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日落的那個星期天:路加醫生的漫遊記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續集
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之後的那一整天發生的事情,聖經上記載的不多,穆宏志神父藉由他豐富的聖經學知識和想像力,為我們描述了那一天,即「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
那麼,接下來的那一天對於基督徒來說,豈不是更重要、更關鍵的日子:耶穌復活的日子。那麼那一天呢?在聖經裡面,大多數都記載在四部福音裡面。
讀過新約聖經的人,翻開目錄,可能就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關於耶穌生平的記載,會有四部?為什麼這四部內容很類似,但似乎有出入?現在用ChatGPT可以得到很簡潔的答案:四部福音是以四個視角、四個不同的側重點、四個讀者群,呈現耶穌的生平和事蹟。可是,你有沒有在腦海中想像過,這樣的四本書是如何誕生的?
作者邀請讀者發揮一點想像力,穿越時空,一起看看:當時一位福音寫作者也就是本書的主角路加醫生是怎樣進行他的那部福音書寫作流程。路加醫生不是猶太人,他極可能是羅馬公民,他認識保祿且追隨保祿一段時間,也因此激發了她寫作一部福音書的概念,可是,他遇到一個寫作上的困難,就是他缺乏關於「耶穌復活那一天」許多訊息。保祿不是耶穌原先的那些門徒之一,他根本沒有見過耶穌,不,至少是沒見過復活前的耶穌,所以保祿根本無法提供耶穌復活的第一手資訊給路加。所以,許多聖經學者認為,路加很有可能親自去採訪第一手的見證者。
◎ 我們跟路加醫生出去一下,說是出去一下,其實是一個地中海世界的冒險旅行。準備好了,就出發吧。
路加想找到關於耶穌復活那一天的第一手訊息,這個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首先,在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旅行得克服諸多困難。
參照本書所提供的地圖,會看到旅行範圍很大,在第一世紀幅員廣大的羅馬帝國旅行誠非易事:從格林多到厄瑪烏,這大片地方語言複雜,種族複雜,宗教複雜,還有,路加醫生還只是個見習中的醫生,這一路上他得想辦法籌措旅費,總之,那年頭沒有銀行,得心裡有譜,這趟旅行就算再怎麼去蹭當地的基督徒,也還是需要船資、買紙的錢和起碼的伙食費。
◎ 我們在半路遇到路加,他這時候已經到了格林多(哥林多),當時的國際化大都市,神廟眾多,依附神廟攬客的妓女更多。在那裡,他遇到新約聖經中一個知名人士,得到對方的鼓勵和建議,決定下一個目的地是特洛阿,這地方不遠處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特洛伊古戰場。
◎ 在特洛阿(是的,就在那個著名的特洛伊古城旁邊),路加見了他寫書的金主——德敖斐羅。他達到此行的目的嗎?它的目的是旅費和購買紙張的開銷。紙張在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地帶,是以埃及尼羅河岸生長的莎草製造,材料本身並不昂貴,但是造紙的人工很貴,一卷莎草紙的價錢甚至高達五天工資之譜。
◎ 取得了必要的金援,路加下一站到了凱撒勒雅,找尋過去傳福音的夥伴婓理伯的女兒。他到了那兒,找到了倖存的三個女兒,她們再幫他聯繫上了當地的基督徒團體,訪談之後,了解到了在耶穌復活後,基督徒初期的團體建立的故事。而且他得到了重要的消息,竟是在耶穌的復活那一天,有兩個住在厄瑪烏跟耶穌同行了一段路,雖然他們當時還不知道那個跟他們同行的人是誰。兩個人之一的名字是確定的,他叫克羅帕。
◎ 帶著這個線索,路加跟斐理柏的女兒其中一個同行,去找尋克羅帕和他的家人。幸運的,他們找到了克羅帕,親眼看到了耶穌和他們同行的那段路。克羅帕還給了路加更具體的線索:耶穌跟門徒們約定了,復活後第四十天在加里肋亞(加利利)的海邊見面,給他們留下了一條重要的命令,那條命令,就是教會兩千多年來一直在執行的使命:往普天下去傳揚福音。
◎ 追根究柢的路加沒有停下腳步,他的旅行目的地在加里肋亞,他親自去見到了耶穌復活的見證人,親自到達葛法翁,雖然羅馬帝國的鐵蹄讓這裡遍地荒蕪,但還有一小群耶穌的追隨者隱藏在這兒。
路加的旅行在此打住,他蒐集了撰寫路加福音一切資料,還收穫了大量初期教會的資訊,他答應寫給德敖斐羅的書因此變成兩本,一本是路加福音,一本叫宗徒大事錄(或稱使徒行傳)。
於是,他面對著耶穌凝望過的同一片海,寫下他所領受的福音……。
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之後的那一整天發生的事情,聖經上記載的不多,穆宏志神父藉由他豐富的聖經學知識和想像力,為我們描述了那一天,即「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
那麼,接下來的那一天對於基督徒來說,豈不是更重要、更關鍵的日子:耶穌復活的日子。那麼那一天呢?在聖經裡面,大多數都記載在四部福音裡面。
讀過新約聖經的人,翻開目錄,可能就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關於耶穌生平的記載,會有四部?為什麼這四部內容很類似,但似乎有出入?現在用ChatGPT可以得到很簡潔的答案:四部福音是以四個視角、四個不同的側重點、四個讀者群,呈現耶穌的生平和事蹟。可是,你有沒有在腦海中想像過,這樣的四本書是如何誕生的?
