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數學教室A to Z

The Mathematical Universe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週年慶】情緒小夥伴全面9折

  • 1個人喜歡
  • 9 324
    360
  • 分類:
    中文書自然科普數學數學入門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威廉.鄧漢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蔡承志
  • 出版社: 商周出版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09/09/1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1994年美國出版商協會最佳數學圖書獎
數學科普名作家威廉.鄧漢
歷經十五年仍廣受好評之作

揭開數學大師迷人風采下的神祕面紗,
一窺數學界的偉大定理、難題、爭議及未解謎團,
讀完不禁讓人大嘆,如果教授能這樣教數學該有多好!


明晰刻劃種種偉大定理、重大難題、爭議和未解謎團,勾勒出塑造迷人數學世界的具體因子。

威廉.鄧漢以獨到清晰手筆,發揮巧智,帶領你展開一段生氣勃勃的旅程,登高博覽數學出色成果。鄧漢上下五千年,探索古今獨特題材,從見於最早文獻的算術記載,到無窮級數繁複謎題,乃至於無理數的怪誕特色。全書處處可見他針對數學大師生活起居,提出種種趣聞軼事,其中介紹了浮誇放浪的伯特蘭.羅素、爭執不休卻也燦爛耀眼的伯努利兄弟,還有天縱奇才索菲亞.柯瓦列夫斯卡婭。
本書介紹了代數、幾何基本知識,內容淺顯易懂,這趟簡短旅程能刺激思維,帶來獨特體驗,領會數學家的技藝,具有何等驚人、恢宏的力量。

名人推薦

媒體讚譽

◆如果你想激發某人對數學的興趣,給他這本書就對了。
──《新科學家週刊》(New Scientist)

◆鄧漢動筆為專業圈外人著書,讀者肯定會愛上他的辛辣軼聞和逗趣旁白。
 ──《書評》(Booklist)

◆鄧漢以洗練文筆帶讀者進入數學包羅萬象的世界中……他希望透過自己的文筆,讓讀者覺得數學並非如此難以親近,而他也做到了。
 ──《自然》(Nature)

◆撇開書中的方程式(包括代數,幾何和微積分)不看,這是了解數學史最有幫助也頗具娛樂的一本書。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譯者

蔡承志

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目前為科普類書籍專業譯者。
譯有《數字的異想世界:125個有趣的數學遊戲》、《讓大腦變年輕》、《大氣:萬物的起源》、《掉在地上的餅乾還能吃嗎?:有關細菌、病毒和黴菌的必要知識與常識》(以上皆為商周出版)等科普專書。

目錄


出版緣起 開創科學新視野
前言

A 算術 Arithmetic
B 伯努利試驗 Bernoulli Trials
C 圓 Circle
D 微分學 Differential calculus
E 歐拉 Euler
F 費馬 Fermat
G 希臘幾何學 Greek Geometry
H 斜邊 Hypotenuse
I 等周問題 Isoperimetric Problem
J 辯證 Justification
K 封爵的牛頓 Knighted Newton
L 被人遺忘的萊布尼茲 Lost Leibniz
M 數學人物 Mathematical Personality
N 自然對數 Natural Logarithm
O 數學探源 Origins
P 質數定理 Prime Number Theorem
Q 商 Quotient
R 羅素悖論 Russell's Paradox
S 球狀曲面 Spherical Surface
T 三等分問題 Trisection
U 數學的功用 Utility
V 文氏圖 Venn Diagram
W 女數學家都上哪兒去了? Where Are the Women?
X-Y X-Y平面 X-Y Plane
Z 複數Z

後記
致謝
注釋
索引

序/導讀

【前言】
許多孩子都從簡單的字母書開始學習閱讀,他們舒服地坐在父母溫暖的膝上,逐一聆聽字母,從「A拼寫出alligator(鱷魚)」到「Z拼寫出zebra(斑馬)」。這類書籍或許不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卻是教導孩子認識字母、詞彙和語言的有效啟蒙讀物。

本書仿效這類孩童字母讀物,收錄系列短文,從A到Z概括論述數學學識。但內容部分比較精深(這時D不再代表doggie〔小狗〕,而是拼寫出differential calculus〔微分學〕),而且也不需要坐在溫暖的膝上。不過基本理念相同,依然是從A到Z的閱讀歷程。

