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8.10.13

刊的心靈角落

文/刊
「在閱讀裡沉醉,在影像中做夢,在遊戲裡追尋,在生活中漂流,在心靈角落裡,我做我自己。」2006年7月,剛成為社會新鮮人的?開始寫作部落格「刊的心靈角落」,?是她的暱稱,同「刊」字,有「書籤、指南」的意思;心靈角落則期許自己在這裡,勇敢做自己,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管是生活日記、閱讀心得或是電影賞析,都能盡情將自己的所思所感抒發出來。

刊從國小開始就接觸各類的童話故事跟世界名著,「在我人生的各個階段所遇到的老師都很鼓勵我看課外書,因此從小到大看過的書還滿多的」,而且她最愛看的推理小說,也是在國小就開始接觸,像是福爾摩斯;到了國中,國文老師更推薦她看《一個都不留》這本書,自此她就很喜愛阿嘉莎.克莉絲蒂這位作者,唸高中時,還逐本將遠流所出的阿嘉莎.克莉絲蒂全集給買齊了。

大學時代,同學送了一套宮部美幸的《模仿犯》,讓她開始接觸到日本不同類型的推理小說,風格有別於歐美,像是東野圭吾、橫山秀夫等等,她都很喜歡。出社會後,因為參加了一些試讀活動,也陸續在網路上認識許多愛書人,「其實我不只讀推理,很多類型的小說我都會看,以前還會看鄉土文學或是奇幻小說,只是目前比較偏重在推理,並且和這些友人相談甚歡,也認識了很多有志於推理的本土創作者。」

因為喜歡閱讀,刊大概每一、兩星期就會去圖書館借還書,也很常買書,所以家裡的書堆積如山,除了看書以外,基於對推理的愛好,並有感於這些創作者的熱情,她也參與了「謎思推理報」與「台灣推理夢工廠」兩個推理社群的活動與經營,企盼為推動本土推理風氣盡一份心力;此外,她也成立了一個線上的讀書會,跟同好一起討論書籍,是她最喜歡做的事,不過偶爾她也會打打電動,但基本上都是滿靜態的活動就是了。

  •  著
     出版
    特價0

    很少人沒聽過「潘朵拉盒子」的寓言,故事是這樣的:潘朵拉得到了一個盒子,給她的人告訴她絕對不可以打開這個盒子,但人的好奇總抵擋不過承諾,愈是禁止就會愈想要去做,於是潘朵拉打開了這個盒子,也釋放出各種原本不該存在這世界上的東西,幸好最後還留存著「希望」。

    《潘朵拉處方》正是說著這樣的一件事,一件不欲被公開的醫療報告因故被特勤局的探員發現,這名探員決心將這樁內幕公諸於世,但整個國家的氛圍並不容許這樣的事情被揭露,就像是潘朵拉的盒子一般,這是一帖極為有效卻殺傷力極強的處方,牽涉的層面太廣,掩蓋在事實之前的是暗潮洶湧,到底這又是一件怎樣的事件呢?它是不是在揭露之後,還能給人們帶來希望?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知不覺地被其中謎團所吸引,其實小說裡面並未真正出現一個「處方」,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件神秘的傳真,但這個傳真正是指引原本與事件毫無相關的崔維斯,一步一步踏進危險漩渦的中心,一切都指向阿波羅檔案那不欲被公開的內容。

    小說出現的人物不多,很快就可以鎖定幾個核心人物,甚至還埋了幾個恰到好處的伏筆,讓我讀到最後有被耍了一陣的感覺,整本書的節奏明快,並且巧妙的與甘迺迪被謀殺的謎團綁在一起,若不是因為文案已點明這和醫療體制有關,大概讀了大半本都難以引導我想到這方面,而背後揭露的議題,也相當耐人尋味。

    當一項政策牽扯進來的是眾多關係人,說了是傷害,不說也是傷害,那究竟是要選擇說、還是選擇不說?整個社會就像一個共犯結構,不僅小說裡面提到的醫療如此,就連教育、政治都是這樣,因為好學歷是普遍認同的價值,所以即使課後補習並非正常的教學方式,大家仍趨之若鶩;因為立法院吵架打人是家常便飯,所以民眾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可奈何地在電視新聞上收看。

    整個社會都呈現一種病態的現象,而這種病態卻是由集體意識所導致的,想要根治勢必很難,就算有人想要抵抗,也容易淹沒在群體的無視之下,究竟這個世上還留存著多少像是「阿波羅檔案」這類的事實,還有多少潘朵拉的盒子,讀著《潘朵拉處方》,我不寒而慄的想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