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廉絲全力以赴:把成功變習慣,世界冠軍的STRIVE升級策略
Strive: 8 Steps to Find Your Awesome: Discover Venus Williams`s Secrets to Success and Wellness in t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實踐自我,只能靠天賦、只能靠努力?
向世界冠軍學習:不內耗、不委屈,聰明出擊,優雅升級
★ 關於韌性、創新和突破界限的學習之書 ★
我們太常在別人的計畫中迷路。
被會議邀請、進度表、計畫表困住,以為只有超完美的執行,才算是好好生活。
但往往愈想做好,步調就愈混亂……
事實上,真正的前進不靠天賦也不用榨乾意志力,只需要掌握節奏「聰明出擊」。
大威廉絲──世界網球傳奇,
也是你意想不到的行動導師。
世界網球傳奇大威廉絲,她是七座大滿貫冠軍、三屆奧運金牌、改寫女子網球歷史的傳奇選手,以鋼鐵意志與拚命精神聞名,長年站穩世界巔峰。然而,當她在職涯高峰被診斷出乾燥症(Sjögren's Syndrome)這樣的慢性免疫疾病後,人生節奏徹底被打亂。以往的她,靠意志力燃燒、與極限拔河;生病後,讓她學會感受身體與情緒,找出真正適合自己的節奏,重新出發,依然強大。而這段歷程為她帶來的最大體悟是:
自律不是要你改變自己,而是允許你重新認識自己,
當你不再與極限拔河,反而更能穩穩站上巔峰。
這段轉變結合支持她在球場上拚搏超過30年的智慧,成就了她獨特的「STRIVE」出擊策略。
所謂「STRIVE」是一套生活行動法,不需要大破大立、建立打卡清單、早起冥想或挑戰極限,只需要每天安排八個關鍵行動:觀察、感恩、平衡、充實、撫慰、信念、啟發與出擊,從每天的第一口食物,到最後一個念頭,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穩定配速,讓巔峰狀態不再是偶發,而是日常的節拍。
在這本書中,你將學會:
☑ 世界冠軍的時間管理心法——如何在生活混亂中,維持高效與穩定?
☑ 如何打造可持續的健康與成功策略——不靠短期衝刺,而是建立長久可行的好習慣。
☑ 從心態到行動,讓巔峰成為日常——透過科學方法,把好選擇變成直覺反應。
☑ 如何在挫折中快速調整,持續升級自己——從網球場到人生舞台,她如何調整自己並持續升級?
這本書適合誰?
✔ 希望突破現狀的人——幫你走出停滯,重啟目標感與行動力。
✔ 想重建行動節奏的人——用八個小動作,找回穩定又靈活的日常配速。
✔ 渴望保持巔峰狀態的人——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讓成功成為一種節奏。
實踐自我不是一場短跑,而是穩定出擊的節奏練習;
運用世界冠軍的行動哲學,化為你日常的力量來源!
向世界冠軍學習:不內耗、不委屈,聰明出擊,優雅升級
★ 關於韌性、創新和突破界限的學習之書 ★
我們太常在別人的計畫中迷路。
被會議邀請、進度表、計畫表困住,以為只有超完美的執行,才算是好好生活。
但往往愈想做好,步調就愈混亂……
事實上,真正的前進不靠天賦也不用榨乾意志力,只需要掌握節奏「聰明出擊」。
大威廉絲──世界網球傳奇,
也是你意想不到的行動導師。
世界網球傳奇大威廉絲,她是七座大滿貫冠軍、三屆奧運金牌、改寫女子網球歷史的傳奇選手,以鋼鐵意志與拚命精神聞名,長年站穩世界巔峰。然而,當她在職涯高峰被診斷出乾燥症(Sjögren's Syndrome)這樣的慢性免疫疾病後,人生節奏徹底被打亂。以往的她,靠意志力燃燒、與極限拔河;生病後,讓她學會感受身體與情緒,找出真正適合自己的節奏,重新出發,依然強大。而這段歷程為她帶來的最大體悟是:
自律不是要你改變自己,而是允許你重新認識自己,
當你不再與極限拔河,反而更能穩穩站上巔峰。
這段轉變結合支持她在球場上拚搏超過30年的智慧,成就了她獨特的「STRIVE」出擊策略。
所謂「STRIVE」是一套生活行動法,不需要大破大立、建立打卡清單、早起冥想或挑戰極限,只需要每天安排八個關鍵行動:觀察、感恩、平衡、充實、撫慰、信念、啟發與出擊,從每天的第一口食物,到最後一個念頭,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穩定配速,讓巔峰狀態不再是偶發,而是日常的節拍。
在這本書中,你將學會:
☑ 世界冠軍的時間管理心法——如何在生活混亂中,維持高效與穩定?
