、糧食與資源問題的紓解盡一分心力。

95 特價9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面對後全球:裂解或重組?

由於西方對非西方的經貿恐慌、移民恐懼、及隨之而來的地緣政治狂想,使其對原本用以服務西方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蓄意破壞,以阻非西方於門外。所謂全球化似已出現無以為繼的局面。本書經由審視全球化之裂解與重組,以一窺其未來。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AI與人性:跨領域的對話

本書從人性的概念出發,博採不同領域的視角,探討AI的發展。其議題涵蓋全面:從AI如何影響到人對自身定位的本體思考,到社會各個面向受到的衝擊,到AI是否自己會有類似人性的條件,皆有觸及。在AI相關的人文社會研究成果中,可謂首見。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死神的陰影下:戰爭與和平的文化思考

戰爭的陰影正在全球不斷的擴大中,人類文明發展迄今竟然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沼,而且隨時可能因為擦槍走火而演變成全球的大災難。人類究竟因何如此執迷於戰爭?其文化上的因素為何?本書試圖從不同的面向叩問此一千古難題。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透視臺灣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9/05 出版

許多華語學習者在語言程度達到一定水準後,常希望能找到一本簡明易懂,關於臺灣歷史與社會深層結構的中文著作。為滿足此項需求,本書由國際華語研習所教師群編著,藉著從民族、經濟、政治、科學、自然等多種面向的分析,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引導讀者更加了解臺灣社會的過去、現在與預測未來的發展。本書每一講皆包含課文閱讀,以及與主題相關、類似Podcast的聽力練習,此兩部分均附有生詞、拼音、英文註解以及語法解說等內容,以便學習者於增進知識之外,同步提升華語閱讀能力與聽力技巧。

95 特價4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平權的影子:現代早期中國性/別論述

劉人鵬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9/05 出版

性別議題的核心長久以來被想像為追求「平權」,然而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晚清性/別轉型相關論述並不僅止於單向度的邁向現代「權」。本書通過譚嗣同、馬君武、何震、劉師培、章太炎、康有為、《申報》、《啟蒙畫報》、《天義》、《新世紀》、晚清小說等種種論著或報刊材料,析論其中關於性/別知識之重構、婦女或性/別運動方向之設想、帝國主義批判,以及種族、國族、戰爭、殘疾、婚家、經濟體制、全球未來願景等議題。本書試圖提出一個動態的解讀,闡釋這些在視野上超越「平權」的性/別論述,如何回應殖民/現代性,如何與主旋律之外(廣義的)社會主義運動思潮積極聯結,並與「革命」現實相激盪,而對「平權」論的侷限有所批判,展開對於世間福祉更為飽滿的性/別想像。

95 特價6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警察即決的現代:日治臺灣的違警罪與現代生活秩序

吳俊瑩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8/29 出版

本書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的違警罪與即決制度,如何在殖民治理下深入庶民日常,逐步形塑現代生活秩序。違警罪所規範者並非重大犯罪,而是圍繞文明生活所設定的行為準則,涵蓋人際交往、空間使用、交通移動與公共行為等面向。透過高密度警力與即時處罰程序,該制度在臺灣社會中廣泛運作,對常民行為產生持續影響。 本書結合法律史與社會史方法,從《臺灣違警例》的制定出發,分析警察執法、制度實踐與民間回應的歷史過程,說明該制度如何在承襲殖民母國經驗的同時,根據臺灣在地統治需求加以調整,並揭示法律如何滲入基層社會,以及人民對規範的排拒、接受與再詮釋。 透過多樣原始史料與具體案例的細緻分析,本書呈現警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形塑行為與秩序,並指出其推動對現代生活方式雖具一定成效,然在殖民統治情境下,影響多侷限於外在行為層面,未必促成價值觀的深層轉化。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李喬的自我追尋「歷史素材小說」的寓意與可能性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8/15 出版

本書是研究台灣文學界代表性作家李喬(1934-)的學術著作。除導論、結論之外,共分五章,分別探討李喬的重要作品:《寒夜三部曲》、《結義西來庵》、《埋冤一九四七埋冤》、〈山女〉、〈蕃仔林的故事〉、〈哭聲〉、〈小說〉等。作者以李喬「歷史素材小說」的創作過程為線索,探究李喬歷史素材小說的創作軌跡、台灣當代歷史的變化進程以及作家主體意識形構等各種自我的追尋軌跡;從李喬的福克納、安部公房等文學閱讀史,以及對西來庵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二二八事件等歷史事件的重構,逐步剖析李喬對虛構的運用。透過對李喬創作歷程的探索,本書亦重新檢視戰後台灣文學及其社會史背景。

