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佳人
內容簡介
透過文茜的靈犀之眼,鑑往知來,伴你度過2009。
「閱讀歷史,初始你看得比別人悲觀,終極你知道一切都會過去。」
睽違三年,陳文茜的筆未曾停歇。2008年金融海嘯襲捲而來,學歷史也長期閱讀歷史的她,帶大家回顧三○年代大蕭條時代的 快樂和沮喪,在歷史的轉折中重新反思,這對我們的意義和衝擊,究竟是什麼?
崛起於大蕭條年代的人物,包括張愛玲、CoCo Chanel這些亂世奇女子,以及在這一波金融風暴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他們懂得經營自己,除了擁有天才夢之外,也知道只有自己才是唯一的資產。
雖然我們將面臨二十年來最高的失業率,但絕非世界末日。也不會是「我們這一代經歷最糟的狀況」。因為,除了年齡二十歲的這 輩台灣人之外,台灣人誰沒窮過?沒苦過?
閱讀過往歷史,我們不要過度恐慌,也無須擔憂,因為每一個經濟都有它的循環。花開花謝,只要它深植土中,終有再綻放的一 天。
目錄
亂世佳人
擦上妳的口紅吧!
快樂經濟
當華爾街也下毒
夢迴華爾街
美好時光之後
不是此生最糟
凱因斯先生
不是末日
山裡的野薑花
輯二 千古絕唱
曲終人不散——孟小冬與梅蘭芳
千古絕唱梅蘭芳
夢想與悲憤
北京的回憶
從北京到天津,殘月京夢
全聚德取洋名
在北京見章詒和
應該自己讀歷史
輯三 都市徬徨
雲門傳奇
為什麼台北沒有福斯特
我們的都市徬徨
恐懼創意
挪威森林要關門
讀舒國治「台北小吃」偶得
雨中草山行館
山居歲月
陽明山使館區
痣的語錄
百家爭鳴
小人物狂想曲-看楊宗緯出庭
輯四 2006‧紅花雨
相逢紅花雨的道路上
施明德的肝癌告白
李伯伯,到「戶外」走一走
等待人民的起訴書
這個非度過不可的年
回憶1963年,828大遊行
人生轉折
寶藏遊戲
輯五 邂逅夢想
高爾式的政治權力
我們活在史上最熱的一年
歐巴馬的夢想人生
停滯的法蘭西
我們浪費了在此
遇見羅傑斯
萊卡的太空邂逅
為什麼王佳芝拒絕不了鑽石?
試閱
張愛玲與CoCo Chanel這兩個才女,皆話題女王,都是搔首弄姿之輩。同代自命清高的文人多為貶抑,但迷戀她們的眾生,卻橫跨時代與年齡。大蕭條亂世中,兩位只求自身太平的女子,最終也真的成了世紀巔峰的奇才。
我們這時代本來不是羅曼蒂克的,這是張愛玲的話,寫於大蕭條後七年。
引用張語,因為生在金融海嘯,要活的稱心,恐怕得夠老夠透徹;或夠年輕,不知世間崎嶇,才能心情愉悅。
我現在五十,比我年輕的,記憶中戰亂貧窮的畫面皆以黑白影集播出。說世界大戰,道石油危機,邱吉爾是黑白,孫運璿也是黑白;我們從不知他們打的領帶什麼顏色。電視影像科技的進展,給了我們錯覺,危機只存在於黑白的時代,自從人類的報導世界成為彩色後,世間早已一片繽紛美好。
金融海嘯誘引我回頭,閱讀崛起於1920至1930大蕭條年代許多人物,其中最精彩的首推兩個女人,張愛玲與CoCo Chanel。她們都活在那個因大蕭條而極端主義戰爭的年代;CoCo略長張愛玲十來歲。我常捫心自問,如果與她們活在同一時代,我會和她們做出相同的選擇嗎?我還能如此推崇這兩個女人嗎?
