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不跑急診:流感、心、肺、腦血管疾病一定要有的自我警覺
當你以為,可以自我治療不舒服,但症狀卻沒有改善時,你一定要有自我警覺的敏感度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克流感,真的不是感冒的萬靈丹!有感冒或流感症狀,就吃克流感,不代表萬無一失;感冒、流感症狀不見得都是「流感病毒」引起,如果是細菌引發的感冒症狀,克流感就派不上用場。
即便只是感冒開始,也請先到一般的診所去就醫,不要輕忽的自己的不舒服,吃幾顆成藥,或者隨便買咳嗽藥水喝喝,就希望可以把病給解決掉。當你以為,可以自我治療、自我去控制這一些不舒服,但症狀卻是沒有改善,甚至是更嚴重時,你一定要有自我警覺的敏感度,不要等到不行了、撐不下去了,非常嚴重了,才來後悔。
一個原本只是鼻竇炎病人,拖到後來,造成併發中央神經系統的感染,腦部的感染,這樣事情,其實是很常發生。這對急重症的醫師來講,當然會覺得,有沒有可能有什麼辦法?可以很淺顯易懂的提醒民眾,早些有「自我警覺」的意識?能夠讓類似這樣的事情,可以被擋阻掉?
書中對於換季常見的急性病症,流感、心、肺、腦等病變、特別是表達能力不是很好的小孩或老人,他們會有不殊服的肢體直覺反應動作,洪醫師盡可能都以白話清楚說明,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
正常的生活作息、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雖然是身體健康的基本要件,但縱使如此,特別是心臟、肺部、腦血管疾病,前期小症狀常常是不可輕忽的警訊。隨著年紀的老化,生活習慣的放縱,加上不認為自己,就是那一個會倒楣的人,很多人都不在乎疾病風險增加,等事後再來追悔「早知道就……」,只怕不知能不能再有回頭路可走了。
本書除了紅芳明主任執筆著作外,亞東醫院感染科劉佳穎醫師、耳鼻喉科鄭博文主任、心臟加護病房辛和宗主任、呼吸照護中心許永隆主任和中風醫學會陳龍副祕書長,也參與建議指導,讓這本書更臻完善。在日夜溫差頗大的換季時節,《換季,不跑急診》是家庭必備的優質健康常識書。
即便只是感冒開始,也請先到一般的診所去就醫,不要輕忽的自己的不舒服,吃幾顆成藥,或者隨便買咳嗽藥水喝喝,就希望可以把病給解決掉。當你以為,可以自我治療、自我去控制這一些不舒服,但症狀卻是沒有改善,甚至是更嚴重時,你一定要有自我警覺的敏感度,不要等到不行了、撐不下去了,非常嚴重了,才來後悔。
一個原本只是鼻竇炎病人,拖到後來,造成併發中央神經系統的感染,腦部的感染,這樣事情,其實是很常發生。這對急重症的醫師來講,當然會覺得,有沒有可能有什麼辦法?可以很淺顯易懂的提醒民眾,早些有「自我警覺」的意識?能夠讓類似這樣的事情,可以被擋阻掉?
