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失智歲月

失智跟老化,真的有很大差別。沒有一個疾病像失智症,折磨家屬的痛苦遠比病人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7個人喜歡
  • 9 288
    320
  • 分類:
    中文書醫療保健健康觀念銀髮健康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亮恭劉建良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大塊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1/11/07

出版情報

皮拉哈人的世界

2012/12/17 進入失智症患者的世界,猶如進入皮拉哈人(Pirahas)的世界。 皮拉哈人是一群住在巴西亞馬遜河支流、一條名為麥西河沿岸的部落,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皮拉哈人不會將做夢視為幻境,而是將清醒與沉睡時所看見的東西,都認為是真實的經驗,他們關心的是當下的體驗或個人經驗。 皮拉哈人所使用的皮拉哈語,和世界上所有語言都沒有從屬關係,也不屬於任何語系,音位很少,動詞變化很多,單詞自由變異很大;語言中沒有顏色、數字,沒有抽象概念,沒有左右,只有一與多,無須數數;句子中沒有關係字句,沒有社會化的招呼用語,見面不打招呼,沒有寒暄,收到禮物或幫助不說謝謝,分離不說再見,晚上睡覺也不說晚安;同一個辭彙可以代表爸爸,也可以代表媽媽──就像失智症老人將女兒喚做老婆,在皮拉哈族,這一點也不奇怪。 雖然真正的皮拉哈族只生活在麥西河沿岸的8個村莊中,大約只有150個族人;但是全世界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放棄原本生活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加入皮拉哈族的行列:根據2011年國際失智症協會報告顯示,目前全世界有3,600萬名失智症病人,而臺灣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17萬,隨著人口老化,罹患失智症人口將有增無減,你我都可能是「潛在」的「族群轉換」者。 得了失智症的人就像突然離開亞馬遜叢林、被遷移到城市來的皮拉哈族人,無法和外面的世界溝通,而正常人只是無法理解那個除了明與暗以外沒有顏色、除了一和多以外沒有數量的皮拉哈世界罷了。 說不定有一天,我也會加入皮拉哈族的世界。很抱歉,可能將會帶給不是皮拉哈族世界的人相當大的麻煩,真是不好意思!但更重要的是,到時候請你不要為我難過,也不要可憐我。你只要記得,我在忘記自己的同時,也已經忘記你了。我只是在生命最後的路程,像中獎般被基因或命運抽選,走上或長或短一段變成皮拉哈人的奇妙旅程。 可是皮拉哈人無論做了什麼錯事、惹了誰生氣,都絕對不會表示道歉、懺悔,而會用行動來表示,所以請你不要因此放棄對我的陪伴。畢竟任何人都可能會進入了皮拉哈人的世界,說不定那時候,身邊也會有人用行動來表達、支持你在無法被簡單理解的皮拉哈世界繼續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自然來到。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些顛覆傳統的觀念:
享清福,可能很快就失智


「讓老人家多動腦去做些事情」這種講法,顛覆傳統的照顧老人家模式,傳統就是人老了,就是要被家人保護照顧、好好的侍奉。

可是照這個講法:「老人家還是要讓他適度的,去靠他自己的能力處理一些事情。」是很不一樣的,這無關孝順與否,而是在幫忙他不要退化的太快。以現在的生活形態來說,所謂的「老來要享清福」,不見得就是享清福,因為太享清福,什麼都人家代勞,自己都不用腦動作,可能很快就失智了。

失智跟老化,真的有很大差別
失智病人當他一開始自覺到有些不對勁了,會推託一個原因掩飾:「這個我不做了。」或是「這個我不想要了。」失智的病人很特別,他不想去做的事,他都會搜尋一個記憶中合情合理的理由給你,讓人信以為真。

預防失智,從心血管健康著手
一提起心血管疾病,大家會想到中風。

可是即便沒有中風,若一個人整體的血液循環不良,造成慢性的腦部的缺氧,就算沒有發生過中風,血管也沒有阻塞,可是在做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後看起來,腦子整個就是缺氧的狀況。

開這些藥,是為了讓家屬好照顧
失智症的病人在吃些什麼藥?把它攤開來看,很多失智症病人,是那些治療失智症藥沒有吃,可是精神症狀的藥吃了一堆、心血管疾病的藥吃了一堆、促進腦循環的藥吃了一堆……這些藥有沒有明確的療效?