首先這兩個女人都曾是「漢奸」或「法賊」。張愛玲嫁給了「偽」政權大官胡蘭成;CoCo Chanel德軍入侵巴黎時,與一名德國軍官同居。大戰後人們質問香奈兒女士,何故「賣國」?她不只不道歉,還輕佻地回言:「和一個男人上床,需要檢查他的護照嗎?」
其次,這兩個才女,皆話題女王,都是搔首弄姿之輩。同代自命清高的文人多為貶抑,但迷戀她們的眾生,卻橫跨時代與年齡,擁愛不已。張愛玲與沈從文同時成名,她是上海灘那一輩小說家最早奇裝異服,攝像上畫報,宣傳自己的女文人。這種附庸大眾文化的炒作法,自非沈從文、魯迅等革命文學家願意幹的事。她晚年孤寂,惜字如金,與少女時成名趁早,紅唇時髦成了極大對比。如果張愛玲一開始採取的不是畫報型的宣傳策略,走個嚴肅路線,她的文學是否仍擁有今日相同的經典地位?張愛玲本人與作品都成了傳奇,互為疊影,世要夠亂,才能出佳人。那個戰火中唯一最無國仇家恨、只求紙醉金迷的上海孤島,出現一名明哲保身的亂世佳人,側側輕怨的文字,竟給了中國人戰火中避世唯一的慰藉。
CoCo Chanel更「過份」,她的人生簡直有如一本謊言集。絕口不提出身孤兒院,一生利用男人,認定上流社會的價值,只求往上爬。永不停止的向上爬,成了她人生唯一相信的道德。從巴黎到維琪「偽」政府,從維琪避至瑞士,再從此處不留人的法國、發展至新興時尚帝國美國;香奈兒出身比張愛玲更窮困,也因此更沒有道德包袱。一切只為了發展她們曠世的天才,除此之外別無生存原則。
這兩個女人皆活在大蕭條時代,亂世裡經營自己,有時也被逼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原因之一,她們很早即明瞭自己除了天才的夢外,一無所有。CoCo的姪兒,是她在孤兒院一同長大的姊姊唯一的後代,德國入侵時姪兒被關進集中營,CoCo與德國軍官的賣國性事保住了她自己之外,還救出了她的姪兒。而張愛玲的故事大家聽多了,出生於銀進銀出的父親家庭,成長後渴望著自由,她形容自己出走父親的家「沒有一點慷慨激昂。我們這時代本來不是羅曼蒂克的。」經過一番算計,她決心只有自己才是唯一的資產。十六歲時的張愛玲已愛看《聊齋》與《俗氣的巴黎時裝報告》,她寫〈更衣記〉,只提到了法國大時裝公司如Le long掇 Schiaparellis掇,CoCo Chanel對她而言,還是一門太高級遙遠的時尚知識;但她已批評起中國裁縫,沒主張。並明言,如果男性們對衣著感到興趣些,也許他們會安分一點,不致千方百計爭取社會聲望,禍國殃民。這一點香奈兒女士戰後,曾於美國時尚雜誌專訪時,說了相同的話,「那些戰爭的發動者,不懂得追求時尚,男人們要像女人一樣愛起花邊帽,天下就太平了。」
大蕭條亂世中,兩位只求自身太平的女子,最終也真的成了世紀巔峰的奇才。「我們的時代本來不是羅曼蒂克的」,她們世故地選擇冷視人間,女人救不了時代的悲苦,只救得了自己的天才。CoCo死的時候,法國總統將之比喻「法國廿世紀留下的三個名字,戴高樂、畢卡索與香奈兒」。她們錯了嗎?我沒有答案。(2008.10.22)
千古絕唱梅蘭芳
梅蘭芳出生那一年中國開始了大災難,可是畫報等通俗流行刊物的崛起,把梅蘭芳、尚小雲等名角扮相如好萊塢般的明星,送到劇院外的非京劇觀眾。於是梅蘭芳台上是戲,台下私人生活更成了戲。
梅蘭芳是第一位把中國京劇帶到世界舞台的藝術家;2007年10月底,北京一座現代建築京劇院落成,以他為名。
二十一世紀崛起的中國,尋找一位觀眾們都已老字去的京劇名角當符號,它的意義讓我想起倫敦泰晤士河南岸都市更新計劃中的莎士比亞劇場。梅蘭芳大紅於中國最沒落的年代;戰亂愈大,他愈紅。他的票友們,多半已亡故;即便傳人梅葆玖、梅葆玥到台灣演出時的觀眾,都已是蔣緯國、陳立夫那一輩的人。
