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雨天心理學【為「非專業陪伴者」所設計】:當生命遇到驟雨,如何為他人遞出一把傘

  • 79 379
    48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給經常支持他人內心卻筋疲力盡的你──
家庭、學校、職場中,當身邊的人深陷低潮時的心靈急救指南
★日本紀伊國屋2025人文大賞TOP 9 ★

「當內心下雨時,人們聽到稱讚反而會造成傷害。
而這本書正是要教你如何在對方身心不適、
生病、遭逢事故時帶來力量。」
──獲日本三項人文大賞的臨床心理師 東畑開人

為「非專業陪伴者」所設計,成為他人後盾的5堂心理課

孩子拒絕上學、伴侶夜裡無法入眠、
年邁的父母說要離婚、部屬不再來公司、
朋友傳來「活不下去了」的訊息……

就像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突然下起傾盆大雨,
心理問題往往也是「突如其來發生」,任誰都可能被捲入其中。
當親近的人心中降下了「雨」,
我們該如何詢問、傾聽與關懷?

如同身體生病時的康復,有九成五都是由如家人等非專業人員協助,「心理關懷」也是如此。所謂「雨天心理學」,正是融合了可立即應用的專業知識,讓我們能就近提供心靈照護,有效維持重要之人的身心健康。

從如何理解真心話、何時該傾聽、如何給予建議,
到「適當插手干預」的方法,
不僅結合了身為臨床心理師的作者自身的諮商經驗,
也具體說明如何提供所需物質、生理、心理層面的協助,
進而藉由與人建立連結,得到自癒的力量。

最後,更傳授了「自我照顧」的祕訣,
讓你即使在雨中同行也不被澆熄活力。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有效提供一般人可學習的專業心理關懷知識。
🌢讓你在重要的親友陷入生命困頓那一刻伸出援手。
🌢由諮商心理師告訴你「低潮的心理狀態」是怎麼一回事。
🌢可從書中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也學習如何被他人所理解。

【佳評如潮】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
城旭遠|作詞人、作家
珊迪兔|「精算媽咪的家計簿」主持人
──撐傘推薦

助人與陪伴關乎人性,有時,順勢地退幾步,允許對方用現在的樣子存在著,同時去理解、去陪伴這樣的他⋯⋯在一進一退、一動一靜之間,改變或許就有機會發生。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

東畑開人

教育學博士、臨床心理師、日本公認心理師。
1983年生於東京。專攻為臨床心理學、精神分析、醫療人類學。畢業於京都大學教育學部,並完成京都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歷任精神科診所工作、十文字學園女子大學副教授,之後設立「白金高輪諮商室」。
2019年以《活著好難──關於照顧與治療的備忘錄》獲得第19屆大佛次郎論壇獎,並榮獲2020紀伊國屋人文大賞。
其他著作包括:《野地醫生在笑──心靈治療是什麼?》(暫譯)、《日本尋常的心理療法──為地方日常臨床所準備的心理學與醫療人類學》(暫譯)、《內心封閉時代的街角諮詢室》、《什麼都找得到的夜晚,只是找不到我的心》、《我會好好聽你說》、《普通的相談》(暫譯)等。

譯者

黃薇嬪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1998年正式進入日文翻譯的世界,兢兢業業經營坎坷的譯者路,也期許每本譯作都能夠讓讀者流暢閱讀。

目錄

前言──雨天的指引

第1日 何謂心理關懷?
──別讓雪人融化
誰負責進行心理關懷?
什麼樣的行為屬於心理關懷?
關懷與治療交替循環
今日總結
Q&A時間①
重點筆記

第2日 理解人心的真實涵義?
──體諒「已讀不回」的行為
什麼是雨天心理學?
來畫輔助線吧!第一種:意識與潛意識
第二種輔助線: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
第三種輔助線:偏執分裂心理位置與憂鬱心理位置
今日總結
Q&A時間②
重點筆記

第3日 如何能夠讀心?
──交換果凍的技巧
在談技巧之前,先認識「傾聽」的意義
移情與反移情的理論
涵容理論
進入技巧篇,先談「聽的技巧」
進階篇:「聞的技巧」
今日總結
Q&A時間③
重點筆記

第4日 如何能夠拯救心靈?
──多管閒事和插手干預的差別
何謂「好的插手干預」?
當心靈獲得幫助時所發生的事
插手干預的技巧① 關於身體與物質層面
插手干預的技巧② 關於心與人層面
今日總結
Q&A時間④
重點筆記