就專供讀者從頭到尾閱讀的書籍來講,這種格式帶來一項嚴苛的限制。畢竟,數學課題的發展進程,並不依循拉丁字母邏輯順序來映照顯現,因此,章節變換有時會顯得突兀。此外,儘管某些字母涵括眾多可能題材,有些卻也十分冷僻,這種狀況在孩童字母讀本也可以發現,比如「C拼寫出cat(貓)」,輪到X卻是「X拼寫出xenurus(犰狳)」。往後讀者就會注意到,其中論題有些是硬塞進去的,就像把一隻十六號的大腳,用鞋拔硬塞進八號的靴子裡。為配合字母順序來規畫論題流程,確實引發重大邏輯難題。

本書開頭是(顯然)很簡單的算術題材。後續各章則反覆探討各項主題,還常有糾結交織的情況。相連各章有時彼此很能匹配,例如G、H和I三章,都談幾何學,還有K和緊接在後的L章,則是談十七世紀的以撒.牛頓和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兩位死對頭。有些章節集中論述單一數學家,比如E章的歐拉、F章的費馬,和R章的羅素。有的篇章論述特定成果,例如等周問題或阿基米德求得球狀曲面表面積的作法。還有的則探究比較寬廣的議題,好比數學人物,或者女性在這個學門的身影。另外,不論探討哪項題材,各章都撥出大量篇幅來探究歷史沿革。

隨著論述發展,所有篇章起碼都會簡略提及數學的主要分支(從代數到幾何,乃至於機率和微積分)。這些段落的設計,著眼於解釋關鍵數學理念,帶有非正式教科書的意味,而且每個篇幅都零星出現實際的證明(或者至少是「小證明」)。舉例來說,D和L兩章便分別介紹微分和積分的算法,也因此背負的數學包袱較為沉重一些。

然而,就多數章節而言,陳述時都刻意避開直接技巧推演。所有數學題材幾乎都屬於基礎層次,也就是針對腹中裝有些許高中代數和幾何學識的對象來講述。專業數學家在字裡行間應該找不到什麼驚奇內容。本書的目標對象,是對數學具有廣博興趣,程度至少和他們所受訓練相符的讀者。

有幾項主題會一再出現書中:數學是種歷史悠久,卻又生機蓬勃的學問,處理的課題,包括日常重要事務,也包括沒有絲毫用處的事項;數學亦是一門汪洋浩博的學問,其寬廣程度,唯有其精深程度堪可比擬。依照字母順序安排章節,鋪陳道出這其中事理,就是本書的目標。

為免輕忽之失,這裡不能遺漏約翰.保羅士(John Allen Paulos)的《超越數》(Beyond Numeracy, Knopf, New York, 1991)。他表示,這本書「部分是字典,部分是數學文集彙刊,還有部分則是數學學人的反思心得」。保羅士以生動著述,從A到Z描繪出一組數學課題──他在該書中的內容安排,是從algebra(代數)到Zeno(芝諾)。他為某些字母安排了多項條目,採這種作法,涵括範疇才更為寬廣;我則收納較少條目,不過文章篇幅較長,如此安排可提增深度。期望我們這兩本書,可以和平共存,構成同採字母編排的變化成果。

當然,一名作家不可能探討所有關鍵要點、介紹所有重要人物,或兼顧數學界所有迫切議題。每有轉折都必須做出抉擇,而影響抉擇的要件包括,內部一致需求、題材的複雜程度、作者的興趣和專業,還有全然人為的字母順序布局。這類計畫總有遺珠,而且缺捨的數量,甚至有獲採納條目的數千倍之多;同時,大批有潛力的論題,也在剪輯室中,命喪於文字處理人員之手。

到頭來,這本書就成為一個人隻身面對浩瀚數學宇宙的反應成果。本書描繪出一段旅程,代表在無數作家、無窮盡可能的旅程當中,最後真正落實的選擇。同時,這裡我並不聲稱,自己確實恪遵從A到Z的廣博路徑來鋪陳內容。

暫且把這些限制要件擺在一旁,我希望這些章節,能夠彰顯所述題材的無窮魅力,起碼要讓讀者略瞥箇中妙處。十九世紀數學家索菲亞.柯瓦列夫斯卡婭(Sofia Kovalevskaia)便曾指出:「許多無緣更深入認識數學的人士,分不清數學和算術的差異,還誤以為這是一門枯燥冷僻的科學。事實上,這卻是門需要最高強想像力的科學。」1本書或許還有一項功能,藉此可以彰顯十五世紀希臘哲人普羅克洛斯所述見識:「單憑數學,便能重振生機、喚醒靈魂……洞見生命。還能化形影為實在,化黑暗為智慧光芒。」2

