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哈佛大學幸福十五堂課

  • 9 270
    30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心理學心理學入門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默言編選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新視野New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4/09/12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幸福」第一個條件,就是要用多維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就像美國有句諺語――你可能在一個人的面前一文不值,卻在另一個人面前是無價之寶。謹記自己的價值所在――「記住自己的價值」就是「幸福」。
《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又叫積極心理學。是Tal ben Shahar(泰勒‧班‧沙哈爾)二○○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的一門課程,是當時哈佛人數最多的課程。這個課程正如泰勒所說的,他並沒有在教授「新」的知識,他只是在將一些我們知道的知識重複講述給學生聽,並輔以具體的心理學研究案例,讓學生對於知識有更深刻的認知。
擔任哈佛大學校長長達20年之久的美國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經說過:「大學的榮譽,不在於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又一代的人的質量。」正是因為在擇師和育人上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哈佛大學才得以成為群英薈萃、人才輩出的第一流著名學府,哈佛對美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科學和高等教育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世界各國求知者心中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在眾多大學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哈佛大學被譽為高等學府王冠上的寶石,三百多年間,哈佛大學培養出數以百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為商界、政界、學術界及科學界貢獻了無數成功人士和時代巨子。
在美國歷史上,哈佛大學培養出了八個總統,還有數位諾貝爾獎得主。另外還有數以百計的財富政經菁英,是一所集合政界、商業、學術以及科學界等頂尖人才的重鎮!
「幸福」這個名詞其實有點抽象,指的是一個概念,也就是將幸福抽象化成一種情緒,抽象的過程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思維中,也是人類語言的一部分,是一種普世文化的價值。
《哈佛大學幸福十五堂課》是一部十分輕鬆的哲學小品,以親切的文字啟迪著世人突破思維定勢,其實積極心理學就是要教導我們學會思考,追求快樂,它引導我們乘著幸福的翅膀,去實現如何在幸福的國度飛翔……

目錄

前言
序章 哈佛大學推薦:
一個人越活越幸福的12個小習慣
第一章 哈佛大學排名第一的公開課:
幸福課(積極心理學)
第二章 做自己想做的人
1‧做自己最好
2‧記住自己的優勢
3‧別放大自己的瑕疵
4‧把聰明放在後面的口袋
5‧萬物的法則
第三章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1‧你用什麼眼光看人生
2‧我們無法複製別人的生活
3‧要明白「只有一次的人生」
4‧生命是時間的累積
5‧不要輕易把人生拋棄
第四章 給自己一個機會
1‧重新再來的勇氣
2‧生命在於永不放棄
3‧上帝只掌握了一半
4‧大膽叩開成功的門
5‧「鑽石」就在你身上
第五章 幸福的階梯
1‧你要做時間的主人
2‧幸與不幸掌握在你的手中
3‧最大的幸福是什麼
4‧學會感恩的人最幸福
第六章 做人的藝術
1‧人品是做人的根本
2‧用真誠贏得信任
3‧奉獻會讓生命發光
4‧聲譽是不會貶值的財富
5‧責任感是最基本的義務
第七章 超越昨天的自己
1‧享受不斷超越的過程
2‧不要給未來穿上「鞋子」
3‧最美好的是過程
4‧挫折也是一份財富
第八章 養成快樂的習慣
1‧人生是一種選擇
2‧樂觀處處是陽光
