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大利:我們可以一直擁有幸福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修習佛陀的教法,以增進今生的相對幸福和獲得永恆的絕對幸福,令我們能夠一直擁有幸福!
本書為了超越宗派藩籬,回歸佛陀完整教法,在撰寫方面,主要依據經典,並融合菩薩、祖師、高僧、法師和大德們等學習所得的智慧結晶,於引用處加註以力求嚴謹,再舉科學相關文獻作佐證,以啟深信,期能有系統地闡明「一直擁有幸福」之道。
本書內容主要有三大部分:
第一、說明如何增進今生的相對幸福;
第二、詳述如何獲得絕對幸福;
第三、描述回幸福故鄉之後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情形。
一切生命皆有追求離苦得樂的本能,所以人人都是為了得到幸福而活著,惟我們如何才能夠一直擁有幸福呢?那就得勤於修習善法、行善利他與淨心,以增進今生的相對幸福;進而透由實踐適合的法門,以獲得永恆不變的絕對幸福。
目錄
序
第一章 今生幸福
第二章 今生幸福的祕訣
第三章 善於生活
第四章 心如一畝田
第五章 五善行
第六章 修習善法
第七章 修習無上深妙禪
第八章 回幸福故鄉
第九章 永恆的幸福
第十章 幸福的Q&A
附錄.幸福的經論集要
序/導讀
作者序
假設某甲提出一系列問題請教某乙,某乙逐一地回答:
請問任何人都可以學習佛法嗎?有什麼條件?
沒有任何條件,無論何人都可以透由學習佛法而受益。從佛陀 一生的行誼來看,佛教是一種至善圓滿的教育。佛陀在學習過程當中,他學過許多宗教,也可以說他集印度學術之大成,集宗教之大成,最後他在一棵菩提樹下結草為座,並立下了不能證悟真理,將永不離開此座位的誓願,他經過了三個七天的思考,夜睹明星,豁然開悟,見性成佛。成佛之後,他開始從事教學工作,在他四十五年教學過程當中,有許多弟子在他的教導下證果,可看出佛教確實是一種教學、教育,講經說法是一種教學工作。佛教鼓勵透由「聞思修證」的歷程以修習佛法,人可藉著聽聞、思惟、修行,以悟到真理。因而修習佛法是歷經「信解行證」的修行而親證體悟的,先由聽聞與思惟以堅定信心,再依教奉行,循著教法,逐一實踐,假以時日,水到渠成,證悟真理。換言之,「信解行證」是由正信, 生起淨信,而求慧解,經由實踐,得到證悟,所以佛法是含有哲學性、邏輯性的真理。
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在自傳中這樣寫道: 「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我願成為一名佛教徒。」他指出:「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它的觀點,這就是佛教。」又說:「我不能設想真正的科學家會沒有這樣深摯的信仰,」並認為:「人生終極的領域,只能在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台灣大學哲學系方東美教授則稱讚說: 「佛是大哲,佛是聖哲,佛經是高等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佛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上帝,佛陀在未成就之前跟我們一樣有煩惱、痛苦,但在他予以轉化、淨化之後,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他是以父母所生的人身,成就無上的佛果,因此人能成佛不是神話或傳說,而是確實可行之路。……
科學已陸續證明了佛法的智慧與價值,因此人人都適合學習佛法。例如,現代聞名遐邇的一行禪師在世界許多地方建立了修習佛法的道場——梅村(plum village),大量的西方人每年都從世界各國前去學習,其中有許多天主教徒、基督徒及其他宗教徒,甚至他的弟子中也有神父,他們主要去修習佛法的方法與工具,同時可以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以獲得幸福快樂。
請簡要說明,我們如何才可以一直擁有幸福?
人人都是為了得到幸福而活著的。幸福有兩種,一種稱為相對幸福,另一種叫做絕對幸福。所謂相對幸福,是指短暫的,不能持久的幸福,這種幸福是變化無常的(例如金錢、財產、健康、地位、事業、名譽……等隨時會改變或失去的);絕對幸福才是我們 人生要追求的目的,因它是一種永恆不變的真正幸福(永恆的幸福)。換言之,絕對幸福是究竟的快樂,才是「真實大利」,所以它是人生之目的;相對幸福是短暫的快樂,它只是手段。有了目的才有努力的方向,手段要往對的方向去努力方有用。比如,目的地是花蓮,搭火車前往花蓮是手段;獲得永恆的幸福是目的,使今生活得幸福(如身心健康、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等)是手段。由於有手段方能達成目的,所以目的重要才使得手段重要,因而目的和手段兩者都重要,但我們不應將手段當成目的,而忘了追求人生真正的目的。
凡一切生命皆有追求離苦得樂的本能。苦,是人人想厭離的; 樂,是人人所要追求的。從古迄今,人們無不追求幸福,遠離煩惱與痛苦,但人通常習於用自己的方法追求幸福遠離痛苦,希望今生得到最好的生活,認為追求物質以滿足最好的享受,就能獲得幸福快樂遠離痛苦,所以積極地追求有形的物質,但是即使物質達到最圓滿,若不知心靈能量提升,還是會有許多煩惱和痛苦。人人都希望家庭和諧,自己的身心健康、事業有所成就,但要想達到這個理想並非單從有形的物質就可以求得到,還要重視心靈能量提升,以達到高意識等級,使我們的心能夠祥和、自在和喜悅,如此個人及家庭才能擁有幸福。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博士(David R. Hawkins, M. D., Ph. D.)運用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發現了隱藏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人類意識地圖(Map of Consciousness),他將人類意識分為17個等級,對數(振動頻率)從20(2,000Hz)到1000(100,000Hz)。對數200以上是積極正面的能量;對數在200以下屬於負面的能量。 根據他的研究,意念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任何導致人的意識等級(對數)低於200會使身體變弱,而到了200以上的意識等級能夠使身體增強。……根據霍金斯博士的發現,當一個人來到了勇氣(200)的等級時,他會將他人的幸福(利他)看得越來越重要;到了愛(500)的等級,他人的幸福會成為最重要的動機與驅力;而在開悟(700~ 1000)的狀態,他會將生命完全奉獻於人類,這是偉大聖者的等級,能影響全人類的能量,這個等級最高是1000,為人類有史以來個人所能達成的最高等級,如佛陀所達到的境界。如果我們有意識地運用佛法於日常生活中,那麼更高的能量等級是可以達成的。有關提升意識能量等級的方法,詳見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及第七章。真實的快樂來自心靈,所以正確的方法是以追求心靈幸福快樂為主,物質條件為輔,方能獲得真正圓滿的幸福快樂。佛陀的教法不但能夠增進今生的相對幸福,而且可選擇修習適合的法門,以獲得永恆的幸福。有關增進今生的相對幸福的方法將於第一章至第六章詳述,接著在第七章和第八章闡明如何獲得永恆的幸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