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1017_在黑暗中相遇

與人同贏〔全球暢銷經典〕:人,是世上最值得投資的資產!領導學大師掌握職場、家庭與人際的25個共贏原則

Winning with People: discover the people principles that work for you every time
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根治」人際困擾的書!
  • 9 324
    36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人際關係權威經典力作
一上市,全球授權超過13種語言
美國亞馬遜書店讀者評價近5顆星
初版台灣銷售已突破100,000


有哪種投資可以長長久久?答案是人!
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領導大師麥斯威爾博士,
看見許多人為了職場、家庭等人際問題而困擾,
因此將他演練長達近半個世紀的「人際技能」,
總結成書中25項原理。

這套動態實踐法則,已幫助《財星》(Fortune)前五百大企業、
各國領袖、全球超過五百萬名領導者,以及不計其數的工作者,
不僅改善了人際問題,更將人與人的力量「相乘」,
擴大個人與企業的成功機率,打造致勝人生!

生命中無法避免的事,除了稅賦與死亡,還要加上人際問題!一本教你如何「根治」人際困擾的書!
麥斯威爾博士全面剖析、毫無缺漏的「動態實踐法則」──
準備就緒╳展開連結╳建立信任╳投資他人╳互惠雙贏!
已經成功運用超過三十年、「根治」無數諮詢案例的難題,
並將人際效能發揮到最大。
他實際見證了「六大洲、數十個國家,無論年輕或年長、樂觀或悲觀、
在職或退休、內向或外向……」在運用這25項人際原理時,通通有效!
提高了全球無數讀者的「人際免疫力」,帶來職場成功與個人生活的滿足。

──「當今世界上最有用的人,就是那些懂得如何與別人好好相處的人。人際關係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科學。」(史丹利.艾林 Stanley C. Allyn)

你永遠無法要求稻草人下蛋!「順應天性」才是良好關係的源頭。
想要贏得人心、和任何人都能處得來,一定要活潑外向、直覺敏銳?
不!麥斯威爾博士告訴你,任何違背自己性格的人際方法,終將失敗,
就像你永遠無法要求稻草人下蛋!
「透鏡原理」和「鏡子原理」教你順應自身性格,開啟正面人際關係。

──「如果你不能和自己自在地相處,你和別人相處時也不會自在。」(西德尼.哈里斯 Sydney J. Harris)

不要用鐵鎚拍打別人頭上的蒼蠅!許多關係的崩壞,都來自「錯誤回應」。
人們往往在用個彈弓就能解決的事情上,投下炸彈。
「鎚子原理」的4T原則及「痛苦原理」,幫助你面對「反應失當」的人們。

──倘若你想贏得這世界,把它融化,不要用鎚子重擊。(亞歷山大.馬克拉倫 Alexander MacLaren)

消除80%人際衝突的方法?什麼原理讓「人際投資者」創造最大價值?
衝突的來源,多半是你無法站在對方立場,而「踩到他的腳趾頭」;
「交換原理」的4大方法,教你及時消除溝通障礙。
跟著「回力棒原理」的5項步驟,體驗「幫助自己的最佳方法就是幫助他人」的雙贏互惠!

四個人推動好幾百萬美元的龐大企業──戰壕原理;
知名主播讓人什麼都告訴她的關鍵是──親近原理;
富翁、拓荒者及騎師,如何成功打造經濟大蕭條時期的英雄──101%原理……
決定你是否脫穎而出的關鍵──與人共事的能力!
書中25個致勝原理,均從真實案例切入,結合問題討論,
改變全球無數實踐者:不只贏得人心,還能獲得勝利。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雙贏推薦】
林俊宏│104人資學院副總經理、中央大學人資所兼任助理教授
姚詩豪Bryan│「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郭瑞祥│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黑立言│台灣卡內基訓練執行長
楊千│交通大學EMBA榮譽執行長

