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鏡老師省思傳統與現代的差異,融合中西美學思維,嘗試多元媒材與半自動技法的運用,如以色彩塊面、推疊、流動、噴灑手法;色彩與墨塊並用,使彩韻和墨境相融,堆疊成「墨彩遇合」,營造視覺驅動效果,隱約將物象做出光影的表達,賦予「光中有影、影中有光」的微妙共存,以虛中帶實鋪陳似與不似的風貌。又透過理念及形式技法的實踐,梳理創作意圖,探尋內心底層的我,本著遊走山林及對當下生活意象為軸心,建構此次展覽的五大系列創作作品脈絡:寓情於景、造化意蘊、逐光掠影、靜水流深、遇合化境。有傳遞對過往經歷的投射,光影交錯手法展現的當代風貌;也有詮釋抽、具並存,更迭演化,尋求情景與心象融合。
膠彩畫需一層一層地上色,礦物顏料重複堆疊於畫面上,細緻地表現光線的明暗,又因為「膠」的特性,鮮豔的色彩能長期保存,即使歷經歲月淘洗,仍歷久不衰。如此特殊的畫作過程,需經時間的積累,隨著過程紀錄人生中的點點滴滴。 此次展出包括林老師較早期的作品,也呈現近年來累積淬煉的創作心血,以畫筆呈現對自然、人性的深刻洞察,無論是對時代變遷的反思,還是內心世界的詮釋,都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故事,展現不同階段的生命感悟。
臺中彩墨藝術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和技法,展現對彩墨藝術的熱愛與自我表達。今年國際彩墨藝術大展於9月14日至10月13日在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舉行,以「民俗.風情」為題,除了關注傳統藝術傳承,更致力於探索和展示傳統文化在現代背景下的再創造。參展藝術家以鮮豔的色彩和細膩的筆觸,勾勒充滿生命力與張力的線條,描繪出豐富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底蘊,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藝術家個人風采,也詮釋了他們自身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專為學生和年輕藝術家而設的「彩墨新人賞」,無論其創作是寫意或工筆技法,年輕世代在傳達當代思維的同時,既融合傳統情調與現代精神,也強烈表述個人觀點與美感氛圍,為當代彩墨藝術注入活水。
林必强曾任台灣膠彩畫會理事長,全省美展、中部美展、大墩美展、臺陽美展、南瀛美展等眾多獎項的常勝軍,並得到大墩獎的殊榮。其膠彩作品除傳統的風景、靜物、花鳥、人物外,尤其對自然風貌情有獨衷,本次受邀於大墩文化中心展出「與自然的對話」展覽,作品主題以自然為主軸,並加入他獨到的藝術詮釋及美學觀照,分為森系列、流瀑系列、明月系列、山形系列。經由觀察簡化,在簡化中營造畫面深度及內涵,借形式簡化強化畫面張力。應用岩彩堆疊的順序及層次,營造出層層敷彩的質感表現。藉由此次展出及出版專輯,讓更多人認識膠彩,感受膠彩畫的美感及多元性。
臺灣美術新貌獎為呈現臺灣當代藝術的多種面向,特別推動以美術創作中的原創精神,包含前衛、創新風格的創作為目標。自2016年起以不分類別、不分媒材、不分年齡來辦理臺灣美術新貌獎徵件,透過實質的獎勵機制與展覽機會,持續吸引臺灣藝術創作者的關注。以藝術家內在的探討、自身記憶、經驗的再現,感知的接收和傳達為主,在社會與環境議題的討論也多所著墨。
臺中市為鼓勵視覺藝術工作者以美術創作譜寫城市美學,紀錄中臺灣的藝術發展,自民國88年起將「臺中市大墩美展邀請展」正式轉型更名為「臺中市當代藝術家聯展」,108年辦理第21屆,參展藝術家達3668人次,參觀民眾超過40萬人次,已然成為臺中市當代的藝術家們發表年度佳作的重要舞台,相互切磋爭豔的藝術盛會。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本年度邀請展,邀請到台中市資深婦產科執業醫師,高齡85歲並創作不輟傑出畫家趙宗冠老師,此次展出「珍惜臺灣美景,關懷世界遺產」近作精選。此次作品,涵蓋膠彩、油畫。取材足跡遍及國內外各地,作品呈現濃郁的美的情懷,關心台灣,熱愛鄉土,珍惜探訪世界文化遺產,呼籲大家愛鄉土、愛台灣、愛世界。
延續第一輯與第二輯的內容規劃,第三輯臺中學也是由專業的文史工作者執筆,選取能夠彰顯臺中特色的地景、人物和題材,呈現這座城市的不同風貌。讓社會大眾從自然、人文、歷史、地理等多方面的角度,廣泛認識這個擁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