書中對於換季常見的急性病症,流感、心、肺、腦等病變、特別是表達能力不是很好的小孩或老人,他們會有不殊服的肢體直覺反應動作,洪醫師盡可能都以白話清楚說明,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
正常的生活作息、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雖然是身體健康的基本要件,但縱使如此,特別是心臟、肺部、腦血管疾病,前期小症狀常常是不可輕忽的警訊。隨著年紀的老化,生活習慣的放縱,加上不認為自己,就是那一個會倒楣的人,很多人都不在乎疾病風險增加,等事後再來追悔「早知道就……」,只怕不知能不能再有回頭路可走了。
本書除了紅芳明主任執筆著作外,亞東醫院感染科劉佳穎醫師、耳鼻喉科鄭博文主任、心臟加護病房辛和宗主任、呼吸照護中心許永隆主任和中風醫學會陳龍副祕書長,也參與建議指導,讓這本書更臻完善。在日夜溫差頗大的換季時節,《換季,不跑急診》是家庭必備的優質健康常識書。
名人推薦
若能對病變徵兆多點警覺,也許不至於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拖垮一個家庭。-朱樹勳 / 亞東醫院院長
換季疾病的預防,不但可增加日常保健,還能幫大家遠離急診。-唐高俊 / 重症醫學會理事長
很多人都不在乎疾病風險的增加,但及早警覺,能免生死一戰。-黃勝堅 /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初始的癥候攸關疾病發展過程,只要病人自己多點警覺,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柯文哲 / 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換季疾病的預防,不但可增加日常保健,還能幫大家遠離急診。-唐高俊 / 重症醫學會理事長
很多人都不在乎疾病風險的增加,但及早警覺,能免生死一戰。-黃勝堅 /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初始的癥候攸關疾病發展過程,只要病人自己多點警覺,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柯文哲 / 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目錄
序
對自己身體多點警覺/朱樹勳
遠離急診/唐高駿
及早發現,或許能免生死一戰/黃勝堅
醫者「醫人」也「醫心」/柯文哲
不會撒謊的身體/洪芳明
第一章流行性感冒的警覺
流感、感冒大不同
流感的警覺/有這些症狀,要趕快送急診/流感的原來如此/公費抗流感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流感重症
心肌炎/心肌炎的警覺/猛爆性心肌炎/猛暴性心肌炎的警覺/如何避免感冒合併心肌炎
喉嚨痛
急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的警覺/急性會厭炎/急性會厭炎的警覺
中耳炎與鼻竇炎
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警覺/積液性中耳炎/積液性中耳炎的警覺/鼻竇炎/鼻竇炎的警覺/鼻竇炎會引起的併發症/鼻竇炎的預防
第二章心臟疾病的警覺
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的警覺/你有這些風險因子嗎/心臟衰竭「慢性」與「急性」之分/要小心的併發症/心臟衰竭的檢查/如何和醫師溝通/改變生活方式與調養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的警覺/搶救的黃金時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預防/生活型態控制/關於「心臟節律器」
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的警覺/造成心律不整的原因/會做哪些檢查/24小時心電圖檢查/自我照護與日常保養
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的警覺/急性主動脈剝離/需不需要手術/主動脈剝離的預防
第三章肺臟疾病的警覺
咳嗽
咳嗽的警覺/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止咳/預防與自我照護
氣喘
氣喘的警覺/氣喘發作的危險因子/預防氣喘發作/肺功能檢查
肺炎
感染主要原因/肺炎的警覺/有效避免肺炎/老人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警覺/戒菸才是最重要的事/日常保健/兩種簡單的自我訓練