1949年中共剛取得政權,10月1日梅蘭芳參加了「開國盛典」,共產黨大幹部們最常和梅蘭芳打趣的話,多半是「大冬天把鋪蓋都賣了,就為了瞧梅老您一眼。」章詒和回憶她父親1956年看一齣蹺功戲,後排坐著賀龍,一拳打在章詒和父親後背上,接著笑說:「他媽的!所有的部長都來了,比國務院開會還積極。」
現在則不管梅派、余派,即便京劇發跡的北京京城,京劇觀眾已全然換了一批新人;其中一大半還是迷戀百年中國戲曲文化的洋人們。正如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教皇劇場的古典演出,多半為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中南海的新政權貴,平均年齡不過六十,梅蘭芳大紅的時候(1914~1937年),他們有的還沒有從娘胎裡出生。
京劇當年大紅,拜兩個中國惡名昭彰的人事因素。一是慈禧,一為現代庸俗媒體畫報的出現。梅蘭芳雖說家裡三代都是名角,但他祖父與父親那輩唱戲的人,可苦得很。他的親生父親梅竹芬,不選戲、不講價、也不能挑班,最後唱死累死在舞台上,不過二十五歲。祖父梅巧玲少年時給班主打得手掌稀爛、紋路都瞧不清楚;後來雖唱出點名堂主持「四喜班」,也得開設「堂子」,就像今日酒樓,手下戲班子以「男色」誘酒兼唱戲,才得維持整班的生計。
梅蘭芳出生那一年中國開始了大災難,慈禧把擴建海軍的錢挪蓋頤和園,並全力推展宮廷戲劇;北洋水師覆滅後十天,梅蘭芳誕生了。另一個大利於「梅式傳奇」的因素乃明星制度透過「畫報」,成了塑造家喻戶曉知名人物的最佳推手。梅蘭芳一出生,時代即陷於動盪中,按理民生更壞、時局更亂,唱戲的理應比過往更苦。可是畫報等通俗流行刊物崛起,把梅蘭芳、尚小雲等名角扮相如好萊塢般的明星,送到劇院外的非京劇觀眾。於是梅蘭芳台上是戲,台下私人生活更成了戲。他的反串已不只是傳統戲曲的扮演,出生於堂子,結了三次婚,似女似男;第三任妻子孟小冬也是名角,在舞台上還反串老生。於是男的看似女,女的望似男;倆人既結婚,又常轉換性別角色。孟小冬後來與梅蘭芳離異,跟了杜月笙。這種原本在梨園中常有的私情糾紛,透過畫報的加油添醋,給守舊的中國帶來無與倫比的話題,甚至直追徐志摩與陸小曼的結婚宣告。
梅蘭芳夠美,章詒和曾向我透露梅蘭芳「包裝」的訣門。梅式耳朵特大,且有點招風耳之不雅型態,梅蘭芳登台前把耳朵往後一黏,蓋上頭套,扮相即沒了缺陷。而台下平時,梅蘭芳總是一襲乾淨白襯衫,絕不含糊。眉修、膚潤,從不像中國男人般邋遢。現代東京流行的「花美男」,比起梅蘭芳整整晚了一百年。
上海被日本人佔領後,梅蘭芳封口不唱戲,且蓄髭明志,辦畫展謀生。1945年後,他開口再唱已隔八年,觀眾們覺得梅嗓已不如從前;可是他抗日加入了愛國色彩,更加偉大。1951年他出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確定了藝術宗師的地位,1961年,67歲病逝。死前四天梅的大戲迷周恩來知道他不行了,還特從北戴河趕回北京探視病情。他死得早,還好沒遇上文革;2007年新北京崛起後,以他招牌為名的劇院,向全世界花枝招展地唱起新京城的戲。
國難時他紅,文革時他死,等中國再崛起,梅蘭芳居然又復活了。(2007.12.7)
不是此生最糟
二○○八年華爾街金融海嘯,對我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我們將有二十年來最高的失業率,百萬人沒有工作,且跨行、跨年齡、跨學歷。處於不安的狀態,但絕非世界末日,也不會是「我們這一代經歷最糟的狀況。」除了年齡二十歲的這輩台灣人之外,台灣人誰沒窮過?沒苦過?