☑ 如何打造可持續的健康與成功策略——不靠短期衝刺,而是建立長久可行的好習慣。
☑ 從心態到行動,讓巔峰成為日常——透過科學方法,把好選擇變成直覺反應。
☑ 如何在挫折中快速調整,持續升級自己——從網球場到人生舞台,她如何調整自己並持續升級?
這本書適合誰?
✔ 希望突破現狀的人——幫你走出停滯,重啟目標感與行動力。
✔ 想重建行動節奏的人——用八個小動作,找回穩定又靈活的日常配速。
✔ 渴望保持巔峰狀態的人——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讓成功成為一種節奏。
實踐自我不是一場短跑,而是穩定出擊的節奏練習;
運用世界冠軍的行動哲學,化為你日常的力量來源!
名人推薦
飛鳥/「我只想寫寫體育」粉絲團版主
沙沙/「沙沙在山上」粉專經營者
各界推薦
沙沙/「沙沙在山上」粉專經營者
各界推薦
目錄
前言 把事情做得簡單、享受,又令人快樂
第1章 什麼是「出擊」?
第2章 強化人生四大領域,出擊更省力
第3章 觀察
第4章 感恩
第5章 平衡
第6章 充實
第7章 撫慰
第8章 信念
第9章 啟發
第10章 出擊
第11章 用自在的步調,優雅出擊
致謝
附註
第1章 什麼是「出擊」?
第2章 強化人生四大領域,出擊更省力
第3章 觀察
第4章 感恩
第5章 平衡
第6章 充實
第7章 撫慰
第8章 信念
第9章 啟發
第10章 出擊
第11章 用自在的步調,優雅出擊
致謝
附註
序/導讀
強化人生四大領域,出擊更省力
在我人生中有四個重要領域。每當我把心力用在那裡,即便只挪出一點點力氣,努力永遠是值得的。
1. 我的飲食
2. 一整天的活動
3. 我身邊的人事物
4. 最後一項是我自己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聽起來很麻煩。我懂。任何一項若要徹底做好,根本可以變成全職工作,更別提四項同時做到!然而,如果從這四點著手,其實不需要耗費太多功夫,就會出現巨大的轉變——只不過得持之以恆,每一項都固定小小關照一下。
我是說真的。我即將在書中分享的心得,你有可能感到是新知,好像很深奧,但許多也極度簡單,只需要非常少的力氣或時間。不過,簡單歸簡單,你將脫胎換骨。想一想就知道,有時最簡單的事,其實最難做到。因為你太忙,或是有更大的問題等著處理,很容易把那些事擺到一旁。然而,當你有紀律,不放過最小的細節,就能達成最大的夢想。
更棒的是,你甚至不必全數執行書中提到的每件事,就能有不可思議的成效。老實說,我是否希望你能盡量全部做到?那是當然!由於我對自己極度嚴格,我一般也會催促人們制定可行的新標準,並想辦法達標。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不知道在你的世界,你正經歷什麼樣的困難。我不知道你今天能留多少分鐘給我,明天又能挪出多少分鐘,或是你替自己設下多個人、多特殊的目標。不過,我的確知道不論幾歲、不論目前的活動量是多少,出擊法適合每個人。這是一套很容易遵守的計畫,你可以自行決定要投入到什麼程度。
簡化版的「出擊」
許多生活型態計畫會分配每星期的任務,附上極度明確的指示,但出擊法只需要你做以下幾件事。想好今天要做的事
這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每天早上醒來後,提醒自己展開這八個行動:
觀察、感謝、平衡、豐富、撫慰、相信、振奮、出擊
什麼時候與自我對話都沒關係——可以是你即將跳下床前,也可以是下床走動後。不過宜早不宜遲,因為本書提到的部分技巧,愈早納入一天的生活,效果愈大。
為什麼要大聲說出這八件事?真的有這個必要嗎?這樣想吧:當你大聲說出這八個行動,你替一天已經定好調了,提醒自己是多麼認真想要改變人生,從早上的第一分鐘就在努力。此外,你在一天中說出這幾個行動的次數愈多,等於是愈常提醒自己,你需要做出某些決定,才能在一天當中做到這八件事。
