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你以為的應該,其實都大可不必:停止「再加把勁」,突破生存困境

  • 79 277
    35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自我成長生活哲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本田秀夫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簡毓棻
  • 出版社: 世茂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3/01/04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不做「需要做的事」,而是找出「想做的事」。
來自精神科醫師的放棄指南


因為太在乎周圍的人而心力交瘁?
明明一再小心卻總是不斷犯錯, 知道要「再加把勁」,卻越是適得其反。
有生存困境的人並不是因為能力差或懶惰,而是因為「發展障礙」。
並不是不夠努力,而是生來就如此。

因為發展障礙而感到生存不易的人們,為了強迫自己配合他人而引起的「二度障礙」,導致更感到窒礙難行。所謂的「二度障礙」是指,因為生活環境所帶來的壓力所引起的第二次障礙
一旦出現二度障礙,人就會變得「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勁」「逐漸找不到熱愛的事物」「逐漸缺乏自信」「注意力變得低落」「容易感到疲憊」等。有時候甚至會出現,老是擔心有壞事將要發生的狀況,因而總是處於緊張狀態之中。

人的能量是有極限的。在有限資源裡,試著重新找出你真心想要做的事、做了比較好的事、捨棄也沒關係的事。
只要緩和內心那股「非得做什麼不可」的義務感,身體自然就會開始行動。
「找出『不做也沒關係的事』並試著放手」,並不是逃避的做法,反而能專心尋找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減輕「感覺活得痛苦」的訣竅

不善於跟人打招呼
╳時刻記得要好好打招呼
○與人錯身而過時,看著鞋子

臉盲而且記不得別人的名字
╳向他人隱瞞自己是臉盲與不擅長記憶名字的事
○向他人坦承「自己不擅長記憶他人名字」

總是一不小心就犯錯
╳留意下次不要再犯錯
○請他人幫忙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作者

本田秀夫

信州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兒童心理診療部部長兼診療教授。
特定非营利活動法人NESTJAPAN 理事長。
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1988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歷經東京大學附屬醫院、國立精神暨神經中心武醫院後,在横濱市综合復健中心從事發展障礙的臨床診療與研究,長達20年。2011年,任職山梨縣立心理發展綜合支援中心的第一任所長。
2014年信州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兒童心理診療部部長。自2018年起,發表過許多有關發展障礙的學術論文,並擔任英國自閉症學術專門期刊《Autism》的編輯委員。
日本自閉症スペクトラム學會會長、日本兒童青年精神醫學會理事、日本自閉症協會理事。2019年曾參加NHK電視節目《ブロフェッショナル 仕事の流儀》,蔚為話題。
主要著作有《我只是與眾不同:10人中就有1人是泛自閉症者的真相》書泉出版社、《発達障害 生きづらさを抱える少数派の「種族」たち》(SBクリエイティブ)、共同著作有《最新図解 女性の発達害サポートブック》ナツメ社)。

譯者

譯者簡介
簡毓棻


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
對於事物總是抱持好奇心,喜歡問問題。
熱愛文字,希望藉由文字,將溫度傳遞給更多人。

目錄

前言

第1章 生存困境從何而來

01為什麼我總是感到窒礙難行
●你是否太過於想要配合他人
●人之所以會在意他人眼光的原因
●你有沒有「適度的安心」「適度的評價」
●就算被他人嫌棄,會有什麼損失嗎?
●再更自我中心一點也沒關係

02發展障礙有時也會讓人感到生存困難
●即使沒有獲得醫生診斷,有天生特質的人不少
●有時候,光靠自己的努力也無法克服
●與其克服自己的不擅長之處,不如找出「容易生存的方法」

03生存困難模式1太過於在意「微笑」
●總是被說話很多的業務員
●每件事都想要從頭到尾說明一遍
●把「不做也沒關係的事」當作是義務

04生存困難模式2分不清優先順序
●老是被指責「那不是現在該做的事吧」
●事先跟其他人預告「我一旦開始焦慮,就容易犯錯」

05生存困難模式3無法隨機應變
●「我的工作方式該不會是錯誤的吧」
●只要在被指責的當下自我反省就夠了

06生存困難模式4說著「正確言論」,對方快要站不住腳時
●「我才是對的!你錯了!」
●對方也有自己的狀態
●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事實與理論」上,而非在意對方的心情

