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9折特價315元

高中組 ‧ 佳作
臺中二中 林佳儀
臺中二中 林佳儀
「等到早晨降臨,我也做下了決定。我寧可出航,在尋找同類的過程中橫死,也不願在這座殺人的島嶼上,過著生理安適、心靈卻死亡半死不活的寂寞人生。」此書從動物學、宗教學,而後回到人性的描繪,其中不斷拋出耐人尋味的問題與隱含的寓意,將人生中可能面臨的課題寄託於字裡行間。小小年紀的Pi同時擁有三種信仰,而宗教不能接受其教徒同時信仰別的宗教,但,信仰不應是任何規範、教條,是超越各種形式的,只需要以真心去感受其力量。信仰是你選擇要相信什麼。就像我們的記憶,總有一定偏差,因為我們都會將自己的判斷、情感和回憶裡的事件混為一談。書中,皮辛給予讀者兩個版本的故事,情節完全相同,只是每隻動物都變成一個人類角色,同樣有弱肉強食的法則、同樣駭人的抉擇與殺戮。人生與自我都不是用來戰勝的,而是用來相處的。這是我在閱畢《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後所聽到的分享,縝密的細節鋪陳,讓我深深欽佩皮辛及理查.帕克亦敵亦友的傳奇,彷彿敲醒我心靈的窗櫺。Pi在海上漂流就像是毗濕奴睡覺時飄浮的意象,只是人間的一切本來就是毗濕奴的夢境,所以Pi在海上的漂流亦幻亦真。書中「海」的意象象徵著「苦海無涯」,我們習慣將苦難與汪洋結合,將人生中的挫折困境比喻為大海,苦難變得無邊無際。Pi看似奇幻的海上漂流,只是Pi生命中的一小段歷程,一個曾經經歷攸關生死的緊要關頭。現實中,我們常因生活的不如意而輕易放棄,不過──有時候,人類就是必須去相信這些美好的事情,才能夠繼續走下去。皮辛仍擁有兇殘的理查.帕克為伴,儘管下一秒他就可能成了牠口腹之慾的填充物,但是獲救後驀然發現,雖然是盲人騎瞎馬的處境,幸好有這隻老虎陪伴,賦予他活下去的勇氣與堅定的真義。「命在頃刻已經夠恐怖了,更恐怖的是這頃刻的時間卻不是一下就過去,你還有空可以回想過去的歡樂,可以想像將來可能有的歡樂。你異常清晰的看見你失去的是什麼,而壓迫在你心頭的苦悶是給汽車撞死或溺水而死也比不上的。」命在旦夕,我們對未知的恐懼,如慢速播放的投影片,深植並打擊求生意識,意志急遽消磨,作出種種無法預測之事,難道我們僅僅因為看不見希望而放棄求生的堅持嗎?站在抉擇的雙岔路口,我們最初的理性仍驅使著自我,不輕易傷害任一生命嗎?黑暗的恐懼,或許並不像所想的帶來全是負面影響,若毅力堅如磐石,意志的損耗就少了,希望的明燈自然地一盞盞亮起。人有無限的潛力,信仰的力量可以超越意志力,只是大部分的人都輕忽,甚至沒有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想法,若在故事中來回穿梭,自能體悟且交織出屬於自我的人生真諦。正因為故事和人生一樣擁有創造性,沒有可逆性,才能使不同角度的思維如漣漪般傳遞出去,讓有所異同的聲音被重視、被聽見。這兩個故事,你選擇相信哪一個?無論如何,保持對事情的開放性,給每一個族群皆有發言的機會。信仰就像房子一樣,有很多房間。Pi的經歷與轉折的人生,值得我們省思,就像π(圓周率)是無窮盡的無理數,但,最終將成就圓滿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