【國際重量級人士推薦】

「神奇的多產作家約翰.麥斯威爾又來了!睿智、實用、解釋清晰、簡單、證實有用的原理。如此豐富的寶礦,若能遵循這些原理,我們將會大大地改善人際關係,特別是那些需要重建的關係。」
──史蒂芬 柯維博士(Dr. Stephen R. Covey) 
《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第8個習慣》(The 8th Habit: From Effectiveness to Greatness)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另一本激勵人心的新書。全書充滿溫暖人心的故事以及深具影響力的洞見,提醒我們: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關鍵。最棒的是,這本書提供我們清晰澄澈的教條──人際原則──每個人都可以加以運用。 
──肯.布蘭查(Ken Blanchard) 
《一分鐘經理》(The One Minute Manager)、
《一分鐘顧客管理》(Customer Mania)作者

「簡單、有力的智慧應該好好珍惜。這本書是顆寶石。」
──派屈克.藍奇歐尼(Patrick Lencioni)
《克服團隊領導的5大障礙》(The Five Dysfunction of a Team)、
《別再開會開到死》(Death by Meeting)作者

「為什麼約翰.麥斯威爾的書,暢銷超過一百萬本?因為他的觀點既清晰又有用。真的非常實用!這是他最好的一本書。每個人都需要它,約翰果然不負所望。」
──鮑伯.班福德(Bob Buford)
《人生下半場》(Halftime)、《完美收場》(Finishing Well)作者,
「領袖聯絡網」創辦人

「此書鏗鏘有力、毫不保留,讓讀者可以自我檢視,並且自問:我要如何成為我想要的樣子?切中主題、見解深刻,這是所有強調『以他人為中心』,建立關係的書籍中最好的一本。」
──柏妮絲.金恩(Bernice A. King)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之女

「知識性、循循善誘、鼓舞人心!在這本精緻的著作中,傳奇人物約翰.麥斯威爾揭露了經過驗證的原則,領導者可有意識地運用這些原則,建立和維繫員工的信任。任何志在領導的人一定不能錯過。」
──傑克.金德爾(Jack Kinder, Jr.)及蓋瑞.金德爾(Garry D. Kinder)
顧問、作家、演說家

「幾乎百分之百的心理諮商,都直接或間接與人際關係所遇到的困難有關──家裡、工作上和群體中的關係──如果想清楚了解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你絕對要讀約翰.麥斯威爾博士所寫的這本書。」
──齊格.齊格勒(Zig Ziglar)
作家、激勵講師

「約翰.麥斯威爾又做到了!他再次寫出卓越的作品,這本書充滿了有力的深刻洞見、真實生活的例證,以及實用有效的執行步驟。時而嚴肅、時而幽默,整本書總是趣味盎然。了解如何與人和睦相處是每個人迫切的需要,此書符合所有人的需求。」
──保羅.麥爾(Paul J. Meyer)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書作家、
《成功的二十五個關鍵》(Unlocking Your Legacy: 25 Keys for Success)作者、
「成功激勵學院」以及其他四十多家公司創辦人

「學會如何與人共贏以及發展穩固的人際關係,才是成功人生的真諦。不論你是回歸基本面,從根基打起、發展你的關係;還是你已經做得相當不錯,只需要微幅地調整,這本書絕對必讀。約翰這種洞悉人類關係的天賦,真是無人能及!」
──葛雷格.普若范塞諾(Greg Provenzano)
ACN公司總裁和共同創辦人

「我剛看完約翰的這本新書。這本書實在太棒了……約翰的天賦正中紅心。每位領導者都應該把這本書列入『必讀』清單!」
──吉姆.布蘭查(Jim Blanchard)
前西諾烏斯(Synovus)金融公司執行長

「除非你能夠了解如何激發出隊員的最佳潛力,否則你就無法成功地擔任美式足球聯盟團隊的教練。同樣地,除非你能夠學會和他人好好地合作共事,否則你無法成就任何事。無論是在足球場上、會議室中或是在家裡,書中的人際原則都可以幫助你學會,如何在人生的各個層面當一個領導者。」
──戴夫.汪史提特(Dave Wannstedt)
前國家美式足球聯盟教練

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國際知名領導學專家、演說家及作家,著作總銷售量超過一千九百萬冊。

每年都對成千上萬名聽眾發表演說,其對象包括《財星》(Fortune)前五百大企業、各國政府領袖、美國西點軍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等多元組織。

創辦音久管理顧問公司(INJOY Stewardship Services)及美國事工裝備(EQUIP),這些機構已在全球培訓超過五百萬名的領導者。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及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現更名為《彭博商業周刊》)暢銷作家。曾躋身亞馬遜網站十週年名人紀念館,有二十五位作家上榜,麥斯威爾博士名列其中。