「哦!我們正經歷此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我愈來愈憎恨這一類型沒有意義的美國白人談話。我們的時代真的那麼糟嗎?以一位猶太人的座標,如果年歲五十以上,他的父母親即是被丟到毒瓦斯爐燒掉的那一代;年幼出生時,家庭剛遷徙逃難倫敦、紐約,家貧如洗,一無所有。以一位1949遷徙台灣外省後代,例如王偉忠吧,他家幼時連不滴雨的屋頂,都是豪奢;父親僅是一名士官長,從一個壕溝逃生至另一個壕溝,糊里糊塗來到不知名的島嶼,安個家吧,可是離鄉離爹娘幾萬哩!以一位本省家庭的後代比如我,今日物質生活的豐饒,大冰箱冷氣汽車,每日最大的煩惱竟是肥胖,我如何想像這句柏南奇的談話,「此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我的確愈來愈憎恨這句話。這句話揭露了談話者美國上流社會的白人史觀;在他們有生之年,出生於綠草如茵的家園,搭乘典雅克萊斯勒轎車,著粉紅色七分褲的母親,與每年年底一棵剛從山上砍伐新鮮閃閃發亮的聖誕大樹。世界沒有戰爭、沒有災難,那怕與他們同一個國度的黑人,都是另一個國家,甚且另一個星球的故事。所謂「我們這一代」,敘述的是地球少數人類的有限歷史經驗,顯然他們從不打算問問其他人的感受;他們就是世界,就是歷史。
但罵歸罵,我們至今真得三字經地毫無選擇被這群少數人主宰。美國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國與出口終極點;華爾街一群人病了,世界猶如心臟遭重擊;信貸跟著緊縮,各國好似失去大量血液的患者,活的氣若游絲;全球經濟一起送入加護病房。
這種生產鏈現象,並非此波全球化才發生。1929美國大蕭條時,遠至紐西蘭、日本、丹麥皆受重創。我們很難想像當時搭船至少數月才能抵達的美國與日本之間,如何開啟了絲襪貿易。所有日本的絲襪工廠皆停工,日本一位歷史學家敘述那些從鳥取至大阪上工的工人,如何絕望地搭著鐵道回家鄉。幣值皆薄,辛苦工作數年的工資換不了一箱衣物給家裡的老小;行經合掌村落,望見水裡逸樂的錦鯉,羨其處境,竟忍不住向上蒼合十祈禱,盼自己化作水中之物,永不超生。
撇開白人有限史觀,2008年華爾街金融海嘯,對我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以當代的接單生產時間計算,美國歐洲耶誕旺季皆墨,意思是亞洲下一季至半年後的經濟會出現更大幅裁員或倒閉的現象。半年內多數企業只有三種處境,獲利衰退、嚴重虧損、或周轉不靈倒閉。我們將有二十年來最高的失業率,百萬人沒有工作,且跨行、跨年齡、跨學歷。處於不安的狀態,但絕非世界末日,也不會是「我們這一代經歷最糟的狀況。」除了年齡二十歲的這輩台灣人之外,台灣人誰沒窮過?沒苦過?
我給身邊的人,不同狀態,不同的建議:
如果你是一位有上千萬台幣積蓄的人,別聽什麼「現金為王」的鬼話,盡量到市場消費。你的每一筆花費,在不景氣的年代,都是慈善。如果我是馬英九,擁有六千萬定存,我會每個月初到月尾,天天花費,買好的畫,買大量的書,買江蕙、蔡琴、五月天的好聽音樂,買新款的牛仔褲,固定宴請母親朋友,到處送生日蛋糕、送花,甚至打掉臉上老人斑……,把消費當公務行程之一,把薪水花一半以上,帶動全台資金富有者刺激景氣的好習慣。馬英九想捐3600元消費券給公益,他不如花36萬消費,再把買來的物品送給孤兒院。捐消費券這種小功德,就留給月入伍萬的薪水階級吧!