試閱

Arithmetic
算術


就我們看來,數學都是從算術開始,本書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算術處理的是最基本的數量概念──1、2、3……等全數。若說數學帶有任何普適理念,那就是區辨多重性高下程度的觀點,也就是「計數」。

全數必然具備一項固有特點,那就是無從否認的自然性,這就是利奧波德.克羅內克(Leopold Kronecker)那句名言的核心思想:「上帝創造了整數,而其餘的都是人為的成果。」1若我們把數學想像成是一支陣容壯盛的交響樂團,那麼全數系統就可比擬為一面大鼓:簡單、直接、反覆,提供其他所有樂器的根本節奏。此外肯定還有更精妙的概念──數學的雙簧管、法國號和大提琴等,這其中有些部分,在往後章節還會分別檢視。不過,全數始終是最基礎的。

數學家稱1、2、3 ……這種無限群組為正整數,不過,自然數或許是更貼切的用詞。對它們有了初步認識,還取了個名字之後,接下來我們就改換焦點,思考如何以某些重要方式來結合正整數。最基本的是加法。這項運算不只是種基本作法,考量到數字生來都是累加而成,所以加法也是種「自然的」作法,亦即2=1+1、3=2+1、4=3+1等等。我們甚至可以說,若強健的純種馬是「天生跑手」,自然數則是「天生累加手」。

我們在小學階段(幾乎)總是加個不停,接著就反向操作,做逆向的減法運算。接下來,課程進入乘法和除法,還加上似乎永無止境的習題演練。就這樣經過多年教學,孩童就掌握了算術運算作法,不過也多少帶些瑕疵缺點。還有,儘管台幣兩百四十九塊錢的計算機,只需瞬息片刻就能完美無暇算出所有結果,孩子們依然勇往學習。只可惜,在許多年輕人的心目中,算術卻成為演練和沉悶的代名詞。

然而,在不算很久以前,「算術」一詞涵納的意義,還不只是加、減、乘、除基本運算而已,裡頭還包含了全數更深奧的特質。舉例來說,歐洲人從前使用的詞彙是「高等算術」,意思不折不扣就是指「高深的算術」。如今大家偏愛的用詞則是「數論」。

這個題材牽涉廣泛,不過多少都以質數理念做為支軸。凡是大於1的全數,只要無法寫成兩個較小全數的乘積,都為「質數」。因此,前十個質數就是2、3、5、7、11、13、17、19、23和29。這所有數字,除了1和本身之外,就無法再被任一正整數除盡。

好議論的讀者或許會辯稱,17也可以寫成兩數的乘積,比方說17=2 × 8.5或17=5 × 3.4。不過,這些例子裡面的因子,本身都不是整數。各位必須記得,在數論登場的角色,都由全數來擔綱演出;至於程度更高深、牽涉範圍也更廣泛的親屬數系(分數、無理數和虛數),都只能待在台下乾著急。

倘若某個大於1的全數並非質數,也就是說,倘若某數除了1和本身之外,還擁有其他整數因子,這時我們就說那個全數是「合成的」。舉例來說,24=4 × 6和51=3 × 17都是這種數。全數1並不列入這群質數或合數之林,箇中道理稍後就可以清楚得知。這樣一來,最小的質數就是2。

有種方式可以具體審視這些概念,這種作法很簡單,也經常為人引用,那就是設想以正方形地磚拼出長方形面積。若是有十二塊地磚,這時我們就有幾種選擇來排成不同的矩形,如圖一所示。當然,這是由於12=1 × 12或12=2 × 6或12=3 × 4(我們認為3 × 4和4 × 3並沒有差別,因為這兩種情況,拼出的地板形狀是相同的,只是其中一種得轉個方向)。相同的道理,四十八片地磚能拼出五種平面圖,相當於以下分解方式:48=1 × 48=2 × 24=3 × 16=4 × 12=6 × 8。

