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在二十幾歲就知道的事:關於未完成的夢想、不體面的人生,以及是否永恆的185個知見
不斷做出選擇。然後,盡情地後悔吧!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獻給即將20歲、正經歷20幾歲、已離開20歲的你,
一本揭開赤裸現實、尋回內心初衷的生存指南。
★ 長達120天,盤踞日本Amazon散文類TOP 1
★ 上市前緊急再刷!熱銷突破15萬冊
★《真夜中乙女戰爭》小說家F最暢銷散文集
「即使沒有夢想,一個人依然會成為他注定要成為的人。」──F
人生,是由什麼所決定的呢?
是相遇的人、難忘的回憶,還是遲來一步的領悟?
二十幾歲的人生,是由遇到了多少難忘的片段、得到多少感動所決定的。
所以,不斷做出選擇。然後,盡情地後悔吧!
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決心不向任何人吐露的、纖細而奢侈的祕密,
或是血膿未乾、怵目驚心、如傷疤般的教訓和故事。
於是,「什麼是最好在二十幾歲就知道的事?」
在向上百位人士詢問了這個問題之後,集結而成了這本書。
雜揉20歲的狂妄與30歲的世故,用犀利又通透的筆觸,
道盡所有人心中無法訴諸言語的幽微苦澀。
關於人生、夢想與愛情的185個領悟,宛如當頭棒喝,
從青春的幻滅、重要的人離去,到出社會受的打擊,
陪我們直面成長路上的破碎與不堪。
ü關於二十幾歲的55個體會
•不用變成「誰」,世上不需要兩個一樣的人。
•遺憾的是,以為是敵人的對象,幾乎都不是真正的敵人。
•失去受傷的勇氣,就會迷失人生。
ü關於戀愛的55個體會
•戀愛不需要LINE。快點手牽手衝向海邊。
•沒有名字的關係,有時候就讓它沒有名字地放下吧。
•會對一夜情念念不忘的,就只有暈船的人,而不是被暈船的人。
不管你正處於二十歲、三十歲或是四十歲,只要生命還在繼續,就算重要的事物逐漸遠去、痛苦依舊沒有消失,只要能在縫隙裡活出一點自由,那就夠了。
因為決定眼前的事物是否有意義的,是未來的自己。
所以,在絕望到快要壞掉以前,放手去冒險,主動爭取屬於我們的美好!
「我們不是為了得勝而生,而是為了優雅地落敗而生。 」
名人推薦
勇敢推薦──
豆苗先生|創傷圖文作家
蘇乙笙|作家
陳希瑀Kimi |演員、歌手
小日刀口|療癒系YouTuber
許妮婷|諮商心理師
二十幾歲時,是一段介於現實與夢幻的中間值。
初來乍到社會,終於有能力自給自足了,開始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可以不用再學習、可以獨當一面了。然而,二十多歲的年華快結束時,你發現原來自己還是不懂事,世界上有好多事情還不明白也想不清楚,但你似乎漸漸學會接受它了。
十幾歲的時候,就像步行,什麼事情都覺得很緩慢,但也很有安全感,因為你總離家很近;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像坐公車,似乎能夠去想去的地方了,也能感受那迎面而來的風了,滿滿的成就感在你心中;三十幾歲的時候,就像坐捷運,窗外的事物快的讓你來不及注目、就即將到達終點了,開始學會錯過、失落、遺憾、離別。
也有很多事情想做,卻到了現在還是沒有做。我們總認為「開始」是很容易的,等有機會隨時可以再進行。但最難的,是「開始」的那一刻。
書中有提到的一個觀點,大大提醒了我:「一旦陷入事前完美主義,人們就會作繭自縛,最好時機永遠不會到來。」
是啊!我們等著那個完美的時機,但事實上,只要決定開始,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時機。就像你現在決定開始看這本書,或許也能成為你人生中,最好的那個時機。
──小日刀口|療癒系YouTuber
全書以解構傳統框架的觀點,去談關於人生的甘苦:「如雨絲般貫穿全身的,無法訴諸話語的領悟,這就是人生。」185篇的極短篇令人回味無窮,乍看率直甚至有些反骨的文字,細細探究滿是滋味,尤其對困境中的人們更有醍醐灌頂之力。作者意圖傳達給讀者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世上沒有絕對的好壞,在面對許多人事物,我們都可能在灰色地帶遊走,猶如作者這樣說:「美麗會色衰,可愛會消逝,但人生態度的率真絕對不會消失。」願你我皆能繼續探索並跟隨自己的天賦,成為如其所是的自己。