此外,如果你感到彆扭,這是我要你改的第一件事。我們在談你。這是你的人生,不是別人的。別人怎麼想不重要。如果別人看不順眼,那就解釋你為了改善生活,正試著踏出重要的一步。如果你解釋了,對方還是認為你瘋了,或許此時該懷疑這個人有多真心為你好,並做點什麼。
別渾渾噩噩過一天
我要你從起床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大約睡前的一、兩個小時,隨時留意這八個二字行動,設法在以下領域應用每一個行動:
• 你的飲食
• 你的活動
• 你身邊的人事物
• 你自己
換句話說:
1. 我要你觀察一件事。這件事與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有關。
2. 我要你感謝一件事,看是感謝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3. 我要你平衡一件事,平衡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4. 我要你豐富一件事,豐富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5. 我要你撫慰一件事,撫慰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6. 我要你相信一件事,相信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7. 我要你振奮一件事,振奮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8. 最後我要你出擊一件事,那件事關係到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究竟要如何做到?很簡單。在接下來幾章,我會教你各種有趣的創意策略與方法,協助你把這八個二字行動,應用在生活中的所有領域。某幾條建議的強度的確較高,不過我確定不論你剛開始能挪出多少時間或精力,都至少能找到一個可以嘗試的策略。
每天都得按照順序執行嗎?換句話說,在感激某件事之前,必須先觀察嗎?必須先取得平衡,再來豐富某件事嗎?不是這個意思,絕對不需要,尤其是剛開始弄懂公式的時候,任何順序都可以,一天之中什麼時候執行都可以。
該如何追蹤?任何你喜歡的方式都可以。事實上,愈有創意愈好。你可以在口袋或皮包裡放記事卡,每完成一項行動就打勾。把八個行動分別寫在八張便利貼上,貼在電腦螢幕上。在一天中,完成的就撕掉。也可以設定手機,一小時提醒一次,完成八項中的一項。總之,就選那個對你來說最容易做到的。
平衡你自己
時間很重要,也是人生中少數一旦用掉,就不可能挽回的東西。要如何運用時間?這個嘛,完全由你決定,但一定要記住,有害與有益的事物,兩者都會爭奪你的每分每秒。究竟誰能占據你的時間,由你決定。
我在球場上永遠會告訴自己:「我花在失球的時間,也可以用在拿下一球。」這句話也能應用在人生中幾乎每一件事情上。
你可以一整個下午躺在沙發上,想著希望身材好一點;也可以一下午泡在健身房,讓身材好一點。你可以把午餐間用在吃不健康的食物,也可以吃更健康的食物。沉溺於負面念頭的時間,同樣可以用來想正面的事。
有可能把每一樣不好的東西,全換成有益的嗎?辦不到。天天都得做到,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與焦慮。只要記住,不論你嘗試以下哪些步驟,都能為生活帶來更多先前沒有的平衡時刻。
拿掉兩件事來平衡