很多醫師開這些藥,是為了讓家屬好照顧,並不是病人因此而變好;如果照顧的家屬對於失智過程是清楚的,其實病人不見得需要用藥物來處理。非常多的研究指證:失智症的病人,如果長期在吃這些精神藥物,他的死亡率會變高!

本書特色

沒有一個疾病像失智症,折磨家屬的痛苦遠比病人多!

從生命歷程來講,失智症的發生,65歲以上機率大概是5%- 10%左右,到了80- 90歲,則高到20%- 30%。如果,能對失智症多些了解,是指,真能幫得上忙的了解,會是越來越「高齡化社會」下,無數家庭的渴求吧!

失智病人在警覺到不對勁的時候,會用已認知、甚至非常合理化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恐慌無措;以至於家屬不疑有他,等病持續惡化,不但讓家屬錯愕,病人也錯失了早發現早治療。病人許多言行表現,親如家屬都會誤認為病人是存心在找麻煩、惡搞,把家的氣氛緊繃到有如戰場。

失智病人經常還伴隨著各種慢性疾病,照顧上有多重的技巧,日本政府把失智症當高齡化社會的「難以負荷的沉重」看待,台灣的輕忽,病人及其家屬,唯有靠自立自強、自求多福面對,門診所見,多是苦不堪言。

失智症不僅國家要付出極高的醫療成本,家庭經濟與人力的拖累更是驚人,當2016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與15歲以下人口等比時,失智症遠比癌症,更值得大家關注。本書以人文醫學角度談失智,藉由臨床醫案,沒有硬梆梆的專有難懂教條理論,書中對如何看待失智症,從預防、發病、照顧,到家屬因應,皆提出可行易行的幫助方法。

本書封面及內文插畫,由國內名水墨畫家鄧雪峰教授夫人提供。鄧教授失智後作品,被收藏界譽為可遇不可求的「窯變」之作,宛如畢卡索的「星光」,一畫難求。也是國內唯一記錄失智過程的研究畫作。

編輯推薦

《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失智歲月》這本書讀來心很疼,因為失智病人在警覺到不對勁的時候,會用已認知、甚至非常合理化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恐慌無措;以至於家屬不疑有他,等病持續惡化,不但讓家屬錯愕,病人也錯失了早發現早治療。病人許多言行表現,親如家屬都會誤認為病人是存心在找麻煩、惡搞,把家的氣氛緊繃到有如戰場。

「讓老人家多動腦去做些事情」這種講法,顛覆傳統的照顧老人家模式,傳統就是人老了,就是要被家人保護照顧、好好的侍奉。以現在的生活形態來說,所謂的「老來要享清福」,不見得就是享清福,因為太享清福,什麼都人家代勞,自己都不用腦動作,可能很快就失智了。

結論是,打從年輕起,就別偷懶,多動腦,多存退化本錢!怎麼說呢?當然請去看書嘍!(文/大塊文化編輯林盈志)

作者

陳亮恭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 / 主任

劉建良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 / 高齡醫學科主治醫師

目錄


醫師,一切都拜託你了 / 陳亮恭
雖然他早已忘記,但我依然疼惜 / 劉建良

鄧雪峰教授似曾相識的全新 / 幾何

第一章:一個生命中的歷程
失智發生,真得跟老化不一樣
享清福,可能很快就失智
有沒有什麼醫療方式,可以反轉
預防失智,從心血管健康著手
開這些藥,是為了讓家屬好照顧