──許妮婷|諮商心理師
讀者迴響──
無菜單書店沈編(20代)
在充斥著「〇〇歲前該懂」、「〇〇歲必做的事」各式雞湯的市場,一本新書脫穎而出,打破讀者對這個類型厭倦的心態。本書正中紅心地提醒,不拖泥帶水地說教、不有氣無力地呻吟、不大聲嚷嚷成功的硬道理,只是輕輕柔柔地撕開結痂,展示曾經的成長刻印,溫柔指引。
琬婷(20代)
以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片段述說,以人生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課題出發,以作者個人的生命經驗分享。人生是個很大的命題,可人生也不過是所有生命的碎片堆疊出來的,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可窺探、難以親近。書中那些學校不曾教過的事,或許能讓我們在跌倒的時候,懂得藏在其中珍貴的人生意義。
林梳雲(30代)
我很喜歡書中對於「想死」時候的解方,去睡覺,去看夕陽,去跳脫遠離重複的環境,而最好的方式是「創作」。精神的最後堡壘,就是能創造事物,不管是寫作、繪畫、音樂、料理,那是人能感受到自己擁有控制、操作、享受的天賦。打造自己的人生,便是一種創作。
吻仔魚(30代)
活到三十幾歲的我有後悔以前的選擇嗎?答案是:「有!」,那再給我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換別的選擇嗎?答案則是:「不會!」若沒走過之前崎嶇、坎坷、傷心的道路,也不會有現今可侃侃而談回憶小故事的我,人總是要經歷過各種事情才會成長、茁壯。
林瑾瑜(30代)
作者深刻描繪出想在快速變動的現代安身立命、卻求而難得的痛苦。在這個時代,人們或許不至於惶惶終日,卻必須做好隨時準備,因此即使面對喜歡的人事物也要淡薄一點,這樣比較比較不容易受傷。這種時候很難不感到絕望,但或許絕望只是活著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活著。
Wan(40代)
二十幾歲,太年輕,太過自以為是,往往也是最依賴,最需要尋求認同的年紀。相反的,也是最不怕犯錯的年紀,敢愛敢恨。我們慢慢成為不可愛的大人,已經慢慢忘記那個曾經想要趕快長大的小孩,是那麼地積極、勇敢。
目錄
序/導讀
問候
你好嗎?
人們都說,現在是最糟糕的時代。
也有人說,現在是寂寞的時代,或是被撕裂的時代。
有人說,一個人孤僻地窩在家才是正義。也有人說,上街推動經濟才是正義。這兩種正義就像對立的平行線,但絕大多數的我們,都無法極端地投向任何一邊,結果不管做什麼都感到心虛,不知不覺間,即使遇到快樂的事,或難過的事,都難以與人分享。會想要面對面聊這種無聊事的對象,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卻也因此更不容易見面。
凌晨三點,我由衷喜愛的新宿酒吧的老闆向我訴苦:「我害怕被人發現其實就算少了我,一樣馬照跑,舞照跳。」我說:「沒這回事的。」但他的店尚未迎接今年夏天,就不為人知地從新宿消失了。悲傷的是,我在線上酒局再次聽到了一模一樣的話。說這話的,是東京一位戀人住在札幌的朋友。這次隔著螢幕,我再也無法做出泛泛的安慰。
在這樣的夜晚,不管是瀟灑的自言自語,還是酷炫的十五秒影片、電視、訂閱內容,全都讓人感到空虛。現在的我一樣想要傾吐,卻說不出口。想玩卻沒辦法玩,想觸摸卻觸摸不到。
然後,夢想不會實現,努力不會有回報。奉為金科玉律的話會背叛我們。冀望永恆不變的事物似乎並非永恆。不,其實我早有一抹預感,知道真正重要的事物遲早會消失不見。我吸了滿腔那股氣息,努力去接受。但其實內心早已察覺,不當一回事的事物才是最重要、最可貴的。
保護著我們的事物,也讓我們變得孤獨。沒有人知道什麼才是對的。
但,這不是老早就知道的事嗎?
已逝的二十幾歲是最爛的時代、寂寞的時代,也是被撕裂的時代,不是嗎?
