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閃一閃亮晶晶
只要愛、勇氣和陪伴,成長之路的每個關卡,都能一一跨越!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記錄人性美好、堅持、不放棄的信念!
獻給全天下父母與關心教育的朋友!
幫孩子成為他自己,他是魚就不會是鳥,他是棵樹就不會是朵花。
只要愛、勇氣和陪伴,成長之路的每個關卡,都能一一跨越!
小S、 于美人、朱宗慶、侯佩岑、 張小燕、 陶晶瑩、 鈕承澤、 蔡康永、簡媜數十位藝人歌手,感動、真情聯名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列)
林強、陳建州專文推薦。
知名記錄片導演林正盛,在偶然的機會中,踏進朋友的剪接室,出現在電腦螢幕上的影像,是一位沉靜坐在教室裡清秀而端莊小女孩。但當她開口時,才發覺她語言遲鈍含混,令人難以聽懂。林導演心中驚訝說這樣美好的一個小女孩,怎麼看也不像是有智能障礙啊!直到剪接的女子跟我介紹這位小女孩,才知道原來她不是智能障礙,而是台灣以「自閉症」稱呼的孩子。也因此開始了林導演關注自閉症這樣的議題。
二○○八年冬天,林正盛導演開始動手企劃有關於這群小朋友的生命故事紀錄片,並取名為《一閃一閃亮晶晶》,這些自閉症的媽媽們大都不喜歡他們的孩子被冠上「自閉兒」這個名稱,而改以「星兒」稱呼他們的孩子。「星兒」意指這些孩子與生俱來無法懂得我們正常人的行為模式,而我們正常人也無法瞭解他們。雙方彷彿隔著遙遠的距離,而他們就像在天邊閃爍的美麗星星。
二○一○年四月,《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書籍與紀錄片同時完成,書中忠實呈現導演、老師、媽媽們與這些特別孩子互動的心路歷程,這些孩子單純、善良、敏感且毫不隱藏地表達內心情感的動人模樣,讓他們閃耀著不同於我們的生命光采,本書記錄人性美好、堅持、不放棄的信念!並也獻給全天下父母與關心教育的朋友!
‧《一閃一閃亮晶晶》記錄台灣數個自閉症兒童的家庭間的親子與朋友間緊密的互動與成長過程,不但透過鏡頭呈現了這群孩子的單純與美好,更讓人重新思考親子關係,更加體認到生命的獨特與珍貴!
分享者簡介
韓淑華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畢業,原本從事藝術展出策劃推廣工作,後來遇到一群生命特質特殊的孩子,從此快樂單純的帶著這些孩子玩顏色,自由塗抹線條色彩。未來希望能催生一所屬於這群生命特別的孩子的學校,透過瞭解尊重他們特有的生命差異,引導開發出屬於他們的天賦潛能,不但能安身立命,甚至美麗我們這個世界。
林怡欣
五年前辭去工作,自此之後的自我介紹很簡單,就是「姓名」和「孩子」,常有人追問:「然後呢?」沒有然後,就是認真在家帶小孩,認真過自己,平實的媽媽。
吳昭典
30歲前──單純只要做個努力工作,夢想著每年能出國的女生。
30歲後──職場地點換到家裡,工作夥伴變成兒子及老公,夢想也茁壯成為當個永遠在學習的「星媽」!
廖芳珍
我當了一個自閉兒的媽媽,是我的人生中最特別的事,讓我從一心想幫助朋友們的家庭都有保障的人壽保險顧問,轉而設定人生價值為幫助有自閉兒的家庭,當然最有助益的我們自己的家庭囉!雖然有身心障礙兒的父母,通常是「笑並痛苦著」,而我卻常能「痛苦卻是笑著」。
編輯推薦
目錄
推薦序 林強、陳建州
序章 我們的孩子 林正盛
一 遇到一張陽光燦爛的笑臉 林正盛
二 我的忘年之交 林正盛
三 待孩子以他該有的模樣 廖芳珍、林怡欣、吳昭典
四 若是有你在我的生命裡 韓淑華
五 一條長長的路 韓淑華
序/導讀
年紀愈大,世歷愈豐富,知識愈多,愈容易分別人事物的好壞、貧富、貴賤、身份地位,但分別心重,就容易有對立矛盾。若要平等對待所有人,除了時常培養愛心,在生活上的食衣住行,樣樣都得跟其他人一般,我們學習謙卑不特別 ,平等對待所有人事物,和睦相處,尊敬花草動物、山河大地,只有服務利他,有了悲天憫人的胸懷,就能無私為公。當我們享福過好日子的時候,抬頭仰望星空,是否能夠分享所有?要讓星星都發光,得先從自己的心發亮,因為,我們都是一體。
林強
推薦序二:陳建州
