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_李珠珢主場日記

停止情緒內耗的39個練習:日本人氣心理師破解內耗源頭,教你快速告別自我批判和焦慮

  • 79 284
    36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自我成長情緒/壓力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池田由芽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姜柏如
  • 出版社: 采實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1/27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內容簡介

容易想太多?明明什麼都沒做,卻感覺特別累?
內耗不是敵人,
而是內在發出的求救訊息!

人氣心理諮商師帶你直擊內耗核心,
透過39個練習拆解負面情緒、擺脫焦慮

本書適合:
 明明沒發生什麼大事,卻一直反覆思考或擔心的內向人
 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容易責怪自己的敏感人
 做事常拖延或猶豫不決,害怕犯錯的完美主義者

我們常以為自己「太敏感、不夠好」,
但日本人氣心理諮商師池田由芽發現負面情緒,
其實都是源自被忽略的「零級情緒」!

▍零級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渴望
我們天生都想要被理解、被愛、感到安全。
一旦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轉化為孤獨、不安、悲傷等「初級情緒」,
並演變成更強烈的憤怒、嫉妒、厭惡等「次級情緒」,讓你一直內耗不已。
例如:

 因為同事一句無心的話而氣得睡不著,其實是「渴望被理解」
 明明對家人或伴侶付出很多,卻覺得不被認可而難過,其實是「想被愛」
 面對人群常感到焦慮,害怕被討厭,其實是「渴望安全感」

也就是說,當你滿足這些原始的情緒需求,煩惱也會迎刃而解。

▍39個練習讓你停止自我內耗
作者池田由芽透過自我對話、情緒覺察練習、書寫感受與正向肯定等方式,幫助你:

 辨認內耗的真實源頭,停止自我攻擊
 學會允許、看見並接納所有情緒
 將注意力從「討好他人」轉向「珍惜自己」
 重建自我肯定感,活出自在與幸福人生

先好好照顧自己,其他也會跟著好起來,讓我們一起擺脫內耗、找回平靜。

▍不內耗金句
 當完美主義讓你痛苦,就切換到「完成主義」吧
 對付惡意最有效的方法是「不接受」
 不要做不會讓自己幸福的努力
 當你痛苦時,請問問自己:「這真的適合我嗎?」
 肯定自己「想要偷懶」的想法,並同意自己這麼做

名人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崔咪│資深療癒系YouTuber
蘇絢慧博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作者

池田由芽
諮商心理師。從專門學校畢業後,輾轉換過出版社、廣告代理公司以及講師等各種工作,期間意識到自己是活得好痛苦的「成年兒童」(Adult Children,簡稱AC,又叫成年孤兒)。後來在克服AC的過程中察覺「零級情緒」的存在,認為這是消除煩惱的唯一途徑,於是開始正式學習心理學,轉行成為諮商心理師。
她的IG帳號「克服成年兒童指南」擁有9.6萬粉絲,是日本最多人追蹤的AC主題帳號。她獨家研究出「發掘並滿足零級情緒療法」,獲得熱烈迴響,如「開始接受心理諮商後,身邊的環境一直在逐漸改善」、「感覺像撥雲見日般身心舒暢」、「聽見了自己最想聽的話」等。
除了幫助有成年兒童困擾的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遭遇困境的人也有所共鳴與認同。本書將深入探討「零級情緒療法」的精髓。

IG:https://www.instagram.com/yume_ac_kokufuku/

譯者

姜柏如
喜愛二次元文化及偶像開始接觸日文,翻譯領域除了心理勵志、兒少文學、居家布置、園藝、瑜珈及輕小說等書籍外,亦從事影視字幕翻譯、遊戲翻譯在地化校稿。力求在保留原文意象的前提下,呈現通順道地的譯文,近期譯作包括:《我們為什麼要閱讀?》《為什麼他老是聽不懂?為什麼她總是在生氣?》和《無印良品親子收納術:培養孩子主動收拾好習慣》等。

目錄

前言 越是用理性壓抑情緒,反而讓自己更難受

序章  你的煩惱是從哪裡來的?──關鍵字是零級情緒
1 為什麼人會煩惱?
2 別再刻意改變思維了
3 零級情緒的真面目是什麼?
4 零級情緒有三種
5 從今天開始自我鼓勵吧!