第二章:最近記憶力不好
我失智了嗎
老人都這樣嗎
失智前期狀況,生活功能正常
討論的結果是什麼 / 關於「常忘東忘西」
是憂鬱症還是失智症 / 關於「假性失智」

第三章:輕度失智
理所當然藉口的背後 / 解碼病情
隨身DVD放影機 / 關於「個性改變」
回家的路 / 關於「照護小幫手」
跌怕了 / 關於「走路不穩、跌倒」
高手喔 / 關於「裝病」
教室不見了 / 關於「自我封閉」

第四章:中度失智
看不懂、不會操作了 / 解碼病情
馬王廟坡一號 / 關於「家庭的凝聚力」
麻將 / 關於「投其所好」
輪椅 / 關於「用進廢退」
吃軟不吃硬 / 關於「溝通技巧」
螞蟻 / 關於「生活無法自理,但記憶力仍佳」

第五章:重度失智
無法避免的冷漠 / 解碼病情
哄 / 關於「飲食」
瀑布處方 / 關於「用藥」
我累了 / 關於「黃昏症候群」
想當年吶 / 關於「懷舊治療」
在那遙遠的地方 / 關於「譫妄症」

第六章:失智評量表
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失智症十大警訊
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

附 錄:失智照護資源
各縣市就診醫院與科別
各縣市長期照護管理中心
相關協會
喘息服務

序/導讀

作者序1

醫師,一切都拜託你了


  失智症的嚴重性,近年來受到相當廣泛的討論,也有許許多多的書籍、電視節目與電影,再三闡述其需要廣泛關注的各個不同角度。在全球還沒有那麼多八九十歲老人的年代,失智症患者,對多數人來說,是陌生的。所以有很多病程與治療照護的溝通技巧,須要與大家分享。

  很多照護政策發展的重點,應該要被提醒的;有很多醫療照護目標,要被實現;對於失智症這樣的疾病,更該要透過「一個生命歷程」的角度來探討,這些都構成了再出一本書的理由。

  一位長期在我門診的病患,兩岸頂尖、享譽國際的國畫藝術大師──鄧雪峰教授,這六、七年來,我跟著他許多的門生一起叫他們賢伉儷:「老師、師母」,我也真心的把鄧教授視為我的老師,對他失智過程,一路走來的感受,點滴都記在心頭。

  老師來就診起初是因為慢性病的治療,而更重要的目的,是師母在書中「幾何」那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一些症狀。當年老師來就診時的「簡易心智功能評估」(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約為26分,這在定義上並沒有失智症,而「臨床失智評分」(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則在0.5,在在都指出老師並未罹患失智症,但可能已處在一個失智的高風險狀態;這樣程度的認知功能退化,已經造成老師與師母相當的不安。

  那時候老師來就診時還相當健談,但情緒上較為不安與低落,可能因為他感覺到自己的狀況正在退步。對於一個過去生活自理能力越好、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而言,自覺的記憶與判斷力退化,並不是冷冰冰的檢測數字可以呈現的。

  慢慢的,老師開始服用失智症的藥物了,也持續的在我門診就醫。老師逐漸退化的狀況,讓師母的壓力也大了起來,師母情緒上的低落與憂心,也慢慢的讓她自己的健康狀況受到影響。

  隨著病程發展,老師越來越沉默,我一直鼓勵他一定要好好的畫畫,而師母說:「他畫圖的風格、內容、已經變化到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但畫評家看到這些似乎宛如童畫的作品時,還是不免會讚嘆:「在這些簡單線條中,所流露出的功力依然不減當年啊!」

  幾年下來,師母有時候陪老師到他最愛的黃山住段時間,有時候在台北,無不希望老師能維持一個穩定的心情與環境繼續作畫;但老師的認知功能,卻猶如過了臨界點之後急速溜滑梯般,一發不可收拾的往下走,但不變的是老師總在看完門診,最後似懂非懂露出爽朗的笑容:「一切都拜託你啦!」這也是這麼幾年下來,老師難得卻固定出現的笑容。