之前因為榮總93兒童癌症病童的真實故事,發起參與「LOVE LIFE」公益活動,讓我了解到「活著」本身就是一份美好的禮物。之後我在小S的介紹下,認識了柏毅這個獨特而不凡的人,而他與家人的努力,除了傳達愛與夢想之外,也讓許多人為之激勵。在《一閃一閃亮晶晶》書和紀錄片中的每個人,都很努力地活出自己的樣子,現在大環境不景氣、許多人都活得失意沮喪的時刻,透過閱讀這本書,你會看見生命的美麗光采。
陳建州
本書導讀
● 「有人形容這群孩子像是遙遠的星星,遙不可及。我卻感覺他們和我是如此親近,可以觸動我的內心。」~林正盛
● 這些媽媽們大都不喜歡他們的孩子被冠上「自閉兒」這個名稱,而以「星兒」稱呼他們的孩子。
「星兒」意指這些孩子與生俱來無法瞭解懂得我們正常人的行為模式,而正常人也無法瞭解懂得他們。於是他們難以接觸靠近「正常人社會」,「正常人社會」也不懂,甚至不願意接納他們,因而形成了一個遙遠的距離,遙遠成了彷如閃爍天邊的美麗星星。
當你漸漸認識了愈來愈多這些特別的孩子,男的帥女的美,外表上看不出有任何缺陷。
我常想,許多『正常人』想要努力找回的生命單純美好,不就在這些孩子身上與生俱有了嗎!而且他們將可能永遠保有這種生命本質的單純美好,只要我們不再以正常人觀點導正他們,硬要把他們變成跟我們正常人一樣。
● 相待於善意,給他們機會發展他們生命的美好,其實就是給我們這個世界有機會發展出多音多義,豐富多元的美好樣貌。看到他們生命單純的美好,是我撰寫此書與拍這部紀錄片的內在感情衝動。
● 本書與紀錄片是要探索人類生命的差異性,經由瞭解而能尊重,欣賞生命的差異性。只有尊重欣賞生命的差異性,才能導引出生命潛能的真正學習,不只是這些特別的孩子,一般孩子不也是如此嗎?讓孩子學習他們有興趣,進行他們能力所在的學習,而不是大人們硬要他們學習的學習,才能啟發孩子的潛能天分。
● 這些孩子的父母們說:
孩子,不要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孩子,世界並不完美啊
孩子,媽媽陪你過關
待孩子以他應該有的模樣!而「一輩子」是多麼漫長努力前進的遙遠路程啊!
● 有人說:自閉兒不會交朋友
林正盛:他們以藝術交朋友
有人說:「自閉兒就像蚌殼裡的肉,每個人都想撬開厚厚的硬殼,吃裡面的肉。」
林正盛:「其實我覺得自閉兒比較像蚌殼裡的珍珠,每個人都想打開蚌殼看看裡面的珍珠有多美。」
● 林正盛:「『星兒』,他們身上閃耀著不同於我們正常人的生命光彩,於是他們無法融入我們這個正常人社會,但,他們其實給這個世界增添了光亮,豐富了色彩 。」
● 我們的孩子,每人一個樣,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都值得寫成一本豐富、有趣的書。對我來說都很特別、很精彩,是他們開啟了藝術表達的樣貌,是他們豐富了我對生命的看待。
未來,這樣氣質特殊的孩子,將豐富我們的世界。
試閱
這張臉映照出了生命原本該有的單純美好。
這張臉跟我存在著最遙遠的距離,我卻經由對張臉的瞭解,而來到了最接近生命本質的地方。
在那裡,我再次重新感受了生命。
明星咖啡
一九八七年,夏末,我進入電影編導班,開始學起編寫電影劇本,當導演拍電影的事來。那時二十七、八歲的我,進入了生命中來晚了的文藝青年時期,於是我也就成了個文藝老青年了。
進編導班當起文藝老青年的那幾年,當然也要跟著真正的文藝青年,在金馬影展期間趕集看電影,這是當時我這個文藝老青年,一年裡頭最開心美好的日子。看完電影,就在附近找家咖啡廳,幾個朋友一起高談闊論地聊起剛才看完電影的種種感覺。最常去的就是明星咖啡廳,一來離放映電影的戲院不遠,二來是被那裡的文藝氣息吸引。
還未進入編導班前,我就很喜歡黃春明、陳映真的小說。進了編導班之後,聽到同學提起一家咖啡廳,黃春明、陳映真還未成名前,都在那裡寫作,寫到成名的。那家咖啡廳叫做「明星咖啡」。
所以,第一次踏入明星咖啡廳,我是抱著朝聖的心情,朝聖詩人周夢蝶的小書攤,朝聖那一整個世代文學家的胸懷,在心裡告訴自己,就是要如他們那般的去成就創作,如他們那般的去理解、進而關懷人與社會。
那段文藝老青年的歲月,除了影展期間去看電影,平常日子偶爾也會去明星咖啡廳坐坐,喝杯咖啡。真的只是偶爾,因為那時我憧憬著走向電影創作,正過著一段滿懷熱情希望的貧窮日子。
當時過貧窮日子的我,上一趟明星咖啡廳可是奢侈的消費啊!