肩負比一般人還多的事,讓人有某種自豪感,不是嗎?你也一樣嗎?有一種人會刻意與願意接下超出能力範圍的事,只為了保持忙碌。當然,同時包攬很多事,有時會帶來滿足感,可以在人前炫耀自己是女超人,或單純覺得很有生產力,做了好多事。有時則是別無選擇,因為好多人仰賴我們。然而,你攬下的每件事都得付出代價,有一定的壓力。
不過,我跟你一樣,有時會忘記自己身上有太多事,直到應接不暇,或是精疲力盡。有時我會覺得一定得接下所有事,因為我不想讓任何人失望。我得提醒自己要是把自己垮,焦頭爛額,那麼「害怕」讓別人失望,最終會導致對自己失望。
我最近告訴小威,每次我回覆一封電子郵件,結果就是多十封新的信要回。過去幾年,每當我試著清理行事曆,事情似乎永遠會再次失控。然而在內心深處,我其實知道為什麼會一直發生這種事。如果沒運用智慧,有意識地選擇優先順序,生活不免會被打亂。你必須選擇真正最優先、對你來說重要的事。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你清點一共攬下多少事,接著找出兩個—不是一個,而是兩個—不再做那兩件事,或是交給別人。如果不確定要拿掉哪兩件事,那就問自己:
• 我需要獨自承擔嗎?換句話說,能否找人分攤?
• 能不能交給別人?有時自尊會讓我們不願承認,別人八成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
• 真的有必要持續做這件事嗎?還是說這件事能自行運轉?我們一直攬下的責任裡,通常至少有一個很早以前就能停住。
加兩件事來平衡
反過來講,也有人在生活中完全可以多加一點事,但因為害怕失敗、做事沒章法、不感興趣,或是擔心隨之而來的壓力,甚至不願意考慮扮演更多的角色。平衡的一大重點是感到滿足與發揮潛能,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對自己誠實:你是否已經拚盡全力,在人生中前行?失衡很容易導致不快樂,功不成名不就,無法實現夢想。雖然在生活中加入額外責任,偶爾會出錯,但光是奮力一搏,失敗也能帶來一定的滿足感,因為你知道至少試過了。
所以說,如果感到可以多做一點,那就找出能加進一天之中(或一星期)的兩件事。問自己:
• 是否有任何我刻意避開的事?你究竟迴避了哪些事,或是為了什麼原因拖太久,這些並不重要。重點是拖著不做的事,大都因為出於害怕,或是認為永遠不可能做好。找出這樣的事,不僅能讓你刪掉待辦清單上的事,還能培養自尊自重的心理,更可能胸有成竹地處理更多事務。
• 這件事是否連帶讓人受惠?世界上永遠有很多事,可以連帶平衡另一個人的人生,例如你的配偶或夥伴一起工作的人、朋友、鄰居等。試著挑你開始執行後,你在乎的人將直接或間接獲得正面影響的事。
在我人生中有四個重要領域。每當我把心力用在那裡,即便只挪出一點點力氣,努力永遠是值得的。
1. 我的飲食
2. 一整天的活動
3. 我身邊的人事物
4. 最後一項是我自己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聽起來很麻煩。我懂。任何一項若要徹底做好,根本可以變成全職工作,更別提四項同時做到!然而,如果從這四點著手,其實不需要耗費太多功夫,就會出現巨大的轉變——只不過得持之以恆,每一項都固定小小關照一下。
我是說真的。我即將在書中分享的心得,你有可能感到是新知,好像很深奧,但許多也極度簡單,只需要非常少的力氣或時間。不過,簡單歸簡單,你將脫胎換骨。想一想就知道,有時最簡單的事,其實最難做到。因為你太忙,或是有更大的問題等著處理,很容易把那些事擺到一旁。然而,當你有紀律,不放過最小的細節,就能達成最大的夢想。