  失智症的種類很多種,也因為疾病的病程差異,而會衍生出不同的故事與照護需求,如書中提到的額顳葉失智便是一個較難診斷與治療的疾病,一方面是藥物的療效相當有限,二方面是因為這個疾病所衍生的性格變化,往往讓家人難以接受。

  病患似乎都有很合理的說詞與理由,但因為這些病患在記憶上並不見得有很明顯的落差,常常無法讓家屬同意「這是失智的一種」。因為他們感覺到的是一個、個性迥異、但記憶沒有變化的家人,甚至覺得病患完全變了一個人,讓人無法接受。

  隨著現代人平均年齡的增加,一個家庭中,父母均為失智症的狀況也不少見了,家庭支持系統好的家屬尚且很難照顧了,更何況一般家庭民眾,要同時照顧兩個失智症病患就難上加難了。

  失智症這個疾病的特色,在緩慢退化的過程當中,為人子女的常常很難接受自己的父母,變成比自己的小孩還要小孩,尤其當精神症狀出現的時候,就更無法照顧,有時一個是幾天不吃飯,另一個卻是吃不停,一個整天睡、而另一個卻兩三天不睡覺……

  這本書的完成,主要來自許許多多個失智病患與家人的故事啟發,坦白說目前失智症並沒有根治的藥物,延緩失智進展的藥物種類也少之又少,藥物治療的藥效還有些疑慮,而非藥物治療的成效評估,也還欠缺全面性的大規模證據。但是失智症病患的照護,卻是每天每天的挑戰,每天也都不會一樣。

  看著自己的父母老去,是一種對生命的感觸,但看著自己的父母或伴侶逐漸失去記憶,從人生往回走的逐步失去一點一滴的能力,這是對生命歷程的「一種剝奪」,格外令人難過,但也更需要善加關心與支持。不過,我們的眼光應著眼於病患依然存在的功能,而不是嘆息已經失去的功能。

  外國曾有幾位畫家,因為罹患失智症而逐漸產生畫風轉變,而國畫畫家受失智症影響而改變繪畫風格,目前在世界上卻沒人進行整理。失智症的照護基本上是我們在向病患與家屬學習,但無論如何,失智症應該要針對照顧與照護的部分做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而不是單純的針對藥物治療。

  站在身為醫師的角度,希望看待失智症,要能夠培養對病患生命歷程進展的眼光,對病患記得的事情、或是不記得的事情、先退化的功能、與較慢退化的功能、反覆提及的人名與記憶……多加留心,一切就都變得「有跡可循」了。

  謹以這本書,獻給每一個失智症病患與其家屬!

陳亮恭

作者序2

雖然他早已忘記,但我依然疼惜


  門診有位認真照顧失智父親的兒子,他給了我深刻的啟示。

  為了失智的父親,他辭去了工作,在家專心地照顧。為了hold住父親僅存的記憶,瞭解不清楚的過去,還特地帶父親回趟大陸做「懷舊之旅」,詢問他印象中嚴謹、認真的父親,過去年少時的點點滴滴。

  為了照顧父親,他參加了許多失智照護訓練的課程與團體,了解台灣目前失智照護的現況與問題,認真的自己學習新知,將所學的知識,落實成照顧父親每天的功課。

  他有一個本子,裡面放著親人的照片,隨時提醒幫忙父親「認人」;寫著照顧病人一些很重要的事:
  .每天要有的運動或遊戲,遊戲是父親耍賴時,變通鼓勵的運動方式。
  .記錄身體的狀況,以方便門診時和醫師討論。
  .記錄父親喜歡的食物,用以維持他的好胃口。