多本暢銷著作,其中《領導力21法則》(The 21 Irrefutable Laws of Leadership)和《開發你心中的領導者》(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均銷售超過百萬冊。

譯者

蔡璧如

美國休士頓大學企管碩士,合著有《第九號基因交響曲》短篇小說集,譯有《人際關係101》《雙贏領導101》和《成功是不夠的,還需要卓越》等書。現從事貿易業。

目錄

│推 薦 序│有助人際成長與職場成功的具體實踐法/林俊宏
│推 薦 序│不再因「人」受傷!打開正向人際之鑰/胡展誥
│推 薦 序│一本不會讓你失望的「正向人際關係全書」/楊千
│各界讚譽│改變全球不計其數讀者的人際指南
│導 論│可口可樂從「區域」轉型「全球」的成功關鍵

第一部
準備就緒:決勝及關鍵的起點──你,準備好了嗎?

第1章 透鏡原理:你,是決定如何看待別人的關鍵
為什麼他看得見松鼠?我看不見/內在,決定你的視角/人們怎麼看你,其實是你教出來的/你永遠無法要求稻草人下蛋!/決定我們是誰的五項要素

第2章 鏡子原理:人生戰役,第一個該檢視自己
外在稱號改變不了內在本質/你看見自己的盲點了嗎?/一生都得做一次──鏡子測驗/人生所有重大戰役,都在自我展開

第3章 痛苦原理:我們如何療傷,建立彼此關係?
長達七年寫滿錯誤的「情書」/痛苦,如何幫助你和別人相處?/面對受傷的人,我們怎麼辦?/療傷?快速修復不是方法    

第4章 鎚子原理:不要用鐵鎚拍打別人頭上的蒼蠅
先把鎚子收起來!試試四T原則/把你的鐵鎚換成絲絨手套

第5章 電梯原理:這樣做,決定人際提升或沉淪
開始實驗:每天讚美三個人/你是支撐者還是倚賴者?/鼓舞者的力量,你可以這樣提升他人

第二部
展開連結:翻轉視野,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

第6章 宏觀原理:拋開自己,重新聚焦看世界
一個劇本,改變她的生命觀點/拋開自己,從此每件事都不一樣/離開、重新聚焦,才能張開視野

第7章 交換原理:四個方法,消除八○%人際衝突
不為自己加碼、轉換角度的總統/四大方法,讓你成功轉換位置

第8章 學習原理:甩開偏見,向每個人挖寶
一個犯罪者,卻拯救另個人的人生/你的態度,可否得到意想不到的寶藏?/五步驟,走向與人學習之路

第9章 魅力原理:關注他人,就能讓人喜歡你
卡內基:讓別人喜歡你的六種方法/找出具有「Woo」特質的自己    

第10章 滿分原理:激發最佳表現的強大武器
一個動作,改變讓世人放棄的學生/如何讓每個人得到「滿分」?/相信的力量!激發人們發揮最大潛能

第11章 對抗原理:主動關懷應該先於逃避對抗
關於衝突,我們得知道的事實    /面對衝突很困難?六步驟健康解題    

第三部    
建立信任:你如何讓身後站滿同伴,一同迎戰?

第12章 基石原理:為什麼所有人都願意信任你?
一個記者,毀了百年報社的誠信/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因素/贏得所有人信任──誠實、一貫與存款/讓人值得信賴的唯一方法是?

第13章 情勢原理:不要讓情勢凌駕於關係之上
競爭也無法拆散的關係/你用什麼「關鍵字」形容互動?/比起財產、權力,更重要的事/面對情勢,如何保有適當的洞察力?    

第14章 鮑伯原理:跟任何人都處不來的麻煩製造者
五進五出洋基隊的麻煩MVP/你身邊是否也有「鮑伯炸彈」?/面對鮑伯,你可以這樣做/萬一你就是鮑伯?

第15章 親近原理:如何讓別人自在地與我們相處?
讓人什麼都告訴她的記者/與人和睦相處的藝術/如何讓人感到安心自在?
 
第16章 戰壕原理:挖一個可以容納朋友的藏身洞
四個人推動好幾百萬美元的企業/檢查你的「戰壕」/保守祕密、銷毀醜照的忠實朋友

第四部
投資他人:有哪種投資會長長久久?答案是人!