第1章 每一種情緒都很棒!自我檢討就到今天為止
    ──接納負面情緒的6個練習
小故事│熱氣球比賽
6 把心裡的「鬼」趕出去,福就會到來
7 比起壓抑,更要積極感受負面情緒
8 不必強迫自己放下被肯定的需求
9 渴望是源於匱乏感
10 世界上最簡單的自我肯定法
11 有時候你也可以「責怪別人」

第2章 依賴使人強大!對自己更好一點
    ──對自己撒嬌的9個練習
小故事│沒有毛的兔子
12 安全感會孕育出勇於冒險的心
13 建立內心的安全基地
14 日本人與歐美人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同
15 愛要從最親近的對象開始給予
16 從今天開始,我不再努力
17 為了變成想要的樣子,首先要擺脫不想要的樣子
18 當完美主義讓你痛苦,就切換到「完成主義」
19 撒嬌和依賴不會造成麻煩,反而能夠幫助他人
20 可是,該怎麼撒嬌和依賴呢?

第3章 輕鬆活著的人,內在都有一支天線
    ──相信並尊重自己的10個練習
小故事│一切都是標準尺寸的世界
21 就像是穿著不合身的衣服活著
22 從黑白世界進入感性世界
23 自信是珍惜並善用自己的特質
24 用消去法找到「做自己」的方向
25 「用喜歡的事謀生」是一種任性嗎?
26 恐懼和不安是為了保護你
27 「自我導向」與「自我中心」的差別
28 撒嬌、依賴他人與自我中心,有什麼不同?
29 前進不了的時候,後退也沒關係
30 人生該具備的三種視角

第4章 世界是心的鏡子!透過人際關係認識自己
    ──認識陰影的5個練習
小故事│新朋友
31 所有人際關係都是一面鏡子
32 討厭的人教會我們的事
33 不要允許別人以隨便的態度對你
34 「我也許是被愛著的?」的想法會改變世界
35 「希望對方改變」=改變自己的機會!

第5章 度過平靜自由的每一天!享受「珍惜」的每一刻
    ──把注意放回自己身上的9個練習
小故事│豪豬困境
36 人際關係痛苦的原因在於「距離感」
37 只專注在自己的課題
38 劃清界線,是為了保護你的心
39 對付惡意最有效的方法
40 用「拒絕、迴避、逃跑」三招展開作戰
41 拯救別人就是拯救自己
42 如何正確使用你的溫柔
43 不必對剝削你的人太溫柔
44 心靈的冒險仍在繼續

結語 溫柔而美好的世界

序/導讀

前言 越是用理性壓抑情緒,反而讓自己更難受

我一直努力撐到現在,但是我真的累了。
「好痛苦啊!好不想去公司哦!好不想出門見人……」
「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自信什麼的,根本不存在。」
大家應該都有過那種,儘管靠著意志力一路走到現在,疲憊感卻油然而生,忽然想要停下腳步的時候,對吧?
感覺自己彷彿處在人生的低谷,也就是所謂的「情緒低潮期」。

可是,遇到情緒低潮時,不覺得很難開口對人傾訴嗎?

「畢竟大家也都在起伏的人生中夾縫求生……。」
「只有我叫苦連天,給別人添麻煩,這種事我做不來……。」
「我也不希望別人覺得我是個沉重陰鬱、成天抱怨的人。」

當一個人的理性越佔上風,越會選擇忍耐,但這反而會加快他陷入情緒低潮期的速度。

我目前是一位專為成長階段曾經在原生家庭經歷創傷、內心有所欠缺的「成年兒童」(Adult Children,簡稱AC)提供服務的諮商心理師,至今服務過的個案超過數百個,深感有許多個案都掉進這樣的惡性循環無法自拔。
為他人著想的溫柔性格促使他們將煩惱憋在心裡,一忍再忍,等忍到極限了,才終於來接受心理諮商。
那些被他們憋在心裡的煩惱就像一顆快爆炸的氣球,一吐為快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說喪氣話並不會給別人添麻煩。
而且,他們真正想說出口的,其實是「另一句話」。
我在這本書寫下了從源頭告別「情緒低潮期」的祕密,主題是讓人感覺「我今天也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心理學!

「什麼是自我鼓勵?」、「我還得繼續努力嗎?我已經筋疲力盡了耶……」即便是有這種想法的讀者也大可放心。
所謂的「自我鼓勵」,指的是鼓勵你內心的真實情緒。
也就是有技巧地釋放你用理智壓抑的「好難過」、「好痛苦」、「我受夠了」這些感受。
要做到自我鼓勵有一個重點,那就是瞭解你真正的心情並不是「好難過」、「好痛苦」,也不是「我受夠了」。

你真正想說出口的並非抱怨或喪氣話。

──那不然是什麼?
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作「零級情緒」。
細節我之後會慢慢解釋,然而所有煩惱的源頭都來自零級情緒,只要釋放它、鼓勵它、滿足它,煩惱就會逐漸煙消雲散。
零級情緒究竟是什麼?還有,滿足它又是什麼意思呢?本書會在為各位一一梳理內心煩惱的同時探討這些問題。
這將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心靈冒險。

在我們用理性壓抑的喪氣話背後,有一種被稱為「零級情緒」的神祕情感。而釋放、鼓勵並滿足零級情緒,將使你從不斷折磨自己的煩惱中獲得解脫!

