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對!——每一個勇敢發聲的孩子,都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11/11 在舊時代的社會裡,長輩常教導我們:「囝仔人有耳無嘴。」意思是小孩子應該乖乖聽話,不可亂講話,更不能質疑大人的話。 但長大後回頭想想——這樣真的是對的嗎? 我仍記得前陣子社會上引發關注的某大學女足「抽血換學分」事件。一名學生在加入校隊後,被教練要求定期抽血檢測。她起初以為這是為了提升運動表現,沒想到這樣的「非自願抽血」竟持續了兩年多。教練甚至以扣學分、退學相威脅,許多學生因此陷入焦慮與憂鬱,甚至被迫休學。面對不公,這位學生選擇勇敢站出來。她打破沉默,成為吹哨者,撼動整個體育與教育界。她說:「終於有人要聽我們的聲音。」——這句話,觸動了無數人的心。 這起事件提醒我們:與其教導孩子一味服從,不如引導他們學會思考、懂得表達,用理性與勇氣說出「我反對!」因為,正是那些看似微小的反對聲音,推動了世界的進步,讓社會變得更加正直與美好。 《我反對!學習正確表達反對意見》正是這樣一本鼓勵孩子勇敢思考、理性發聲的書。書中收錄許多真實的社會案例,講述那些敢於說「不」的人,如何以堅定信念撼動體制、改變歷史。 像是科學家伽利略,透過觀察與研究,勇敢挑戰「地球是宇宙中心」的錯誤觀點,開啟人類探索宇宙的時代;蘇珊‧安東尼反對「只有男性能投票」的不平等制度,最終推動女性取得選舉權;瑞典鐵路公司駕駛員們反對「禁止穿短褲」的規定,以「穿裙子上班」的創意方式表達抗議;羅莎‧帕克斯拒絕在公車上讓座,用沉默的勇氣揭露種族歧視的不公。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表達反對,並不是製造衝突,而是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面臨不同的意見與選擇。多數人的聲音不一定永遠正確;正因如此,更需要有人勇於發聲,為真理與公義堅持立場。只要以尊重與理性為出發點,每個人都能成為推動世界改變的一股力量。 在美國,有位七歲女孩愛蓮娜‧摩爾斯,因為被大人告誡「吃糖會蛀牙」而被禁止吃糖。她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決心研發「不會蛀牙的糖果」,並創立代糖品牌。她曾說:「人們有時會因為我是小孩而質疑我,但我知道,我們正在做好事,正在改變世界。」 身為大人的我們,也應該重新思考:是否還抱持著「囝仔人有耳無嘴」的觀念,無意間剝奪孩子表達的權利? 真正的教育,不是讓孩子乖乖聽話,而是引導他們理性思考、勇於表達。因為——正確的反對,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希望我們的孩子都擁有理性表達的勇氣,因為每一個勇敢發聲的孩子,都將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