第四章腦血管疾病的警覺
頭痛
頭痛可能原因/須立即就醫的頭痛警覺/如何與醫師溝通/避免與預防
腦出血
腦出血的症狀/腦出血的警覺/治療急性腦出血的基本原則/預防腦出血的日常保養/昏迷指數
腦梗塞
腦梗塞的警覺/血栓性中風/栓塞性中風/小中風/中風的危險因子/預防腦梗塞
高血壓
血壓在一天之中並非一成不變/高血壓早期往往沒有自覺症狀/治療以生活方式調整為優先/從飲食預防高血壓
第五章過勞的警覺
我過勞了嗎
時間因子/體能因子/習慣因子/情緒因子
因應過勞的方法
透過「飲食」減少壓力因子/透過「運動」減少壓力因子
個人過勞分量表
工作過勞分量表/選項分數轉換
對自己身體多點警覺/朱樹勳
遠離急診/唐高駿
及早發現,或許能免生死一戰/黃勝堅
醫者「醫人」也「醫心」/柯文哲
不會撒謊的身體/洪芳明
第一章流行性感冒的警覺
流感、感冒大不同
流感的警覺/有這些症狀,要趕快送急診/流感的原來如此/公費抗流感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流感重症
心肌炎/心肌炎的警覺/猛爆性心肌炎/猛暴性心肌炎的警覺/如何避免感冒合併心肌炎
喉嚨痛
急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的警覺/急性會厭炎/急性會厭炎的警覺
中耳炎與鼻竇炎
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警覺/積液性中耳炎/積液性中耳炎的警覺/鼻竇炎/鼻竇炎的警覺/鼻竇炎會引起的併發症/鼻竇炎的預防
第二章心臟疾病的警覺
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的警覺/你有這些風險因子嗎/心臟衰竭「慢性」與「急性」之分/要小心的併發症/心臟衰竭的檢查/如何和醫師溝通/改變生活方式與調養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的警覺/搶救的黃金時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預防/生活型態控制/關於「心臟節律器」
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的警覺/造成心律不整的原因/會做哪些檢查/24小時心電圖檢查/自我照護與日常保養
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的警覺/急性主動脈剝離/需不需要手術/主動脈剝離的預防
第三章肺臟疾病的警覺
咳嗽
咳嗽的警覺/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止咳/預防與自我照護
氣喘
氣喘的警覺/氣喘發作的危險因子/預防氣喘發作/肺功能檢查
肺炎
感染主要原因/肺炎的警覺/有效避免肺炎/老人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警覺/戒菸才是最重要的事/日常保健/兩種簡單的自我訓練
第四章腦血管疾病的警覺
頭痛
頭痛可能原因/須立即就醫的頭痛警覺/如何與醫師溝通/避免與預防
腦出血
腦出血的症狀/腦出血的警覺/治療急性腦出血的基本原則/預防腦出血的日常保養/昏迷指數
腦梗塞
腦梗塞的警覺/血栓性中風/栓塞性中風/小中風/中風的危險因子/預防腦梗塞
高血壓
血壓在一天之中並非一成不變/高血壓早期往往沒有自覺症狀/治療以生活方式調整為優先/從飲食預防高血壓
第五章過勞的警覺
我過勞了嗎
時間因子/體能因子/習慣因子/情緒因子
因應過勞的方法
透過「飲食」減少壓力因子/透過「運動」減少壓力因子
個人過勞分量表
工作過勞分量表/選項分數轉換
序/導讀
作者序
不會撒謊的身體
常常在加護病房接到病人的時候,會覺得很可惜:「如果他能早有點警覺,會不會就不用多受這些苦?」
以加護病房的醫師來說,照顧過很多重症的病患,可是我們常常在反省:「有沒有辦法,能夠在更早、就能去預防到這樣一個病情的惡化?而不至於變得如此棘手與高危險?」
一個因為流感引發重症肺炎的病人,如果,他開始不舒服,有一點點喘、覺得整天都很疲憊、想睡覺、完全的沒有精神,他就應該先到一般的診所,甚至到醫學中心的門診就醫。可是一般大眾,不當回事的先「拖」看看,經常都已經拖到很嚴重了,他才來,甚至勞動119躺著送進來,怎麼都沒想過,不是每一個重症的病人,都可以僥倖度過生死關。
前陣子,一個鼻竇炎病人,拖到後來,造成併發中央神經系統的感染,腦部的感染,這樣的事情,現實生活上是有可能發生的。對我來講,當然會覺得,有沒有可能有什麼辦法?可以很淺顯易懂的提醒民眾,早些有「自我警覺」的意識?能夠讓類似這樣的事情,可以被擋阻掉,不再發生?