3‧擁有平常心才可貴
4‧聰明人都懂得簡單
第九章 熱愛生命的動力
1‧如何與壓力共處
2‧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3‧熱情創造奇蹟
4‧熱忱創造美好的人生
第十章 有愛就有辛福
1‧愛可以豐富人生
2‧最偉大又無私的愛
3‧愛可以讓生命欣欣向榮
4‧愛可以溫暖人心
第十一章 你笑,世界會跟著你笑
1‧告訴自己「我可以」
2‧人生的自我激勵
3‧別吝嗇慰勞一下自己
4‧在自我賞識中肯定自己
第十二章 思考的力量
1‧思考才能產生智慧
2‧跳脫你的「思維柵欄」
3‧創新來自思考
4‧思路改變出路
第十三章 習慣是行為的魔法師
1‧習慣的力量
2‧耐心創造成功
3‧自我反省的自知之明
4‧細節成就一切
第十四章 性格決定命運
1‧堅忍的性格讓你成為不倒翁
2‧善於合作才能發揮價值
3‧勇於冒險
4‧自信成就未來
第十五章 成功是在馬上行動中展開的
1‧等待是成功的天敵
2‧心動不如行動
3‧現在就去做
4‧成功屬於堅持到最後的人

序/導讀

自序─走向共和:中国与全球人文生态的思辨与探索

本书的基础理论与目的
  本书是关于改良中国以及全球之人文生态的论文合集。主要支撑理论为:由“实事求是、相对公平、与人为善、尊重人性、必要差别、民主法治、阳光行政、动态纠偏”等等共和社会的基础原则组成的“治国理念”。本文目的在于解?当下中国与全球的人文生态深化改良过程中面对的那些复杂的难题。
改良的方式、理由、必要性
  人类需要的不是害人不利己的相互争斗,而是利己不损人、利人不害己的“人文生态的和平改良”。
  当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正视自己,客观地看待万事万物,并?手对自身的人文生态予以“科学化”的时候,就是其自身走向?大的开始。→是人就会犯错误,这是人生常态,改了就好。《左传》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错误,从来就是最英明、最伟大、最光?、最有利的行为。
  要想使中华民族真正崛起,就必须要了解当下中国究竟存在些什么?的短板,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方案,不然就会陷于盲动。→中华民族有没有希望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中国执政者的好与坏,而在于中国政治体制的好与坏→仅仅从执政者个人身上去找原因、找出路,而不从政治制度上去改良弊端,就是治标不治本的瞎折腾。→在优良的社会制度{人文生态}之中,人是会变好的;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人文生态}中,人是会变坏的→当然,这是大概率,少数极端状?,是不能以偏概全的。
  如果一个真心为祖国?忧,希望自己的祖国变得更加美好,主张以公平正?为标尺来进行改良的人,如果随时都存在被整治的风险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文生态的改良,就迫在眉睫了。
  只能以实事求是、相对公平、与人为善、尊重人性、必要差别、民主法治、阳光行政、动态纠偏等为基准来改良中国的人文生态,中华民族才有可能获得新生。→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只要我们坚持运用相对公平的原理来处理政治、经济活动中的所有事物,也就是在处理每一个问题以前,都问一问自己:“这是事情的真相吗?这是相对公平的吗?”那么,我们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国家公民的法定权责,公民自身是无权放弃的
  笔者赞同“天下兴亡,人人有责”的提法,因为没有人民大众的参与,天下是不可能“共和”的。
  国家公民在放弃自己的主人翁社会职责的同时,也就失去了权力与利益。一旦为国尽责成了少数人的专利,那么,大部分利益成为专职从政者的“囊中之物”,也就势属必然。如果“弱势者”只知一味地埋怨命运的不公而不知反思自己的职责,对于真正的“共和”来说,终归是于事无补的。
  对于老祖宗在《?记.大学》中提出的人生准则:“修齐治平”,我是深以为然的,它不愧是东方文明的内核之一,是人类历万年而不朽的智慧瑰?,是人类社会弃恶向善、不断进步的不二法门。
  人,作为“万物之灵”,如果仅仅是“修身、齐家”是远远不?的,还应该加上“治国、平天下”,才是完整的人生。人人都应该努力成为一盏灯,尽力为人类增添光明→如果整天怨天尤人,抱怨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而不是出于善意地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寻找改良人文生态的方法,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那你就很难说是一个大写的人了,实在是有愧于“万物之灵”的称号。