更棒的是,你甚至不必全數執行書中提到的每件事,就能有不可思議的成效。老實說,我是否希望你能盡量全部做到?那是當然!由於我對自己極度嚴格,我一般也會催促人們制定可行的新標準,並想辦法達標。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不知道在你的世界,你正經歷什麼樣的困難。我不知道你今天能留多少分鐘給我,明天又能挪出多少分鐘,或是你替自己設下多個人、多特殊的目標。不過,我的確知道不論幾歲、不論目前的活動量是多少,出擊法適合每個人。這是一套很容易遵守的計畫,你可以自行決定要投入到什麼程度。
簡化版的「出擊」
許多生活型態計畫會分配每星期的任務,附上極度明確的指示,但出擊法只需要你做以下幾件事。想好今天要做的事
這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每天早上醒來後,提醒自己展開這八個行動:
觀察、感謝、平衡、豐富、撫慰、相信、振奮、出擊
什麼時候與自我對話都沒關係——可以是你即將跳下床前,也可以是下床走動後。不過宜早不宜遲,因為本書提到的部分技巧,愈早納入一天的生活,效果愈大。
為什麼要大聲說出這八件事?真的有這個必要嗎?這樣想吧:當你大聲說出這八個行動,你替一天已經定好調了,提醒自己是多麼認真想要改變人生,從早上的第一分鐘就在努力。此外,你在一天中說出這幾個行動的次數愈多,等於是愈常提醒自己,你需要做出某些決定,才能在一天當中做到這八件事。
此外,如果你感到彆扭,這是我要你改的第一件事。我們在談你。這是你的人生,不是別人的。別人怎麼想不重要。如果別人看不順眼,那就解釋你為了改善生活,正試著踏出重要的一步。如果你解釋了,對方還是認為你瘋了,或許此時該懷疑這個人有多真心為你好,並做點什麼。
別渾渾噩噩過一天
我要你從起床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大約睡前的一、兩個小時,隨時留意這八個二字行動,設法在以下領域應用每一個行動:
• 你的飲食
• 你的活動
• 你身邊的人事物
• 你自己
換句話說:
1. 我要你觀察一件事。這件事與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有關。
2. 我要你感謝一件事,看是感謝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3. 我要你平衡一件事,平衡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4. 我要你豐富一件事,豐富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5. 我要你撫慰一件事,撫慰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6. 我要你相信一件事,相信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7. 我要你振奮一件事,振奮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8. 最後我要你出擊一件事,那件事關係到你的飲食、活動、身旁的人事物或你自己。
究竟要如何做到?很簡單。在接下來幾章,我會教你各種有趣的創意策略與方法,協助你把這八個二字行動,應用在生活中的所有領域。某幾條建議的強度的確較高,不過我確定不論你剛開始能挪出多少時間或精力,都至少能找到一個可以嘗試的策略。
每天都得按照順序執行嗎?換句話說,在感激某件事之前,必須先觀察嗎?必須先取得平衡,再來豐富某件事嗎?不是這個意思,絕對不需要,尤其是剛開始弄懂公式的時候,任何順序都可以,一天之中什麼時候執行都可以。