作者邀請讀者發揮一點想像力,穿越時空,一起看看:當時一位福音寫作者也就是本書的主角路加醫生是怎樣進行他的那部福音書寫作流程。路加醫生不是猶太人,他極可能是羅馬公民,他認識保祿且追隨保祿一段時間,也因此激發了她寫作一部福音書的概念,可是,他遇到一個寫作上的困難,就是他缺乏關於「耶穌復活那一天」許多訊息。保祿不是耶穌原先的那些門徒之一,他根本沒有見過耶穌,不,至少是沒見過復活前的耶穌,所以保祿根本無法提供耶穌復活的第一手資訊給路加。所以,許多聖經學者認為,路加很有可能親自去採訪第一手的見證者。
◎ 我們跟路加醫生出去一下,說是出去一下,其實是一個地中海世界的冒險旅行。準備好了,就出發吧。
路加想找到關於耶穌復活那一天的第一手訊息,這個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首先,在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旅行得克服諸多困難。
參照本書所提供的地圖,會看到旅行範圍很大,在第一世紀幅員廣大的羅馬帝國旅行誠非易事:從格林多到厄瑪烏,這大片地方語言複雜,種族複雜,宗教複雜,還有,路加醫生還只是個見習中的醫生,這一路上他得想辦法籌措旅費,總之,那年頭沒有銀行,得心裡有譜,這趟旅行就算再怎麼去蹭當地的基督徒,也還是需要船資、買紙的錢和起碼的伙食費。
◎ 我們在半路遇到路加,他這時候已經到了格林多(哥林多),當時的國際化大都市,神廟眾多,依附神廟攬客的妓女更多。在那裡,他遇到新約聖經中一個知名人士,得到對方的鼓勵和建議,決定下一個目的地是特洛阿,這地方不遠處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特洛伊古戰場。
◎ 在特洛阿(是的,就在那個著名的特洛伊古城旁邊),路加見了他寫書的金主——德敖斐羅。他達到此行的目的嗎?它的目的是旅費和購買紙張的開銷。紙張在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地帶,是以埃及尼羅河岸生長的莎草製造,材料本身並不昂貴,但是造紙的人工很貴,一卷莎草紙的價錢甚至高達五天工資之譜。
◎ 取得了必要的金援,路加下一站到了凱撒勒雅,找尋過去傳福音的夥伴婓理伯的女兒。他到了那兒,找到了倖存的三個女兒,她們再幫他聯繫上了當地的基督徒團體,訪談之後,了解到了在耶穌復活後,基督徒初期的團體建立的故事。而且他得到了重要的消息,竟是在耶穌的復活那一天,有兩個住在厄瑪烏跟耶穌同行了一段路,雖然他們當時還不知道那個跟他們同行的人是誰。兩個人之一的名字是確定的,他叫克羅帕。
◎ 帶著這個線索,路加跟斐理柏的女兒其中一個同行,去找尋克羅帕和他的家人。幸運的,他們找到了克羅帕,親眼看到了耶穌和他們同行的那段路。克羅帕還給了路加更具體的線索:耶穌跟門徒們約定了,復活後第四十天在加里肋亞(加利利)的海邊見面,給他們留下了一條重要的命令,那條命令,就是教會兩千多年來一直在執行的使命:往普天下去傳揚福音。
◎ 追根究柢的路加沒有停下腳步,他的旅行目的地在加里肋亞,他親自去見到了耶穌復活的見證人,親自到達葛法翁,雖然羅馬帝國的鐵蹄讓這裡遍地荒蕪,但還有一小群耶穌的追隨者隱藏在這兒。
路加的旅行在此打住,他蒐集了撰寫路加福音一切資料,還收穫了大量初期教會的資訊,他答應寫給德敖斐羅的書因此變成兩本,一本是路加福音,一本叫宗徒大事錄(或稱使徒行傳)。
於是,他面對著耶穌凝望過的同一片海,寫下他所領受的福音……。
目錄
目錄
導讀
作者前言
I 格林多
1 困惑和旅行
2 路加的故事
3 在格林多發生的事
4 路加的困惑
5 決定
II 特洛阿
1 到達特洛阿
2 問候德敖斐羅
3 過去的經驗:改變生命的十天
4 未來的計畫
III 凱撒勒雅
1 在提洛下船,大吃一驚
2 斐理伯的女兒們
3 斐理伯的漂蕩路
4 從斐理伯到巴爾納伯
5 提到厄瑪烏
VI 厄瑪烏
1 到達
2 克羅帕和家人
3 兩地往返
4 升天
V 加里肋亞
1 驚喜
2 記憶與紙草紙
3 面對加里肋亞湖
結語
導讀
作者前言
I 格林多
1 困惑和旅行
2 路加的故事
3 在格林多發生的事
4 路加的困惑
5 決定
II 特洛阿
1 到達特洛阿
2 問候德敖斐羅
3 過去的經驗:改變生命的十天
4 未來的計畫
III 凱撒勒雅
1 在提洛下船,大吃一驚
2 斐理伯的女兒們
3 斐理伯的漂蕩路
4 從斐理伯到巴爾納伯
5 提到厄瑪烏
VI 厄瑪烏
1 到達
2 克羅帕和家人
3 兩地往返
4 升天
V 加里肋亞
1 驚喜
2 記憶與紙草紙
3 面對加里肋亞湖
結語
序/導讀
作者前言
