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曾經,閱讀救了我:現在,我用閱讀翻轉一群孩子

看教科書,孩子只能向100分邁進,但如果不只看教科書,孩子會超越100分。洪蘭教授熬夜讀完推薦!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10個人喜歡
  • 9 288
    3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教育部閱讀磐石獎閱讀推手獎、《天下雜誌》閱讀典範教師得主。
讓洪蘭教授熬夜讀完的一本書!
 
洪蘭教授真摯推薦:「作者本身就是『閱讀創造未來』最好的例子……這是一本對學生、家長、老師都很有啟發的好書,我極力推薦它。」
 
看教科書,孩子只能向100分邁進,
但如果不只看教科書,孩子會超越100分。
60位老師、校長、教授等喝采推薦!
 
孩子們的基測成績,平均分數不但高於全苗栗縣的平均分數二十四分,更獲苗栗縣「基測傑出班級獎」。
 
特別企劃:關於閱讀,父母千萬不能做的10件事(以及該如何做)
關於閱讀,老師千萬不能做的10件事(以及該如何做)
27個「語喬老師小提醒」,讓老師、父母更輕易上手。
 
全台逾20場閱讀分享邀約,陸續增加中。
 
國中三年,她被欺負與嘲笑。
她躲進閱讀的世界。
如今,成為國中老師的,全心推動閱讀。
因為是閱讀,滋養了她的人生;是閱讀,讓她擁有追尋夢想的能力。她希望,能將這些帶給孩子們。
 
從細膩觀察每一個孩子無法閱讀的原因,並「量身訂做」的面對與處理;與孩子分享書,刻意在最懸疑處停下;讓孩子用麥克風「故事接龍」;將孩子的作品設計成桌曆;舉辦「不教」的手工書製作營隊等。在分享每一個創意活動的背後,包裹著的都是梁語喬最細膩的理解、同理與寬容,以及一顆最願意等待的心。
 
梁語喬近10年的閱讀耕耘,如今一片繁花盛景。
 
關於閱讀,父母千萬不能做的10件事
1.千萬不要叫孩子關掉電視、電腦、iPad去看書。
2.千萬不要為了成績,禁止孩子閱讀。
3.千萬不要一直否定孩子選的書。
……
 
關於閱讀,老師千萬不能做的10件事
1.千萬不要因為閱讀而多了很多作業。
2.千萬不要把閱讀和寫作直接做連結。
3.千萬不要什麼都沒教之前,就逼孩子分享閱讀。
 
本書特色
 
◎閱讀改變了梁語喬老師的一生,梁語喬老師無疑是閱讀的最佳代言人。
◎60位老師、校長、教授等喝采推薦!
◎梁語喬老師認為國中是建立孩子閱讀習慣的最後關鍵時刻,所以她極力呼籲,如果希望閱讀能深植在孩子心中,就必須把握住孩子的國中階段。

影音介紹


目錄

5【推薦序一】一本對學生、家長、老師都很有啟發的好書/洪蘭
9【推薦序二】閱讀的信念/陳昭珍
13來自各方的熱烈推薦
【特別企劃】
15關於閱讀,父母千萬不能做的十件事(以及該如何做)
34關於閱讀,老師千萬不能做的十件事(以及該如何做)
57【自序】閱讀幫我打開另一個世界
62序曲/基測的亮麗回饋──高於全苗栗縣平均二十四分
 
之一:閱讀這樣教,孩子不愛上也難
72推廣閱讀第一步──每個孩子隨手都要有一本書
81孩子無法閱讀的三大原因,以及改善方法
89如何改善孩子的閱讀偏食?(一)
96如何改善孩子的閱讀偏食?(二)
104國中生適合讀繪本嗎?──七步驟,孩子愛上閱讀
115老師先帶頭分享,自己讀了哪些動人的書
121學習單是必要的嗎?
129關於戀愛、分手……孩子從閱讀學到的
147如何讓孩子打開文學書?
153讓圖書室活起來的祕密──圖書室小志工
168讓孩子像討論連續劇般討論書?──從電影著手
 