該如何追蹤?任何你喜歡的方式都可以。事實上,愈有創意愈好。你可以在口袋或皮包裡放記事卡,每完成一項行動就打勾。把八個行動分別寫在八張便利貼上,貼在電腦螢幕上。在一天中,完成的就撕掉。也可以設定手機,一小時提醒一次,完成八項中的一項。總之,就選那個對你來說最容易做到的。
平衡你自己
時間很重要,也是人生中少數一旦用掉,就不可能挽回的東西。要如何運用時間?這個嘛,完全由你決定,但一定要記住,有害與有益的事物,兩者都會爭奪你的每分每秒。究竟誰能占據你的時間,由你決定。
我在球場上永遠會告訴自己:「我花在失球的時間,也可以用在拿下一球。」這句話也能應用在人生中幾乎每一件事情上。
你可以一整個下午躺在沙發上,想著希望身材好一點;也可以一下午泡在健身房,讓身材好一點。你可以把午餐間用在吃不健康的食物,也可以吃更健康的食物。沉溺於負面念頭的時間,同樣可以用來想正面的事。
有可能把每一樣不好的東西,全換成有益的嗎?辦不到。天天都得做到,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與焦慮。只要記住,不論你嘗試以下哪些步驟,都能為生活帶來更多先前沒有的平衡時刻。
拿掉兩件事來平衡
肩負比一般人還多的事,讓人有某種自豪感,不是嗎?你也一樣嗎?有一種人會刻意與願意接下超出能力範圍的事,只為了保持忙碌。當然,同時包攬很多事,有時會帶來滿足感,可以在人前炫耀自己是女超人,或單純覺得很有生產力,做了好多事。有時則是別無選擇,因為好多人仰賴我們。然而,你攬下的每件事都得付出代價,有一定的壓力。
不過,我跟你一樣,有時會忘記自己身上有太多事,直到應接不暇,或是精疲力盡。有時我會覺得一定得接下所有事,因為我不想讓任何人失望。我得提醒自己要是把自己垮,焦頭爛額,那麼「害怕」讓別人失望,最終會導致對自己失望。
我最近告訴小威,每次我回覆一封電子郵件,結果就是多十封新的信要回。過去幾年,每當我試著清理行事曆,事情似乎永遠會再次失控。然而在內心深處,我其實知道為什麼會一直發生這種事。如果沒運用智慧,有意識地選擇優先順序,生活不免會被打亂。你必須選擇真正最優先、對你來說重要的事。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你清點一共攬下多少事,接著找出兩個—不是一個,而是兩個—不再做那兩件事,或是交給別人。如果不確定要拿掉哪兩件事,那就問自己:
• 我需要獨自承擔嗎?換句話說,能否找人分攤?
• 能不能交給別人?有時自尊會讓我們不願承認,別人八成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
• 真的有必要持續做這件事嗎?還是說這件事能自行運轉?我們一直攬下的責任裡,通常至少有一個很早以前就能停住。
加兩件事來平衡
反過來講,也有人在生活中完全可以多加一點事,但因為害怕失敗、做事沒章法、不感興趣,或是擔心隨之而來的壓力,甚至不願意考慮扮演更多的角色。平衡的一大重點是感到滿足與發揮潛能,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對自己誠實:你是否已經拚盡全力,在人生中前行?失衡很容易導致不快樂,功不成名不就,無法實現夢想。雖然在生活中加入額外責任,偶爾會出錯,但光是奮力一搏,失敗也能帶來一定的滿足感,因為你知道至少試過了。
所以說,如果感到可以多做一點,那就找出能加進一天之中(或一星期)的兩件事。問自己:
• 是否有任何我刻意避開的事?你究竟迴避了哪些事,或是為了什麼原因拖太久,這些並不重要。重點是拖著不做的事,大都因為出於害怕,或是認為永遠不可能做好。找出這樣的事,不僅能讓你刪掉待辦清單上的事,還能培養自尊自重的心理,更可能胸有成竹地處理更多事務。
• 這件事是否連帶讓人受惠?世界上永遠有很多事,可以連帶平衡另一個人的人生,例如你的配偶或夥伴一起工作的人、朋友、鄰居等。試著挑你開始執行後,你在乎的人將直接或間接獲得正面影響的事。