多年前,我寫了一本純屬想像的書,書名叫做《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當然,我指的是耶穌去世後的那個星期六。純屬虛構。關於那一天,聖經僅僅說了一句話:「安息日,她們依照誡命安息。」(路加福音廿三:56b)
後來,出版社希望我再寫一本關於接下來那一天的書。但復活的主日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這一天有太多的消息彼此無法對應,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記載也無法同步。這種情況讓我長期抗拒寫這本書。
最終,我還是完成了。但我必須明確地說,這本書中在處理資料的方式上有大量的想像。不是對資料本身,而是在詮釋和串聯上。
我選擇的視角是(想像中的)路加困惑的處境。他有大量素材可以寫福音書,卻不知道該如何結尾。他缺少一個「沒有日落的主日」。人物太多、地點太雜、時間也無法協調一致。
還有另一個問題。他對基督信仰已有所了解,而耶穌復活這個事實,在他眼中似乎是從保祿(保羅)的觀點來看的。他很可能認識保祿,而且肯定讀過他的書信:羅馬書、迦拉達書、格林多前後書、得撒洛尼前後書、斐理伯書……,但問題是:保祿到底從哪裡冒出來的?最古老的福音書(馬爾谷)只是提到天使叫門徒去加里肋亞……即便路加見過後來的瑪竇福音早期版本,那裡也只提到加里肋亞。然而他——路加——知道保祿是從耶路撒冷出發去大馬士革迫害基督徒的。可耶路撒冷不是已經有許多基督徒了嗎?他為什麼還要遠赴大馬士革?這段連接耶穌復活與外邦人信仰之間的環節,讓他不得不追尋那一天最古老的見證。
為此,有些假定是必要的,而這些假定無法具體證明,只能假定。路加尋找消息的旅程被假定在西元七十五年左右。我們假設路加認識保祿,並且是保祿的門徒,而這兩件事也是公認的。一些作者的意見是他陪伴保祿從特洛阿起航,我利用了這個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他有可能能夠見到斐理伯的四個女兒(參閱《宗徒大事錄》或《使徒行傳》廿一:8-9),斐理伯則是「那七位」之一(參閱《宗徒大事錄》或《使徒行傳》六:1-6)。若是如此,我們更容易假設他去了凱撒勒雅,因此可以收集到許多關於福音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地區傳播的傳統。他們把厄瑪烏的克羅帕介紹給路加這個細節,是我想像出來的貢獻。厄瑪烏的兩位門徒中的另一位,我假設是克羅帕的妻子,這個想法其實並不是我第一個提出,這也符合經文中「和我們在一起」的要求。為了能在一天內從耶路撒冷往返,必須假設在耶穌復活那天,他們還很年輕,我覺得這個假設不會太牽強,當路加拜訪他們時,他們還在人世這點也不離譜。《路加福音》的主要來源是,在耶穌遊歷加里肋亞的過程中,有一些婦女陪伴並侍奉他,其中包括瑪達肋納和雇撒的妻子,她們的身影出現在路加的福音書裡耶穌的公開生活和前往探查墳墓的過程中。
德奧斐羅是資助路加寫他的兩部作品《路加福音》、《宗徒大事錄》的人,這似乎可從兩部作品的序言中推斷出來。一些非學術著作已經暗示過,德奧斐羅住在特洛阿。我認識其中的一位作者,他是我的朋友,並曾給我許多協助。那時我仍算是相當年輕的教授,我讀了他的書,感到興味盎然,且對我影響很大,例如在這本書就有許多處是受到他的啟發。\
最終,他找到了。不夠統整那一天發生的所有細節,但是足夠讓後人明白「耶穌復活了!」這件事的消息,是如何傳遞到我們現在的人這裡的。
這一天,是一個「沒有日落的主日」。
多年前,我寫了一本純屬想像的書,書名叫做《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當然,我指的是耶穌去世後的那個星期六。純屬虛構。關於那一天,聖經僅僅說了一句話:「安息日,她們依照誡命安息。」(路加福音廿三:56b)
後來,出版社希望我再寫一本關於接下來那一天的書。但復活的主日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這一天有太多的消息彼此無法對應,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記載也無法同步。這種情況讓我長期抗拒寫這本書。
最終,我還是完成了。但我必須明確地說,這本書中在處理資料的方式上有大量的想像。不是對資料本身,而是在詮釋和串聯上。
我選擇的視角是(想像中的)路加困惑的處境。他有大量素材可以寫福音書,卻不知道該如何結尾。他缺少一個「沒有日落的主日」。人物太多、地點太雜、時間也無法協調一致。