95 特價4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弔詭與共在:莊子無用政治學的跨文化對話

鍾振宇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8/14 出版

本書呼應近十年來台灣跨文化莊子學研究思潮之問題意識,探討道家哲學(主要是莊子)如何回應現代性之問題。透過跨文化哲學的方法,本書比較莊子與西方哲學家(如海德格、孟柯、鄂蘭、南希等)對於「弔詭」與「共在」的討論,使得本書具有國際研究的視野。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弔詭」探討存有論與政治之間的關聯性,回應當代哲學家牟宗三以「辯證」方式連結存有論與政治,本書試圖提出「弔詭」的模型超克之。第二部分「共在」透過與西方哲學的對話,試圖開創莊子哲學的社會性。透過本書,筆者希望打開莊子哲學的政治社會向度,以補充傳統上對於道家新外王討論的空缺。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Calculus:Applications in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7/31 出版

Calculus: Applications in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vides an accessible yet mathematically rigorous introduction to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designe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have some experiences with multivariable calculus. Based on a successful course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 Calculus 4: Application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is book connects foundational calculus with contemporary techniques of optimization used in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data science. Classical tools such as Lagrange multipliers and second derivative tests are extended into a general framework that covers both equality and inequality constraints. Readers will also learn to identify degenerate cases and apply second-order conditions in multivariable settings. Key concepts from linear algebra are introduced and integrated throughout. Each chapter concludes with a carefully structured set of exercises: ● Type (A) questions test basic understanding; ● Type (B) questions reinforce key examples; ● Type (C) questions challenge students to synthesise ideas across topics. Whether used as a course text or for self-study, this book provides a concise, structured, and student-friendly guide to the essential ideas and methods of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謀食與謀道:清初江南遺民詩之生計書寫研究

游勝輝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7/25 出版

當生存與理念產生衝突,明遺民該如何自處?他們撰寫的詩作,呈現了哪些掙扎的心路歷程?「君子謀道不謀食」,是流傳已久的儒家名言。遺民基於忠義,不仕貳姓,是對新朝利祿的否決,生計這樣的現實問題理應不在眼中。然而,事實上,這是明遺民群體好「謀」的話題之一。在生計問題上,他們會面臨什麼樣的生存困境?又會如何付諸詩歌書寫?本書以清初江南遺民詩之生計書寫為研究對象,以群體研究的視野觀照,析論其傳記生計記載之形象塑造,以及其生計貧困與治生方式之主題書寫,從中發現,此類詩歌書寫既呈現艱難謀食的生命體驗,也力圖打造堅毅謀道的理想形象,呈現有別於傳記之道德化傾向的辯證張力。藉此,本書得以深化對於明遺民生計議題與詩學理念的認識,並為理解清初詩歌之承繼與轉折提供一扇重要的窗口。【專家推薦】《謀食與謀道》通過遺民自撰詩作,理解他們在生死、出處的抉擇中,面對「實然」生存過程的心境,其中也交纏著「應然」命題的再思辨與實踐。書中調和從事治生和維護氣節的兩端對立,正視遺民在兩者之間艱難維持的心路歷程;分辨不同文類的殊異性質,選擇遺民的詩歌書寫進行詮釋;收編不同遺民個體的生命體驗與藝術成就,匯集交織為遺民群體的觀察論述。本書在主題意識、材料選擇以及論述脈絡的推進,展現出創發新意與細密工夫,深具學術價值。──曹淑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95 特價61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反攻大陸與臺灣:中華民國統一的構想與挫折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7/24 出版