之二:閱讀這樣教,給了孩子人生最大的養分
180從閱讀教孩子寫作?(一)──把孩子的作品做成桌曆
188從閱讀教孩子寫作?(二)──投稿
200透過閱讀,孩子學會「自學」
209讓孩子與作家面對面
217最有溫度的分享──教師讀書會
223閱讀是最好的情緒出口
232從閱讀學到的,不只是知識──福爾摩斯vs.喬大人
246閱讀戲劇
256國中生的閱讀「自尊」
262先陪伴孩子閱讀,而非總想著孩子在閱讀的收穫
 
之三:關於閱讀,孩子最動人的回饋
272最可怕的懲罰──不能閱讀
279老師,我們下星期要看哪一本書?
290因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不怕困難
297「喬姊!有什麼要幫忙的嗎?」
305讓任課老師刮目相看
 
315【後記】這一路上,我感謝……

序/導讀

【推薦序】
 
一本對學生、家長、老師都很有啟發的好書(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當出版社把這本書的稿子寄到我家時,我第二天正好要出國,我拿到稿子有點棘手,把它帶在路上看呢?怕厚厚一大本,很重揹不動,不看呢?我的個性又無法忍受出國前有事情未做完,所以就想先看幾頁再決定。想不到一看就放不下來,一直看到完,整晚沒有睡,第二天到飛機上補眠。
 
作者的文筆流暢,推動閱讀的經過很生動。她對過去不愛讀書、生字認得不多的孩子,從繪本著手去引導是很對的方式。孩子一定要先喜歡,覺得自己可以勝任,才會繼續去讀,絕對不可像書中那位老師斥責:「已經國中了,還在看繪本!」孩子覺得丟臉,去換了本大的看不懂的書來,假裝看,混過一堂課。老師的一句話打殺了他剛剛萌芽的閱讀心,看了讓人很心疼。其實不會就學到會,哪有丟臉?不管在哪個行業,「假裝」是最不可取的態度。
 
推動閱讀不難,誠如作者說的,給孩子書,給他閱讀時間就好了。這個觀念呼應了唐朝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說的種樹方法:樹種下去,土塞緊,只要有水,其餘就不要管它,它自然會好好地生長,千萬不可時時挖起來看它長根沒有。這個挖起來看,就是我們台灣學校最喜歡的閱讀單和心得報告,以為這樣就可以證明孩子有讀書。作者反對心得報告,我也是。明明讀得很愉快,現在卻要拿起那張八股的閱讀單,填上一堆抄就有的資料:作者、書名、出版日期、佳句摘錄……,真的很無聊,完全抹殺閱讀的樂趣。其實看多少本並不重要,有沒有看進去,產生新的想法,找到可用的知識才是重要。
 
對於尚未引進門的學生,作者用把故事講一半就停下來,引發動機的方式,讓他們自己去看,當大家都在搶這本書時,即使本來不想看的孩子也去搶了。所以後來作者班上的孩子早晨都會安安靜靜的自動閱讀,讓別班老師驚訝不已。他們若是沒看完,還會在下課十分鐘「趕工」,讓人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這群孩子真可愛!
 
閱讀的好處說不完,孩子開始自動打開書後,大人就可以放心,因為書中自有先聖先賢來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像作者自己說的,在國中時,班上沒有朋友,但是沒有關係,她有閱讀的習慣,回到家就去閣樓看書,一點都不寂寞。反而是那種一定要有人陪伴,或到人聲鼎沸的場所才不覺得寂寞的人很可憐,他精神上的幸福操縱在別人的手中了。
 
很多人分不清alone和lonely的差別,英文有一句諺語很好:"You may feel alone in the party or you may alone but not lonely."只要手邊有一本好書就夠了。有閱讀的孩子心靈永遠是充實的。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閱讀既然推了十年,老師們一定已經很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了,想不到還是有老師認為讀課本就好,不喜歡學生看課外書。我很高興作者有勇氣不從眾,不管別的老師怎麼說,還是繼續讓她的學生看課外書。事實證明她是對的,她班上的學生不但在學測考了全校最高分,還高於全苗栗縣平均24分,說明了知識是相通的,根本不分什麼課內和課外,背景知識越廣,讀課本越輕鬆。而且在二十一世紀科際整合的時代,跨領域最重要,知識只分有用沒用,沒有課內課外之分。希望這個例子能打破老師教科書至上的迷思。
 