但,想不到因緣造化的安排,讓我在將近二十年後,再次踏進明星咖啡廳,遇到認識了一張笑起來陽光燦爛的臉,且被這張燦爛笑臉感染,進而感受認識了一個奇妙美好的生命。
一張如陽光燦爛的臉龐
一張如陽光燦爛的臉龐,感動了我,寫進了我正在籌備的紀錄片故事裡,增添了片中感動人心的生命光采,更成就了我和他,以及和他的家人感情互動的生命因緣。感謝靖哲媽媽的介紹,才得以遇到這張陽光燦爛的臉,得以在這張臉裡再次重新感受生命。
他名為李柏毅,是明星咖啡廳創辦人簡錦錐先生的外孫。他是一個極為出色的青年畫家。
柏毅出生在洛杉磯一個台灣人家庭。
出生時,如所有嬰兒般可愛美好,父母親歡欣的迎接著他這個小生命的到來。沒想到,到了十八個月左右,這個可愛美好的生命,突然開始哭鬧尖叫,不是一般孩子的尖叫,而是拚了命的大聲尖叫,而且是無法控制,難以止息的大聲尖叫。
經過醫生診斷後,柏毅被確診為「Autism」(台灣譯為「自閉症」,不過我不喜歡這種負面形容生命的譯名)。從此家人帶著柏毅走上漫長的學習之路,從無到有一項一項學習,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過一個又一個人生關口,過了一關又一關的走了過來,走出了他的精采人生。
如今柏毅二十一歲了,不但成為一個傑出的青年畫家,而且他自彈自唱,跟著媽媽去教會、學校,跟許多孩子分享。分享的是他在那真摯美好歌聲裡,那陽光燦爛笑容裡的那一份生命精彩,同時分享著他漫漫長途一路走來的努力過程。那可是一種比一般人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心力,跟時間努力走出來的精彩人生啊!
「回首來路時,我每天都在回首來路時……」在明星咖啡廳,跟柏毅媽媽問起柏毅的成長過程,她開口這樣說說起,在洛杉磯的柏毅家,也聽柏毅媽媽這樣感嘆的回憶,說起她跟柏毅一路走來的心情點滴。(待續)
回首來路時
「回首來路時……」乍聽柏毅媽媽這樣感嘆時,覺得怪怪的,因為通常我們感嘆往事總是說:「回首來時路……」但是柏毅媽媽經常從這樣一句感嘆開始,娓娓道來帶著柏毅一路走來的心情,讓我愈聽愈覺得另有一番滋味。
後來,每當柏毅媽媽說出:「回首來路時」,我的眼前就會浮現一條長長的路,一條望不到盡頭的來路,一對母子相依相偎地走在漫漫長途上。
就這樣,媽媽帶著柏毅上路,面對一個又一個人生關口的學習,而每個學習對柏毅都是困難的。比如學會刷牙,花了七、八個月,學會綁鞋帶,花了半年以上時間……等等。又比如學習說話,一個一個單字的仿說,學到了七歲,才學會生活需要的簡單句子,但在文法上還是不完整。
柏毅要學的不只這些,舉凡做為一個人該要有的學習,媽媽都得帶他學。因為他跟我們一樣都是生而為「人」的,跟我們一樣都要走過幼兒、童年、青春……走過一個個人生關口,過了一關又一關地慢慢前進,走出一條長長的路。
漫漫長途不只是時間意義上的漫長而已,更是內在心境感情意義的漫長。於是,柏毅媽媽感嘆「回首來路時」,那「來路」真的好長好長,而「時」就是來路上的一個個驚嘆號!是起初的傷痛!是一路走來的辛酸!是陪伴柏毅的疼愛!是看著柏毅一步步成長的欣慰!是眼見柏毅終得展現天份的驚喜!這一個個驚嘆號起落在這條長路上,那一路走來的樣子,令人不捨心疼,卻又令人感動不已!
長長的一條路,柏毅媽媽忍著傷痛出發,走過焦慮不安,走過了徬徨無措。如今走出希望,走出了驚喜!