還有另一個問題。他對基督信仰已有所了解,而耶穌復活這個事實,在他眼中似乎是從保祿(保羅)的觀點來看的。他很可能認識保祿,而且肯定讀過他的書信:羅馬書、迦拉達書、格林多前後書、得撒洛尼前後書、斐理伯書……,但問題是:保祿到底從哪裡冒出來的?最古老的福音書(馬爾谷)只是提到天使叫門徒去加里肋亞……即便路加見過後來的瑪竇福音早期版本,那裡也只提到加里肋亞。然而他——路加——知道保祿是從耶路撒冷出發去大馬士革迫害基督徒的。可耶路撒冷不是已經有許多基督徒了嗎?他為什麼還要遠赴大馬士革?這段連接耶穌復活與外邦人信仰之間的環節,讓他不得不追尋那一天最古老的見證。
為此,有些假定是必要的,而這些假定無法具體證明,只能假定。路加尋找消息的旅程被假定在西元七十五年左右。我們假設路加認識保祿,並且是保祿的門徒,而這兩件事也是公認的。一些作者的意見是他陪伴保祿從特洛阿起航,我利用了這個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他有可能能夠見到斐理伯的四個女兒(參閱《宗徒大事錄》或《使徒行傳》廿一:8-9),斐理伯則是「那七位」之一(參閱《宗徒大事錄》或《使徒行傳》六:1-6)。若是如此,我們更容易假設他去了凱撒勒雅,因此可以收集到許多關於福音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地區傳播的傳統。他們把厄瑪烏的克羅帕介紹給路加這個細節,是我想像出來的貢獻。厄瑪烏的兩位門徒中的另一位,我假設是克羅帕的妻子,這個想法其實並不是我第一個提出,這也符合經文中「和我們在一起」的要求。為了能在一天內從耶路撒冷往返,必須假設在耶穌復活那天,他們還很年輕,我覺得這個假設不會太牽強,當路加拜訪他們時,他們還在人世這點也不離譜。《路加福音》的主要來源是,在耶穌遊歷加里肋亞的過程中,有一些婦女陪伴並侍奉他,其中包括瑪達肋納和雇撒的妻子,她們的身影出現在路加的福音書裡耶穌的公開生活和前往探查墳墓的過程中。
德奧斐羅是資助路加寫他的兩部作品《路加福音》、《宗徒大事錄》的人,這似乎可從兩部作品的序言中推斷出來。一些非學術著作已經暗示過,德奧斐羅住在特洛阿。我認識其中的一位作者,他是我的朋友,並曾給我許多協助。那時我仍算是相當年輕的教授,我讀了他的書,感到興味盎然,且對我影響很大,例如在這本書就有許多處是受到他的啟發。\
最終,他找到了。不夠統整那一天發生的所有細節,但是足夠讓後人明白「耶穌復活了!」這件事的消息,是如何傳遞到我們現在的人這裡的。
這一天,是一個「沒有日落的主日」。
試閱
醒來時,路加又想起關於保祿以及他在遇見保祿之前所經歷的漫長旅程。路加來自基里基雅,是希臘人。基里基雅受到希臘文化的洗禮,人民也懂得一點希臘文,因此在亞歷山大大帝所征服的民族中,是相當希臘化的民族之一。路加的父親是醫生,受過良好的醫學訓練,並在家鄉行醫。他很關心路加的教育,因此在路加很小的時候就讓他接受希臘式教育,所以路加在語言和歷史方面有很好的培育。
就是在那些年,路加學習了剛剛想起的六步詩和那些英雄們。後來他也開始學醫,並且非常有能力。他開始學習認識各種症狀並加以分辨;學習認識人體骨骼及其彼此間的關聯,還有那時人們認為人體內對人有所影響的液體;一些醫療措施、植物及其效用;哪些必須咀嚼,哪些要碾碎取汁,哪些可以煮來喝……等等,說他是醫生,也許是有點勉強,因為在他完成醫學訓練之前,他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路加剛滿二十歲時,父親鼓勵他做一名巡迴醫生,在幾個村莊之間遊走行醫,從而汲取經驗。或許是出於對希臘文化的迷戀,他往西部走去,但不是沿著海岸行走,而是在比較內陸的地方,這些地方比較不那麼希臘化,也不會對他行醫資格有太多的要求。於是他到了離丕息狄雅不遠的呂考尼雅古地區,儘管當時對羅馬人來說,這些都是加拉達省。在一個名叫呂斯特辣的村莊,他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經歷。
當時村民們叫他去看看一個成年男人,因為他抱怨一隻腳痛,尤其是在移動時,這使得他很難行走。路加這個實習醫生為他診斷,認為是風濕病,並開了處方。患者關節變形的情況似乎超出了風濕病的影響,路加因此很好奇,想更仔細地檢查一下那隻腳。
村民們向他解釋說,患者一生下來就不能走路,但不久前有位宣講福音的人經過這裡,突然對他說:「起來,直直地站起來。」(參閱《宗徒大事錄》十四8-10)那人便跳起來開始走路。就這樣,他被治好了。這個故事不斷地被傳誦,已經變成一種人人都會背誦的格式了。這個實習醫生對此更加好奇:如果他一生中從未走過路,那麼當他站起來時,他需要一些時間練習以保持平衡。他摸了摸他的腳,了解踝骨的情況,但他所能說的卻是:「我可以理解他從出生以來就不能走路,但我不明白的是,現在他怎麼可以走路了!」