  他深知物理治療跟職能治療的重要性,自己設計許多活動讓他父親進行,所用的東西都不是很昂貴的專業器材,例如沙灘球、沙包、軟式網球、小孩益智遊戲、彈力帶等等,都是市面上簡單就可以買到的東西。經過自己改良或是製作,就可以變成好用的訓練器材,在這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DIY也可以有好創意。

  寫這本書,是希望藉由在門診遇到這些案例,可以讓大家多一點了解,失智患者的心理發生了甚麼事?他們需要什麼?讓沒有失智的朋友,可以藉由這本書,知道失智的人,面臨著什麼樣身不由己的困難,一同來關心失智患者,與體諒辛苦的家屬、或其他身分的照護者。

  對於懷疑有輕度智能障礙、或是輕度失智的病患,可以藉由這本書相關章節的內容,了解自己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早做好後續的規劃與準備。對於家中有走入失智病程的家屬,希望本書中提到的各種照護的技巧、應對的觀念……資訊,可以讓大家在照護失智病人的過程中,減少一些挫折,多一點成就感;減少一些壓力,多一點釋放與坦然的面對。

  期待所有照護失智長者的朋友們,都可以找到支撐自己走下去的一條路,這條路不只是學會怎樣跟失智長者相處,還能夠讓自己生活,也過得有品質些,不再那麼無助和緊繃。

  謝謝用他們的人生經歷,教導我的病人與家屬,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這本書的內容;謝謝鄧雪峰教授與鄧夫人無私地提供畫作,讓整本書增色許多;謝謝大塊文化編輯劉鈴慧小姐耐心的敦促寫這本書,多虧她的整理,這本書才有完整的全貌;謝謝台北榮總精神科李耀東醫師協助整理鄧雪峰教授畫作,並提供專業的建議;謝謝我的太太映竹,在懷孕孕吐時還是陪我一起撰寫這本書,她總是幫我記憶一些我平常不經意想到的點子,且藉由跟她討論,讓我得到很多靈感。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對大家有所幫助,那也就達到寫這本書的目的了。希望所有的失智病患與照顧者,都能夠一起互相扶持,一起學習和歷練這樣的人生課題。

  祝福大家!

劉建良

試閱

幾何

面對畫展的簽名綢,他遲疑了……


「六七年前吧──」熱茶的輕煙,在鄧媽媽眼前飄散。
「有回,他應邀去參加畫展的開幕,我們像往常一樣,一塊兒連袂出席,可是在簽名綢上,他瀟灑的簽完自己的名字後,舉筆停在半空中,好一會兒,他用低到不能再低聲音問我,怎麼就一點兒也想不起來妳的姓名了?」

鄧媽媽低垂眼簾,也藏不住眼角閃閃的淚光:「當時,我還頂生氣,怨他:都嫁給你幾十年了,你竟然會一點兒也想不起來,我的姓名了……」


早春的三月天,乍暖、總還是寒得多。
佇立半山腰上的社區,毛毛細雨有一陣、沒一陣的,空氣冷冽、卻也清新。
七十多歲的鄧媽媽,談起話來,就是很有溫婉教養的輕聲細語:「妳看他的畫,曾經是這麼揮灑自如、大器磅礡!」閤起早年的畫冊,鄧媽媽打開一卷卷從書房拿出的新作:「看,這是他這最近畫的。」

一張張的宣紙上,不分大小,不論是黑白潑墨、或是著了丹青顏色,總有挺拔桃樹三四株,昂首向天、佈滿點點、密密麻麻的點點,卻是遠遠近近、墨色濃淡間是有所層次的點呀點的,綴在一株又一株的桃樹上,令人屏息。光是這些點點,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這般細膩的表現出桃樹茂盛的風華?著實令人驚歎!