在流感流行期間,即便只是感冒開始,也請先到一般的診所去就醫,不要輕忽的自己的不舒服,吃幾顆成藥,或者隨便買咳嗽藥水喝喝,就希望可以把病給解決掉。當你以為,可以自我治療、自我去控制這一些不舒服,但症狀卻是沒有改善,甚至是更嚴重時,你一定要有自我警覺的敏感度,立即就醫,不要等到不行了、撐不下去了,非常嚴重了,才來後悔。
我自己的姐姐,在去年年初時,一個看起來像是感冒的不舒服,在重症流感合併腦炎的前一個禮拜,上完班回家,姐姐都是一直在睡覺,是處在一個極度疲憊的狀況下,全身性的不適疲憊,這已經符合流感的一個定義:「從有呼吸道的症狀,到有全身的症狀,這就不只是一般的感冒而已。」
在這狀況下,其實已經有嚴重流感的警訊,只不過就是沒去小心留意到,後面的一個腦炎併發症,即便搶救回來,接續要面對的,會是一個要用「年」來計算的漫長復健過程,而這還是少數能僥倖逃過鬼門關的病人;有些人是連一次回頭機會都沒有,對他的家庭來說,常常造成措手不及與無法彌補的傷害。
如果沒有「自我警覺」好好的去把疾病控制住,或是說,輕忽了惡化的轉折點,是要花更多的療程,才有辦法彌補。有一個工程師,不到30歲,身體一向很好,流感併發成重症肺炎,到院時兩側肺葉都受到侵犯,已經到所謂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很嚴重的低血氧的狀況,在經過二個禮拜的搶救後死亡。
這是我很難忘的一個病例,惋惜一個病人這麼年輕,如果他不要拖,一警覺不對很快就醫,馬上給予治療,他的病情變化,應該不至於那麼猛爆,若能早一點去控制,不管是投予抗病毒性或是抗細菌的藥物,我們可能有機會,可以救回他,不至於命喪黃泉。
所有的急重症,當事人自己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警覺,這樣子的警覺跟一般所謂的身體不舒服,是有差別的,不會撒謊的身體,所給予的警訊,真的不要等閒視之。比如說頭痛,跟平常時不一樣的頭痛,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吃顆止痛藥就可以解決的;比如說喘,以前是日常生活不會一動就喘,現在就連起坐行臥都會喘。
過勞也是一樣,平常時候,你或許工作日都很辛苦很累,可是休息一兩天,覺得OK了。可是當你的情緒、工作或是生活壓力,讓你沒有辦法回到一個很常規的節奏中時,那其實代表你有「過勞」的問題。即便是身體一向自認健康,長期過勞,這將會是一個可怕的疾病失控引爆點。
因此,以一個重症醫師的角度,我嘗試運用比較白話的方式,跟讀者溝通,這些在換季時,常要跑急診的疾病;讓大家可以多了解些關鍵的醫學常識,可以讓讀者去知道,哪些病程的轉折,是一定要懂得、要小心的自我警覺。
這本書得以完成,感謝我的父母、太太與孩子,因為他們容忍了他們的兒子、丈夫與爸爸沒時間回家鄉南投,長時間早出晚歸,甚至為了看兒子孫子,兩老得自己坐高鐵上台北。
謝謝亞東醫院感染科劉佳穎醫師、耳鼻喉科鄭博文主任、心臟加護病房辛和宗主任、呼吸照護中心許永隆主任和中風醫學會陳龍副祕書長,因有他們的建議與指導,讓這本書更趨完善。
謝謝我的老師,台大黃勝堅教授,帶領我進入神經重症與臨終人文關懷,讓我了解,除了疾病外,最重要的還是「人」;我要謝謝亞東醫院朱樹勳院長,謝謝您十多年來的栽培與身教,讓我了解,在醫學的道路上,須時時保持精進,並且永不放棄。
大塊文化的CARE書系鈴慧主編,若沒有她的盯稿與鼓勵,這本書是無法如期完成;寫書真的很不容易,不過只要能幫上讀者朋友的忙,讓大家更在意留心身體不舒服的警訊,這大半年來的辛苦,還是值得的。
洪芳明
不會撒謊的身體
常常在加護病房接到病人的時候,會覺得很可惜:「如果他能早有點警覺,會不會就不用多受這些苦?」
以加護病房的醫師來說,照顧過很多重症的病患,可是我們常常在反省:「有沒有辦法,能夠在更早、就能去預防到這樣一個病情的惡化?而不至於變得如此棘手與高危險?」
一個因為流感引發重症肺炎的病人,如果,他開始不舒服,有一點點喘、覺得整天都很疲憊、想睡覺、完全的沒有精神,他就應該先到一般的診所,甚至到醫學中心的門診就醫。可是一般大眾,不當回事的先「拖」看看,經常都已經拖到很嚴重了,他才來,甚至勞動119躺著送進來,怎麼都沒想過,不是每一個重症的病人,都可以僥倖度過生死關。
前陣子,一個鼻竇炎病人,拖到後來,造成併發中央神經系統的感染,腦部的感染,這樣的事情,現實生活上是有可能發生的。對我來講,當然會覺得,有沒有可能有什麼辦法?可以很淺顯易懂的提醒民眾,早些有「自我警覺」的意識?能夠讓類似這樣的事情,可以被擋阻掉,不再發生?