村民們解釋說,那位宣講福音的人談論的是一種新的宗教。他們無法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依科尼雍和安提約基雅的人前來攻擊這個治癒跛腳的宣講者,以至於他和他的同伴不得不逃跑,要不是因為他裝死,他們用石頭砸他,真的會把他打死(參考《宗徒大事錄》十四19-20)。村民們只記得宣講者談論某個叫耶穌的人,他們顯然是猶太人。這是路加第一次聽到「耶穌」這個名字。他在德爾貝城已經聽說過宣講者的事,例如呂斯特辣的那兩位(保祿和巴爾納伯
),但卻從未對宣講者感到興趣。然而,在前往依科尼雍的路上,他又想起了那些宣講者。
一開始,他認為這些人是他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也會治病,但似乎治癒病人對他們而言是很次要的事。他自己在呂斯特辣已經有相當多的工作,卻仍然對這些人很感興趣。路加心想,如果他們不是同行,不會和自己競爭,那麼,也許可以和他們合作,或者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而這也就是他現在所做的,一面學習,一面行醫。總之,那個呂斯特辣的跛子所發生的一切,和他巡迴醫療所習得的大不相同。
到達依科尼雍後,他獲得了更多的訊息。他提起耶穌的名字,設法聯絡上一小群人,他們非常籠統地說,有兩個宣講者傳揚一個被羅馬人釘在十字架上的猶太人,他們說這個猶太人已經復活了,他是救世主,很快就會再來。其中一位宣講者名叫保祿,他來自基里基亞,另一位身體比較高壯,來自塞浦路斯,他們都是猶太人。
這些資訊雖然不多,但已經促使他有意在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繼續打聽。 由於那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城市,路加停留在那裡的時間更長,並有機會照顧幾個病人,其中大多數的情況都很容易處理。他也向人詢問,是否有醫生可以讓自己跟著學點東西,但是那人非常害怕這個年輕的實習醫生,擔心將來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儘管這位年輕的實習醫生向他保證,自己只是路過順便學點東西,並且很快就會離開那裡。
至於詢問關於宣講者的事蹟,他就比較幸運了。 他接觸了一些猶太人團體,但是當他提到保祿和他所宣講的耶穌時,並不怎麼受到歡迎。有時他甚至必須向他們保證,因為自己曾在呂斯特辣看到一個病例,所以其實是對醫學感興趣。這是真的,但並不全是真的。最後他遇到了一群人,當他詢問他們是否知道關於這個保祿和那個耶穌時,他們非常歡迎他。
這群人中有猶太人,也有來自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的本地人。他們向路加講述了一位全能的天主,天地萬物唯一的創造者。路加第一次聽到有一個值得相信的神,一個大寫的神(God),而不是伊利亞德的那些神靈(gods)。這個團體的成員自稱是「基督徒」,這是路加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他們告訴他,這個名字已經在另一個安提約基雅,即敘利亞的安提約基雅開始使用。他們越是談論自己的信仰,路加越是感覺到這一切與自己所知道的相吻合。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對耶穌所顯的奇蹟很感興趣,尤其是治癒的奇蹟,因為這是立即和突然的。 他明白在那裡不是學習醫學,而只是信仰。 這就是他接受信仰而領洗的原因。 而他也發現奇蹟並不是每天都會發生,所以他繼續學習和實踐醫術。 他了解保祿的一些歷史,知道他是基里基亞的塔爾索人,這讓他感到自豪,因為他們是同鄉。他們告訴他說,「如果你繼續旅行,總有一天你會認識他,因為他總是不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他們還建議他去亞細亞。那時的「亞細亞」跟我們現在的亞洲不一樣,只指今天土耳其最西邊的地中海岸:這是羅馬人說的「亞細亞省」。那一帶和附近的許多島嶼就是「希臘文化的搖籃」。
那裡有很多大城市,他可以在那裡學習和行醫。 但是年輕的路加有點害怕那裏會有激烈的競爭。他寧願一點一點慢慢地走,於是考慮往北走,但卻被勸阻了,因為這樣他必須穿越大片人煙稀少的地方,那些地方也比較貧窮。最後,他選擇往西北走,去了米息雅地區,便是現在所到的地方。
