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禪定道炬:如何修習三昧

  • 9 198
    22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禪修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金剛上師 卓格多傑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德陽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2/11/0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解脫的最大障礙就是煩惱,圓滿覺醒佛果的最大障礙是所知障;要對治煩惱和所知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體證空性。

三昧的意義是等持,在藏傳佛教密乘的教法中,是高級的禪定境地。修禪的目的,是為了止息無明,獲致究竟的解脫;唯有如此,才能徹底的了解痛苦。解脫的最大障礙就是煩惱,圓滿覺醒佛果的最大障礙是所知障;要對治煩惱和所知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體證空性。佛陀說:「體認空性就能斷離愚癡。」金剛上師也是這樣教導修行人的。

目錄

1襌定大寶舟 苦海波迷津
2淨水繞林 襌果豐饒
3法蔭清涼 隨處安身
4毘盧十支 身如須彌
5離諸過失 八大斷行
6離沉掉住 心性空明
7一切現空 遠離邊際
8念捨正知 得奢摩他
9九住心境 靜止修一
10六力串習 內寂止行
11四禪八定 如月無垢
12靈山演教 月燈三昧
13終極奉獻 求學三昧
14入佛三昧 聖道永倡
15三勝忍相 眾河入海
16大乘願行 菩提三昧
17善行出離 大悲三昧
18菩薩捨身 永不退轉
19三摩地者 寂滅於心
20三昧本質 如來佛性
21置心三昧 寂息惑亂
22迴向功德 不可思議
23彌旁演說 舊教禪觀
24心性明淨 無雲空際

序/導讀

前言

我為每個皈依弟子都編訂個人的修法時間表,除了四加行外,每日要禪修至少一座。期間弟子對修奢摩他遇到特別多的疑惑,所以我著手寫這本書,指導弟子,其中引用很多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所譯《月燈三昧經》的材料。

本書以淺白文字寫成,適合初機學佛者參考。

定心寺 卓格多傑 序於香港
西元一九九七年元旦

試閱

⊙上師,有時我很想反問自己,修行成佛究竟有甚麼意義?
你不若反思生命痛苦的問題。在凡人的生命中,痛苦遍及一切,我們無法阻止它。因為我們沒有正確明白生起痛苦的根源,所以,我們過去受多少痛苦,現在我們祇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仍要繼續受苦。
⊙痛苦究竟何時才會完結?
祇有達致止息無明後的解脫或涅槃,痛苦才正式完結。假如我們真正為自己找尋快樂,就要以解脫作為修行的目標。
⊙我修行密乘已有多年,仍未能解脫。究竟在甚麼地方出了問題?
解脫的最大障礙就是煩惱障,圓滿覺醒佛果的最大障礙是所知障,要對治煩惱障和所知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體證空性。
⊙我知道體證空性不是朝夕可及,而且要內心很穩定,竟念要集中才能體驗空性。
沒錯!穩定內心,使之不會轉動到其他的對象,才能體驗空性,這是傳統「禪定波羅蜜」的訓練。
⊙上師可否界定甚麼是「愚癡」?
在傳統經典中無明分成兩類:
1.純粹的無明,不結合其他煩惱心理狀態,例如無知、誤解、猶疑。「無知」是指我們沒有留意事物的真正狀態,所以我們不知道,又或者我們試圖思考和瞭解它,但卻未明白甚麼是真。
「誤解」是當我們試圖思考和瞭解有關事物的性質時,達到某點的認知甚至確信;但事實上我們達致的確認卻並非事物真正的狀況,我們錯誤地理解;例如我們透過心理學認識人有非理性的本能,事實上,人內心真正的狀況是光明清淨的佛性。
「猶疑」是我們內心不能決定甚麼是真,甚麼是假;對同一件事,我們猶疑躊躇地想道:「這可能是對,又可能是錯。」這種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就是猶疑。
2.和煩惱心理狀態結合,貪、瞋、癡的愚癡。例如在強烈的貪求中,我們陷於混亂,失去了對與錯的軌跡,混淆了善與惡,因而做出了種種令人後悔的過失。
佛陀在《月燈三昧經》說:
體證空性就能斷離愚癡。
⊙「三昧」是甚麼?
三昧音譯「三摩地」,意譯是等持。在唯識宗來說屬五別境心所;在密乘的教法中,三昧是高級的禪定境地。
⊙我常弄不清楚三昧與奢摩他的分別。
三昧與奢摩他的分別很明顯,奢摩他是「止」,止息一切念慮,收攝精神。進入奢摩他可到達初禪的境界,得到奢摩他的標準是心恆安住一境,並得到身心上的輕安。三昧則包括所有「有心定」,有心定除了初禪外,還包括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
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其境界層次自比奢摩他高;但是古德都認為要修好奢摩他才會出現三昧。
⊙如何修持奢摩他?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不如我先介紹修奢摩他應有的動機吧!
佛教所有修行都祇有一個目標,就是利益?生。有位弟子常跟我說:「我今天做了件善事;我修了一個很長時間的法,迴向給?生,我很有滿足感!」我給了這個答覆:「一個醫生若是為了治好病人之後所得的滿足感,他的努力都祇是為自我服務。」要是修行祇為了自己的滿足感,那麼未免局限在自我中心了。
⊙上師,是否說修行切忌執著內心的欲求?
很好,修奢摩他切忌因已離開欲界感官貪求,而執著色界的禪境。
⊙請問上師,可否透過密乘儀軌來修奢摩他?
可以,通常在末段,本尊融入自身,最好在再次生起本尊時,修習奢摩他──「止」。
修習奢摩他成功,要靠很多因緣。首先要有靈性的導師,傳承、灌頂對一切修行來說都是必然的;跟著是除去惡行,減輕惡念的障礙;以善行來支持你,作為整個修止過程的資糧;最後是除去一切不善環境,為禪修外在條件做好準備。
2 淨水繞林 襌果豐饒
⊙好的禪修環境有何條件?
營做加功修行的有利條件分六方面:
一、居於有利的環境:
1.一處平和的地方:日間不太多人集結,晚間很少聲響、狗吠聲等。
2.最好是修行成就者曾居住的地方。
3.生活日用品,例如食物、用水等,皆易於獲得。
4.良好的人為環境:如有相同教派的善知識同住。
二、減少欲求:捨棄俗務,完全將自身奉獻於圓滿覺醒的成就。少欲就是不要渴望擁有比現在更好、更多的東西。欲求會使身、語、意造作更多的活動,而變為禪修的障礙。
三、生起滿足:對於現在的狀況已感足夠,生起滿足就能減少散亂,尤其在荒僻的閉關茅舍,減少欲求、感到滿足是較重要的。
⊙我們以那一個標準來釐訂是欲求還是基本需要?
傳統的阿毘達磨稱渴望一些自己現在沒有的東西為「欲求」,這些都是俗務。先看看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滿足地說:「這足夠了。」便能對治不知足。
四、謝絕任何社交活動:一般來說,加功修行期間應避免太多活動。對修行人來說,不與其他人接觸,沒有社交活動是很重要的;因為與太多人接觸或說話會令自己內心不是興高采烈就是情緒低落,這種內心的動盪是修「止」最主要的障礙,要注意自己是否有過多不必要的社交活動。
五、守持戒律:修禪定的人以守持戒律作為基本條件,假若不小心破毀誓戒,便要立刻懺罪,祈望修補。懺罪對修止很有幫助,蓮師吩咐修行人每天修二十一遍金剛薩埵百字明,就能遏止惡行與日俱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97011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