在流感流行期間,即便只是感冒開始,也請先到一般的診所去就醫,不要輕忽的自己的不舒服,吃幾顆成藥,或者隨便買咳嗽藥水喝喝,就希望可以把病給解決掉。當你以為,可以自我治療、自我去控制這一些不舒服,但症狀卻是沒有改善,甚至是更嚴重時,你一定要有自我警覺的敏感度,立即就醫,不要等到不行了、撐不下去了,非常嚴重了,才來後悔。
我自己的姐姐,在去年年初時,一個看起來像是感冒的不舒服,在重症流感合併腦炎的前一個禮拜,上完班回家,姐姐都是一直在睡覺,是處在一個極度疲憊的狀況下,全身性的不適疲憊,這已經符合流感的一個定義:「從有呼吸道的症狀,到有全身的症狀,這就不只是一般的感冒而已。」
在這狀況下,其實已經有嚴重流感的警訊,只不過就是沒去小心留意到,後面的一個腦炎併發症,即便搶救回來,接續要面對的,會是一個要用「年」來計算的漫長復健過程,而這還是少數能僥倖逃過鬼門關的病人;有些人是連一次回頭機會都沒有,對他的家庭來說,常常造成措手不及與無法彌補的傷害。
如果沒有「自我警覺」好好的去把疾病控制住,或是說,輕忽了惡化的轉折點,是要花更多的療程,才有辦法彌補。有一個工程師,不到30歲,身體一向很好,流感併發成重症肺炎,到院時兩側肺葉都受到侵犯,已經到所謂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很嚴重的低血氧的狀況,在經過二個禮拜的搶救後死亡。
這是我很難忘的一個病例,惋惜一個病人這麼年輕,如果他不要拖,一警覺不對很快就醫,馬上給予治療,他的病情變化,應該不至於那麼猛爆,若能早一點去控制,不管是投予抗病毒性或是抗細菌的藥物,我們可能有機會,可以救回他,不至於命喪黃泉。
所有的急重症,當事人自己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警覺,這樣子的警覺跟一般所謂的身體不舒服,是有差別的,不會撒謊的身體,所給予的警訊,真的不要等閒視之。比如說頭痛,跟平常時不一樣的頭痛,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吃顆止痛藥就可以解決的;比如說喘,以前是日常生活不會一動就喘,現在就連起坐行臥都會喘。
過勞也是一樣,平常時候,你或許工作日都很辛苦很累,可是休息一兩天,覺得OK了。可是當你的情緒、工作或是生活壓力,讓你沒有辦法回到一個很常規的節奏中時,那其實代表你有「過勞」的問題。即便是身體一向自認健康,長期過勞,這將會是一個可怕的疾病失控引爆點。
因此,以一個重症醫師的角度,我嘗試運用比較白話的方式,跟讀者溝通,這些在換季時,常要跑急診的疾病;讓大家可以多了解些關鍵的醫學常識,可以讓讀者去知道,哪些病程的轉折,是一定要懂得、要小心的自我警覺。
這本書得以完成,感謝我的父母、太太與孩子,因為他們容忍了他們的兒子、丈夫與爸爸沒時間回家鄉南投,長時間早出晚歸,甚至為了看兒子孫子,兩老得自己坐高鐵上台北。
謝謝亞東醫院感染科劉佳穎醫師、耳鼻喉科鄭博文主任、心臟加護病房辛和宗主任、呼吸照護中心許永隆主任和中風醫學會陳龍副祕書長,因有他們的建議與指導,讓這本書更趨完善。
謝謝我的老師,台大黃勝堅教授,帶領我進入神經重症與臨終人文關懷,讓我了解,除了疾病外,最重要的還是「人」;我要謝謝亞東醫院朱樹勳院長,謝謝您十多年來的栽培與身教,讓我了解,在醫學的道路上,須時時保持精進,並且永不放棄。
大塊文化的CARE書系鈴慧主編,若沒有她的盯稿與鼓勵,這本書是無法如期完成;寫書真的很不容易,不過只要能幫上讀者朋友的忙,讓大家更在意留心身體不舒服的警訊,這大半年來的辛苦,還是值得的。
洪芳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