實際察覺到零級情緒的人,首先都會遇見沉睡在內心深處的真實自我,不由自主地留下眼淚。
「原來我有如此純粹的一面。」
「原來負面情緒也是一種愛。」
「原來我是這麼溫柔的人。」
接著慢慢將已經被遺忘許久的真實自我重新找回來。
「以前根本想像不到我能夠在工作上發揮所長。」
「除了我自己,家人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
「憂鬱的星期一變得令人期待了。」
他們驚訝於自己的變化,同時卻也過著幸福快樂的每一天。而且,他們並沒有在努力或忍耐什麼。
你同樣不用做任何努力,甚至也不必默默忍耐。你可以更自在地呼吸,做自己就好。
而做自己的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在為世界做出貢獻。
你很努力地撐過來了。現在,一起放輕鬆吧!

你只會瞭解到一件事,你打從出生開始就是完整而美好的。
只要能做到愛自己、肯定自己,你便不必再尋求外界的愛及認可。
透過本書,讓我們一起找回真正的自己吧!

走,是時候踏上冒險了。
你準備好了嗎?
歡迎進入心靈的世界!

諮商心理師 池田由芽

試閱

第一章 每一種情緒都很棒!自我檢討就到今天為止
小故事│熱氣球比賽

小空和小伶打算用熱氣球進行一場比賽。
「我們來比誰飛得比較高!」
「我絕對不會輸給你的!」
兩人手腳勤快地把行李搬上熱氣球,接著便離地起飛了。
一開始飛得比較高的是小空。
「好耶!才剛出發就成功領先!」小空得意洋洋地說。
然而,小伶的熱氣球卻怎麼都飛不高。甚至不知道為什麼,中途一度回到了地面。
在那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小伶的熱氣球重新升空,並且以驚人的速度向上攀升。小空看了好緊張,連忙加大燃燒器的火力。可是熱氣球的高度卻絲毫沒有上升。
沒過多久,他就被小伶的熱氣球追過去了。
回到地面以後,小空問小伶:「為什麼你一下子就飛得那麼高?到底把火力催到多大啊?」
小伶聳聳肩說:「我沒有調整火力啊。」
說完,他指著小空塞滿行李的熱氣球。
「我只是回到地面把行李都卸下來了。你只顧著往上看,所以沒注意到吧?只不過是因為我的重量比你輕多了。」

把心裡的「鬼」趕出去,福就會到來

「鬼出去,福進來!」這是因為節分的習俗,在日本人人耳熟能詳的口號。
其實關於「鬼」這個字,有一說認為,在古代日本的觀念裡,指的是壓抑在自己內心的能量。
無法發洩。好想發洩。卻又不能發洩。
對於這股能量,你是不是也聯想到什麼了呢?
沒錯,就是憤怒、憎恨、嫉妒、厭惡、攻擊心、悲傷、不安以及恐懼這類的負面情緒。
不過,把負面情緒發洩出來,就能藉此讓「福」來到我們身邊。
這是因為「負面情緒」屬於次級情緒和初級情緒,而在其深處埋藏著你真正的情緒(零級情緒)。
因此,趕走內心的「惡鬼」,「福氣」才會進來。對古代的日本人來說,節分也許是幫情緒大排毒的日子吧。
在小故事〈熱氣球比賽〉中,小伶在途中飛回地面卸下行李,藉此迅速超越了小空。也就是說,為了更輕鬆地騰空高飛,保持輕盈才是首要之務。
同樣的道理,若是把負面情緒當成壞事,不管再久都沒辦法卸下內心的重擔,也就是痛苦的狀態會一直持續下去。

負面情緒,單純只是零級情緒沒有得到滿足,因而鬧彆扭才誕生的產物,它們並不是什麼壞事。

所以啊,就算有負面情緒也沒關係!只要好好感受、好好發洩出來就可以了。
本章的主題是「自我肯定」。所謂的自我肯定是指肯定你所有的情緒,而不是把他們當成壞事。
而且,當你肯定並釋放情緒,光是這樣,就能讓你這顆熱氣球變得更輕、飛得更高了。

比起壓抑,更要積極感受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其實是零級情緒鬧彆扭後呈現的樣貌。因此,請主動接納它們,並把它們釋放出來。
而且唯有不把任何情緒當成壞事,才代表你「完完整整地肯定自己」。
那麼,釋放負面情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在內心出現負面情緒時,「積極地去感受它」。
不安的時候,就大聲說「我好不安」。這時要是能具體把不安的原因說出來會更好。
像是「他沒都有跟我聯絡,我擔心到快抓狂了!會忍不住胡思亂想,想著他是不是討厭我了?還是我說了什麼奇怪的話?明明什麼事都沒有發生,腦袋裡卻憑空冒出一堆多餘的想像!」
你可能會想,過度感受負面情緒,不會遭到反噬,反而讓自己變得更痛苦嗎?
雖然你可能有這種擔憂,但其實研究發現,負面情緒會因為「被積極感受」而逐漸縮小。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三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心理實驗,受試者是一群有蜘蛛恐懼症(Arachnophobia)的人。研究團隊將受試者分成三組。然後把蜘蛛放在每一組面前,分別採取不同作法:

