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你的牛:從心出發,發現幸福的10張人生圖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枡野俊明 ╳ 《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的心靈探問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把心打掃乾淨,
就能從中找到自己。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枡野俊明
╳
《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的心靈探問
一切的執著,都是心的考驗,
所有的迷惘,都是心的鍛鍊。
人生,就是一場內在的尋牛之旅,
找到你的牛,就找到你的心。
害怕脫離常軌、總是感到自卑、不善與人相處……如果你每天睜開眼睛,面對的都是傷痕累累的人際關係、無法擺脫的工作瓶頸、令人喘不過氣的期待,以及充滿了徬徨、恐懼與挫折的人生,或許,你可以試著尋找一下――你的牛。
禪宗的「十牛圖」是透過童子尋牛的過程,畫出一個人的生命啟蒙10階段,「童子」是每一個人的化身,「牛」則代表了真正的自己。迷失牛,就會心生混亂,陷入迷惘;尋找牛,就是在尋找自我,思考人生應該怎麼活。
我們都渴望「做自己」,但多數人活了大半輩子卻仍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所以才會庸庸碌碌,隨波逐流。本書透過枡野俊明的人生智慧與松重豐的生命經驗,帶我們一步一腳印,循序漸進地深入「十牛圖」的世界。放下就是歸零,此刻就是新生,只要勇敢開啟內在的自我探索,就能找到生命真正的寶藏,並發現:心就是生命的指引,自己就是幸福的答案。
【找尋「真實自我」的10個幸福人生指引】
尋牛:起心動念,探尋真正的自己。
見跡:曙光乍現,發現牛的足跡。
見牛:循跡前進,看見真正的自己。
得牛:牛不受控,就像與自己戰鬥。
牧牛:剷除煩惱,就能將牛馴服。
騎牛歸家:牛人合一,成為真正的自己。
忘牛存人:將牛忘記,真正的悟是「不在意」。
人牛俱忘:無的境界,洞見絕對的真理。
返本還源:融入自然,了解變是唯一的不變。
入鄽垂手:奉獻自我,用悟得的道理幫助世人。
名人推薦
【各界名家一致盛讚】
【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作家】彭樹君
【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鐘穎
誠摯推薦
●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目錄
前言
序章 因緣際會尋牛去
緣分既神奇又有「禪意」
第1章 出發尋牛前
枡野俊明師父,請問「十牛圖」是什麼?
與其執著道心,不如先好好打掃
思考前就要先行動
專注處理眼前事
轉負為正
變與不變的事物
第2章 踏上尋牛之旅 「十牛圖」一~三
一 尋牛
尋找的牛代表什麼意義?
「自我」與「無我」
二 見跡
牛的足跡是指?
寺院接班人成為庭園設計師
三 見牛
與自我的無情激戰
遇見良師
追趕牛屁股
第3章 不受控的牛與我的去向 「十牛圖」四~七
四 得牛
這是私欲?還是熱情?
想要受人推崇的病
五 牧牛
馴牛
運氣好的,運氣差的
六 騎牛歸家
試著換坐其他椅子
「禪庭園」的「留白」與演員的「間隔」
七 忘牛存人
「悟」究竟是什麼?
第4章 途中耽擱──人生諮詢
大家年輕時都活在煩惱裡
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
長大成人一樣會有煩惱
因為親近,所以更難拿捏與家人的相處方式
煩惱的大魔王終究是自己
第5章 再次出門上街去 「十牛圖」八~十
八 人牛俱忘
「十牛圖」最大的謎團
九 返本還源
莫大的力量「支撐我們活下去」
無從預期的「禪庭園」
十 入鄽垂手
石頭「啵」地飛出去,傳來「叩」的一聲……
結語
試閱
枡野俊明師父,請問「十牛圖」是什麼?