長長的一條路,柏毅帶著恐懼上路,走過了跌跌撞撞的漫長學習。如今走出自信,走出了神采飛揚,走出一張陽光燦爛的臉容。
長長的一條路,他們從瘠涼荒漠出發,走出了遍野花開的美麗。
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啊!豈只是用「奇蹟」可以形容的,那是他家人(尤其是媽媽)的心血付出,愛心加上耐心,持之以恆永不放棄,也是柏毅自己努力不已,挺過困難而漫長學習而得來的生命美麗。
最最遙遠的距離
許多如柏毅這樣的「我們的孩子 」,與生俱來的生命狀態,讓「他們」難以表達感情,只能經由學習認識而接近這個以多數正常人建構起來的世界。於是「他們」跟「我們」之間彷彿存在最最遙遠的距離,似乎有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隔離了彼此之間的瞭解。
然而,我必須這樣說,當我們知道這些孩子天生難以與人互動感情,難以與身處環境互動,難以瞭解人類複雜的感情之後,那麼,瞭解彼此、拉近距離這件事,不就是為數眾多的我們所該承擔的嗎?更何況這個世界複雜卻又多變的遊戲規則,包括可言明的制度跟道德規範,以及無法言說的潛在規則,不都是在我們這些心思幽微複雜的「正常人」,所慢慢演進建構起來的。所以唯有眾多的「正常人」,願意為自己,也為他們開一扇門窗,慢慢的彼此靠近,才能不再距離遙遠了。
而這樣的基礎,當然是建立在多數的「正常人」願意去瞭解,去靠近傾聽,終而在瞭解這些孩子生命需要的基礎上幫助他們。
說起來彷彿都是我們在幫助他們,其實反而是我們從這些孩子身上學了一堂寶貴的生命課程。當你靠近這些孩子,待他們以同樣的天真單純,貼近傾聽他們內心天真單純的感情,那份最純然美好的生命本質。如果你能這樣跟他們相處,不也就回到生命最初的單純天真,回到純然生命本質的美好了嗎?
走過最最遙遠的距離,漸漸靠近來到這些孩子身邊,卻也來到了最接近生命單純美好的地方,這是我四年多來和這些孩子相處過程裡,所得到最寶貴的生命學習,尤其是在柏毅身上,看到生命竟可純淨如天使般,以最純然美好的生命本質面向世人。
柏毅天真單純,直直現出生命美好的樣子。彷彿告訴世人,生命本來就該是這麼美好的,為什麼不呢!這很困難嗎?
是很困難,對我們大多數「正常人」來說。
我們這些「正常人」,打滾在這個以我們感情思維建構的滾滾塵世裡,回首最初生命本質純然的美好,大多只是點滴感受心頭。若真要返樸歸真找回純真的自己,那得像鮭魚洄游般堅持不懈的毅力。為何我們難以做到,柏毅卻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呢!
在我看來是因為我們總是在跟人競爭,但柏毅不會,也不懂得跟人競爭。我們總是計算著從事什麼工作比較有前途,但柏毅不會,也不懂得計算前途,他只是不斷畫著他喜歡的畫畫。於是柏毅畫畫時不會想到要典藏博物館名流千古,沒有想過一張畫可以賣多少錢,更不會有跟人比較畫價,競爭名位高低的念頭。這樣的柏毅生命當然是美好的。
「他就不懂啊!當然就只能這樣。你讓他懂了,看他會怎樣!」許多人會這樣說,言下之意是因為柏毅比我們笨,因為不懂世俗的競爭計算,才會有這樣的生命美好。沒錯,柏毅可能不懂,但若非家人帶著他持續不懈的努力,會有今天陽光燦爛的柏毅嗎?而更值得想一想的是,我們這些懂得競爭跟計算的正常人,應該在他們身上學習到,找出自己天份能力所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樂在其中走出自己喜歡的人生。
「他們就傻傻的,不知道要煩惱啦!都是父母在煩惱、在辛苦……其實他們好命啦!吃飽睡,睡飽吃……」是的,都是他們的父母在煩惱擔憂,但不懂得煩惱並不代表他們傻,不競爭計算也不代表他們笨,那只是他們天生缺乏跟現實環境的連結。更重要的是,不要誤以為他們沒血沒淚沒感情,沒有思考跟感受的能力,只是他們無法表達出來,更正確的說,是無法以我們正常人的感情方式表達出來。
我不僅在柏毅風格強烈、色彩豐富的畫作,看到他心底感情的燦爛豐富。更在拍紀錄片過程裡,看到他拙拙外在言行底下,內在感情的澎湃。(待續)
在巴黎