① 向他們說明蜘蛛是無害的(樂觀思維)。
② 用其他問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經驗迴避)。
③ 引導他們把當下的感受轉化成語言(為情緒貼標籤)。

「為情緒貼標籤」是指用語言表達感受到的情緒,也就是告訴他們「覺得蜘蛛很可怕沒關係」,積極鼓勵他們把情緒說出來。
那麼,大家覺得結果是什麼呢?
在用「樂觀思維」強迫改變想法的第一組,以及藉「經驗迴避」假裝沒看見蜘蛛的第二組,受試者的恐懼更惡化了。只有「為情緒貼標籤」的第三組,鼓勵接納負面情緒的受試者,變得比較不怕了。
里斯本大學(Universidade de Lisboa)的神經學家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也說過:「壓抑情緒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斷,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結論就是:我們可以透過感受負面情緒,把它們縮小。


不必強迫自己放下被肯定的需求

「好想被認同!」、「好想被理解!」
對於像這樣強烈渴望獲得肯定的人,你的印象是什麼呢?
愛求關注?喜歡彰顯自我?還是有點難搞?

擁有被肯定的需求,往往被視為缺點。

因此大部分的人不是拼命隱瞞自己內心有這種需求,就是乾脆忽視它,或假裝看不見它。
「希望伴侶多肯定我的付出、希望我的努力在公司得到正當評價。可是,說出來會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啊?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很麻煩啊?」
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平常總是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掩飾自己有想被肯定的需求呢?或者是過度在另一半或親朋好友身上尋求肯定,因而導致人際關係出現失衡。
的確,倘若被肯定的需求過於強烈,有時會讓人變得過度依賴。

不過,被肯定的需求是我們理所當然擁有的需求之一。

零級情緒中的「希望別人怎麼對待自己」──這種被肯定的渴望是奠定人格基礎的重要需求。
小嬰兒如果沒有母親的關愛、照顧和保護就無法生存。正因為如此,「被肯定、被愛、被滿足」這些是生存本能的需求,深植於我們之中,無法割捨。
再說了,就算在心裡祈禱被認同的慾望快點消失、說服自己放下,被肯定的渴望也從來不曾因此不見,不是嗎?
所以,我要大聲告訴你:

「你不必放下被肯定的需求。」

只不過,由於「被肯定的需求太強烈會惹人嫌」這種想法,我們不僅會想要拼命隱瞞,有時甚至連當事人本身都對此一無所覺。
雖然我說過,你不必放下被肯定的需求,但是在此之前,你必須先對自己的需求有所覺察。
可是,這種需求就連當事人自己也難以發覺,要怎麼做才能發現它呢?

答案是去留意自己行動的動機。

舉凡任何行動都有動機。正如同「煩惱的源頭是思維,思維的源頭是價值觀,價值觀的源頭是零級情緒」一樣,只要我們也追溯行動的源頭,動機便呼之欲出了。
為了覺察被肯定的需求,我們要練習把阿德勒心理學所說的「目的論」視角帶入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問自己:「我做這個行動,是為了什麼呢?」
假設你在職場上因為想讓自己提出的企畫被上司採用,而把自己逼得很緊。

正是在這種痛苦的時刻,請你捫心自問:「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比方說,你可能會這樣回答:「我把上司和父母的身影重疊在一起,這麼做是因為想得到對方的認可。」
於是你便找到了被肯定的需求:「原來,我不是單純想努力而已,而是希望上司可以肯定我啊。」
除此之外,我還遇過一位個案,表示自己很想放下執著。她相信只要放下執著,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她想要的東西,就是跟前男友復合。
也就是說,她其實非常在意前男友,希望對方肯定自己,也想和對方再續前緣。但她以為只要「不再執著」,自己就能變得更成熟、更值得被愛。
我對她說:「執著又沒關係,妳就大方承認自己渴望對方的肯定和愛不就好了嗎?不覺得壓抑、扼殺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反而會令妳更痛苦嗎?」
「有道理耶!我以前一直堅信除非放下執著,否則就得不到肯定和被愛!」她豁然開朗。
後來聽說她坦率地向前男友再次示好,才發現原來前男友也對她念念不忘,最終迎來可愛又圓滿的幸福結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31144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1*14.8*0.0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