試閱
前言 把事情做得簡單、享受,又令人快樂
我會這麼問,是因為在我一生的職涯中,從十幾歲開始,就被問過大大小小生活中各種問題,包括我吃什麼、怎麼訓練、做哪些事放鬆—相信我,不論多私人的事都有人問過,不過我最常被問到:「你怎麼有辦法面面俱到?」
這個嘛,你知道嗎?我沒有三頭六臂。事實上,在某些日子,我連提起勁做完一、兩件事都難,遑論面面俱到。在我整個職業生涯裡,每個人自然而然假設我是某種超人,有辦法多工處理。大家覺得我天生運氣好、基因好,可以隨時全力以赴,全年無休。我懂人們在想什麼。大部分的人還以為,職業運動員或任何的高效人士,一定是天生怪物,不管立下什麼目標,全都能不出一滴汗,面帶笑容完成。但我要告訴你一個祕密,一件只有很熟的親友才知道的事。
大部分的人認為我律己甚嚴,我的確是,不過我也有自相信與渴望的生活方式。也因此面對人生的每一件事,尤其是涉及健康與幸福的時候,我的指導原則是「走捷徑」,不把自己燃燒殆盡,以免後繼無力,無法以理想中的方式過完這一生。
實情是我這輩子完成過的任何事、克服過的任何障礙,尤其是那些最重要、帶來最大人生轉折的,全都源自做一連串正確的選擇,遵守我對自己的承諾:讓事情簡單與享受,不過最重要的是令人興奮。
我是運動員與女企業家,也是盡力活好人生的普通人。我永遠努力讓事情在可控範圍內,同樣保有興趣與樂趣。方法是經常開闢出最小阻力之路,因為人生很美好,但也充滿挑戰。原本就不易,何必自添難度?當我保持好這種心態,不論改善人生的立即目標或長期目標是什麼,事情永遠能在較不費勁或壓力更小的情況下,按部就班進行。採取這種心態不曾讓我出過問題,一路上都能安心踏出每一步。事情是這樣的,活出最好的人生與好運無關,跟中了DNA 彩券無關。重點是你是否選擇出擊。你準備好出擊,迎向最佳人生了嗎?很好,因為我等不及要當你的嚮導了。出發吧!
我會這麼問,是因為在我一生的職涯中,從十幾歲開始,就被問過大大小小生活中各種問題,包括我吃什麼、怎麼訓練、做哪些事放鬆—相信我,不論多私人的事都有人問過,不過我最常被問到:「你怎麼有辦法面面俱到?」
這個嘛,你知道嗎?我沒有三頭六臂。事實上,在某些日子,我連提起勁做完一、兩件事都難,遑論面面俱到。在我整個職業生涯裡,每個人自然而然假設我是某種超人,有辦法多工處理。大家覺得我天生運氣好、基因好,可以隨時全力以赴,全年無休。我懂人們在想什麼。大部分的人還以為,職業運動員或任何的高效人士,一定是天生怪物,不管立下什麼目標,全都能不出一滴汗,面帶笑容完成。但我要告訴你一個祕密,一件只有很熟的親友才知道的事。
大部分的人認為我律己甚嚴,我的確是,不過我也有自相信與渴望的生活方式。也因此面對人生的每一件事,尤其是涉及健康與幸福的時候,我的指導原則是「走捷徑」,不把自己燃燒殆盡,以免後繼無力,無法以理想中的方式過完這一生。
實情是我這輩子完成過的任何事、克服過的任何障礙,尤其是那些最重要、帶來最大人生轉折的,全都源自做一連串正確的選擇,遵守我對自己的承諾:讓事情簡單與享受,不過最重要的是令人興奮。
我是運動員與女企業家,也是盡力活好人生的普通人。我永遠努力讓事情在可控範圍內,同樣保有興趣與樂趣。方法是經常開闢出最小阻力之路,因為人生很美好,但也充滿挑戰。原本就不易,何必自添難度?當我保持好這種心態,不論改善人生的立即目標或長期目標是什麼,事情永遠能在較不費勁或壓力更小的情況下,按部就班進行。採取這種心態不曾讓我出過問題,一路上都能安心踏出每一步。事情是這樣的,活出最好的人生與好運無關,跟中了DNA 彩券無關。重點是你是否選擇出擊。你準備好出擊,迎向最佳人生了嗎?很好,因為我等不及要當你的嚮導了。出發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