第17章 花圃原理:你今天耕耘「人際花圃」了嗎?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你的「人際花圃」是否欣欣向榮?/配偶、父母或朋友,持續培育重要關係的方法

第18章 一○一%原理:找出認同的一%,投注一○○%努力
腳踏車技工如何成功,借錢給通用汽車老闆?/富翁、拓荒者及騎師,打造大蕭條時期的英雄/運用原理前,先問自己四個問題/一○一%原理的六大報酬

第19章 耐心原理:多人旅程,總是比一人獨行來得慢
「與人同行」的訣竅——活力與耐力/任何事情的成功關鍵,讓耐心成為優點

第20章 慶祝原理:真正考驗友誼的時刻——朋友成功
我所學到的「慶祝原理」,重新定義成功/小心那嫉妒的綠眼怪獸/四件事,讓你真心發動慶祝派對!

第21章 高層次原理:不扔泥巴,又能提升層次的方法
不向對方扔泥巴的「高層次道路」/如何成為高層次道路的旅行家?

第五部
互惠雙贏:成功不是單人表演!多人合作,才能創造豐收

第22章 回力棒原理:當我們幫助別人,也幫助了自己
體驗雙贏互惠「人際投資者」的特點/投資他人引領你至嶄新境界

第23章 友誼原理:人們永遠會選擇跟喜歡的人共事
口齒不清的銷售冠軍/職場關係的四種層次/友誼的價值,如何散發芬芳香氣?

第24章 合夥原理:與人同行,增加共贏機率
富蘭克林深知合夥的強大威力/一個人的力量太小!學習仰賴他人/合夥,帶來力量與光明

第25章 滿足原理:找到人生中最美好的關係
什麼關係,可以帶你最大的滿足?

試閱

│推薦序1│
有助人際成長與職場成功的具體實踐法

文/林俊宏│104人資學院副總經理、中央大學人資所兼任助理教授

我於大學進修部與研究所兼任教學工作十餘年,講授的專業為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遇到的學生大多具有工作經驗(甚至經驗高於我)。而員工離職恰好是這個專業的重大議題,當我詢問同學離職的相關經驗或者為什麼要離職時,原因除了追求更好的職位、優渥的薪資與個人生涯考量外,最常聽到的理由是上司難搞、無法和同事相處或下屬難以配合等,多數都是職場上的人際問題。無獨有偶地,在我心理師朋友的心理諮商診所中,求助的問題一樣是以人際諮詢為最大宗。可見人際問題一直困擾著你我,也是影響我們快樂與不快樂最主要的因素。

當同學問我對離職的看法時,我除了建議離職要辦理好交接,不要造成老闆或同事的困擾外,都會鼓勵同學不要為了人際問題而離職,反而應該利用機會培養自身的人際技能。因人際問題而離職是最不值得的!除了會放棄之前在這家公司的投入以及未來發展機會外,由於沒有改變自身行為模式,相信到了下一家公司,同樣問題仍然會發生,歷史只是不斷重演而已。

在此同時,我也會和同學強調在每個人的職涯中,專業技能、概念技能與人際技能是支撐職涯發展的三大支柱。比重上,職涯初期以專業與概念技能為主,然而當你要擴大自身影響力時,人際技能的比重就不斷增加,甚至超過前兩者的比重。

以我一位廚師朋友為例,其廚藝精湛自然不在話下,由於他卓越的人際技能,包含高度的親和力,和每個人都可以變成朋友;相信每個人都有他可以學習的地方,不斷地向他人請教;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事,一同努力克服種種難關。經過十多年的變化,他的身分已經不是廚師,而是擁有一千多位員工的餐飲集團董事長。這也是人際技能創造事業成功的案例之一。這位董事長曾謙虛地告訴我,假若他有任何一點點的成就,都是來自於所有人給他的幫助!