  换成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是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与小家的衣食无忧就完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中国智慧,仍然是有极?的现实意?的:整个地球上所有国家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都是与地球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你不努力使之趋善,你就随时都可能遇恶→任何人的姑息养奸,从本质上来说,不仅仅是在为罪恶营造滋生的温床,而更是犯罪者的保护伞与同谋。
  “覆巢之下无完卵”的中国智慧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推敲”的;{对于雪崩来说}“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的法国智慧,对于每一位中国公民来说,都是具有借鉴的价值的。
  假如我国公民,人人都只是各自“自扫门前雪”,而没有“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当,不尽自己“国家主人”的职责,中国人再多,也不过是大而无用的一盘散沙而已,是不足以与邪恶抗衡的,不公平、不和谐就必然会成为中国社会之常态,那中国的共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然成为一句空话,落后于世界,这是用脚跟都能想得出来的结果。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面对种种不公,因事不关己而予以容忍,对他人的苦难因“明哲保身”而持冷漠的态度,那这个国家的前途就必然会暗淡无光。原因很简单,这?的人文环境,“人的恶行”就会肆意泛滥,“好人不长?,恶人活千年”就会成为社会之常态。
  我认为,促成“中华共和”的早日降临,是每一个中国公民?不容辞的职责。“相对公平”的政治、经济制度设计,是解?人类社会矛盾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但绝不仅仅意味?在分享利益时应该人人相对平等,更意味?,在承?责任与?务时,同?也必须相对平等,这才是人人平等的完整含?。即不分人种,不分民族,也不论贵贱,都应当且必须勤劳、善良,尽职尽责地、实事求是地维护整个人文生态的“相对公平”。
  中国当下,人民这个国家的主人,由于被动、主动地“大权旁落”而造成的“政治混沌{模糊}”,不仅执政者有责任,精英有责任,普通民众自身普遍缺乏主人翁意识,不尽自己“国家主人”的职责,也是中国未能实现共和的重要原因,其错误的本质与“官方”是一?的,都是违?。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就是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个?法中最重要的条款,印在纸上、挂在口头,但从来就没有认真制定过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没有在实际的执政者治国、老百姓护国的过程中,将各自的应尽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
  本人才疏学浅,总共只在学校受过六年半的教育。好在幼而好学,至老未改,古今中外,都稍有涉猎,且有“不存疑”之癖好,所以具有一些常人应该具有的“常识”。没有受到足?的校?正规教育的唯一弥补方式就是“自我教育”,其弱点是“不专业”,盲点在所难免,其优势是“无自我设限”,因而思想较为独立。
  现在,我把自己接触到的一些自以为对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人文生态改良都有益的“常识”总结出来来,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改良措施,希望能?突破当下中国及世界各国现实社会中“这儿不对,那儿不对,?又提不出适当的、具体的、可操作性?而又预后良好的改良办法来”的困境。
  不成熟在所难免,是否有谬误,笔者也不敢保证,就算是抛砖引玉吧。然拳拳爱国之心、昌盛我中华民族之诚,以及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和谐相处的善意,力促世界共和的努力,是我引以为傲的。
