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伊波拉浩劫:破天荒揭露世紀病毒爆發真相的第一本書

The Hot Zone
史上對伊波拉最全面、最深入、最震撼人心的追蹤!
  • 9 378
    420
  • 分類:
    中文書自然科普生命科學生物入門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理查.普雷斯頓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蔡承志.張淑貞.林雨蒨
  • 出版社: 商周出版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5/05/05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在你翻開本書的這一刻,正有人因為感染伊波拉而死亡
肆虐全球的致命病毒,至今無疫苗可解


《紐約時報》非小說榜TOP1長踞61週.電影《危機總動員》改編原著
史上對伊波拉最全面、最深入、最震撼人心的追蹤,暢銷二十年科普經典全新中譯本

1967年,一種前所未見的絲狀病毒現身於德國馬堡,造成數人身亡。1976年,屬於同科的伊波拉在非洲蘇丹爆發,致死率五成,和中世紀黑死病相同;二個月後,伊波拉在薩伊捲土重來,幾天之內,就奪去九成病人的性命。1989年,美國雷斯頓一間猴子飼養所再出現新型伊波拉,猴子大量死亡,但並未感染人類。在那之後,伊波拉仍持續繁衍、變種,至今未歇。

為追溯1989年在雷斯頓造成猴子大量死亡的伊波拉爆發事件,作者爬梳大量文獻、訪談當年與早先曾接觸伊波拉病例的醫師與研究者,並親赴最可能為伊波拉源頭的中非基藤岩洞,將70至80年代遽然出現、又旋即消失的幾次伊波拉爆發事件予以串連,構成了一部了解伊波拉疫情發展,生動而可信的紀錄。

名人推薦

何美鄉(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楊靖慧(疾管署新興傳染病整備組組長)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網站總編輯)合力推薦

「我畢生讀過最駭人的事件——而且愈讀愈駭人。」──史蒂芬.金

這個真實事件發生在華盛頓紀念碑附近,遲早它會再度發生。——亞瑟.克拉克

一部非文學驚悚佳作……一次震撼人心的閱讀體驗。──《紐約時報》

描述與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的過程……證明了真相比小說更恐怖。──《科克斯書評》

讓你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變成一個更令人恐懼的地方。——《娛樂週報》

震撼、令人不寒而慄……普雷斯頓揭露了真實世界的夢魘。——《出版人週刊》

編輯推薦

從2014年西非爆發伊波拉疫情以來,至今年3月全球死於伊波拉的人數已超過一萬人。這數字乍聽不多,但細算之下,每個月有近千人死於伊波拉,亦即每天都有三十多人因此身亡。若這是發生在此時此刻你我所站在的土地上的事,透過新聞放送,這個侵襲的速度就變得非常可見了。

這本書的主題是1970至1990年代的伊波拉爆發事件,這些看似陳年的事件,對於今日我們了解伊波拉究竟有多少幫助?就醫學上來說,也許很少。但這很少其實來自即使過了數十年,我們仍無法完全掌握、遑論遏止伊波拉的困境。它雖然來勢凶猛,但不斷演化、分支、潛匿、復出,再迅速消失,以致到今日仍在自詡醫學先進的我們掌控之外。

也因此,今日讀這本書的意義是在另一方面,而這也是它比其他科普書更勇於指出、因而更須被承認的那方面:它提醒了我們人體與醫學體系在面對一隻病毒時可能何等脆弱,甚至不堪一擊。那些如臨其境的發病、恐慌、擴散、撲滅場面,不僅是重現,也是預警,告訴我們對它的戒慎恐懼不僅應在醫學上,更應在生活中。(文/商周出版小編)

譯者

林雨蒨

澳洲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所畢業,曾任路透新聞編譯與伊甸基金會海外公關,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天使遺留的筆記》、《中國怎麼想》、《自由寫手的故事》、《蘇格拉底的咖啡館》、《療傷的對話》《是你,製造了天氣:全球暖化危機》、《麥洛眼中的世界》等。

張淑貞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碩士,譯有《歐洲咖啡館:尋找自我的東歐世界》、《別讓我走》等。

蔡承志

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專職譯者。譯有《地球不見了,月亮會知道?》、《無限大的祕密》、《你要不要被複製?》、《始祖鳥、羽毛與鳥類飛行之謎》、《古文明七十發明》等書。