當同學進一步詢問,要如何改善或強化與工作夥伴間的關係時,我通常會透過教練的技巧協助,幫助他們省視內在,並與他們討論出最佳解決方案。但事後我都會發現自己的建議,比較像是「頭痛醫頭」的解決方案(例如要強化情緒管理、有同理心等),而缺少可以協助個人於職場上獲得成功的具體步驟。不過,等我閱讀完書稿,我知道未來可以把這本書推薦給同學們,幫助他們提升自身人際技能。因為作者約翰.麥斯威爾透過分析自己與他人的成功經驗,將提升人際關係的方法有系統地歸納成五大步驟及二十五個原理。除了相當容易理解,也可讓每個人與他人重新連結,創造正面與健康的人際關係,進而在職場上獲得成功。

│推薦序2│
不再因「人」受傷!打開正向人際之鑰

文/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無論此刻的你是站在書店書架前,還是剛拆開宅配送來的包裹,或是睡前隨手翻書,我都要恭喜你拿起了一本好書。這本書很精彩、也很容易閱讀,值得你放下手邊的事、繼續往下看!

我在學校擔任心理師的前幾年,經常要與那些因為孩子捅婁子而被老師叫到學校的父母談話。他們因為要向公司請假、因為學校指責的口氣,總是帶著敵意走進校園。對於要與這些怒氣沖沖的家長工作,一開始我總是戰戰兢兢、戒慎恐懼,深怕一不小心就觸怒他們、引爆衝突。

隨著經驗累積我才發現,這些生氣的背後往往是累積已久的挫折、無助與委屈,當我能夠同理他們的負面情緒、理解需求,會談中便不再充滿焦慮與恐懼,進而開啟合作的可能。

學校總訝異我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讓原本看似要來翻桌的家長像是變了個人,不但表達與學校合作的意願,也期待學校給予相關提醒與建議。其實,讓家長轉變的關鍵,是因為我看見的不是來「找麻煩」的父母,而是不斷努力卻苦無成效的父母。

正如同作者約翰.麥斯威爾在本書的「透鏡原理」中所提:「周遭外在的事物並不能決定我們看見什麼,我們的內在才有決定權。」你的許多觀點決定你將擁有什麼樣的人際關係,而你的人際關係又影響你看待自己及世界的觀點。

我們生活在由人類所組成的社會,許多問題因人而起,要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不該將人際關係排除於外。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認為,一個人必須要發展出社會興趣,也就是願意為這世界貢獻一份心力,期待讓世界變得更好,如此才能讓生活過得更健康、獲得意義感。而這一切,有賴於從「與人親近」開始,這本書正在教我們如何開啟這個重要的行動。第三,它是可以學習應用的。這同樣是因為管理的理論都是由實務萃取而出,非並憑空想像。基本上,這本書可以當成一本隨身手冊,讓你隨時、隨地、隨手翻閱。我常說一天不能學太多東西,但是每天可以學一點新東西。雖然書中有二十五個原理,但事實上每個原理都可以獨立參考、演練操作。

就我個人而言,和麥斯威爾博士一樣,我也是個急性子,因此很喜歡書中的「耐心原理」。我曾看過一個研究,急性子的老闆常常沒有耐心讓部屬講話超過十八秒。所以,當別人講話時,我會刻意學習讀秒,要求自己十九秒之內不要打斷對方的話。很奇妙地,在這十九秒的時間裡,通常對方就能完整表達了。「任何事情的成功關鍵都是耐心。」藉由書中的建議,我也不斷地培養這個好習慣。

有空檔時,就隨手翻閱任何一個原理,進行自我省思,問問自己:是否落實、有何心得,以及在人際關係中是否往正面結果更進一步。只要你願意翻開此書,我認為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摘文1】

│導論│
可口可樂從「區域」轉型「全球」的成功關鍵


如何才能贏得人心?你需要天生外向或是擁有優異的直覺,才能在人際關係上成功嗎?在人際關係的技巧上,是否某些人就是具有天賦,而有人就是資質平庸,而我們就只能接受上帝給予的能力?如果某人在建立人際關係上,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他是否還能做得更好?