語文是學習的載具,語文好,題目才看得懂(有個媽媽跟我說,她兒子不是不會做數學,而是現在基測數學應用題文字太長,他看不懂,不知題目在問什麼),其實任何科目都要用到語文能力,作者本身就是「閱讀創造未來」最好的例子,不管原來念什麼學校,有語文的能力,能自修就考得上大學,即使不曾接觸過的新領域也進得去,因為拿到手冊就可以自修。
 
閱讀還有另一個好處,教我們人情世故。很多社交場合,我們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才得體,這時,小說就幫上忙了,因為小說是有情境的,主角講了什麼話引起別人怎樣的反應,馬上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做。一九六九年,我去美國留學時,台灣剛剛有電視,還沒有開始轉播外國的電視劇,所以我對不同文化的生活不熟悉,幸好我喜歡看英文小說,從小說中,知道美國人生活的習慣,沒有出醜。
 
我也從看小說中,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很多英文生字。本來學語言最痛苦的就是背生字,若是一直停頓下來查生字會減低閱讀的興趣。我通常是一個生字出現三次後,才去查字典,因為重要的字會在書中重複出現,如果這個字不查,故事就接不下去,你要查;但是跳過這個字,故事一樣可以讀時,這個字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反正生字看多了自然會成為熟字,以後也有機會學到它。
 
當然,閱讀最大好處是幫助作文,有些學生詞彙不足,不會寫作文,但是在持續閱讀後,作文都進步了很多。其實,學作文不必送補習班,讓他閱讀即可,腹中有話要說,作文就寫得出來。文字只要通順,能表達意思就好,華麗的詞藻反而給人反感。
 
我覺得作者推閱讀成功的一點是辦壁報刊物,給學生一個發表的空間。黃春明在辦《九彎十八拐》時,已經七十歲了,我問他為何要如此辛苦?他說要鼓勵年輕人寫作,就要給他們發表的空間。從書中,看到學生對自己作品被發表出來的雀躍,知道黃春明是對的。
 
作者用拍賣老師不碎碎念的禮券來獎勵閱讀,令人拍案叫絕。美國很多孩子聖誕節送給父母的禮物就是一本兌換券:替爸爸剪草一次、替媽媽洗碗一次、替姊姊跑腿一次……,禮物本來就是看情意,不是看金錢。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兩個姊妹在車上說別人的壞話,作者只提醒一句:你們要做灰姑娘的姊姊嗎?小朋友一想,馬上住口了。用故事中的人物去規勸孩子是高招,它不傷和氣又達到目的。《史記》滑稽列傳中的淳于髡、優孟、東方朔皆是高手。中國人講究含蓄的美,我很欣賞這種規過法,比「把他給我叫過來」文雅有風度多了。我就是看到這一段後,決定不睡覺把書稿看完。
 
這是一本對學生、家長、老師(尤其那些不讓學生晨間閱讀的老師)都很有啟發的好書,我極力推薦它。

試閱

基測的亮麗回饋──高於全苗栗縣平均二十四分

阿憬是個自我要求高的學生,記得他在剛進來的時候,就很擔心自己國中的成績不夠優秀,所以如果我上課在提與課本不相關的事情時,他就會開始背注釋、看課文;而如果讓他們自習,他一定就會看教科書。

我找了他幾次,告訴他:「如果只看教科書,你永遠只能向一百分邁進,但是如果你不只看教科書,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已經超越一百分。」

