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事情做不完,你還在滑手機?心理諮商師教你,改善拖延,先從照顧情緒開始
跳脫「焦慮→拖延→更焦慮」的迴圈!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擊破7大心理陷阱、活用3大行動策略,
徹底擺脫拖延!
獻給拖延者的情緒管理指南!
找出拖延深層動機,照顧情緒,
跳脫「焦慮→拖延→更焦慮」的迴圈!
你是否有以下的問題?
‧ 上班第一件事,是打開網頁,而不是工作檔案。
‧ 總是想要等到有 90% 以上的把握,再開始行動。
‧ 工作時容易分心,晚上再用加班補回來。
‧ 總是選擇最容易的事情去做,重要的事情則是明天再說。
拖延跟擺爛、偷懶不太一樣,拖延是明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也很想要去執行,但卻一直「選擇」不去執行它。而為什麼會迴避重要的事情,即使滿心愧疚、心急如焚,仍是選擇滑手機跟追劇,這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每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其中最關鍵的核心──就是「情緒」。
將拖延歸咎於懶惰、效率不佳無法解決問題,拖延者最需要的,是理解自己背後的深層動機,找到自己在逃避的究竟是什麼?本書將導致拖延的原因整理成7大陷阱,深入淺出地剖析每種拖延現象,幫助讀者識別出自己遭遇的困境與情緒盲點,並針對各個問題提供具體的應對策略。
在拖延發生的時候,用鼓勵取代責備、用轉念緩解焦慮,用計畫整理前進的方向。如此一來,才有機會跳脫拖延與焦慮的拖延與焦慮的迴圈,找回生活行動力!
迴避拖延七大陷阱,從內而外終結拖延!
陷阱1深層動機:沒有誰會故意選擇拖延,所有行為背後都有其原因。
陷阱2稍後思維:別對未來過度樂觀,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現在。
陷阱3情緒壓力:拯救拖延的核心,是妥善處理情緒 。
陷阱4模糊不清:方向不明時,更容易拖拖拉拉。
陷阱5行動阻抗:騎象人(理)與大象(情)的抗衡,重點永遠都在大象。
陷阱6低效模式:切斷分心的誘惑,重塑時間價值。
陷阱7精力危機:精力有限,需要有意識地補充、分配。
目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