當我們面對一個真正的「人際高手」,大多數人都可以立刻察覺。這些擁有傑出人際手腕的個中好手,可以輕易地與我們產生連結,讓我們覺得自己很棒,並且提升我們至更高境界。我們與他們之間的互動創造出正面美好的經驗,讓我們想要與他們共度時光。

其實,關於人際關係,你不用翻閱報紙、也無須研讀歷史,就可以發現極端的例子。因為,每天的生活中你都必須與這些人相處──在街上、在教堂(或者是家裡),尤其是在工作場所。讓我們來看看下列這些求職應徵函中的陳述,透露出這求職者人際能力的缺陷:

‧如果我不跟別人共事,這樣對老闆最好。
‧那家公司把我當成代罪羔羊,就像我之前的雇主們一樣。
‧注意:請不要因為我做過十四種工作,就誤以為我是那種喜歡亂跳槽的人,我從來沒有主動辭掉工作過。
‧推薦人:無。因為,我已將一塌糊塗的過去拋諸腦後。你或許會發現以上某些求職者,正是你的同事呢!

贏得人心,就能獲得勝利!

對於良好的人際技能,你是如何評價的呢?

問問那些大公司裡成功的執行長,想要在領導位置上獲得成功,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他們會告訴你,就是與人共事的能力。訪問企業家導致成功與或失敗的分野是什麼,他們會告訴你,就是與人相處的技能。和那些頂尖的銷售專家談談,他們會告訴你,人際知識要比產品知識重要多了。和老師、生意人、店長、小型企業主、牧師或家長們坐下來聊聊,他們會告訴你,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差異就在通曉人情世故。

人際技能是無價之寶。你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無所謂,如果你可以贏得人心,就可以獲得勝利!許多人落入一種陷阱,他們把人際關係視為理所當然。這樣並不是好事,因為,建立和維繫健康人際關係的能力,攸關生活中每個層面的福祉。我們的人際技能決定未來是否能夠成功。

在羅伯特.伍德羅夫(Robert W. Woodruff)的領導下,可口可樂由區域性的小規模飲料製造商,成功地轉型為全球性的大企業和金融龍頭,他了解人的因素影響成就甚鉅。而人際關係專家齊格.齊格勒在《頂尖績效》(Top Performance)中,摘錄了可口可樂公司前總裁──伍德羅夫,製作發送給大家的小冊子中的一段話:

人生就像是一項銷售工作。成功或失敗大部分取決於我們如何激勵身邊的人相信我們的能力,以及我們能夠提供什麼東西。

這份工作的成敗主要繫於人際關係。重點在家庭成員、顧客、員工、雇主、同事和夥伴,他們對我們有些什麼樣的反應。如果他們的反應良好,我們十分可能會成功;如果他們的反應不良,我們則注定要失敗。

人際關係中,我們最致命的錯誤就是把人們視為理所當然。我們既不積極,也不持之以恆地努力做些事情或說些話讓別人喜歡我們、信任我們。因此,我們無法在別人心裡營造想要與我們共事的願望,也就無法達成我們的渴望與目標。

不論是個體或組織,我們總是一再地看見他們只發揮了一小部分成功的潛能,或甚至完全失敗,純粹只因為他們忽視了商場上和生活中「人的因素」。

這些個體及組織把人們和其行為都視為理所當然。然而,就是這些人們以及他們的反應,造就或是毀滅了這些個體和組別將人際關係當成蛋糕上的糖霜!

你是否曾經察覺自己正和某些難相處的人打交道,並想著:她很有才華,但是她一定難以共事;或是他很聰明,但是他似乎和每一個人都處不來。這些人永遠無法發揮全部潛力,他們所能成就的僅是他們能力的一小部分,他們並不知道如何與人們一起贏。他們並不了解,在生活中,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不只是蛋糕上那層附帶的糖霜而已,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蛋糕本身──是我們活出成功與充實生命必備的堅實要素。

那麼,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技能者該怎麼辦呢?

我必須承認,建立人際關係對我而言似乎很自然,我天生就善於與人相處。但是,我同樣非常努力地增強自己的技能。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我已學會很多有關別人和自己的事,並且把這些概念轉換成二十五項人際原則,每個人都可以加以學習。就連最內向的人都可以用來演練,變成比較易於與他人相處者;而已經領會個中訣竅的人,則可以成為大師級的關係建立者。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些人際原則每一次都管用。不論你是年輕或年長,樂觀或憂鬱,男性或女性,在職或退休,這些原則通通都適用!我已經練習了好幾十年,當我旅行六大洲、數十個國家,親自目睹這些原則真的有效。藉由遵循這些原則,我將自己和別人一起成功的機率拉到最大,同時建立了正面、健康的人際關係,為我帶來職業上的成功以及個人的滿足。