阿憬半信半疑,但在班級氣氛的影響之下,他開始讀課外書,也開始在上課時,享受老師在課程以外的胡言亂語。

總是會答加分題的阿憬

有一天,畢業後,就讀高中的他回來找我。

「老師!我終於體會你說的那些話了!」他突然冒出這一句話。

「哪一句?」

學生總是忘了三年來,我對他們講了幾萬句話有了吧!後來,他告訴我是這一段話。

我問他:「如何體會到的?」

「在高中有許多考試,是沒有範圍的。不過,有很多,我還是會,因為很多在以前讀的課外書裡都有看到過。我的同學都不懂我為什麼老是會那些加分題。」阿憬得意的說。

「除了考試,人生有更多的事是這樣的。有一天,你會有更大的體會。」身為老師,還是要講點深奧的給他們聽。

阿憬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一自習,學生就自動讀課外書

在空白時間閱讀,找空白時間閱讀,早就已經是班上學生的習慣。

孩子們最喜歡突然得到的自習時間,因為突然多出一段可以自在閱讀的時間,讓他可以好好的看個夠,也因此,每次遇到要出差或者開會,其他老師都還滿樂意當我們班的代導或代課老師,因為就算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間,只要一句「自習!」學生自然會拿出一本書,然後專注的看書,一點聲音也沒有,管都不用管。

班上不管平常,還是段考,都是如此的狀況。尤其在段考的早自修,不會排小考,因此,段考的早上,孩子有更多時間可以看課外書。

是的,我們班在段考當天的早自修,仍然是課外閱讀的時光。不是段考不重要,而是我一直以來給學生的觀念是,不管什麼考試,平時就應該要準備好,而不是在早自修才來臨時抱佛腳。

我並沒有硬性規定段考早上一定要看教科書,還是課外書。在段考的早自修裡,他們可以自由決定要看什麼。不過,大家還是像平常一樣,看自己手上那一本看到一半的書。
任課老師的詑異

因為這樣的氛圍,到了三年級,快要基測的四月,教科書的課程結束後,開始有很多的自習時間。

這時候,開始有老師來向我反應:「語喬!你們班到底要不要考基測啊?」

「要啊!怎麼了?」我不懂我們班的任課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子問。

「那為什麼給他們自習,他們全部都給我拿課外書出來看?問他們不用考基測了嗎?他們回答我:『要啊!』可是還是繼續在看他們的課外書!」那位老師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喔,他們習慣自習的時間就可以讀課外書了,所以沒想到,我再跟他們說。」

其實,我也沒有覺得有什麼錯。不過想想,面對他們人生的第一場戰役,或許他們也該努力一下。

全起一起將課外書換成教科書,拚基測

於是,隔天的早自修,我跟他們說了我考教甄的故事。

「老師考過最難考的一場考試就是教甄。在考試前幾個月,老師迷上一部連續劇,可是老師也知道,這麼難的一場考試,老師必須全力以赴,才能有機會考上,所以,老師花了幾千塊錢,買了那部連續劇的DVD,然後告訴自己說,考完試,就可以一口氣看完了,現在開始,要拚一下了!然後就認真的拚教甄。」

「老師!那你有考上嗎?」學生提出了一個很可愛的問題。

「不然老師現在怎麼會在這裡跟你們說話呢?」

回答了這個可愛的問題之後,我接著說:「現在,你們也即將面對你們人生的第一場考試,分數高不高不重要,只是要把自己的實力給考出來,就不會遺憾,就能夠去到對你而言最好的學校。所以,從今天起,把書籤放在你看的那一頁,告訴自己,考完基測之後,你就有三個月的時間可以好好的看了。現在開始,我們一起拚基測。如果已經有自己讀書進度的人,可以讀自己的進度,如果不知道要怎麼複習的,來跟老師登記,老師幫你們訂考前三十天的複習教材,然後就每天每科一回的把題目做完!」

當然,我也告訴了他們一些考試的準備方式和注意事項。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班上同學很有默契的將課外書換成教科書,然後一樣的安靜、一樣的專注。

當時,我並不擔心他們考得好不好,因為我知道一場基測不會完全決定他們的未來,他們的人生還有許多的考驗和不同的抉擇,也有更多不同的機會去創造他們自己的人生。
榮獲「基測優良班級獎」

一開始,我讓他們讀課外書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擁有比教科書還多元、豐富的知識及價值觀,希望他們能夠從課外書中找到他們不同個體所需要的不同養分,能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有智慧及勇氣去抉擇及面對。

我知道他們所閱讀的點點滴滴都會跟他們的人生息息相關,但是,對三年後的基測會有什麼幫助,我倒是沒有這樣的期待。

不過,在基測結束後,我的班級得到了基測優良班級獎。這是苗栗縣獎勵的一個制度,分三個等級,也就是班級平均高於全縣平均五分、十分及十五分三個等級,每個等級有不同的獎勵。我們班得到的是十五分以上的等級。

