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7.07.24
等等我好嗎這世界,以步行的速度!
文/馬可孛羅編輯

但,《花都開好了》似乎不僅僅於此。讀著一篇篇的文章我看到了依舊沉穩不喧譁的王盛弘,倒是字裡行間多了溫度與情味。
初識盛弘是在2008年,這年,馬可孛羅出版了他的「三稜鏡」三部曲第二部《關鍵字:台北》。說是初識其實對他的文章並不陌生,《2018551255266》是我第一次接觸盛弘的文字,十分驚訝於作者何以字字句句都可以如此恰如其分,對他的散文書寫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關鍵字:台北》又多了一種「餘裕」,更自在也看得更入裡;他以台北為場景,像個城市遊行俠走逛台北大大小小角落,白日或黑夜他總是隻身躑躅,手中的文字魔幻般地一一將永康街、德惠街、二二八紀念公園、建國花市??搬上他構築的舞台,我們因此得以瞥見台北的另種風情。
走路,而且要慢慢走,是盛弘與世界相處的方式,更是他的創作養分。在《十三座城市》裡我們看到他的腳程已然往外推展得更遠,京都、香港、愛丁堡、倫敦、上海……書寫的風景更加多彩炫麗。如他自己所說的:「事實上我也會像集點遊戲一般地,在地圖標誌出曾經造訪的所在,看看去了哪些地方,但真正在心版留下深刻印記的,多是那些看似無所事事的片刻。」
王盛弘在《花都開好了》序文中說,走路是他藉以自我修復療癒精神的手段;走路讓他可以思考,走路讓他如獲新生。因為在路上,得以暫時放下,喘一口氣……所以,我們不難在《花都開好了》裡感受到作者的定見自信,他用自己不慍不火的節奏對應周遭的競速躁動,「穩穩地一個步伐接續一個步伐,走著走著,走進了小風輕吹的微涼初秋。環顧現實:他方的日常、園圃的勞動、飲茶吃魚喝一碗熱湯,觀察細膩而內省深刻;憶念往事……。」
讀盛弘的散文很過癮,對我而言,像是進行一場心情的「寧靜革命」。這世界太吵,就讓我們跟著盛弘看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