辨明自己目前所在的修行階段
枡野:所謂的禪修階段是種肉眼看不見的概念,因此就像我前面提過的,只能透過親身體會去掌握,所以在修行期間,只有指導的師父才會知道修行者當下到達哪個階段。指導者會不斷觀察,判斷修行者終於能體悟什麼樣的境界、抵達什麼樣的階段,最終會告訴修行者「照目前的方式修行下去就好」,讓修行者獨立修行。
不過在這種模式下,修行者本身可能也會感到相當不安,因此「十牛圖」就是可視化的修行階段指標,讓修行者能清楚檢視自己目前所在的階段。
松重:原來如此,雖然是師父與弟子的關係,但我覺得修行時有這樣的指引可依循,是種非常好的模式,讓我十分羨慕。畢竟到了我這個年紀,實在難以拜誰為師,或交由別人來判斷修行成果的好壞了,所以我現在總是得自行訂定評判標準……
枡野:松重先生,您說您會「自行訂定評判標準」,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態度,您當下是在自己心中,對另一個自己提出各種問題吧,例如:「這樣好嗎?」「這麼做的話,是不是再勇敢嘗試一點比較好呢?」「這種時候是不是該更貼合世間常理比較好?」您應該是和自己展開了諸如此類的對話。
松重:沒錯,我每天都要被迫面對自己。
枡野:其實像您那樣面對自己時,「十牛圖」就能作為一種參考指標。
松重:對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來說,當我得知這十張簡潔的圖畫可當成通用的修行指標時,便對它寄予了厚望。
枡野:這組圖畫完成於古代宋朝,但至今我們還能以它作為修行指標,就代表當中肯定蘊含了真理。話說,能否容我在具體討論「十牛圖」前,稍微離題一下?
松重:當然沒問題。
枡野:我想請問松重先生,剛才您說您「每天都要被迫面對自己」,您覺得這句話中的自己指的是誰呢?
松重:唔嗯─我想應該是別人心目中的我吧,這個很難用文字解釋清楚。
枡野:以禪來說,那個自己就是「本來的自己」。
松重:本來的自己……
枡野:換個說法,用「真正的自己」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這個真正的自己,本就具備了剔透到毫無陰影的美麗心靈。其實,活在這個世上的人都一樣,無論是誰,大家都是帶著美麗如寶石般的「真正的自己」呱呱墜地。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被執念或煩惱等負面情緒掩蓋,漸漸看不見真正的自己。
松重:對啊,總覺得我的煩惱豈止一百零八種……這些負面情緒慢慢占據了我出生時的靈魂,也就是最原始、最赤裸的自己。
私欲就像多餘的體脂肪
枡野:是的,沒錯。一下想要這個、想要那個,一下想變成那樣、想變成這樣,如果不斷產生這類欲望,它們就會裹住美麗心靈,這樣的欲望稱作「私欲」。私欲就像所謂的體脂肪,會緊緊黏住剔透到毫無陰影的美麗心靈。這麼一來,大家珍貴的美麗心靈就會逐漸遭到遮蔽。
身體若是罹患了代謝症候群,就會去看醫生、拿處方,再透過運動和治療來改善病情吧。但心靈的體脂肪除非自行察覺,不然沒有消除的方法。自行察覺後,決定消除心靈的體脂肪,恢復成自身內在那個本來的自己,達到所謂禪的境界,消除這類體脂肪的行動就是禪修。透過修行,慢慢地減少緊黏在心靈的多餘體脂肪,雖然無法徹底消除,但還是要盡量減少,這樣才能降低心靈負擔,以防迷失真正的自己。
專注處理眼前事
禁止「一心多用」
枡野:其實我私心希望,大家如果能在每天早上打掃十分鐘後,再坐禪十分鐘,這樣效果會更好。至於剩下的十分鐘可以拿去看看報紙,或去做喜歡的事情,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一心多用」。
松重:不要一心多用啊。對現代人來說,這或許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大家最終都會忍不住拿起手機,畢竟周圍的誘惑實在太多。
枡野:您說得沒錯,因為大家都太忙碌了。但是,不可以邊看手機邊吃東西,或邊看電視邊吃東西。
松重:您的意思是,必須要專心處理眼前、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嗎?