什麼是「反攻大陸」?是國民黨政府為了正當化在臺灣的獨裁統治而提出的政治口號?還是蔣介石的執念,並隨著他退出歷史舞台而走向終結?抑或是僅為了拉攏美國的華麗詞藻?1949年以來,臺灣海峽將「中國」一分為二,兩岸政府各自以「統一中國」為目標持續對峙。中華民國國軍曾經將以軍力奪回中國大陸的「反攻大陸」視為首要任務;隨著現實形勢的變化,為了阻止中共武力侵略,則逐步轉型為「攻守一體」至「守勢防衛」。作者利用近年解密的檔案資料及最新公開的兩蔣日記,提出全新視角深入探討「統一中國」與「反攻大陸」之間的關係,以及兩個「中國」政府與美國的互動,並全面檢證中華民國軍事戰略的變遷。本書同時企圖分析中華民國如何從原本維持「代表全中國的正統政府」的立場,轉變為僅統治「臺灣」的政府;此外作為一個實質的獨立國家,又如何逐漸發展出「中華民國臺灣化」的邏輯基礎。★ 本書日文版榮獲 ★第38屆大平正芳紀念獎第12屆地域研究聯盟獎第34屆佐伯喜一獎第 8 屆豬木正道獎【專家推薦】本書的意義首先在於描繪了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政策與統一理念的形成與轉變過程。第二在於闡明了圍繞統一觀念和反攻大陸的口號的實際意義、口號與實際安保政策的關係。第三在於詳述了中華民國如何在名義上和實際上將反攻大陸政策轉向防禦臺灣政策,同時拋棄反攻大陸政策的口號的過程。——川島真(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對於五十嵐先生能夠在其著作中廣泛運用臺灣與美國公開的個人史料與政府檔案,如《蔣經國日記》、國史館、國防部檔案、中國國民黨黨史館、外交部檔案等,提供更細緻的政策變遷分析,因而感到相當驚艷與讚佩。——林孝庭(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五十嵐教授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細膩的史料爬梳,廣徵博引,鉤深索隱,以宏觀的國際視野,就臺灣「反攻大陸」議題進行深入且全面的剖析,為我們理解戰後臺灣的歷史進程,以及形塑今日臺海局勢的關鍵因素,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與深刻的洞見。——蘇聖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95 特價6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不同的人生風景:臺大教師傑出服務的故事5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6/20 出版

國立臺灣大學優秀與傑出教師眾多,他們的學術領域迥異,但均無私地投身於各領域、長期默默地耕耘與付出。本書收錄了最近四年內(2021至2024年),獲得「校內服務獎」與「社會服務獎」的教師事蹟,讀之令人敬佩,並同感喜悅與榮耀。他們樂於為人群付出寶貴的時間與心力,貢獻專業智慧與技術。有時上山下海,到最僻遠的地方去幫助他人;有時備嘗冷暖,克服諸多挫折方能獲致成果。也正是一貫秉持這樣的熱心,在服務上有重大貢獻的教師,在教學與研究上往往也有很好的表現。

95 特價5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唐代詩律發展史論

蔡瑜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6/18 出版

本書以「唐詩如何走向律化之路」為問題意識,上編「詩律理論的發展」,將「永明體」與《文心雕龍》、《詩品》,連結成深契漢語漢字本質的詩歌革新運動;再透過考校《文鏡秘府論》、《作文大躰》、《王澤不渇鈔》一系列中、日詩格,重構詩律模型的發展步驟;並開發數位工具檢核十七種唐人選唐詩,用兩重證據勾稽唐代詩律發展的進程。下編「詩律典範的對話」,梳理不同時期的詩論怎樣回應時代的律化趨勢,包括初唐如何進行新興詩律的試煉與建構;盛唐如何從「詞與調合」的理念反思詩律齊一化的危機;中唐如何在詩論體系全方位使「律詩」成為顯題;晚唐如何經由研析多元體式探求創變之路。全書用理論推衍與數據實證,重現唐代三百年來詩歌律化運動的歷史脈絡。

95 特價7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科學.哲學分析:紀念林正弘教授學術論文集

本書收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三部早期對話錄:《尤希弗若》、《蘇格拉底的辯護》與《克里同》,完整呈現蘇格拉底於西元前399年去世前,從面對審判到走向死亡的思想歷程。三部作品分別以法院前、法庭中與監獄裡為場景,展開對道德、宗教、法律與政治義務等議題的深刻探討。《尤希弗若》從「什麼是虔敬」的提問出發,聚焦於倫理道德與宗教關係的討論。《蘇格拉底的辯護》是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自白與反擊,不僅力求洗刷自身的汙名及冤屈,亦在辯護過程中勉力勸導雅典人培養德性,展現他對追求真理的執著。《克里同》則透過蘇格拉底與友人關於逃獄與守法的對話,探討公民對正義與城邦法治的根本承諾,呈現蘇格拉底依德性而活的理念與堅持。這三部對話錄不僅在情節上連貫承接,更是對蘇格拉底生活方式及哲學自身的有力辯護。本書採希臘文與中文對照譯注,結合文本精讀與哲學解析,為理解柏拉圖思想與古希臘哲學之必讀經典。【本書特色】★ 中文.希臘文對照,忠實表達柏拉圖原典的語境。★ 三部對話錄連貫承接,再現蘇格拉底最後的生命辯證。★ 譯注精細,探究詳實,文字表達力求精確,呈現哲學論述的原貌與深度。