「想像中的巴黎終於到了,柏毅非常的快樂,盡情的吹他的泡泡,然後唱歌……有艾菲爾鐵塔,有Notre Dame(聖母院),還有巴黎的冰淇淋……我整個人都很放鬆,陪著柏毅看所有的名畫,都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畫作,這種收穫是無法兩三句話就可以講完的,巴黎真的每一個人都太熱情了!每一個人都對我們非常的接納……就是開心,我們愛Paris……」在結束巴黎拍攝時,柏毅媽媽開心感動的對著鏡頭說。
一旁柏毅也跟著媽媽大聲說著:「我們愛Paris Yeah……」
柏毅喜歡巴黎,小時候他就在剪貼畫冊裡畫了艾菲爾鐵塔。到了巴黎,柏毅真的很開心,因為想像中的巴黎終於在眼前了,而且這個自由的浪漫之都,是那麼熱情地接納他。
在服飾店,在書店,在咖啡廳,在美術館,在博物館,在搭地鐵時,在任何地方都感受到人們給予柏毅的善意。當人們看到柏毅言行特別時,都會投予理解的目光笑意,有的還主動幫忙,熱情的擁抱他。我在巴黎拍攝的過程中,幾乎沒看到有人對柏毅投以好奇異樣的眼光,就更不用說會有不屑鄙視的目光。於是讓我,讓柏毅媽媽不禁感嘆台灣社會要到何時,也能這樣理解接納生命的差異性。
不是要以他人貶低自己,而是要提醒期勉自己。我們總是說台灣社會已經從貧窮走到富裕,總是說有錢了,就要提昇文化,要產業升級,更要文化升級。但是這一切升級的基礎,不就是在於「人」的品質的提昇嗎?不只是文化,產業亦是如此。然而一個品質好的「人」,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對生命有熱情,有好奇心,想去瞭解各種不同的生命狀態,從瞭解到關心,進而包容接納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能在生活裡自然而然的接納各種不同生命狀態的人,怎麼還會不屑鄙視生命狀態較為特別的人呢!如果整個社會大多是這種品質好的「人」,不就是給這些生命狀態特別的人更多善意的空間,有了容身之處,就能發揮他們特別生命狀態底下的那份天賦才華,而回過頭來豐富美麗這個社會。
一個社會如能相互包容接納生命的差異性,而共存共榮的綻放出各自的生命美麗,那就真的多元多義繁花似錦了。這樣的國家,國力何其大,這樣的社會,能量何其大,還用擔心產業不升級,文化不升級嗎!尤其是文化,直接就是「人」的品質的提昇。而產業,當然會牽涉到經營專業,牽涉到各種專業,但是不管你是經營者,經理人,你是各種專業人才,難道你不是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擁有專業能力的人嗎?因為畢竟我們有血有肉,不是一個專業機器啊!
其實許多人對生命特別的人,存在好奇窺探,存在著不屑鄙視,拿掉個人生命品質不談,大部分原因來自對他們的不瞭解,因而產生的誤解。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古老時代的社會,當一個生命特別的孩子誕生來到這個世界,這孩子的父母、家人,以及世人都無法解釋為何會生出這樣一個孩子。在那個還沒有醫學可以診斷的年代,人們尋求不到真切答案,只好無解不安的回到宗教的神秘因果論理,尋得一個只為讓自己心安的解答。於是生下這樣孩子的父母就背上了前世做多了壞事的罪名。世人得到一個自我安慰的心安答案後,那孩子的父母就得背著這樣的罪名,懷著罪惡感過著被看不起的日子。而更嚴重的是家人間的相互推託指責,最後通常是由母親背上罪名,被指責為不潔,壞德性的女人。自古以來,多少母親背負著這樣的罪名,含冤莫白的過了一輩子啊!
「Autism」被美國肯納醫生發現定名以來,也才不過五十幾年而已。在之前這些孩子,總是被當精神病看待,嚴重的就關起來,綁起來,是見不得人的。就算是現在,應該還有一些「我們的孩子」,被他們父母誤以為是患了精神病,關起來,綁起來。或者還被前世做多壞事,才生下這樣孩子的因果觀念束縛住,而羞於讓他的孩子面對外面世界。
其實這些孩子,都有機會像柏毅一樣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美麗的生命模樣。而這一切要從瞭解他們特別的生命狀態開始,瞭解才能拉近跟他們之間的距離。