枡野:是的,做事情時全神貫注處理一件事就好,如果「一心多用」,心就靜不下來了。我接下來要說的可能會有點離題,但我想跟您分享別人做過的一個實驗。
松重:沒問題,您請說。
枡野:某位醫生做了個實驗,測試一分鐘內能正確解出幾題簡單的數學計算問題。一個班級的學生先做了類似坐禪的靜坐冥想,才開始解題。結果比起沒先靜坐冥想的班級,答對率據說高了兩成之多。後來還到多個學校進行相同實驗,結果先靜下心的班級的答對率都比較高。其實所謂的靜下心,就是要調整好呼吸,這麼一來便可把自身能力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此外,也還有類似的研究。一般來說,人一緊張血管就會收縮,進而導致血流減少15%左右,但只要坐禪緩和心情,血管好像就會放鬆。如此一來血流便會增加,聽說大概會增加20%至25%喔。
再打個比方,假設在棒球場上有對實力相當的投手和打擊手。當投手能調整好呼吸再投球,打擊手卻撲通撲通心跳得飛快,在雙方出手對戰前,勝負已經顯而易見了。
由此可知,坐禪的效果也已獲得科學實證,而且十分合理。如果在演講等場合,突然受邀在一大群人面前講幾句話時,請試著先氣沉丹田,呼吸一、二次,這樣就能有好表現了。松重先生,您在過往的經驗中,應該切身體驗過這類感受吧?
松重:我接下來要提的都是些小事,例如,我最近刮鬍子時用的都不是電動刮鬍刀,而是傳統的雙刃刮鬍刀。用這種刮鬍刀必須非常小心,而且平心靜氣,不然可是會刮得鮮血直流。此外,由於必須先搓出泡沫,因此刮個鬍子也很花時間,不過我非常享受整個過程。
我聽音樂、聽唱片會覺得比較好聽,車子開手排車會覺得比較有趣,泡咖啡時也是偏好自己磨豆子的手沖咖啡。我做事情時,會在心中建立確切的個人流程,結果這樣的流程越建越多後,總覺得自己的心就變得越來越踏實。
枡野:您在不斷建立做事的流程後,有沒有變得在動腦思考前,手就先自然動起來了呢?
松重:有,就像您說的那樣。我現在不必特地動腦思考,身體自然而然就會做出反應,甚至覺得身體若沒有自然反應,心情反而會變差。此外,也覺得現在不管什麼事情都能立刻處置完畢,一切的一切好像都稍縱即逝。例如,(比起電子字典)翻閱紙本字典,按照五十音順序查到的資訊,更能讓我留下印象。我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的關係,想在這類小事尋求價值的念頭,最近變得越來越強烈。
枡野:那種輕而易舉就能查到,或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的資訊,三、兩下便會忘得一乾二淨。至於令人難以忘懷的,則是以前那種要上圖書館,翻查過一本又一本的書之後,才能獲得解決的疑惑。用電腦開網頁搜尋,隨即就會跳出來的資訊,可能上一秒才剛查到,下一秒就忘得一乾二淨,結果又得重查一遍。到頭來,還真不曉得用哪種方法找資訊比較快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別動不動就自責:把罪惡感化為力量,不內耗的禪智慧
每天把心掃乾淨:35個讓人生好轉的禪式整理術
你可以習慣不在意:不內耗、不執著、不迷惘的62個心態重整練習
別讓每件事都煩到你:看漫畫學禪智慧,讓你工作、生活、人際無憂一身輕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1+2:枡野俊明教你學習不執著
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枡野俊明教你消除人生麻煩事的42個解方(《人生的麻煩事全都可以消失》新修版)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不執著的練習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025限量暢銷特典版】: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孤獨,你好:給忙於迎合他人,卻無法喜歡自己的我們【擁抱自我版】
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
50歲後,隨心所欲的生活:捨棄、放手、不強求,這一次,你要為自己而活![隨書附「自在生活金句卡」]
解憂貓禪語:不生氣、不焦慮、不受他人影響,像貓一樣做自己
尋找你的牛:從心出發,發現幸福的10張人生圖
對錢好一點:讓金錢流動,為你創造想過的生活(《不為錢煩惱的老後》新修版)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作者獻給容易受傷的你的「厚臉皮學」
你所不安的事,有九成都可以消除
不生氣的心:人生有九成的事都不值得生氣
看不見的設計:禪思、觀心、留白、共生,與當代庭園設計大師的65則對話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