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7.10.23
當一個等待20年的讀者,是幸福的
文/我的貓(寶瓶文化副總編輯)

於是,當我們在20年後,有機會重新出版《天河撩亂(20週年復刻版)》時,小編我得時刻壓抑住內心的悸動,而當能與作家吳繼文碰面時,那更像是看見自己心中的超級偶像大作家。
含蓄溫柔有禮又謙和,說起話來不疾不徐,即使略微激動處,吳繼文的臉上依然是一抹平靜,那像是儘管這世界再喧囂再動盪再裂痕斑斑,於他來說,他心裡的那池湖水,無論再大的波瀾,都不會引起太多晃動。
或許我們可以解釋為那是人生歷練的積累,又或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雲淡風輕,但早在二十年前,當他創作《2018572169184》及《天河撩亂(20週年復刻版)》時,他那樣的胸襟、心境與情懷,也早已在這兩部小說裡表露無遺。
那份心境,我所感受到的是,即使面對再與你多麼不同的人,無論是性向、價值觀、宗教信仰、對死亡與人生的看法等,如果我們無法伸出雙手去擁抱與接納,那麼有一件事,我們可不可以試著做做看?就是試著去理解。
試著想像如果我們是對方,我們會如何被痛苦給襲擊著,我們會如何背負著沉重,卻又無法卸下的他人或社會所給予的巨大包袱?但我們其實也只是想要像一般人一樣,去愛,以及被愛而已啊。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能心更柔軟些?更願意去疼人所疼些?
「為什麼寫完兩部小說後,沒有新的作品呢?」這恐怕是所有極喜愛吳繼文小說的讀者心裡最大的疑問,其實這也是小編我腦海裡盤旋多年的困惑。吳繼文以輕輕淡淡的口吻說明著,他曾多次動筆,但總無法讓自己很滿意,於是,就寧可先暫且擱著。
「那麼會不會有必須書寫、必須出版的壓力與焦慮呢?」這問題,我原本想問,但終究沒問出口,因為,在吳繼文面前,聽他侃侃而談,他話語中所散發出的始終如一的溫柔、同理與包容,就像是一層透明的膜,將我們輕輕包圍,我們被收攏在其中,那是一種完完全全的安靜與平和。
一如穿著polo衫、短褲與慢跑鞋,肩背著黑色大包包裝扮的吳繼文,他騎著腳踏車前來與我們碰面,雖說路程或許並不遠,但他說年少時夜讀,後來擔任編輯,接著寫作、翻譯,總是得等到東方魚肚白,他才會把自己交付給睡眠,但現在,他開始騎腳踏車,彷彿有一種另外看到不同世界的視野。這麼尋常的事,經他說來,卻也有滋有味。
所以,當他覺得該出手的時候,當他覺得可以通過自己心裡那一關的時候,想必就是他端出第三部作品的時候了。
而當一個等待20年的讀者,無疑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