他意識到時候不早,不應該繼續耽擱,恐怕會太晚抵達他的恩人德敖斐羅的家,讓主人家不便。事不宜遲,他便朝城裡走去,爬上一座面朝大海的小山,那山坡不是很陡,路面也很好走(路加心想,也許沿途某處會看到這樣的石碑,鐫刻著:「由德敖斐羅出資鋪路」)。他爬到一定的高度,但還不到山丘的最高處。 那兒有座獨棟房子,大門頗為氣派。這個房子不是他剛才回憶中,第一次旅行到特洛阿時所看到的房子。 現在這個房子是一座兩層樓的大房子,用了很多石頭當作建材,是富有的象徵,也許可以將它視為省區的貴族宅邸,不會太誇飾,但也不顯小氣。
由於路加已經到了那裡,所以對於等待開門並不會感到不耐,他知道繞過廊柱前來開門需要一些時間。前來開門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女僕,她應該是新來的,負責應門和看管門廊的水池。路加報上自己的名字,並告訴她自己想拜訪房子的主人德敖斐羅。不久之後,管家埃留特里雅出現了,熱情地接待了路加:「路加! 好久不見! 請進,請進。」
「路加!很高興見到你!每次看到你總是讓人感到那麼快樂。」
如此親切的招呼讓路加有點緊張,他擔心德敖斐羅接下來會問他的問題。但是,他不是問一個問題,而是給一個暗示:「我希望你來,是為了給我看你所寫的那部福音。」
路加紅起臉來,不得不承認……他沒有帶來。 對於路加的答覆態度,德敖斐羅並不感到驚訝。相反地,路加對他的反應感到驚訝。
「你還缺很多嗎?」
路加勇敢地說:「 實際上,缺的很少,幾乎甚麼都不缺。 只缺結尾的部分。」
這一次他對德敖斐羅的反應並不感到驚訝:「那麼,你為什麼不把它完成?按你所說的, 並不是缺乏材料。」
路加鼓起勇氣:「情況是這樣的。我有豐富的材料,而且有很多是很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前幾天我在格林多跟弟茂德說了一些那部福音中的幾個故事,這些是他不曾知道的:比喻、奇蹟……。」
德敖斐羅趁機插話:「噢,奇蹟,當然,儘管你有了新的方向,但你身為醫生,因職業而有的興趣並沒有完全消失。那麼,你缺什麼?」
「結尾的部分。我已經完成福音的書寫,一直寫到耶穌被埋葬為止。但是少了——最後的結尾。」
「啊!那就很簡單:『第三天』,或者如果你比較喜歡『一週的第一天』,祂復活了。」
「當然! 就像馬爾谷的福音一樣,以一個連接詞結束。」
「哦!當然要注意寫作文體。 但是你說『馬爾谷的』福音是什麼意思?」
「因為我也在寫一部福音,很可能以後將被稱為『路加的福音』或『根據路加的福音』,因此應該以某種方式將它們區別。至於你所說的文體,嗯,是的,雖然談不上典雅,但是我盡量在文法上保持正確。」
有那麼一會兒,德敖斐羅似乎要說什麼,但最後他克制住自己。
路加繼續說道:「我知道我們的朋友保祿認為,只要說:『祂復活了!』就夠了,不需要多說什麼其他的。 之後他發揮了那一句話的意義、應用,及其對生命、信仰和宗教的重要性。他是一個宣講福音的人——如果你允許我用新的名詞來說——『一個神學家』。 對我來說,神學家是一個按人對天主的認識,來思考和談論天主、以及人與天主的關係的人。但在與人傳達信仰方面,我與他有很大的不同:保祿是一個宣講者,他可以只說『祂復活了!』,就夠了,但我現在是個敍述者,不能僅僅用一個簡單的動詞——復活,就推翻耶穌生命最後一天的重大事件——祂的死亡。關於耶穌死亡的敘述,需要另一個關於復活的敘述來平衡它,解釋它,好讓它更接近我們……,那一天發生在宗徒們、婦女們、朋友們身上的事情,我需要關於這些事情的消息。你會承認,馬爾谷寫:『他們離開了,沒有對任何人說什麼,因為他們害怕』(參閱《馬爾谷福音》十六8),這樣的敘述是有點缺乏。」
「好吧,那麼,你的計劃是什麼?」
就是在那些年,路加學習了剛剛想起的六步詩和那些英雄們。後來他也開始學醫,並且非常有能力。他開始學習認識各種症狀並加以分辨;學習認識人體骨骼及其彼此間的關聯,還有那時人們認為人體內對人有所影響的液體;一些醫療措施、植物及其效用;哪些必須咀嚼,哪些要碾碎取汁,哪些可以煮來喝……等等,說他是醫生,也許是有點勉強,因為在他完成醫學訓練之前,他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路加剛滿二十歲時,父親鼓勵他做一名巡迴醫生,在幾個村莊之間遊走行醫,從而汲取經驗。或許是出於對希臘文化的迷戀,他往西部走去,但不是沿著海岸行走,而是在比較內陸的地方,這些地方比較不那麼希臘化,也不會對他行醫資格有太多的要求。於是他到了離丕息狄雅不遠的呂考尼雅古地區,儘管當時對羅馬人來說,這些都是加拉達省。在一個名叫呂斯特辣的村莊,他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經歷。