第5日 關懷「照護者」
──關懷時而讓人痛苦,時而感到快樂
關懷為什麼辛苦?
幫助「照護者」的關懷資源:社會篇
幫助「照護者」的關懷資源:個人篇
今日總結
全書課程總結
Q&A時間⑤
重點筆記

欲深入研究者的推薦書單
後記──最後的習題

序/導讀

前言──雨天的指引(摘錄)
「心理關懷」是時機一到就會自動觸發的行為,不是自己主動開始的。換句話說,這種行為不是主動、有計畫、深思熟慮簽了約才開始,而是被動、非預期、無論是否情願被迫進行的。
就像在晴朗假日出門散步,突然下起大雨一樣,遇到這種場合,不管是要找個能避雨的地方或是去買傘,我們都必須變更原先的計畫。

同樣地,假如有一天,你身邊的人突然身體不適;或你的孩子無法去上學;或伴侶晚上睡不著;年邁的父母開口說要離婚;或部屬離職;或朋友傳來「我想死」的訊息。
使得你的生活驟然烏雲密佈。你不懂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不曉得該怎麼辦,也不清楚接下來會如何。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天空正下著雨,淋濕了他們的心靈。
這種時候,你不得不臨時變更計畫,無論如何都必須開始採取某些「心理關懷」行動。
因為在他們身邊的是你,且他們對你來說很重要。你或許會在某天冷不防就受到身邊的人影響,一起走在雨中,畢竟這種情況很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而「心理關懷」總會在人生的某一刻自動觸發。
因此,我打算為了那些遇到驟雨的人,或生活中每天都在下雨的人,開設一門心理學課程。我相信心理學就像下雨時撐開的傘那般,有助於心理關懷的進行。
啊,不過,就算你只是想在晴朗假日看本閒書,當然也非常歡迎。誰也無法預測漫長的人生中何時會下雨,包包裡隨時放一把折傘也不會有什麼壞處,對吧?

我過去曾在學校擔任輔導老師,也曾在醫院服務過,之後也在大學教臨床心理學(我是在這段時期學會如何教課),如今自己開設了心理諮商室。我的工作就是多傾聽他人的故事,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和諮詢者一起思考如何讓心與心的相處更融洽,或給予建議。
接下來,我想要藉著這些經驗,介紹各位用在心理關懷上的心理學。

各位想像一下「生理照護」的例子。當你得了流感時,我們會信賴醫生對於診斷和病因的專業知識解說,但如果是養病期間的照護,情況可就不同了。因為得了流感臥病在床時,負責照護的終究還是外行人。在這種情況下,躺床是病患本人的選擇;需要為此調整工作的是職場同事;幫忙洗衣做飯、支持生活的是家人。其實生病康復的過程中,有九成五的照護都是由外行人完成;「心理關懷」也是,心理關懷有九成五是仰賴外行人。
這就是我開這門「心理關懷」課程的基本概念,因此接下來的內容不是為了專業人士設計,而是專為外行人量身打造。我們要來談的是身為一個心理學外行人,該如何去照顧家人、同事、朋友等身邊人的心理。

有時會發生以下這些狀況──當你稱讚孩子,有可能換來孩子憤怒的一句:「你根本不了解我!」當你稱讚部屬,部屬有可能滿心懷疑:「反正你也只是在說客套話吧。」因此不願意跟你交心。
你在下班回家,去便利商店買甜點慰勞自己,有時你也會覺得一切都很虛偽,因此莫名感到空虛。沒錯,原本應該成為力量的話語,反而傷害了心靈。
人生中有晴天,也有雨天;有健康的時候,也有生病的時候。在精神飽滿時聽來愉悅的話語,換做是在你狀態不佳時聽到,很可能反倒覺得話中帶刺。
適合晴天的關懷方式,很可能用在雨天就變成錯的。
因此,外行人心理學必須再細分為「晴天心理學」與「雨天心理學」這兩類。
一句稱讚要能夠準確地傳達到對方的內心、成為力量,那必須是在晴天。至於教你在對方精神不錯、狀態正常、生活順遂時,怎麼做才能夠成為內心力量的,就是「晴天心理學」。
相反地,雨天時,即使聽到稱讚也無法觸動心靈,反而會造成傷害。而教你如何在對方身體不適、生病、出意外時帶來內心力量的,就是「雨天心理學」。