「一整個上午。」鄧媽媽語帶感傷:「他就這樣,一言不發、安安靜靜、無比專注的點呀點呀,畫紙之外,身邊、周遭、一切的一切,彷彿對他,都是不存在的。」

畫中有黑瓦白牆的江南水鄉民宅,一幢又一幢,錯落有致,構圖上卻千篇一律,方形的組合,長方形、正方形、梯形;而矮牆,則是大大小小不同的三角形組合,倒有幾分嵌瓷畫的感覺。換個角度看,這是幅極其巧奪天工的幾何圖形,拼湊而成的風景水墨畫,構圖的原素,只有毛筆尖兒的點點、各種方形、和三角形。

「真的就像醫生說的,像無意識似的,不斷的重複這些,方啊、圓啊、三角形啊。」

可是,即便是不斷的重複這些,方啊、圓啊、三角形啊,都已經和教授的心思、的人,合而為一了;幾乎等於是教授生命本能的揮灑!這樣的畫作,不說穿,有幾個人看得出,是出自病人之手?

「我問醫生,他這樣會不快樂嗎?會不會很無聊?醫生說不會,他這樣可以一心一意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反而是沒有世俗包袱的。」

望著窗外山間的雲霧,鄧媽媽幽幽問:「妳知道梵谷嗎?梵谷有幅名作,星夜,畫的是滿天漩渦狀的星光,有人說他瘋了,可是也有人說,他是病了,得了一種叫做『梅尼爾氏症』的病、產生暈眩後,所畫出來的。也有部份藝術學者堅持,說梵谷的構圖嚴謹、細密,實在不像出自精神疾病患者的手。」

無限憐惜輕撫著這些畫,鄧媽媽邊收拾著:「他病了這幾年,他的畫,還是有他的風範跟水準,有人要我賣,說要高價收藏,好比印刷出了缺陷的鈔票、或是窯變了的燒陶,說不定日後會比早年的畫作,更有價值。」

攤在茶几上的幾幅畫,潑墨之外的,用色自有一派安之若素的沉穩,天地間再多的繽紛,也攪動不了這自成一脈的篤定。這些畫,似乎在傳遞著老教授現在最真實的心境:走過人生多少的大風大浪之後,終於還了自己的本色,想怎麼畫,就怎麼無拘無束的畫,不受牽制、再也沒什麼可干擾創作的了。

「給我再多錢,我也不賣!」鄧媽媽小心翼翼的一張張捲來,仔細的收回樟木箱子裡:「我怎麼捨得呢?他還能再畫多久?現在畫一幅、是一幅,張張都是我的寶!」

是青光眼嗎

「慢慢的,發現他的畫,少了潑墨的大筆揮灑,麼越畫越小了呢?實在疑惑不安,連哄帶勸的要他去看醫生,結果醫生說,該是青光眼的視野萎縮造成的吧?如果,真是這麼單純,倒也還好,可是人怎麼也跟著變了呢?」

嘆口好長的氣:「慢慢的,他越來越不愛說話了;本來還喜歡的東西變不愛了,幾個好朋友聚聚餐、喝個小酒、打打麻將,他原本都是熱中,卻也越來越意興闌珊。最明顯的是,畫、退步到落差越來越大,我們只好一家一家醫院的去找原因。」

「在一些餐會上,原本興致高昂的他,不但越來越自閉,甚至會沒有理由的自顧離席,起身窩到牆邊兒角落上。我奇怪不解之下,免不了一頓數落,怎麼變得掃興和不禮貌了呢?」鄧媽媽的眼光,黯淡晦澀:「後來找上了腦神經心理科,為了不讓他多心,我們倆一起做了個心理測驗,醫生告訴我,他的腦子裡,管語彙、邏輯思考的額葉部分,出了點問題。」
妳趕快出來一趟
「有天,我正忙著做午飯,他急匆匆的打電話回來──」
「我在銀行,妳趕快來一趟。」
「正在忙呢,什麼事呀那麼緊張?」
「我密碼一點都想不起來了……」
「你有去改過嗎?」
「沒呀!」
「上次你自己跑去換了郵局的印章,你也說沒!」
「可是,我真的沒換呀,怎麼就一點都想不起來了……」