當時村民們叫他去看看一個成年男人,因為他抱怨一隻腳痛,尤其是在移動時,這使得他很難行走。路加這個實習醫生為他診斷,認為是風濕病,並開了處方。患者關節變形的情況似乎超出了風濕病的影響,路加因此很好奇,想更仔細地檢查一下那隻腳。
村民們向他解釋說,患者一生下來就不能走路,但不久前有位宣講福音的人經過這裡,突然對他說:「起來,直直地站起來。」(參閱《宗徒大事錄》十四8-10)那人便跳起來開始走路。就這樣,他被治好了。這個故事不斷地被傳誦,已經變成一種人人都會背誦的格式了。這個實習醫生對此更加好奇:如果他一生中從未走過路,那麼當他站起來時,他需要一些時間練習以保持平衡。他摸了摸他的腳,了解踝骨的情況,但他所能說的卻是:「我可以理解他從出生以來就不能走路,但我不明白的是,現在他怎麼可以走路了!」
村民們解釋說,那位宣講福音的人談論的是一種新的宗教。他們無法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依科尼雍和安提約基雅的人前來攻擊這個治癒跛腳的宣講者,以至於他和他的同伴不得不逃跑,要不是因為他裝死,他們用石頭砸他,真的會把他打死(參考《宗徒大事錄》十四19-20)。村民們只記得宣講者談論某個叫耶穌的人,他們顯然是猶太人。這是路加第一次聽到「耶穌」這個名字。他在德爾貝城已經聽說過宣講者的事,例如呂斯特辣的那兩位(保祿和巴爾納伯
),但卻從未對宣講者感到興趣。然而,在前往依科尼雍的路上,他又想起了那些宣講者。
一開始,他認為這些人是他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也會治病,但似乎治癒病人對他們而言是很次要的事。他自己在呂斯特辣已經有相當多的工作,卻仍然對這些人很感興趣。路加心想,如果他們不是同行,不會和自己競爭,那麼,也許可以和他們合作,或者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而這也就是他現在所做的,一面學習,一面行醫。總之,那個呂斯特辣的跛子所發生的一切,和他巡迴醫療所習得的大不相同。
到達依科尼雍後,他獲得了更多的訊息。他提起耶穌的名字,設法聯絡上一小群人,他們非常籠統地說,有兩個宣講者傳揚一個被羅馬人釘在十字架上的猶太人,他們說這個猶太人已經復活了,他是救世主,很快就會再來。其中一位宣講者名叫保祿,他來自基里基亞,另一位身體比較高壯,來自塞浦路斯,他們都是猶太人。
這些資訊雖然不多,但已經促使他有意在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繼續打聽。 由於那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城市,路加停留在那裡的時間更長,並有機會照顧幾個病人,其中大多數的情況都很容易處理。他也向人詢問,是否有醫生可以讓自己跟著學點東西,但是那人非常害怕這個年輕的實習醫生,擔心將來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儘管這位年輕的實習醫生向他保證,自己只是路過順便學點東西,並且很快就會離開那裡。
至於詢問關於宣講者的事蹟,他就比較幸運了。 他接觸了一些猶太人團體,但是當他提到保祿和他所宣講的耶穌時,並不怎麼受到歡迎。有時他甚至必須向他們保證,因為自己曾在呂斯特辣看到一個病例,所以其實是對醫學感興趣。這是真的,但並不全是真的。最後他遇到了一群人,當他詢問他們是否知道關於這個保祿和那個耶穌時,他們非常歡迎他。
這群人中有猶太人,也有來自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的本地人。他們向路加講述了一位全能的天主,天地萬物唯一的創造者。路加第一次聽到有一個值得相信的神,一個大寫的神(God),而不是伊利亞德的那些神靈(gods)。這個團體的成員自稱是「基督徒」,這是路加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他們告訴他,這個名字已經在另一個安提約基雅,即敘利亞的安提約基雅開始使用。他們越是談論自己的信仰,路加越是感覺到這一切與自己所知道的相吻合。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對耶穌所顯的奇蹟很感興趣,尤其是治癒的奇蹟,因為這是立即和突然的。 他明白在那裡不是學習醫學,而只是信仰。 這就是他接受信仰而領洗的原因。 而他也發現奇蹟並不是每天都會發生,所以他繼續學習和實踐醫術。 他了解保祿的一些歷史,知道他是基里基亞的塔爾索人,這讓他感到自豪,因為他們是同鄉。他們告訴他說,「如果你繼續旅行,總有一天你會認識他,因為他總是不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他們還建議他去亞細亞。那時的「亞細亞」跟我們現在的亞洲不一樣,只指今天土耳其最西邊的地中海岸:這是羅馬人說的「亞細亞省」。那一帶和附近的許多島嶼就是「希臘文化的搖籃」。
