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投稿期間:2025.04.17-2025.05.31
徵文,龍顏FUN書獎,閱讀心得,宋怡慧,投稿,影音投稿,獎金,蔡淇華,許榮哲,國中,國小,高中,閱讀,寫作,愛書大使,羊咩,短影音 徵文,龍顏FUN書獎,閱讀心得,宋怡慧,投稿,影音投稿,獎金,蔡淇華,許榮哲,國中,國小,高中,閱讀,寫作,愛書大使,羊咩,短影音
‧國中組得獎作品/2025/台大資工不是學校,而是社會的縮影
子彈是餘生

子彈是餘生

79特價261
范幸媛
國中組 ‧ 第1名
臺中市市立爽文國中  八年十六班  范幸媛

台大資工不是學校,而是社會的縮影

「天才都是神經病。」

「可惜反之並不如此。」

這對話出自《子彈是餘生》,讀來不僅令人震顫,更像是一則警語。這書看似講述天才們的悲劇,實則照見一個制度如何將人壓碎,又如何讓才華在無聲中熄滅。

書中那所借名「台大資工」的資優學校,對外展現的是菁英的光環,對內卻是一座被白光照得慘白、毫無人性的冷宮。這座學校不教人如何生活,卻不斷訓練學生如何競爭;不鼓勵探索自我,卻將成功的定義用分數與獎牌一再釘死。它不是學校而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一座社會價值濃縮、秩序扭曲的模擬場。

我以為校園是一個讓人成長的地方,但《子彈是餘生》讓我開始懷疑,所謂「成長」,是不是只是更早學會在殘酷中生存?

介恆,是書中最耀眼的星辰。天才中的天才,他的聰明近乎超現實,卻也因此承受了難以承受之重。他從不迷失,卻逐漸沉沒;他不曾敗北,卻選擇了墜落。當他從賭場二十三樓一躍而下,我不是震驚,而是沈默。那一刻,我明白他早已不是在尋找勝利,而是在尋找終點。

我曾在資優班見過提早修完課程的同齡人,他們進入高中、操作實驗、背負期望,看似領先眾人,卻也承受超齡的孤獨與焦慮。他們真的比我們快樂嗎?還是只是在更早的年紀,就開始了不允許跌倒的人生?

而那個作為敘述者的「我」,雖不如介恆耀眼,卻更貼近我們的真實。他在台大資工的每一天,不是努力變好而是試圖不被碾碎。他渴望歸屬,也在屈辱中尋找存在的證明。面對霸凌、競爭、沉默與放棄,他並非不痛,只是無力反抗。讀著他的心境,我一次次看見自己——一努力不墜落的普通人,在制度縫隙中緊抓著邊緣。

身為學生,我每天都在重複相同的日子:上課、考試、補習,然後用力笑著,好像這就是人生的全部。我也曾經像書中的「我」一樣覺得自己很聰明,被老師稱讚、被同學羨慕,但那種「優越感」在遇見真正的天才後,就像肥皂泡一樣破了。我開始懷疑自己的一切,連「我值得被稱讚嗎?」這樣簡單的問題,也答不上來。

《子彈是餘生》的可怕不在於故事的黑暗,而在於它無須虛構。我們的校園,是否也早已變成另一座台大資工?我們是否也在不自覺中,慢慢被推上那一條只有「成功」能換來喘息的軌道?子彈一旦出膛,命運似乎已無法回頭。這本書的標題,是最冷靜也最哀傷的比喻——子彈飛出的瞬間,我們的人生已被定義;而接下來的一切,不過是餘生。

寺尾哲也用冷冽、乾淨的筆調,如同LED燈般無溫的筆觸,照出這群第二名天才們掙扎著求生的剪影。沒有多餘煽情,卻在每個冷靜的段落中刺進人心。我們常常誤以為頂尖就是幸福,成績就是價值,但這本書用殘忍的方式提醒我們: 頂尖,其實是精熟的社會化機械代名詞。身為第二名天才,在光鮮的外殼下,只能望見自我懷疑的腐朽靈魂。

而我也曾經,是人群裡的「天才」。老師說我靈氣十足,朋友說我像光一樣耀眼。但只有我知道,那不過是油膩的塑膠紙,一扯就碎。我每天都在表演,說笑話、回答問題、解釋人生,好像我真的什麼都懂。其實我只是害怕。害怕一旦我露出空洞,大家會走,會指責我虛有其表。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個會模仿期待的木偶。

我們究竟在學習,還是在被塑造成某種規格內的子彈?學校究竟是孕育夢想的搖籃,還是讓人墜落的高台?

讀完《子彈是餘生》,我無法釋懷,卻也無法遺忘。它讓我看見一群在暴風中前行的靈魂,明知自己身心俱裂,仍渴望奔向某個從未真正存在的目標。或許他們不是輸在比賽裡,而是輸在我們給予他們的世界太狹隘,太冷漠。

這樣的書,不該只是被讀過,而是該被記住。因為它說的,不只是天才的故事,而是我們共同身處的現實。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