當你閱讀以及學習這些人際原則時,你會發現有些是普通常識,有些卻可能讓你嚇一跳。或許你會質疑某些原則過於樂觀,不過,我可以根據經驗告訴你,這些原則真的有效。只靠一項人際原則,並不能讓你成為人際大師,但是,實踐所有原則卻能改善你的人生。

不過,這不表示你能夠和遇到的每個人都享有成功的關係。你無法掌握別人對你的反應,你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別人想要了解的人。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和你建立關係。

【摘文2】

鎚子原理:不要用鐵鎚拍打別人頭上的蒼蠅


我和瑪格麗特是在一九六九年六月結的婚,就像大多數夫妻一樣,我們天真地以為婚後會一帆風順。當然,過不了多久,我們就發現身處在各式微不足道的爭執中。所有夫妻都曾經歷這些,特別是在剛適應婚姻生活的時候。就像大部分人一樣,我認為幾乎每一次都是我對,而且我會讓瑪格麗特明白這點。我一向很會講話,也很有說服力,所以,我會運用這方面的技能來贏得每次的爭論。我們從來不會彼此大吼或尖叫,總是很理性也很克制,但是,我總是會確認自己是最後的贏家。問題是,用我的方法,瑪格麗特總是得輸。

在剛結婚的前兩年,我們做過很多對的事情,但是不包括這一項。在未察覺的狀況下,我緩慢但準確地在情緒上打擊瑪格麗特。

當我們意見不同時,我總是反應過度,不知不覺中我又在彼此的牆上砌起另一塊磚。我沒有了解到的是,不計任何代價去贏,最後很可能會危害我們的婚姻。後來有一天,瑪格麗特讓我坐下來,告訴我當我們爭執時她有什麼感覺,並且向我解釋這對我們的關係帶來什麼影響。那是我第一次明白,我把「贏得爭論」看得比「贏得關係」還要重要。

從那天開始,我決心改變,了解到「擁有正確態度」遠比「擁有正確答案」重要。我軟化手法,更專注傾聽,並且不再把小事變大。還好來得及,我們之間築起的高牆漸漸倒下,開始搭起橋梁。從那次之後,每當我和關心的人發生衝突,我總是刻意努力去開啟彼此的連結。

先把鎚子收起來!試試四T原則

讓我們面對這個事實。有些人因為個性,即使還有其他較溫和的方式,他們還是習慣拿起鎚子,給別人重擊。當我忍不住想要使用那種殺傷力過強的手法時,我會嘗試用以下的四T原則來緩和行為。如果你發現自己正處於這種狀態,你可以考慮接納這四T。

一、全景(Total Picture):別急著下結論

有個中年人走進雞尾酒吧,他往前詢問酒保:「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治打嗝?」酒保二話不說,彎腰往吧台下方撿起一條又溼又破的抹布,啪啪啪地用抹布摑了他好幾個巴掌。

「嘿!搞什麼?」那個中年人震驚地說。

酒保露出微笑。「你看,沒有打嗝了,對吧?」他問道。

那人回答說:「我從來不打嗝的,我只想要找點東西來治好我太太。她在外面的車子裡。」

在問題還沒有完全攤開前,你是否很早就驟下結論?對我們這種具有強烈性格的人來說,這種事經常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訓練自己遵循一套程序,避免別人的問題還沒問完,我就急忙地用答案鎚打他們。當某人和我分享他的觀點時,我嘗試……

聆聽、
問問題。
再聆聽、問更多問題,
再聆聽。
然後,
回應。我發現倘若放慢腳步,自己比較容易耐心和恰當地做出回應。

二、時機(Timing):把建立關係當首要

我最近讀到一句引言,據說是出自作家丹.札卓(Dan Zadra),「你做了什麼,比你什麼時候做的,來得重要。」這個論點並非永遠都對。倘若將軍在錯誤的時候發動進攻號令,戰役必輸無疑。倘若父母沒有及時把受傷的小孩送往醫院,小孩可能會喪失生命。倘若你沒有及時向被你誤會的人道歉,你們的關係可能就此結束。

「何時行動」與「採取正確的行動」一樣重要;甚至知道「何時不要行動」也相當重要。著名的社交女主人和作家桃樂絲.納維爾夫人(Lady Dorothy Nevill)觀察道:「談話的真正藝術不只是在正確地點說正確的話,還得克制自己,在受蠱惑時不要把錯的話說出口。」