那裡有很多大城市,他可以在那裡學習和行醫。 但是年輕的路加有點害怕那裏會有激烈的競爭。他寧願一點一點慢慢地走,於是考慮往北走,但卻被勸阻了,因為這樣他必須穿越大片人煙稀少的地方,那些地方也比較貧窮。最後,他選擇往西北走,去了米息雅地區,便是現在所到的地方。
他意識到時候不早,不應該繼續耽擱,恐怕會太晚抵達他的恩人德敖斐羅的家,讓主人家不便。事不宜遲,他便朝城裡走去,爬上一座面朝大海的小山,那山坡不是很陡,路面也很好走(路加心想,也許沿途某處會看到這樣的石碑,鐫刻著:「由德敖斐羅出資鋪路」)。他爬到一定的高度,但還不到山丘的最高處。 那兒有座獨棟房子,大門頗為氣派。這個房子不是他剛才回憶中,第一次旅行到特洛阿時所看到的房子。 現在這個房子是一座兩層樓的大房子,用了很多石頭當作建材,是富有的象徵,也許可以將它視為省區的貴族宅邸,不會太誇飾,但也不顯小氣。
由於路加已經到了那裡,所以對於等待開門並不會感到不耐,他知道繞過廊柱前來開門需要一些時間。前來開門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女僕,她應該是新來的,負責應門和看管門廊的水池。路加報上自己的名字,並告訴她自己想拜訪房子的主人德敖斐羅。不久之後,管家埃留特里雅出現了,熱情地接待了路加:「路加! 好久不見! 請進,請進。」
「路加!很高興見到你!每次看到你總是讓人感到那麼快樂。」
如此親切的招呼讓路加有點緊張,他擔心德敖斐羅接下來會問他的問題。但是,他不是問一個問題,而是給一個暗示:「我希望你來,是為了給我看你所寫的那部福音。」
路加紅起臉來,不得不承認……他沒有帶來。 對於路加的答覆態度,德敖斐羅並不感到驚訝。相反地,路加對他的反應感到驚訝。
「你還缺很多嗎?」
路加勇敢地說:「 實際上,缺的很少,幾乎甚麼都不缺。 只缺結尾的部分。」
這一次他對德敖斐羅的反應並不感到驚訝:「那麼,你為什麼不把它完成?按你所說的, 並不是缺乏材料。」
路加鼓起勇氣:「情況是這樣的。我有豐富的材料,而且有很多是很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前幾天我在格林多跟弟茂德說了一些那部福音中的幾個故事,這些是他不曾知道的:比喻、奇蹟……。」
德敖斐羅趁機插話:「噢,奇蹟,當然,儘管你有了新的方向,但你身為醫生,因職業而有的興趣並沒有完全消失。那麼,你缺什麼?」
「結尾的部分。我已經完成福音的書寫,一直寫到耶穌被埋葬為止。但是少了——最後的結尾。」
「啊!那就很簡單:『第三天』,或者如果你比較喜歡『一週的第一天』,祂復活了。」
「當然! 就像馬爾谷的福音一樣,以一個連接詞結束。」
「哦!當然要注意寫作文體。 但是你說『馬爾谷的』福音是什麼意思?」
「因為我也在寫一部福音,很可能以後將被稱為『路加的福音』或『根據路加的福音』,因此應該以某種方式將它們區別。至於你所說的文體,嗯,是的,雖然談不上典雅,但是我盡量在文法上保持正確。」
有那麼一會兒,德敖斐羅似乎要說什麼,但最後他克制住自己。
路加繼續說道:「我知道我們的朋友保祿認為,只要說:『祂復活了!』就夠了,不需要多說什麼其他的。 之後他發揮了那一句話的意義、應用,及其對生命、信仰和宗教的重要性。他是一個宣講福音的人——如果你允許我用新的名詞來說——『一個神學家』。 對我來說,神學家是一個按人對天主的認識,來思考和談論天主、以及人與天主的關係的人。但在與人傳達信仰方面,我與他有很大的不同:保祿是一個宣講者,他可以只說『祂復活了!』,就夠了,但我現在是個敍述者,不能僅僅用一個簡單的動詞——復活,就推翻耶穌生命最後一天的重大事件——祂的死亡。關於耶穌死亡的敘述,需要另一個關於復活的敘述來平衡它,解釋它,好讓它更接近我們……,那一天發生在宗徒們、婦女們、朋友們身上的事情,我需要關於這些事情的消息。你會承認,馬爾谷寫:『他們離開了,沒有對任何人說什麼,因為他們害怕』(參閱《馬爾谷福音》十六8),這樣的敘述是有點缺乏。」
「好吧,那麼,你的計劃是什麼?」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