說來慚愧的很,要不是造化因緣讓我有機會認識這些生命特別的孩子,其實我對這些「我們的孩子」的瞭解,還停在「雨人」達斯丁‧霍夫曼演出的角色。不只我,我身邊的人,我接觸到的許多人,當知道我在拍一部這些孩子的紀錄片,總是就開口說:「我知道,我知道,他們就像雨人裡面那個達斯丁‧霍夫曼,很厲害呢!他很會記牌,賭博很會贏錢……」其實這只是他們生命特別的某一種典型,且還是經過劇情化的角色包裝。「我們的孩子」個個都很不一樣,當然不是每個都有特殊能力,瞭解他們當要整體的瞭解,接納他們也當要整體接納。請不要帶著搜奇心態,像是在看特技團,馬戲團表演的心態窺看他們。
這是我在巴黎拍攝期間,閒暇時間和柏毅媽媽聊天,以及拍攝柏毅過程的所思所想,所心底感受,說來與大家分享,互勉期待一個有著更多好品質的「人」,形成一個接納生命差異的多元多意社會早日到來。
柏毅在巴黎給了我許多生命的感動,讓我看到更多他生為「人」的那份內在感情,包括當下,包括過往記憶的幽微感情。
在羅浮宮,柏毅觀賞耶穌最後的晚餐,看著一幅幅耶穌釘在十字架的畫作,口中不斷說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直到看到蒙娜麗莎畫像時,他說:「蒙娜麗莎在祈禱,蒙娜麗莎很開心……」最後他停在一幅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受難畫作前,突然舉手向那畫作,唱出台語聖歌:「至好朋友就是耶穌,萬事都能依靠主……」這是做為基督徒的柏毅,在羅浮宮觀看了一幅又一幅耶穌受難畫像之後的內心感動,他真誠而熱情的頌揚耶穌,頌揚上帝。這一幕讓不是基督徒的我,看得內心感動,不禁心底浮現這樣一句話:「柏毅,你以真誠榮耀了上帝。」
在奧賽美術館,柏毅見到他心愛的梵谷,一臉興奮的對著梵谷的自畫像,及一張張畫作說起話來。最後還跟梵谷打招呼:「嗨!梵谷,你好……好久好久不見了!」彷彿梵谷還活著似的。是的,梵谷還活著,活在柏毅的心裡。這是做為一個畫家的柏毅,對他心儀喜愛的畫家,直接真誠的感情表達。最動人的是,梵谷在他心中活出一個老朋友的樣子。這是做為一個畫家的柏毅,透過創作者的想像力,對梵谷致上真摯的敬愛。
柏毅真不愧做為一個藝術家,想像力之豐富,感情之真誠而豐沛,一點也輸我們這些「正常人」,甚至還要強許多呢!
在奧賽美術館,當行經展場與展場之間的廊道時,柏毅突然自言自語說起 :「對不起!先生……Taffy已經上天堂了,他沒有痛苦,沒有悲傷了……」 Taffy是他小時候養的狗,在他跟媽媽回台灣後不久過世。柏毅媽媽說,有一天柏毅一直跟他很她說,Taffy很餓,沒有人餵牠。隔天洛杉磯家裡就傳來Taffy過世的消息。也許巧合,也許神秘感應,我沒有答案,但重要的,可以肯定的是伯毅對他的狗Taffy,有著一份深刻真摯的感情。
巴黎回來,我去師大贊助提供的柏毅畫室,拍柏毅畫他這趟巴黎之旅所感受到的巴黎。才一開始畫,柏毅就又突然自言自語說起Taffy,且還聯想到他過世一年多的舅舅,同樣的說他們上天堂了,沒有痛苦,沒有悲傷了。這樣說著的柏毅,臉上有著平常少見的默然肅穆神情,也許此時他正徘徊在記憶時光裡,深深地懷想著吧!
柏毅畫巴黎,每張畫裡都有著頭上長鹿角的麋鹿人。麋鹿在吃冰淇淋,麋鹿人坐旋轉木馬,麋鹿人搭電梯上艾菲爾鐵塔,麋鹿人……。麋鹿人到了巴黎,悠遊自在快樂的遊走著這美麗城市。畫中麋鹿人是柏毅的化身。小時候他在加拿大看過麋鹿,從此深愛麋鹿,愛到成痴了!(待續)
麋鹿人
柏毅痴愛麋鹿,將自己化身為畫中的麋鹿人。於是我們在觀看柏毅一連串畫作中,感受到他的生活感情連結,以及他想像力延伸的感情連結。
柏毅化身為麋鹿人彈吉他唱歌,跳舞、做瑜伽、散步、騎腳踏車、打高爾夫球……等等,有的是他真實的生活,有的也許是他想像中期待的生活。柏毅還會把他深愛的人,畫成跟他一樣的麋鹿人,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當然就要在他畫筆下成了麋鹿人。
許多麋鹿人的畫作,柏毅都以英文寫著:「Anytime」。Anytime即為時時刻刻,柏毅媽媽說,這是柏毅永遠面對當下的生命態度。對語言能力較差的柏毅,他無法言語表達面對當下的那時時刻刻的生命態度是什麼?但他用實際行為,用畫作讓我看懂了。
當柏毅站上舞台與人分享他的生命時,他那自彈自唱,時而若有所思,時而雖著歌詞意境露出燦爛笑容的神情模樣,完全是很舒服很享受,沉浸在自我內心世界裡表達感情。這時的柏毅專注在歌聲裡,時時刻刻都是快樂美好,彷彿連悲傷都成了美好了!
