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出版前哨
2011.10.17
11歲女孩與亞斯伯綜合症抗爭的故事
文/Elaine(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編輯)

如此的巧合,讓我在編輯此書的過程中,不僅因目睹了真實新聞畫面而感到震驚、沉痛,同時得以跟著凱特林的真摯字句,從更為特殊、加倍艱難的亞斯伯格心靈視角,深層體會槍擊案受害者家屬的心境與煎熬;甚至透過凱特林的眼睛,瞥見加害者(槍擊犯)家屬的無奈身影,繼而引發出更多面向的思考。每每閱見凱特林如何克服亞斯伯格的執著、「試著穿上他人的鞋子」學習同理心、接受戴文再也無法告訴她該怎麼面對這個世界的事實,讓她封閉的亞斯伯格心靈一寸寸朝人群開啟……我更忍不住想從椅子上一躍而起,為作者凱瑟琳‧厄斯金(Kathryn Erskine)大聲鼓掌。是的,唯有在受創後(作者居於美國維吉尼亞州,2007年的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曾讓她感到既震驚又悲痛,因而產生創作此書的動機)仍能冷靜探究且關懷弱勢的高貴心靈,才能創作出這般優美動人、予人類社會深醒的非凡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全書以四種以上的不同字體編排,栩栩如生呈現出亞斯伯格特有的思維模式,以及與外界的互動對話,讓讀者輕易就能深刻感受、明白──這個女孩從她口中「我們的生活支離破碎的那一天」開始,是以何等的智慧和勇氣面對一切。因此,在中文版的編輯上,我們也試著藉由不同字體表現此特點,希冀中文讀者能在如此用心的安排下,走進凱特林的世界裡,真切了解她的誠摯與勇氣。
《留下來的孩子》,多麼珍貴且難得的小說!祝願我們都能如作者所願──更了解彼此,避免許多的問題與誤解,甚至暴力。
編案:《留下來的孩子》2011/10/28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