  在笔者的笔下,没有什么敏感或不敏感的问题,唯一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建成公平、和谐、?大的中国;是否有利于建成中国之“共和社会”。讲真话在所难免,因为一旦不讲真话,就不可能明辨是非,也就不可能解?任何问题了。我不想偏袒谁,也不会针对谁,我仅仅为公平正?摇旗,为“共和社会”代言,为“富?中国”呐喊,做一个忠实的“华夏之春”的守望者。
笔者简要经历
  我是个“另类知青”{详情参见《幽谷红杏花正妍》中的:《我独怜伊畏春寒→?梅》;《依稀残?四十年→一个球溪河的传说》}。在此仅能简略涉及:我是个“三下知青”,人和户籍在城乡之间不同的地方倒腾了三次:
  第一次,1951年在襁褓中,随乳母下乡去分了土地,至1956年父亲将我接回城里读幼儿?大班。其时,我已成了一个“不会哭”的孩童→因为幼时无论你怎?嚎啕大哭,也是没有人理会你的,“不会哭”也就成了本能的应激反应。因祸得福地自幼养成了凡事靠自己、独立思考,忍耐力超?、甘于寂寞等等良好的习惯。
  第二次,1958年七岁多时,刚进小学读书,父母迫于政治压力,就让我独自一人下乡去参加人民公社,睡在?圈中,成了个从来不知洗澡、洗脸,满身污渍,遍山觅食的“野人”→虱子遍身,以至于蛔虫多得来常从喉咙中钻出,不得不用手活生生地硬扯出来。直至1962年春,我因身患“浮肿病”而奄奄一息,母亲才将我接回城里,连跳四级,插班读小学四年级。我成了一个“被迫”自?不息的少年,那绝不是因为我自小有什么伟大的理想,苦苦挣扎,仅仅是出于求生的本能而已。
  第三次,1969年知青下乡,至1978年经全国统一高考进入大学。下乡时,父母皆亡,我举目无亲,成了农民中的“困农”。裤子只有一条,而且接长了三次,比农民更为艰辛,极端时曾在过年时连续大睡三日不起,本生产队比门而居的农民朋友谢银中、鄢素琴夫妇,还怀疑我是不是想绝食自杀,?行将我拉起来到他们家去吃饭。→当时被绝望困锁是事实,但自杀的心思,确实从来就没有产生过,当时不过就是“懒得起来”而已。虽然年轻时我也算得上是“相貌堂堂”,但本生产队的“癞子”姑娘也瞧不上我,不屑于与我交往,就更不用说其他的美女了。我被动地成了一个“知识丰富”的青年,不是因为我自身主观上是一个多么地奋发有为,勤于读书的志士,而是由于心如死灰,我除了在书中寻求那些鲜活的先贤们来慰藉我那孤苦的灵魂之外,实在是找不到其他可以解愁的事情可干而已。
  总之,一是因为我亲身经历、见证了太多的艰辛,深味过“绝望”的悲?,悲悯之心由此在心底生根发芽,对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感同身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情油然而生焉。→身陷冰原雪海,最渴望的是温暖的阳光;亲历人间的丑恶,最珍惜的是“天使”的善良。→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绝望与无助,人是不可能浴火重生的;没有在逆境中经受过生活的千般锤炼,人是不可能豁然顿悟的;没有经过主动积极地万虑千思,人是不可能明辨是非善恶的。
  二是因为家学渊源,老祖宗曾参的“士不可以不弘毅”、“达则兼善天下”等等与人为善的儒家传承深入骨髓,这不仅仅?定了我的思维方式,还是我自身的生存意志不死不灭的“维他命”。
  三是阴错阳差,生活迫使我“被动地”成为了一个酷爱读书且有不存疑之习惯,凡事都想弄个明白,具有完美主?倾向的人。
  四是我自幼就有“老僧入定”之功。我的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具有?大的“屏蔽”功能,做事特别专注,以至于1962年我与母亲开始共同生活的时候,我母亲曾怀疑我是不是聋子。她曾经把我带到华西医院做过两次详细的检查→因为平时我母亲即使在我身边喊我,我也常常是“充耳不闻”,点油灯看书,帽檐烧掉了也会浑然不知。
  五是“曾子受杖”之类的传承,使我清晰地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忠孝仁?。忠于祖国当然是要坚守的,孝敬师长是要提倡的,因为这是生养你的,之所以有你之所在。而真正的忠孝,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完美,使自己的祖国变得更加美好,使自己祖国的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仁:与人为善的人生态度;?{正?}的底座是相对公平,所谓“公平正?”,是属于同意连用,从本质上来说,公平即正?,正?即公平→这是由“人皆趋利”的基本人性{天道}?定的。如果人类社会没有了仁?{相对公平}这个“定海神针”,也就背离了基本人性{天道}→剩下的将唯有兽魔嚣嚣,苟延残踹而已。→不辨是非,不分善恶地愚忠愚孝,就是不仁不?的“伪忠假孝”,都是反人类、反社会的逆流,只会使自身、家族、祖国陷于绝境。→人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人的基本人性当然也是客观真实存在的,由人之正向的“本我如此、必将如此”的基本人性所?定的正?{相对公平},当然也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关于正?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二者之间纠缠不休的争论可以休矣→不坚持公平正?,就违背了人的基本人性,其结果就是“人将不人”,关于以非相对公平为核心的丛林法则与以相对公平为核心的文明法则的优劣,谁才是人类的未来的“意识形态之争”,也可以休矣。