「我一樣怨他,跟我生分了,幾十年的結髮夫妻,老來反倒是什麼都防著,既然都不跟我說了,我還管你那麼多幹嘛……」鄧媽媽的聲音,像窗外的毛毛細雨,飄飄忽忽的。

計程車,我要去瑞安街

「我們在瑞安街住了幾十年,他總在瑞安街巷口剪頭髮,來回不過一個小時左右吧?那天,他說去理髮,去了好久,我就是打心裡慌。」

不敢抬眼看鄧媽媽說話的神情。
「打電話問,理髮店老闆說,教授已經回家了,走了有一個多小時嘍。」
「他也許只是一時隨性,到哪去走走、或順便到哪去辦件事吧?我盡量安撫自己,沒事、沒事兒的。他手機沒帶出門,時間就一分一秒的過,我進進出出不斷到陽台上去張望,總算看到一部計程車轉進巷口停車,他下來了。」

等他上樓,壓著怒氣問:「去哪怎麼也不說一聲?」
「沒呀,理完頭,走著走著,停下腳步一看,站路邊想了很久,這裡是哪裡?怎麼想也想不起回家的路,只好叫計程車,跟司機說,我要去瑞安街幾巷幾號。他就載我回來,一到巷口,我又認得路了。」

「計程車花了多少錢?」
「一百七十幾吧?」
「一百七十幾?那肯定是有段路遠了……」

鄧媽媽沉默了兩三分鐘:「這下子,我真的嚇到、害怕了……」

綠燈了,為什麼車還轉個沒完

大安森林公園,二十多年來,鄧教授常去運動的,散步走走,閒來也附近四處溜達逛逛,像走自家後院兒似的熟悉。

「有天,他驚魂未定的回來──」
「怎麼行人穿越燈的秒數越來越短?怎麼紅綠燈都不管用了?我看了確定是綠燈才過馬路的,怎麼車就在身邊轉來轉去?還猛按喇叭,害我差點嚇到過不了馬路。」
「他忘了。」鄧媽媽輕嘆著:「直線車道過後,還有左轉或右轉車的通行,行人,是還要再多等一會兒燈號的;我再也不敢,讓他、單獨出門了……」

落地門窗,明明就關著,室內,有陽光般柔和的暈黃燈光,可怎麼就都溫暖不起來?

「現在,他只認我、跟我,如果我非要出門辦事不可,他又不要別人陪,孩子他有時認得、有時認不得;不管是外傭或台傭,他都不要有陌生人在家。我只能走到哪,做什麼,都一起帶著他,心理壓力,比帶小小孩還大,怕一不小心,轉個身,人給弄丟了……他都快八十好幾了,萬一走失了、想都怕啊!」

「為了想多挽留他一點記憶,找他得意門生來陪他吃吃飯、聊聊天,可是人來了,他只說聲坐呀,就自顧畫自己的畫也不理人。也許,半個多小時後,他會突然想起來,問起當時同班的誰誰誰,最近好嗎?」

「我也老了。」鄧媽媽感慨萬千:「真不敢想,如果哪天,萬一、萬一我先他而去,他現在這樣越來越糟,怎麼辦?我走了,他一定沒幾天可活了。擔心、怕呀、煩惱到自己都要得憂鬱症了。」
搭電梯

「醫生說,盡量鼓勵他,讓他做有興趣的事。」鄧媽媽轉著手上的茶杯:「他畫畫之外,就愛打麻將、玩點小牌。」

「不放心讓他外出,就約朋友來家陪他玩玩,要不,就讓他到社區的朋友家打打小牌。他向來算牌之快、摸牌之準、狠勁兒全不見了,中途會停下來、一直愣愣的想,像新手在學打牌似的,摸不到該怎麼排列組合才好,又像電路突然斷電了,不能吵、不能催、等那會兒過後,他自己接通了、搭上線了,又沒事了。只是斷電次數,越來越多、越來越久……」