07生存困難模式5不自覺地想要符合他人的期待
●就算是完美主義者,也有過不了的難關
●事情尚未結束前,犯幾次錯都可以

08生存困難模式6就算心裡不喜歡,也無法出口拒絕
●不經意地就說OK
●為了不被請託而轉換場所
●試著挑戰「減少一件該做的事」
Point把規則擺在協調性之前
●如此一來就不會輕易受人影響
●不要太在意他人評價。對於他人的評價充耳不聞也很重要
CASE 01每次在社交場合中都無法順利表達想法
CASE 02很難把意見說出口
CASE 03不善於跟人打招呼
CASE 04關係好的人很少
CASE 05不擅長與人聚會1最怕喝酒時的人際交流
CASE 06不擅長與人聚會2總是情緒高昂而失敗
CASE 07總是太在意他人的臉色
CASE 08臉盲而且記不得別人的名字

第2章 人際關係裡「不做也沒關係的事」
Point把規則擺在協調性之前
●如此一來就不會輕易受人影響
●不要太在意他人評價。對於他人的評價充耳不聞也很重要

CASE 01每次在社交場合中都無法順利表達想法
CASE 02很難把意見說出口
CASE 03不善於跟人打招呼
CASE 04關係好的人很少
CASE 05不擅長與人聚會1最怕喝酒時的人際交流
CASE 06不擅長與人聚會2總是情緒高昂而失敗
CASE 07總是太在意他人的臉色
CASE 08臉盲而且記不得別人的名字
CASE 09維持人際關係這件事本身就充滿壓力
CASE 10感覺只有自己跟其他人不同,內心有疏離感

第3章 工作上「不做也沒關係的事」
Point做不來的事,不要勉強自己
●意外發現,很多事「不做也沒關係」
●學會「自律技巧」與「社交技巧」
●尋找可商量的對象是非常重要的
CASE 01總是一不小心就犯錯
CASE 02無法收拾
CASE 03不擅長時間管理
CASE 04總是把不擅長的事擺到最後才做
CASE 05再怎麼忙都無法拒絕他人請求
COLUMN工作做過頭不見得是壞事
CASE 06工作做過頭,身體快要撐不下去
CASE 07招來失敗
CASE 08缺乏協調性
COLUMN就算做白工也不在意的日本社會
CASE 09老是惹怒他人,真令人難受
CASE 10想要辭職卻沒辦法辭職

第4章 日常生活中「不做也沒關係的事」
Point學會切換開關
●就算私生活有點紊亂也沒關係
●「想做的事」跟「應該做的事」之間的平衡
●難以取得「工作與生活間平衡」的狀況
●思考「樂趣與責任之間的平衡」
●以「想做的事」為最優先
●做不到的事直說「做不到」就好

CASE 01生活節奏亂了譜
CASE 02金錢觀念不佳
CASE 03對於服裝沒有概念
CASE 04容易感覺身體不舒服
CASE 05有時候會太過敏感

第5章 找出「不做也沒關係的事」,讓心情更輕盈
01持續做「試著做做看」「變得輕鬆」
●我小時候曾試著放手做做看的那些事
●試著意識到去調整「理想圖」與「目標」
●有時候與家人或朋友商量後,就能找到解決方法

02心情不開朗時,試著把重心擺在「心理健康」上
●當睡眠或飲食不順暢,有可能是能量不足
●身心健康門診請找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

03感覺「生存困難」的原因有時候可能起因於精神疾病
●一直覺得辛苦,請及早前往醫療診所就診

04「敏感的人」與「生存困難」
●具有發展障礙特質的人,有可能是過於敏感的人
●如果發現自己「太過在意他人」,就找人聊聊

05每個人的生存方式天差地別
●該怎麼做才能不受他人評價影響,自在地生活
●該怎麼做才能持續去做自已想做的事
●活出只屬於你的人生

後記

序/導讀

前言
你是否曾發生過這樣的事呢?