試閱

◎什麼是雨天心理學?
人生並非永遠都是晴天,有可能某天早晨醒來,外面正下著雨。比如說,接下來提到的這種時候。一週之始的週一早上七點,和往常不同,孩子沒有起床。你走到孩子的房間喊他,他卻沒有反應。
你說:「該起來吃早餐了。」孩子聞言,依舊躲在被窩裡,一動也不動。
於是你接著說:「不快點起床就要遲到了喔。」孩子還是沒有回應。
你開始覺得奇怪:「怎麼了?身體不舒服嗎?」孩子卻像是故意無視你。
你不由得開始煩躁:「你鬧夠了沒!我還要去上班,沒空管你!」
這時孩子才終於出聲:「不要囉唆!你讓我覺得很噁心!」

有什麼事情正在發生,但你卻不知道是什麼。你一如往常的關心,卻正在傷害孩子的心。明明直到昨晚為止你都很懂他,怎麼一到今早他卻成了你「不懂」的人了?這就是「雨天」的開端。接下來將如何發展?我們一起來追蹤一下雨天發生的經過吧。

【雨天發生的事】
面對不願起床的孩子,你身為非專業人士通常會在心裡判斷:「他一定是太累了。」所以你決定替孩子向學校請假休息一天,先觀察狀況。假如孩子心中降下的只是普通的雨,這樣做或許能奏效,第二天孩子就會像什麼事也沒發生般的去上學,天氣由雨轉晴,日常生活重回正軌。
但有時也會進入雨季。孩子即使請假在家一天了,還是不願意和你好好說話,而且第二天依舊如此,甚至接連幾天都不去上學。你一叫他起床,他就生氣,甚至拒絕和你一起用餐。家庭氣氛愈來愈緊張。
到了晚上,你們夫妻兩人討論了一會兒,做出新的非專業人士判斷:「是不是因為晚上玩手機玩到太晚了?」於是你們決定禁止孩子使用手機。
這下子引起了暴風雨。當你要沒收手機時,孩子勃然大怒,死抓著手機不放,並且大喊著:「你們腦子有問題!」然後開始大吵大鬧。你一氣之下,粗暴地奪過手機,孩子因此覺得受傷,憤而把自己關在房裡不出來。
到此,無論你做什麼,都只會傷害孩子,而你也愈來愈無法理解孩子在想什麼,夫妻兩人都精疲力竭,最終陷入絕望的深淵。

這種時候,就輪到專家上陣了。比方說,你帶著不情願的孩子去精神科(身心科)診所。精神科(身心科)醫師診斷孩子的症狀是「憂鬱」,開立了一些輕度藥物,並給出幾項建議,例如:與學校聯繫,為孩子打造一個能讓安心的環境等。
回到家,你和伴侶再度展開作戰會議。你聯繫了孩子的班導,討論在孩子缺席期間的因應方式。家中的生活安排,也盡可能避免讓孩子承受壓力。至於手機的使用方式,則交由伴侶去和孩子談,儘管還是會起爭執,但他們決定不再強迫。
摸索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失敗,有些日子的雨勢較大,也有減弱的時候。照護的效果很緩慢且不明顯。但孩子在家時確實比之前更放鬆,而你在面對孩子,也比起最初更沉著冷靜。於是,有時你們也可以一家人開心外出吃飯。這時聊著聊著突然想到:「這孩子或許是進入青春期了。」你心裡開始覺得,也許該開始把孩子當成大人看待。
雨暫時停了,露出短暫的晴天。真希望天氣能就這樣順利由雨轉晴,但究竟會如何發展,誰也無法確定。

【雨天時的異常心理學】
如何?各位聽到這裡明白了嗎?
「晴天」指的是對方健康、心理關懷能順利進行的時候,這時,「普通心理學」能夠正常發揮功能。至於「雨天」則是指對方生病、心理關懷無法順利進行的時候,此時,無法靠「普通心理學」來理解對方的內心想法。
我前面說過「關懷」就是「不傷人」,換個說法就是,「晴天」是徹底知道怎麼做才不會傷害對方的日子;「雨天」則是愈來愈不知道怎麼做才能避免傷害對方。
晴天時「可以明白」的事,到了雨天就變得「無法明白」,因此關鍵就是──去「理解」雨天時「無法理解的人心」。就像遞給淋雨的人一把傘一樣,要能將「理解」遞給那些平日裡不被理解而受傷的人。

正如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基督教、佛教等各宗教對地獄的想像,也比天堂更豐富多變。
由此可知,雨天需要的是「量身訂做的對應方式」。因此,重點不在於「如何處理」,而在於「如何理解」;只要能「理解」,自然就會知道怎麼做能帶來「照護」,也能夠分辨「什麼行為會造成傷害」、「什麼行為最好別做」。這才是重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72155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