95 特價5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科學.哲學.民主自由:林正弘學術研究與社會關懷論著選輯

林正弘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6/17 出版

本書收錄十二篇學術論文,都是專為紀念林正弘教授(1938-2022)而作。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東吳哲學學報》林正弘教授紀念專刊」共六篇論文,討論主題有以林正弘為樞紐的臺灣哲學家在科學實在論議題上的爭辯、智慧的認知結構、語言行為的規約性分析、思想實驗的認知功能、性別理論定義困境、新的生物機制模型的科學探索等,呈現出多元與跨領域主題的哲學研究。第二部分「林正弘教授逝世週年紀念研討會論文」亦收入六篇論文,有對「白馬非馬」的邏輯重構、荀子批判法家的倫理意涵以及《荀子》名、實、類觀念探究、性傾向定義的探討、孔恩後期科學理性觀點的解析、以及臺灣戰後邏輯學的發展譜系的梳理,以豐富多元的臺灣哲學研究繁景,向林正弘教授致敬。

95 特價4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蘇格拉底的審判:柏拉圖《尤希弗若》、《蘇格拉底的辯護》、《克里同》譯注與解析

柏拉圖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6/16 出版

林正弘(1938–2022)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東吳大學哲學系榮譽退休客座教授。曾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擔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系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英國劍橋大學達爾文學院訪問學者。1996年創立臺灣哲學學會,擔任首任會長。長期擔任臺大出版中心「臺大哲學叢書」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邏輯、知識論、科學哲學。著有《邏輯》、《白馬非馬》、《符號邏輯》、《邏輯.知識.科學哲學》、Craig’s Theorem and Scientific Instrumentalism、《伽利略.波柏.科學說明》、Philosophy and Conceptual History of Science in Taiwan(與傅大為合編)等。

95 特價3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普通地質學(上)(下) (上下冊不分售)[二版]

由二十位教學與研究經驗豐富的地質學者共同執筆,為臺灣第一本全彩色印刷、涵蓋國內外地質範例的地質學教科書,亦是大學唯一綜合性的地質學中文教材!隨著全球資源消耗與自然環境破壞加劇,人與地球的關係更為密切。地質科學的研究雖以固態地球為主體,事實上也與大氣、海洋,乃至生物圈密切相關,已成為現代人必須修習的基本學科知識之一。尤其,臺灣的地質有許多精采絕倫與獨一無二之處,透過本書建立地質學基礎知識,能夠幫助讀者更加親近臺灣這座難得的「地質學寶庫」!本書綜論地質學重要內涵,包羅地質學基本原理與必備知識,並多以臺

95 特價16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加坡現代中醫之生成:政府和民間組織的作用與互動(1867-2013)

楊妍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6/05 出版

本書將新加坡的現代中醫放置到殖民醫學史和海外華人研究的視野中討論,新加坡乃東方模式、文化,與西方制度、科學交匯之試驗場,中醫作為華人慣習,隨著移民過番,經歷英殖民、日治和後殖民的國家建設。當地社會時空如何形塑中醫,中醫如何建制,其現代化的特徵和歷程各有怎樣的特別之處,由誰推動?本書聚焦在代表殖民影響的政府和彰顯移民特點的民間專業組織這兩個主體,時段涵蓋英殖民早期至當代,分析兩方的作用以及之間的協商互動,以長時段縱深觀察,提供了新加坡中醫長期演變和本土適應的全景及動態視角,展現移民與殖民交織中的另一種現代化的可能,回應東亞現代化、多種現代性、海外華人網絡等議題。

95 特價6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水產概論(增訂版)

「水產概論」也就是漁業科學概論,是漁業領域的入門基礎。廣義的漁業主要可分為捕撈漁業及養殖漁業兩大類,有鑑於水產品富含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與脂質,加上全球人口爆炸性地增長,人類對漁撈及水產養殖等漁業資源的依賴度日漸提升,水產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極為重要。本書一共分為「緒論」、「捕撈漁業」、「水產繁養殖」、「水產營養與疾病」及「水產加工與經營管理」等五大篇內容,輔以豐富的圖片與數據資料,提供讀者廣泛了解國內外漁業產業概況,並能領略最新的漁業科學技術發展與全球漁業產業動態。

95 特價90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