我很好奇的去查了一下,結果,我們班的平均分數高於全縣的平均分數二十四分多。

這是我和學生都很意外的一個結果,畢竟成績在我們班,一直都不是很重要的事。不過,班上學生都考到了比自己預期更好的成績。

閱讀,並不會讓孩子成績退步

成績好的原因,絕不會只有單一一個,我相信我們班任課老師的用心,班上任課群的穩定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基測成績優良這一件事所回饋的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並不會讓學生的成績退步,並不會阻礙學生的學習。

我很高興的不是我們班的基測成績考得好,我更得意的是我們班的學生在這三年中,比別人讀了更多更多的好書,而我相信如此的他們,比起三年都在拚基測的人,對於自己的人生體驗,將具有更深度的見解。

我想,如同阿憬,我的學生,已經開始慢慢的發現閱讀的力量了。

語喬老師的小提醒

1.閱讀可以讓孩子考試考高分嗎?是的,但不是直接的。閱讀量多的時候,讀教科書的內容,也會比較容易理解,比較懂考試題目問什麼,但是,不會直接讓分數變高。

2.所以,如果只閱讀課外書,絕對不會讓孩子考試考高分的。作為父母及閱讀的推動者,都不該認為只要孩子愛閱讀就可以讓孩子考高分。

3.那為什麼要讓孩子閱讀呢?因為,人生最終並不是只有考試。升學的考試考得好,會讓人生多了更多的選擇機會,但不是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就會成功、才會成功。

4.人生要面對的問題,並不是考試卷裡的題目。複雜的人生要面對的抉擇,更不是只有A、B、C、D,所以在多變的社會中,除了教科書的知識之外,我們更需要透過多元的閱讀好書,來增加我們面對人生問題的智慧。

5.不管你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要記得一件事,想要考好試,還是要好好用功讀書。該做的功課要做,該背的書要背,該練習的題目要多練習,才會有好成績。但是,除了好好讀書考試外,還是可以有時間閱讀課外書,來增加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

6.只閱讀課外書是無法直接讓考試考高分的,但在用功之餘,多讀點好書並不會影響考試成績,這,才是我們班基測成績最重要的回饋。
關於閱讀,父母千萬不能做的10件事(以及該如何做)

1.千萬不要叫孩子關掉電視、電腦、iPad去看書。

「什麼?不能叫孩子關掉電視去閱讀,那不就讓孩子看電視看到天荒地老?」

當然不是不能叫孩子關掉電視或電腦。你可以叫孩子關掉電視,然後去吃飯;你可以叫孩子關掉電腦,早點睡覺;你可以叫孩子不要玩iPad,然後帶他去打球;你當然也可以叫孩子關掉任何的3C產品,然後去寫功課、去看明天要考試的書。

因為吃飯、睡覺是為了孩子的身體好,孩子知道;寫功課、看書是孩子的責任,他們知道這是他們要完成的事,所以雖然不甘不願,還是得去完成。

可是,「閱讀」並不是像吃飯或寫功課一樣,有即時的必須性。對孩子而言,閱讀跟身體無關,也不是他們的責任。如果叫他們關掉手上正玩得開心的iPad,去閱讀課外讀物,這種連結會是──「閱讀真討厭!」

因為閱讀,孩子不能做他喜歡的事,所以變得討厭,父母應該不想要這樣的結果吧!如果不想要有這樣的結果,那就千萬不要叫孩子關掉電視,去看一本課外讀物。

父母可以怎麼做:

雖然不要叫孩子關掉電視,去看一本課外讀物,但是,平時就可以和孩子約定看電視、玩電腦及iPad的時間。

比如一天使用3C產品的總和時間為一個小時,或是一個星期總共七個小時,看孩子是想把時間分配到每天去呢?還是想要自己調配時間?這中間包含他們做報告,或是和同學聯繫事情的時間,他們自己都要掌握好。