以前我讀過一本書,上面說「二十幾歲的人生品質好壞,是由一個人遇到什麼樣的話語來決定的」。仔細想想,人生沒有品質好壞可言,也沒有現在或未來。但當時我還太年輕、太愚蠢,也太傲慢,把這話信以為真,決定讀破上萬卷書。然而,如今無論再怎麼回顧人生,我都不覺得一個人的人生是由他所遇到的話語來決定。更不是由存款多寡或戀愛、結婚來決定的。
一個人的人生,是某個夜晚朋友在電話裡提到的一句話,或情人不經意地吐出的一句話、是酒吧相鄰而坐的萍聚之交所訴說的內容、是無可救藥的都會景色,或是在毫不特別的夜晚街道,如雨絲般貫穿全身的、無法訴諸話語的領悟。
我認為,人生是由這些所決定的。
「二十幾歲的人生,是由遇到了多少難忘的片段、得到多少感動所決定的。」
我決定將這些片段命名為「在二十幾歲得到的知見」。
每個人都有一個決心不向任何人吐露的、纖細而奢侈的祕密。或是血膿未乾、怵目驚心、如傷疤般的教訓和故事。而這些是在網路上看不到的。
「什麼是最好在二十幾歲就知道的事?」我向上百名人士詢問過這個問題。不論是名媛、無名小卒、無業人士、公司老闆、癌末患者、好人壞人或惡貫滿盈的人,都向他們請教。
蒐集了我自己和他們的片段而成的,就是現在你手中的這本書。
如果這本書能對你有所幫助,我感到榮幸。若是毫無用處,我更感光榮。
好了,拖沓的前言就此打住吧。
長夜漫漫,卻不溫柔。而我們時間不多。
無論男女,威士忌都應該純飲。然後,祝福你有個美好的夜晚。
從新宿獻上我渺小的愛。
試閱
在某些領域成為第一。第二名沒有意義。除了第一名以外,其他都沒有意義。
我們常聽到這種話,但其實第二名無所不在。
印象第二深的事物、第二難忘的事物。
第二喜歡、第二擅長的事物。被說是第二喜歡的人。
雖然想成為第一,卻未能如願的種種。
這些事物雖然被視若無睹,但它們一直存在著。
因為不在風尖浪頭,第二名的壓力沒那麼大。雖然也有這樣的好處,但還是忍不住要追求壓力更大的第一,這就是第二名可悲的天性。
我們就這樣哭哭啼啼地蒐集著各種第二。
在此之間,逐漸把自己形塑成獨一無二的存在。
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事物
假設就像青色與水藍色之間有上百種顏色一樣,「寂寞」、「悲傷」、「難過」之間,也有上百種感情的色彩的話。
同樣地,假設朋友和戀人、戀人和家人、生活和工作之間,有著上百種關係和狀態的色彩的話。它們大抵上都太過幽微、纖細,無法形諸言語。
而社會不會容忍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事物。
可是,如果我們被賦與了使命,不論如何都要保護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事物。
如果設法對抗這樣的社會,就是我們被賦與的使命的話。
即使如此,我們仍必須做出選擇
點P以秒速一公分的速度巧妙地移動,或必須思考粗體字b段落作者的心情,這樣的青少年時期還過得去。因為絕對有正確答案可以遵循。
不管是大學入學考、求職考、人際關係或約會,追根究柢,做的事情都一樣。
說穿了就是有拿到一百分滿分的解答模式。
換言之,到二十五歲以前,我們都不過是活在「一加一等於多少」的世界線。
但如此安全的世界線,卻會在二十五歲以後崩壞。
比方說,長相完全是天菜,但貞操觀念有問題的男人;和個性善良,但善良過頭很無聊的男人,應該選擇哪一邊才好?個性好但粗枝大葉讓人不耐煩的女人,和文靜美麗但體弱多病的女人,應該選擇哪一邊才好?高年薪但爆肝的工作,和年收過得去又穩定,但並不怎麼想做的工作,應該選擇哪一邊才好?
非得擇其一。如果可以,真想兩邊都選。只要拋棄良心,兩邊都可以要。
若是足夠無情,兩邊都可以拋棄,但現實並不是這樣的。有時候就是沒辦法這樣。
即使如此,總有一天,還是非做出選擇不可。
如此面對終極的選擇時,希望你能想起一件事。也就是:「打從心底接受自己的選擇和結果時,人就會回溯到做出選擇的當下,使它變成正確的選擇」。
「我們沒有所謂對或錯的選擇,所以不管選擇哪一邊都是一樣的」。
「唯有敞開心房去接受一切結果,才能得到解脫」。
在迎接由衷接受的那一天以前,人會後悔,也會埋怨,也會見異思遷。
不過,在全盤接受,覺得「這樣就好」的那一刻來臨前,可以決定一個時限,靜觀其變。
覺得可以的話,這樣就好。還是不行的話,就邁向下一個目標。
我在這時想起了「回收人生的伏筆」這句話。
我們經常會忘記,人生常有「當時的那件事,就是為了今天這一刻」的風雅之事。
大多數的伏筆都會被回收。
但也有遲遲未被回收的伏筆。到現在仍難以抹去的挫折、難以理解的離別、難以接受的感情死亡。我們應該靜靜地記得,這些未被回收的伏筆,有可能也是雲端上淘氣的作者送給我們的、別的插曲的前奏。
做出選擇吧!不斷地做出選擇。只要還活在世上,人生的篇章就還有後續。
把愛說出口
人們很容易忘記這件事,如果有了喜歡的對象,最好多多稱讚。
像是睡臉很可愛、夢話很有趣、生氣的樣子也很帥。
最好稱讚對方無可救藥的地方,竭盡一切的詞彙。盡量在不經意的時候說出口,因為無法保證你和對方明天都還活著。
要保護好本人覺得很遜的地方。
要說:「你那種地方很遜,但是真的可愛透了,教人討厭不起來。」
如果這能建立起對方的自信心就好了。
即使哪天我不在了,或許這些話也能保護好他的心——一面祈禱他最好不會遇到非想起我的話不可的困窘時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