柏毅以LOVE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畫成四幅麋鹿人的畫,且每幅畫上都寫上Anytime,四幅畫組成柏毅心中對愛的表達。柏毅藉由這四幅畫,告訴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去愛。這樣的柏毅讓我非常感動,世人口中總是輕易的不斷說著「愛」,政治人物要選票就說「愛台灣」「愛人民」,商人行銷商品,企業形象也總包裝愛心……這些帶著目的性的愛,把愛說成了像是廉價商品了。
但,言語能力不好的柏毅,以畫畫表達出來的愛,卻是真誠有力的。因為柏毅的愛沒有目的性,就是要去愛,且要時時刻刻都去愛。
有一次,柏毅去藝術家王秀杞的工作室,去拜訪他心愛的麋鹿。那是王秀杞收藏的一個麋鹿頭標本。柏毅目光深情專注的看著麋鹿巨大的頭,輕輕撫摸著鹿毛,然後開口跟麋鹿說起話來,問麋鹿可知道巴黎,可知道梵谷、畢卡索……就像跟一個老朋友說話般的說著,分享著他去過巴黎,觀賞過梵谷、畢卡索畫作的那份喜悅心情。最後柏毅自彈自唱的唱歌給麋鹿聽,一曲《一閃一閃亮晶晶》,真情流露動人不已。
柏毅這樣的生命喜悅感動,將在電影結束時,以動畫呈現出麋鹿人內心滿滿的喜悅,滿滿的愛。動畫內容全部取材自柏毅畫作裡的元素,透過電腦動畫建構出柏毅想像中,所期待著的麋鹿人美好世界。
柏毅當然會有著一張陽光燦爛的臉。因為他心中有著一份單純天真的愛。柏毅媽媽不只一次的跟我說,希望透過柏毅的生命,讓世人看到愛的力量,而發揚更多更大的愛。身為基督徒的柏毅媽媽,深信柏毅心中有愛,是因有上帝活在他心中,活出了信仰的力量。耶穌跟上帝給了柏毅媽媽安頓起初(柏毅被確診為自閉症時)慌亂不安的心,讓他鼓起勇氣一路陪著柏毅走人生,而終能成就如今柏毅美好的生命。
於是,柏毅媽媽將柏毅美好的生命,歸於主的恩寵榮耀。柏毅媽媽經常帶著柏毅到教會裡分享柏毅的生命喜悅美好,見證上帝在柏毅身上所行的萬能事蹟。每當柏毅在教會自彈自唱著「若是有你在我的生命」,不是基督徒的我,還是感動不已。
「若是有你在我的生命,我就永遠不驚惶,風雨那呢大,曠野這呢闊,有你同在無搖挫(動搖害怕)……海水會乾,石頭會爛,你的疼愛無變化,甘願為我受盡拖磨,將我當作你心肝……」柏毅不熟練台語唱出的歌聲,依然動人。就這樣,柏毅以他樸實單純美好的歌聲頌揚了上帝,更是稱頌了他人生一路走來,相隨相伴的家人的愛,教會兄弟姊妹的愛,親朋好友的愛,甚至善意陌生人所給予的愛。
柏毅在許許多多的愛中成長,感受到了別人給予他的愛,也就懂得了愛,當然他要 Anytime,時時刻刻都要去愛。(待續)
回洛杉磯
回台灣三年多後,柏毅在二○○九年八月回趟洛杉磯老家,這趟旅程是柏毅前往溫哥華領取國際天才畫家的榮譽肯定,柏毅以他一貫傾身向前的快跑姿態上台領獎,接受頒獎人對他生命一路走來諸多成就的讚美。我為柏毅獲得肯定感到驕傲,為柏毅媽媽,跟柏毅家人長期以來的努力有了肯定感到欣慰。這樣的肯定代表著柏毅煥發出的生命光彩,被世人看到了。然而只要看到柏毅的畫作,鮮豔強烈的色彩,細膩的線條,映照出的正是他的生命光彩。
去看柏毅的畫,去感受他顏色裡展現的內心世界,這是最直接感受瞭解柏毅生命精彩的方法。
溫哥華領完獎,柏毅媽媽帶著柏毅回到久違了三年多的洛杉磯老家。柏毅媽媽說,柏毅一回到家,看到他的房間沒變,保留著離開時的原本樣子,他高興到睡不著,不斷的拿起以前的玩具把玩著,發出興奮的叫聲。柏毅媽媽拿出柏毅從小一路畫來,不同時期的畫,如數家珍的介紹起柏毅的畫畫過程。柏毅媽媽說,柏毅從小就愛畫畫,但是當時他固著的要柏毅趕快學會說話,於是沒收他的畫筆,要他專心學習說話。沒想到畫筆被沒收的柏毅,卻以手指比畫著繼續畫著。直到柏毅的老師芭芭拉發現柏毅具有繪畫天份,告訴柏毅媽媽之後,他才半信半疑抱著「 畫就畫吧!」這樣的態度允許柏毅畫畫。
柏毅有個大他二歲的哥哥,叫柏雄。當時暑假也回來洛杉磯老家。柏雄回憶起兒時,說起他對柏毅愛畫畫的一點貢獻,就是他常常在睡覺前,帶著地地柏一把蠟筆藏在枕頭下,等跟爸爸媽媽道過晚安後,就跟弟弟拿出枕頭下的蠟筆,開心的在牆壁上亂塗亂畫。第二天,爸爸媽媽看到就頭昏了,被他們兄弟塗鴉過的牆壁又要重新粉刷一番。柏雄很感謝爸爸媽媽的容忍,讓他們亂塗亂畫的很開心,也讓柏毅愛上了畫畫。