如果有特別狀況,孩子可以跟父母預支時間,但一定要還。

這樣,不管使用電視或電腦、iPad的時間,是事先規定的,當時間到的時候,提醒孩子關掉,則是說好的事,跟閱讀無關。

關掉之後,孩子想做什麼,是他們的自由,所以也不要叫他們去讀書。

孩子不能看電視、玩3C之後,時間會變得很多,也會變得很無聊。通常他們會先把功課寫完,如果寫完之後,還有時間,又覺得很無聊時,家中如果有他們感到興趣的或是好看的書,他們就會去看書了。

所以,父母要做的事,應該是偶爾和孩子們一起去逛書店,買幾本他們自己挑的書,或是在假日時,帶他們到圖書館逛逛,讓他們挑幾本書借回家。或許,在不知不覺中,就能開啟他們的閱讀興趣與習慣。
2.千萬不要逼孩子看你挑的書。

「可是,他們總是挑一些沒什麼養分的書。這樣,他們會進步嗎?我也是挑有趣的書、很好看的書啊!這樣也不行嗎?」

當然不行。不過,不行的不是你挑的書,而是那個「逼」字。因為這個字,會讓孩子自動開啟「反抗」裝置。

當他自己的書看得好好的,卻被你逼著看一本他並不熟悉或不感興趣的書時,他可能會產生出對「閱讀」這件事情反抗的情緒。

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讀哪一本書,記得,最差的方式就是「逼」。

只是,有時候,孩子們一直只讀自己熟悉,或者有興趣的書,父母會擔心孩子在閱讀上是不是沒有進步。

尤其,是在看到朋友同年齡的小孩,已經在讀很具思考性或程度很深的書籍時,這時候,父母總是覺得自己是不是該push孩子一把,幫助他們快速達到閱讀的另一種層次呢?

父母當然可以幫孩子們達到閱讀的新層次,但是方法絕對不是「逼」。

父母可以怎麼做:

有些小孩,讀著讀著,就會愈讀愈深、愈讀愈厚;有些孩子,雖然對閱讀有興趣,但卻在某個層次或領域就停留了。這時候,父母該做的事情是等待契機。

什麼樣的契機呢?就是跟孩子談條件的契機,比如:孩子有求於你的時候。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有許多五花八門額外的要求。比如,想要一雙新球鞋,但是鞋子還沒壞,生日也還沒到。比如,想要和朋友參加學校額外舉辦的活動,需要你的同意(不是全班參加的戶外教學或畢旅喔!那是本來就應該讓他們參加的)。或是,某天想要跟你多A一個小時的網路時間,跟朋友聊天等等,都是個契機。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和孩子談條件,例如,你跟孩子說:「好吧!如果你看完這本書,再跟我說說心得、想法,我就答應!」

這時候,只是找件事,讓你可以答應孩子的要求,而這個條件對他們又不難。

於是,他們會很樂意接受這個提議,打開這本書,並且讀完它。

不過,這本書可別超越孩子程度太多,免得適得其反。

這本書,最好是孩子本來就可以讀,也應該有興趣讀的書,只是他還不曾翻閱,於是透過一個機會,把這本書介紹給他。

如果他看完之後,發現你介紹的書真的很好看,那他下次也許會再找同一類的書來看,或是在挑書時,徵詢你的建議。

那麼,很恭喜你。你在挑書這件事上,已經得到孩子的認同。孩子會愛看你挑的書,從此,你就可以多買些想要給孩子看的書了!

不過,如果孩子要求你說,他不要上學,願意看一本書時,做父母的你可就千萬別答應喔!別忘了,孩子們可是有他們的學習責任要盡的。
關於閱讀,老師千萬不能做的10件事(以及該如何做)

1.千萬不要批評學生看的書。

「你已經是國中生了,怎麼還在看這麼幼稚的書?去換,換符合你程度的書來看。」

這是我聽見一位老師說過的話。我當下真的很驚訝,尤是是當我看到那個孩子一臉不悅的去挑了一本很厚的書放在眼前,打開來,然後眼神空洞的樣子,實在是令我印象深刻又很擔心,擔心這個學生從此不願意閱讀了。

其實,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不一樣。有些人,在還不認識字時,就接觸過很多的書──防水的書、毛毛書、貼紙書、玩具書等等,等到上小學開始認字之後,父母會常常陪他們去書局、圖書館看書,所以,到了國中,閱讀的能力不知不覺已經比同學累積多年。