「到社區其他棟,12樓的鄰居家,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他跟我說──」

「鄧老出我家大門就往安全梯走,我忙去攔他,要他搭電梯下樓,可是他堅持,才4樓,走下去很快就到了,他是不是搞錯弄忘了?當作還住瑞安街公寓呀?」

「現在這家,也是為他而搬;社區的保全、監視器、都做得很好,早上我弄早餐的時候,會鼓勵他下去中庭院子走一走、運動一下。」

鄧媽媽眼中霧濛濛的:「最近,鄰居告訴我,看他呆站在一樓電梯前,或是進了電梯,就靜靜的站著不動,似乎不知道要進電梯、上下電梯、是要按鈕的了。」

錯字,打叉、還要訂正

「現在的他,倒像個老自閉兒,不吵、不鬧、好在也不會出去亂跑亂走。像今天這樣陰霾飄雨的天氣,他就專心一意的站在窗前,對著山嵐雲靄發呆,如果不叫他,他就可以不吃不喝,站一上午,動也不動,真不知他神遊到哪去了。」

天氣,果然左右著人的心情。

「我總是哄著他,來畫畫兒吧,要不寫寫書法!」鄧媽媽好溫柔:「看,那麼一大疊宣紙黃了、霉了,你也會捨不得
的。」

鄧媽媽攤開老教授最近寫的書法:「像不像小學生練字啊?」若不是看過早年畫冊上蒼勁有力的行草,很難想像是同出一人之手。

不小心寫錯了字,老教授會在錯字上打個叉叉,然後在空白之處,寫下正確的字,就像小孩寫功課在訂正。

墨汁要是不小心弄髒了宣紙,老教授還會掩飾似的,隨興畫朵花遮一遮。

「小學生是最聽老師話的,他現在,第一聽醫生的話,醫生說年紀大了,眼睛不好,辣椒能少吃就少吃吧;他是四川人,吃了大半輩子辣椒,結果戒了,看到辣椒,即便還是愛的,可是會喃喃自語,醫生說,不行、不可以吃!」

襯衫裡的外套

鄧教授午睡起來了,鄧媽媽趕緊過去招呼,幫他添衣:「有客人來呢!」

鄧媽媽想引著老教授到客廳。

「喔!」一聲,老教授自顧自的轉進書房,端坐案前,專心做起自己的事……

「穿衣服的順序,認知越來越混亂了,如果手邊正忙著,一時間來不及馬上幫他,他會自己穿,可是,有時候會變成外套先穿,毛衣或襯衫會穿在外面。有時候,人是清楚的,他就會和自己生氣。」

看了很多書,可是找不到有脈絡可尋的答案

「他75歲那年,有次大批畫作被偷,讓他整個人消沉了好一陣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日後的病變,都因這打擊而起?」鄧媽媽的表情,有著不知從何說起的無助。
「找醫生、看醫生之外,我自己也找很多相關的書來看,可是找不到一個有脈絡可尋的答案,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越忘越乾淨、越忘越徹底、或是說越來越、失智……」

鄧媽媽好傷感、好困惑:「是不是因為現在的人,活的歲數很容易就上八九十歲,所以很多以前不常見、沒聽過的疾病,統統跑出來了?是都沒徵兆可教?可以先警示或預防的嗎?」

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不敢追問鄧媽媽,接下來的日子怎麼辦?只能靜靜坐到她身邊,輕輕攬著鄧媽媽;可是,卻怎麼都找不到安慰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一般平裝
    • ISBN
    • 978986213284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an****liu 說:
    2012-05-03
    再傑出聰明的人都可能逃不掉失智的追殺,失智的問題已成為老年後的無聲殺手,看完本書後收穫良多,喚起對失智症的危機意識,退休後安穩一成不變的生活,反倒徒增失智風險,應該多做新的學習,茍日新日日新,讓生活保持新鮮感才是上策,推薦家中有高齡者買來參考。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