另一方面,用七片地磚,只能拼出一種平面圖:結果顯而易見,也就是不十分有趣的1 × 7,如圖二所示。若有人必須用整整七片地磚來鋪設矩形房間地面,那麼他心中盤算的房間,最好是非常狹長才行。從這點看來,倘若p數只能規畫出一種平面圖,那麼p就是質數:稀鬆平常的p=1 × p。若是使用某數可以規畫出不同的平面圖,這個數就是合成的。

質數或許是高等算術的核心,不過,質數也是數學最大亂象的禍首。理由很簡單:既然全數不折不扣就是加法運算的產物,那麼質數和合數的問題,就把「乘法」推上舞台。儘管數論相當迷人,卻也十分艱深,因為數學家總想運用乘法理念,來檢視加法得出的產物。

從這個觀點來看,自然數就像是離水的魚。自然數是藉由加法步驟孕育生成,卻發現自己身處陌生的乘法環境。當然,先別認為這個冒險行為是毫無指望的,想想在三億五千萬年之前,魚類的確是從水中上陸,當年牠們在不完全適合本身構造的世界,費勁喘了幾口氣,接著演化成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還演化出數學家。惡劣陌生的環境,有時會醞釀出全然不同的結果。

若是沒有出現算術基本定理這樣的產物,質數在數論當中,肯定會扮演比較偏離核心的地位(請注意,前面「算術」一詞,是採用比較廣義的觀點)。從這個名字來看,算術基本定理是整個數學界,最基本又最重要的命題。命題敘述十分簡潔:

算術基本定理:任意不等於1的正整數,都可以寫成質數的乘積,而且寫法僅得一種。

這裡我們有個兩面刃主張。首先,任意全數都可以寫成質數的「某種」乘積。第二,寫法僅得「一種」。於是我們就必然得出結論,認為質數是乘法的建構砌磚,所有全數都是按照這種步驟組裝成形,質數的重要性就是棲身在這裡。質數扮演的角色,和化學元素可以相提並論。我們知道,任意自然化合物都可以分解成周期表上的九十二種自然元素成分(或者包括在實驗室生成的總計一百多種元素);相同的道裡,任意全數同樣也可以分解成質數因子。水分子可以寫成H2O,這種化合物可以分解出兩顆氫元素原子,加上一顆氧元素原子。相同道理,化合的(也就是合成的)數45,也可以分解成兩個質因數3和一個質因數5的乘積。我們可以仿效水的化學標記法,寫成45=325,不過,數學家偏愛採用指數式寫法45=32 ×5。

不過,除了提出分解成質數的作法之外,算術基本定理還有其他同樣重要的貢獻,那就是這項定理保證,每種分解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倘若有人做質數因子分解,求得92,365可以分解為5 × 7 × 7 × 13 × 29,那麼,在辦公室或國土另一個角落的人,無論是在今日或距今一千個世紀之後動手運算,求得的質數分解結果,肯定也是完全一模一樣。

這讓數學家非常安心。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也同樣令人安心,當化學家把水分子分解成一顆氧原子和兩顆氫原子,另一位化學家也拿水分子來分解,結果並不會分解出一顆鉛原子和兩顆鉬原子。質數就像元素,不只是種建構砌磚,更是獨一無二的砌磚。

這裡有必要指出,為了求得唯一因子分解結果,我們就必須把1排除在質數之外。因為,倘若把1納入質數之列,那麼舉例來說,數14的質數分解,除了14=2 × 7之外,還會有14=1 × 2 × 7和14=1 × 1 × 1 × 2 × 7等等「不同的」質數分解結果。如此則質因數分解就不再是獨一無二的。數學家說,讓1扮演特殊角色,結果就好得多了。數字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它叫做「單元數」。

數學家面對一個正整數時,偶爾會希望判定這是個質數或合數,若是合數,他們還會想找出所含的質數因子。這有時很容易解決。任意偶全數(2除外)都有個因數2,因此顯然都非質數;同時,最後一位等於5或0的任意全數,同樣也都是合成的。就其他情況來看,這道質數性的問題,難度就遠高於此。例如,誰願意費心斷定4,294,967,297和4,827,507,229哪個是質數,哪個不是?*

* 信不信由你,641可以把4,294,967,297除盡;另一個數4,827,507,229則是質數。見大衛.韋爾斯(David Wells)《有趣怪數企鵝大辭典》(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Curious and Interesting Numbers, Penguin, New York, p.192)一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36941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