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蠡測【第肆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楞嚴經》中最適合現代人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並蒐羅歷代祖師、大居士們與觀世音菩薩圓通章的相關軼事!
★書中以精采故事及實例,說明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化身如何遍滿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感人事蹟!
★提供最簡單易懂,便於現代人於日常生活中實行的方式,實踐楞嚴經及觀音耳根法門的精要!
《楞嚴經》要旨宏深,歷代經由諸位大師的註釋,方為後人能略窺一二。圓瑛大師當年在著作《楞嚴經講義》時漚心瀝血,忘卻身心,只要是經文之中稍有疑義或奧理不解,便會把這些問題用書籤書寫其上,貼在書齋的壁面上,接著滌心靜慮,靜坐多時反覆敲測參研,直到發明為止,才會把書籤撕扯,整整用了八年的時間,才把經文中高古難解之處盡釋。
經中二十五位菩薩在佛前各自陳述成道的法門和因緣,對一些閱讀《楞嚴》初機的學人,如要入得圓通大定,是很重要的參考。為何佛要集結了二十五個修持各種法門獲得解脫的菩薩,各自發表個人的成就歷程?如果仔細研究,就會了解這二十五個成就的例子也代表佛陀要進一步引導弟子們從道理上的理悟,更進一步要從六根門頭上去實際用功,因此這二十五種圓通法門,也象徵著法門無量隨著各類根基不同,只要方法得當都可以獲得解脫。
在整個二十五聖者所發表的成就法門中,對於娑婆世界的眾生而言,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是最基本而且最普遍的。下手初修,耳根不要受到外境任何六塵中的干擾,也不要隨著他去追尋,一但追尋就變成緣音外止,如此一來自己的心緒,就會隨著音聲受牽引,這就不是收攝耳根,反而變成出流,六根一但受外境所干擾,便會進入輪迴.......。
這是觀世音菩薩親自說明是如何的從聞、思、修進入三昧正定的方法。本書就《楞嚴經》中取其要處,詳細縷述觀音耳根圓通法門之精要,如能由能聞的根性思維般若智去觀察,如此二六時中反覆不斷的去熏習修持,最後終能進入甚深三昧之中,下手初修之人須細心捧讀。
影音介紹
目錄
關於作者——王薀老師
出版社編輯序
圓瑛嘔心註楞嚴
內外根塵色即空
妄念生起即放捨
入流亡所最通透
人間醇美海潮音
神乎其技唯一心
心意識本無差別
入空卻不執於空
心法雙忘性即真
觀音法門最圓通
人法雙泯是究竟
桶底脫落見真心
自在自觀觀自在
應世菩薩楊仁山
高鶴年無畏布施
張商英註法華經
裴休廣發菩提心
觀音六字大明咒
三十二應護群生
廣救六道終無悔
菩提心利益眾生
默誦真言知吉凶
大明咒殊勝絕倫
奇蹟摩尼度眾生
大悲神咒解鬼疾
楞嚴般若之頂髻
發心利他度群生
心行處滅真心現
何期自性本清淨
六根悟入得本心
觀音通徹十八界
顯密雙融觀音願
了悟明空本無二
化現本尊大自在
信心是修持之基
照見是返聞之核
能覺和所覺皆空
諸行無常色即空
觀照本來真面目
序/導讀
出版社編輯序
〈耳容世間音將心自聞聞〉
《楞嚴經》發明識心與真心之別,詞藻華美、文理沛然,加以佛與阿難及眾菩薩的問答參會其中,諸般法門燦然齊備,為顯、密、禪、淨各宗均可緣其所本,同證楞嚴大定之無上經典。
而在經中二十五位菩薩講述自身如何從因地起修的法門,實為如何運用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交互作用中,體悟真實自性之要訣,更是值得吾輩學人披閱再三。其中最為人耳熟能詳者,乃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
吾人自小習慣於從耳朵聽聞到聲音,在未能睜眼識物前,甚至於胎中,耳朵便開始作用,從聽聞各種音響,再加以辨識,並反應到心中的各種喜惡好厭,甚至外發為身體語默動靜的諸般作用,在六根之中最為敏感,而且二六時中,三百六十五日均不稍息。一般人習以為常,幾乎視若無睹、聽而不聞,忘了它的存在。但對於參究生死大事的行者,卻是世間最寶貴的法器,日日夜夜都可用心其中,以「入流亡所」之法,證「返聞自性」之功。
聖道法門旨在要眾生明白心本身要離開心意的造作,千萬不要沉醉在過往,也不用對未來做任何的希冀和期盼,在這樣三心了不可得的境界當中,不管內情外器的任何境界,都要把握自己念頭的起伏,不要執著任何一念,更不要被其混亂,在當下就把每一個生起的念頭放捨掉。聽來美好,但如何做到?
耳根圓通法門卻有便捷明快的手段,以無時不作用的耳根,在聽聞外境的音聲之中,進入了能夠聽聞的自性之流中,在心與意絕對無二的統合下,專注於內在的音聲,所有可以聽聞的一切音聲了然不生,如同進入了寂滅之境,不受六根操弄,但見自家主人。
此法門雖在經中僅二三語,但如何下功夫卻是千差萬別。王薀老師以現代人能明瞭易行的方式,提供了我們修行耳根圓通法門的方便:有時不妨可以尋找一處離自己住處不遠的海邊,不一定要名勝風景觀光區,但不適合遊客太多的地方,在海岸邊尋找一處離岸不遠的山丘處,面對著海洋,湛然無波的海風輕拂在自己的身上,無波無瀾地沉浸在海自然無造作的氣韻中,本身孑然枯坐在山崖邊嶙石上。此時和煦的太陽光和自己靜默的身影,拉成一幕怡然自許的平和,霎時間在內心中,興起了一股無法言喻的壯闊……,此時垂簾俯瞰大海波瀾拍打著海岸及岩石的聲音,自己身心渾然進入有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良久、良久,這是人世間最醇美的一刻。
本書就《楞嚴經》中各位菩薩的修行法門取其要處,闡發觀音耳根圓通法門,並以現代人能領受的方式提供最佳的下手處,同時彙集諸多古德先賢的修學事蹟,讀之如冰片貼額,頓消塵暑,如能反覆參詳,從能聞的根性思維般若智去觀察,熏習修持,最終必能去妄返真,為吾人拂去百千萬劫之蛛網塵埃,返見本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