  如此等等诸多原因综合?加,使命感逐渐形成,于是“浩然正气”油然而生焉。
本文的初衷与终极目的
  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西方走在了前面,我们当然要谦虚学习、竭力追赶,但社会架构和文化必定是“以我为主”的东西融合,才会在中国具有?大的生命力。
  遵循实事求是、依据基本人性{天道},探寻人间正道(最佳客观处置范式);秉持与人为善,疏解人类恩怨,完成人类自我救赎,秉持相对公平,实现人类的和解,走向共和,是我的初衷;兼顾所有中国公民的利益、重可行性和有效性、预后良好,是我思维的标准;贫富共赢,走向共和→皆大欢喜是我的终极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曾耀华
2019年2月4日凌晨
中国 成都

試閱

哈佛大學推薦:一個人越活越幸福的12個小習慣
《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又叫積極心理學。是Tal ben Shahar(泰勒‧班‧沙哈爾)二○○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的一門課程,是當時哈佛人數最多的課程。23%的學生說這節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這個課程正如泰勒所說的,他並沒有在教授「新」的知識,他只是在將一些我們知道的知識重複講述給學生聽,並輔以具體的心理學研究案例,讓學生對於知識有更深刻的認知。
一、幸福是一門科學,有方法論
幸福在我過去的認知裡,一直是形而上的東西,我從未將其作為一門科學來看待,也不覺得它還能有方法論。但上了這門課程之後,才瞭解到,幸福不是抽象玄妙的,它是基於大量的科學實驗所總結出的理論體系,是能夠通過相關的方法獲得的。而且在20年前,哈佛大學便已開設幸福人生課(也叫《積極心理學》),為學生們講授「如何提升幸福」的話題,可見哈佛大學的教育系統對於幸福的重視。
二、提升幸福感的前提
我們以前認為,幸福跟外部環境、跟物質條件有非常大的關係。人越有錢越幸福,越窮越不幸。但泰勒在課堂中告訴我們,外部環境、財富對於幸福的影響微乎其微,當然,是在滿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不包括戰爭等極端條件。
我們感受幸福的意願,主要取決於我們的精神狀態,在於我們選擇關注什麼、用什麼樣的方式理解和看待世界。對幸福產生重要影響的,是我們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外部環境。比如愛迪生在成功發明電燈之前,失敗了一千多次,但愛迪生並沒有將這些失敗視為打擊,並放棄發明,而是將此前的失敗當作驗證錯誤方法的實踐,因此才有了那句「失敗乃成功之母」的名言。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最成功的人往往也是失敗次數最多的人。只不過他們更為人熟知的是成功後的光環,而成功前的挫敗鮮為人知。如果這些人不用積極的方式看待失敗和挫折,籠罩在失敗陰影中的人是無法向前邁步的。因此,想要提升幸福感,關鍵在於改變我們的觀念,在於改變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關於提升幸福,泰勒在課上提出了以下五個認知前提:
(1)相信改變是有可能的。
(2)改變是建立在研究理論基礎上的方法。
(3)幸福和外在因素無關。
(4)順從人性、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世界。
(5)快樂是道德的。快樂首先應該是滿足自己的愉悅,泰勒在課上說,將自私等同於不道德,這是不快樂的頭等原因。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982238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1*15*1.3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