柏雄因為有柏毅這個生命特別的弟弟,讓他選擇了就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心理系,他大學畢業論文將寫有關「Autism」的研究。他說這是弟弟柏毅送給他的最好禮物。當我告訴他,「Autism」台灣翻譯為自閉症時,他極為憤怒的質問:「怎麼可以這樣,怎麼可以這樣!」英文極差的我,問他英文「Autism」是什麼意思?他說沒有任何意思,就只是醫學界定名詞,沒有任何價值判斷的形容。
「我想要推動一種觀念,就是不要說他們是Autism,而是說他們有Autism,因為他們跟我們一樣,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有Autism的人。就好像我們得了肝病,不會說他是肝病,而是說他有肝病。因為他是一個人,並不是一個肝病,然而我們總是對那些有Autism的人,說他是Autism,好像他們並不人……」柏雄神情堅定的這樣說。感動了媽媽,感動了柏毅開幕酒會的來賓們。
在紀錄片的訪問中,柏雄跟家中有Autism家人的家庭,分享他有柏毅這個弟弟的心路歷程,鼓舞大家不要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的兄弟姊妹,自己的孩子有Autism,反而要勇敢的介紹給大家認識,讓社會瞭解什麼是Autism,認識他們與生俱來的生命狀態。最後還說,雖然你這樣的兄弟姊妹,你這樣的孩子,不會開口向你說愛,沒關係,他們會用他們能力所的方式向你說愛。柏毅媽媽在兒子柏雄這動人的話語裡,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回到洛杉磯,柏毅跟許多過去一路疼愛他的長輩,他的童年朋友見面相聚。拙於言語表達的他,總在打過招呼,擁抱過後,大多時候沉默著。然而當他自彈自唱起來,歌聲單純美好,就傳達了他內心澎湃的感情。
在洛杉磯,我還認識了發現柏毅畫畫天份的芭芭拉老師。她不但發現柏毅的畫畫天份,還推薦柏毅讓洛杉磯教育機構,認定為具有畫畫天才的資優兒童。於是柏毅約在八歲就進入加州州立大學,跟著大學生上美術課。這對柏毅的畫畫生涯是相當重要的一步。
我問芭芭拉老師,柏毅是經歷一個怎樣的鑑定過程,才被認定為具有藝術天賦的資優兒童。芭芭拉說就是畫畫,不斷的畫畫,無須數學、語言……等等任何學科的測驗。因為要在柏毅身上看到的是他在畫畫上面,所呈現出來的天賦潛能。
聽了心中感慨,何時在我我們的教育機制裡,能對這些生命特別的孩子打開這樣一扇門窗。讓他們得以以自己的天賦潛能,帶著自信踏進學校接受教育,而不是完全以身心障礙保障名額的方式,讓這些「我們的孩子」以矮人一截的心態踏進學校大門。
柏毅能有今天美好的生命樣貌,是許許多多的愛所成就的。媽媽爸爸、家人、親朋好友,包括教會的兄弟姊妹,包括柏毅信仰主所得到的愛。
柏毅能以精彩畫作顯露內心感情,感動了許多人,是家人(尤其是媽媽)的努力外,還是遇到好老師,且得利於美國教育機制的良善。(待續)
哇!紅色、黃色、紫色……什麼都有!
我經常聽到柏毅看著自己展出畫作,開心的這樣說著:「 哇!紅色、黃色、紫色……什麼都有!」這讓我感受到畫畫對柏毅來說,是那麼開心,那麼享受的一件事。這樣的柏毅真是幸福啊!
在我離開洛杉磯前夕,在洛杉磯郊區的Pomona市參加了柏毅個人畫展的開幕酒會。許多長期疼愛柏毅的長輩、師長、童年親友都來恭喜祝賀他。Pomona市長也親臨頒發榮譽狀,祝福柏毅有個美好的未來。
在賓客環繞裡,柏毅自彈自唱的唱起「若是有你在我的生命」,那單純美好的歌聲響繞會場,我心底浮起一種微微酸楚的幸福感覺。
柏毅,謝謝你!你讓我真正懂得生命原本就該是這麼單純美好!
柏毅,謝謝你!你讓我真正看到生命差異原來可以是這麼美麗!
長長的一條路,你走過來了,走出了生命美麗。
長長的一條路,你將繼續前行,走出更多人生的美麗。
「哇!紅色、黃色、紫色……什麼都有!」祝福你,願你人生如你畫畫般顏色燦爛美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