在我看來,人際關係中,時機不對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自私的動機。(如果你家有幼兒,想想看他們挑選的時機通常很糟,因為他們總是只想到自己。)因此,當我們被小事困擾時,一定要把個人盤算的事項暫放一旁,把建立關係當成首要的目標。

假使你已經檢視過自己的動機,並且確認這些動機是良善的,那麼,你得問自己兩個關於時機的問題。第一,我預備好要面對了嗎?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因為它取決於你是否有做好功課。第二個問題比較難:對方是否預備好聽你說話?如果你已架好彼此關係的基礎,並且你們都不在「戰鬥的沸騰點」上,那麼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三、語氣(Tone):影響對方的回應

通常,人們回應的是我們的態度和動作,而不是我們所說的話。很多無關緊要的衝突發生,是因為人們用錯說話的語調。《聖經》〈箴言〉的作者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你有沒有發現這句話是真的?倘若沒有,你可以做這個試驗。下次如果有人怒氣沖沖對你說話,請用溫柔和仁慈的態度回應他。只要這樣做,那個口出惡言的人即使沒有立刻軟化,他的態度也會逐漸緩和下來。

四、降溫(Temperature):以三十秒為基準

當脾氣爆發的時候,人們往往在用個彈弓就能夠解決的事情上,投下炸彈。這樣做會帶來很多麻煩,因為你處理問題的方式會讓問題愈滾愈大,或是愈變愈小。一般來說……

如果你的反應比局勢還糟糕,問題通常會增大。

如果你的反應比局勢還和緩,問題通常會減小。這就是為什麼我要遵循這條自律的準則,我把它稱為「責罵原則」:「花三十秒去表達你的感覺,然後結束。」任何時候若我們讓小事變大(反應時間超過三十秒),就是在使用鎚子。

【摘文3】

對抗原理:主動關懷應該先於逃避對抗


解決衝突並不複雜,從理智上來看很容易;但是從情感上來看,卻相當困難。它需要誠實、謙卑,以及在關係中無私的投入。以下是包含六項步驟的計畫,幫你解決這項艱鉅任務。

一、以關懷為出發點

在極少數的情況下,人們必須與自己並不關心的人正面衝突,比方說法律訴訟,或是遭到傷害時。但是,這些並非典型人際關係會發生的衝突。幾乎在所有常態的人際衝突中,如果你能把對方的利益放在心上,那麼,你們的衝突將會最具建設性。

在過去的經驗裡,當你嘗試解決與某人的衝突時,目標是什麼?是要贏得對方的同情?快速解決?還是不計一切代價贏得勝利?下次面對衝突時,請試著把「雙贏」當成你的目標。倘若你能更進一步,首先考量讓對方獲勝,那麼,你已站在最有益的出發點。

前密西根大學的主教練薄.辛巴克勒(Bo Schembechler)說:「在你的球員的內心深處,一定要了解你是真誠地關懷他們,這是最重要的事。如果球員們覺得我並不關心他們,我將永遠無法擺脫這種負面效應。他們知道,到最後我終究陷入絕境。」當你預備好要與人正面衝突的時候,對方必須知道你關心他們才行。

二、愈快碰面愈好

每當衝突發生時,我們總是想要逃避、拖延處理,或是請求別人幫我們解決。但事實是,倘若你放任不管,不論什麼理由,情況總會愈變愈糟。假使讓人們有機會揣測對方的動機,或是開始猜想事情的真相,通常他們都會往最壞的方向去想。採取拖延戰術只會讓情勢惡化罷了。

我的領導良師、諮詢師佛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曾分享經驗:「在任何涉及人事的困難情況下,每當我想要撒手不管時,就會問自己:我的躊躇不前是為了個人的舒適安逸,還是為了組織整體的益處?假使我是貪圖自身安逸,那麼我就是貪汙瀆職。如果能夠同時兼顧組織益處,而恰巧又讓我舒適愉快的話,這就非常完美。然而,要是我對別人的不負責任視若無睹,那麼我也沒有負起應盡的責任,我得時時警覺:負負並不能得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777814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1*14.8*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0/2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