●明明已經很小心了,工作上卻還是不斷犯錯。
●明明不想出口的話,卻還是說溜嘴,然後老想著「別人可能以為我很壞」。
●明明自己是對的,其他人卻不認同我。
●就算放假也感到惶惶不安,完全無法休息。

不論再怎麼努力、如何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就是無法像其他人一樣過得順心。雖然明知道要「再加把勁」,但越是這麼想卻越是適得其反,實在太痛苦。
本書正是專為具有上述狀況的讀者而寫。

我是名在東京、橫濱、山梨、長野等地,執業長達三十年的精神科醫師。這麼多年來,我見過許多被「應該這麼做」所束縛、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無法輕鬆生活的人們。
另外,內心遭受「想要跟大家一樣卻做不到」的想法所困擾的人也不在少數。「明明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卻強迫自己要﹃跟大家一樣﹄,因為不能活得像自己而感到痛苦的人實在很多。我懷疑,我們平日不自覺地認為﹃非得要這麼做﹄的那些事,確實有其必要嗎?」

這正是我提筆撰寫本書的契機。

我年輕時也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不自覺會把「該做的事」優先擺在「想做的事」之前。
然而,在我執業多年過後,想法開始轉變了,因為我知道,當人們隱藏了「真實的自己」,就會成為壓力來源。
因此,我開始思考,那些「該做的事」真的是必要的嗎?我同時整理了自己那些「真心想做的事」「真正該做的事」,並改變了作法。
譬如說,對於即使是沒什麼意願參加的聚會,我向來是來者不拒,但隨著每次我都表明自己不會喝酒後,邀約的次數竟然就大幅減少了。
而當我無法即時回覆電子郵件,只要在事前跟同事們說:「有時候一忙起來,回信就會延遲。」同事們就會積極地給予協助。
只要試著慢慢放掉那些「該做的事」,你就會發現,那些原以為會給他人帶來困擾的事,竟然出乎意料地完全沒有發生。
倒不如說,與其耗費力氣在那些「非得好好做的事」上,改變優先順序後反而讓事情發展得更順暢。

在我專精的精神醫學領域中,有個名為「發展障礙」的概念。
我將在第一章中詳細說明,簡單來說就是,有發展障礙的人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對常人而言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有時他們耗費相當多努力也還是做不到,因此對於很多事,他們總是抱持著打退堂鼓的想法。
事實是,這樣的狀況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生來就如此。

具有這樣強烈特質的人,如果被迫太過於配合周遭的人事物,反而會處處碰壁、凡事不順,倒不如善用他們的特質與他人往來互動更容易活得暢快。

再者,那些因為發展障礙而感到生存不易的人們,大多不是由於天生特質導致的,反倒是為了強迫自己配合他人而引起的「二度障礙」,導致他們感到窒礙難行。所謂的「二度障礙」是指,因為生活環境所帶來的壓力而引起的第二次障礙。

一旦出現二度障礙,人就會變得「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勁」「逐漸找不到熱愛的事物」「逐漸缺乏自信」「注意力變得低落」「容易感到疲憊」等。有時候甚至會出現老是擔心有壞事將要發生的情況,因而總是處於緊張狀態中。
為了防止二度障礙產生,旁人最好能夠依據當事者的天生特質細心因應,或是根據他本人的需求給予協助。
長年來,我與為數不少的那些因為煩惱於無法跟一般人往來互動的個案相處。
我發現,懷抱這些困擾的人們當中,有許多人容易傾向於這樣的想法:「我看大家都能做得這麼好,我也要跟他們一樣才行。」
如果奮起努力後獲得好的成果,那倒是沒問題,萬一努力這件事本身就為他們帶來痛苦,不少個案就會從試圖克服不擅長的努力上,轉而尋求「容易生存的方法」上。
而所謂的「容易生存」,重點在於,要從「應該要做的事」中,找出「不做也沒關係的事」,讓自己從中找到自處之道。
本書正是要跟各位介紹,我與感到生存困難的個案們互動後找出一套「不做也沒關係的事」的方法。
如果你已經了解自己的生存方式,在遭遇困境時,這套方法能幫助你不用獨自面對,能不勉強自己地尋找他人協助,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要能對於「想做的事」感興趣,並且持續下功夫努力,以發揮自己最大限度的能力。同時也要能理解,對於「該做的事」要秉持「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努力就好」的想法。
萬一遭遇自己不擅長的事物時,懂得尋求其他人的協助,與他人共同超越難關。如此一來,就能在與他人一起合作的過程中,逐漸放掉那些對於「不做也沒關係事物」的執著。
從此理解自己,不忽視自身的心情,就這麼直率地生活下去。
如果能做到上述的生活方式,我想,覺得活得很痛苦的狀況也會消失無蹤的。
請各位務必善用此書,找到你「不做也沒關係的事」,並重新思考你真正「想做的事」。
請放下肩上沉重的負擔,我誠心希望各位從明天開始都能過得更輕鬆一些。

本田秀夫〈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17210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世茂/世潮/智富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