如果你失業了,但仍有部分儲蓄,別過度沮喪。這可能是你投資自己最好的機會,回學校上一門對自己未來有用的功課。例如會計、管理、創業、行銷、其他一技之長、以及流利的英語,為日後的經濟復甦做準備,累積更強的競爭力。
如果你仍有職業,但你熬得很苦,不妨日行一善。搭計程車,多給點小費;吃小攤販,多買一份給窮同事。看到比你更苦、更不快樂的人,你會惜福;日子也就慢慢過去了。
下週我自動向電視台報名,上工多主持兩天。我想眾人賺錢那麼難,自己不該再休息,決定多主持節目,然後把賺來的錢,或捐公益,或者好好地大花特花。奇怪,原本病痛的身體,竟然精神抖擻起來,這世界一直都是有付出才有回饋,不是嗎?(2008.11.21)
遇見羅傑斯
羅傑斯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十九世紀屬於英國人,二十世紀美國崛起,苦難了數百年後中國將在二十一世紀崛起,並成為地球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如今他卻把家移至新加坡,亞洲最靠近中國的城市之一。他鼓勵女兒的方法,也很商品——「妳們長大後將成最具競爭力的人類!」
剛遇見Jim Rogers ,我嚇了一跳。台灣稱他投資大師,外國給他安個名字量子基金之父,無論哪一個名號,都與他的身材太不相符合。他大概只高出我的肩膀一點點,與他握手寒喧,我的視線落在他的頭頂後穴;道別吻頰,我得彎著腰才能在他耳邊說句親切的話。
但人真的不能只看外表;他坐下來和我聊了約莫半小時,談經濟預測、通貨膨脹、熱門商品、石油價格、中國很牛。語言既精確,又不囉嗦,人聰明到了極頂。問他高油價何時結束?他提起四十年來沒有一個新油井被開採,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惟一可以影響的中東國家,早已過了黃金量產期,未來再怎麼增產,數量有限。對於美國眾議員把高油價歸諸投機客炒作,他嗤之以鼻,「政客說的經濟結論,不為經濟,只為他們的政治利益,譁眾取寵!」
他要人們冷靜地回到一個簡單的數學,如果四十年來沒有新的油井供應投入市場,市場卻因中、印、東歐、拉美、亞洲各新興市場崛起,需求增加數倍,為何油價不該大漲?他毫不猶豫地預言,十年後,油價更貴。
問羅傑斯,替代能源的出現可以緩解高油價嗎?他不引經據典,也不想說高調,「蓋一座核能電廠,需時十年;全面推高替代能源並使其量產,科技上也得等個十年以上」。
所以他的結論很悲觀,這次通膨,人類需花個十年,才會結束。
羅傑斯聰明驚奇之處,不是他今天才說這些話,而是2004年。當他撰寫《熱門商品》(Hot Commodities)一書時,即預言我們今日的遭遇。他說我們今日所遭遇的通膨,只是初期、剛開始的階段,苦日子還很長。
羅傑斯的下一個預言,是中國。他新近又整理了一本口述的書《中國很牛》,這本書不像他的「熱門商品」嚴謹整理各方數據,但相等宏觀地看到了世界發展的未來趨勢。他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十九世紀屬於英國人,二十世紀美國崛起,苦難了數百年後中國將在二十一世紀崛起,並成為地球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問他通膨對中國的影響?羅傑斯不像一般經濟學家那麼囉嗦,他提出煤是今日石油惟一可行的替代物,中國產煤自給自足,能源需求一半以上可依賴煤;因此當全球為高油價所苦時,中國將開採更多的煤,尤其發展液化煤的技術使其脫離污染。中國可能因其他國家經濟通膨停滯,反躍升全球經濟最強盛的國家。
羅傑斯當年與索羅斯共創量子基金,報酬率嚇死人,高達4000%。我想他應該是位美裔猶太人吧,如今他卻把家移至新加坡,亞洲最靠近中國的城市之一。問他為什麼不是上海、北京或香港?他說中國污染太嚴重,香港說廣東話又習用繁體字,他直言那是一種即將「絕種」的文字。他的兩個女兒當然都是白皮膚、黃頭髮,每日讀中文書、習了一口京片子,寫簡體中文。他鼓勵女兒的方法,也很「商品」,「妳們長大後將成最具競爭力的人類!」
打著招牌楸楸領結,告別時他提起樸實的小黑包,向台北喜來登飯店侍者要了兩包糖;一包給了我,一包藏在自己口袋裡。趕著前往總統府見馬英九,他留了一句話當紀念物送我,「Sisy,別把妳的糖送人,十年後它將是大熱門商品。」(2008.6.27)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晚安,我的生命
我相信‧失敗
亂世佳人
陳文茜虛擬人生
為愛奔波
文茜小妹大
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
微笑刻痕【圓滿版】
我害怕.成功
樹,不在了
文茜語錄
文茜詠歎調
文茜的百年驛站:他們的漂泊與沉默,是我一整年的回憶
給逆境中的你
只怕陳文茜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