但是,有些孩子,因為父母忙碌、因為父母離異、因為隔代教養等等許多不同的因素,讓他們在小學階段,除了教科書之外,並沒有接觸過太多課外讀物。如果他們在上國中之後,還願意打開書,不就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嗎?如果他們願意從他們有意願,且符合他們閱讀程度的書慢慢看起,不是很好的事嗎?我們實在不該用不好的言語來否定他,畢竟閱讀不是考試,沒有國中生應該看多有深度的書,即使是大人,看看繪本、看看童書,也可以有很珍貴的獲得。

一個願意開始閱讀的孩子,需要的是我們的肯定與自在。當他們在閱讀這件事上,得到的是肯定與自在。我想,他們會很願意繼續下去,而這個繼續,能幫助他們開啟一個廣闊的世界。

所以,請千萬別不小心傷害了他們閱讀的自尊,讓他們從此關上他們閱讀的那顆心。

老師可以怎麼做:

閱讀經驗比較少的學生,多會選圖畫比較多,字比較少的、有注音的、繪本,或是漫畫,這個時候,他們願意打開他們可以讀的書,是很珍貴的事,千萬不要否定他們。

先讓他們放心的讀,然後,每天都有給他們閱讀的時間,常常帶他們去圖書館認識書,自然而然的會增加他們的閱讀經驗。等時機成熟時,再循序漸進的引導他們讀不一樣的書。漸漸的,他們就會去讀更好看的書。

所以,不是要求他們要讀符合他們年紀的書,而是要給他們足夠的閱讀時間和書,讓他們可以累積到你希望的閱讀程度。

2.千萬不要讓自己填滿閱讀課的時間。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老師是非常認真的,認真的備課、認真的上課,認真的改作業、認真的帶班,但是,在推動閱讀時,請千萬別認真的讓自己講課的時間,填滿所有閱讀課的時間。

很多老師對閱讀課其實是很惶恐的。因為沒有標準的上課教材與內容,於是會參加很多的研習,學習許多的閱讀技巧、閱讀理解策略,也會設計很多好的閱讀課程、設計許多優良讀本的學習單,但是,即使設計再好的課程或學習單,也請千萬不要讓自己的教學,填滿學生閱讀的時間。

在閱讀這件事情上,老師一定要記得一件事──閱讀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即使是參加讀書會,和好朋友分享,互相討論,也都需要透過自己閱讀有所得之後,才能為之。

現在的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很滿,在家的時間也很滿,如果真的想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請一定要空出一點時間,讓孩子每天都有可以自己安靜閱讀的時間,不然,即使孩子學到許多閱讀技巧、策略,卻無法透過大量的閱讀來熟稔。

老師可以怎麼做:

早自修的時間,最好能夠訓練學生只能寫考卷和看課外讀物,也允許學生可以在寫完考卷之後,看自己手上的課外讀物,如此,學生就會有每天可以閱讀的時間。

雖然這是很零碎的時間,但是這樣的習慣,會讓孩子養成一打開書就可以讀的能力,而且,三年早自修考試剩下的時間,是你想像不到的多。

如果孩子看到一本他愛的書,你會發現,孩子不僅下課會看,甚至會帶回家看,這個時候,書的魅力終於可以和學生家中的電腦一較高下了。

所以,在孩子還沒閱讀習慣時,請多給他們一點自己閱讀的時間,多讓他們到圖書館看看書、借借書,漸漸的,當他們都有閱讀習慣以後,就會自己找到時間閱讀。這個時候,再慢慢的加入可以讓他們讀得更深、更廣的課程,我想,他們的收穫會更多。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06006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he**926 說:
    2015-04-17
    作者的關於閱讀絕對不能做的事情,是一開始吸引我的動力,乍看之下有些疑問,但是聽完作者的解釋.但書,發現真的很有道理.作者也引用了很多其他書籍的內容,讓我好奇想要去找這些書來看,更重要的事,她打破了我對於書籍偏食的觀念,不同的書籍,可以帶來人生不同的感受,十分推薦!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預計 2025/09/2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