序/導讀

推薦序

從歷史經驗走向防疫戰備楊靖慧(疾病管制署新興傳染病整備組組長)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種「神祕」疾病在幾內亞一個小村子裡靜靜傳播開來,但它直到二○一四年三月二十一日才被確認為伊波拉。

世界衛生組織工作人員和幾內亞衛生官員開展的回顧研究確認,西非伊波拉疫情的指標病例是住在幾內亞美良度村(Meliandou)的一名十八個月大的男童。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該名男童出現疾病症狀,特點是發燒、黑便和嘔吐,兩天後男童死亡。尚未確認他的確切感染源,但很可能與接觸野生動物有關。

美良度村位於偏遠且人口稀少的林區,只有三十一戶人家,但是其周邊森林區域大多已經因為外國採礦業和林業開而發遭到破壞,森林的破壞使野生動物與蝠類動物(伊波拉病毒的天然宿主)的棲地更加靠近人類的居住區域。在男童出現症狀前,有人曾看到他在後院玩耍,臨近的一棵樹洞內棲息有大量蝙蝠。

到二○一四年一月起,男童的母親、三歲姊姊與祖母陸續出現了類似疾病症狀並迅速死亡,同樣情況也出現在曾對他們進行治療的多名助產士、傳統治療師和蓋凱杜市(Guéckédou)醫院的工作人員身上。再過一週,男童的大家庭中曾出席葬禮或照護患病家屬的多名成員也感到不適並死亡。因為無保護的接觸、更多的病例和死亡、更多的葬禮,使得病毒進一步擴散出去。二月一日,一名已受感染的男童家族成員帶著病毒進入了首都科納克里(Conakry)。他於四天後在一家醫院死亡。由於醫生沒有懷疑是伊波拉,醫院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保護工作人員和其他病人,隨著時間推移,病例擴散到幾內亞南部地區的幾個省及前往這些地點途經的多個村莊和城市。

三月二十一日,法國里昂的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確認病原體是一種絲狀病毒,並將診斷範圍縮小為伊波拉病毒病或馬堡出血熱。第二天,實驗室確認病原體是薩伊種屬,是伊波拉家族中最致命的一種病毒。同一天,幾內亞政府向世衛組織發出關於伊波拉病毒疫情的預警,當時對疫情的描述是「迅速發展」。

三月下旬,賴比瑞亞在毗鄰幾內亞邊境的洛法州佛亞地區(Voinjama, Lofa County)確認兩起伊波拉病例。四月七日,賴比瑞亞通報了二十一起確診病例,其中包括三名醫務人員,他們在染病後死亡。此後到六月初,新病例主要在洛法州出現,疫情看起來仍很平靜。不過,表面平靜其實是一種假象。六月中旬首都蒙羅維亞(Monrovia)通報發生了新的病例,該市措手不及,根本無法應付接踵而來的感染浪潮。

五月二十五日,獅子山共和國於東南部鄰近幾內亞邊界的凱拉洪區(Kailahun District)發現伊波拉病例。主要傳播來自幾內亞邊境的村落索柯瑪(Sokoma),有一名女巫醫宣稱能治癒伊波拉,導致大批幾內亞病患越過邊境求醫,結果巫醫感染伊波拉病毒死亡,而其隆重的葬禮將病毒傳給其他城鎮的民眾,釀成全面性災難。

世衛組織在二○一四年八月八日宣布此西非伊波拉疫情成為第三宗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經過了長達八個月的努力,目前疫情已受到控制,但是截至二○一五年四月八日,已累計通報二萬五千五百一十五起伊波拉病例,其中超過一萬人因此死亡,此次的疫情使伊波拉出血熱首次成為流行病。

伊波拉病毒感染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就如同書中第一段故事的記述,在一九七六年的七月同時在薩伊共和國和蘇丹出現病例。不過以往的疫情多發生在中非的局部地區,且多於數週內受到控制,所以雖然致死率極高,對大部分的醫療人員與科學家而言,它是一個遙遠的神祕病毒。二○一三年底開始的西非大規模伊波拉疫情所引起的全球恐慌,尤其是當病人可以經由便利的空中交通系統,迅速地由西非抵達其他國家並造成後續的感染之後,伊波拉成為讓人聞之色變的恐怖病毒。但是,從病毒學的證據顯示,這個病毒的傳染模式與致死率與之前的病毒並無變異,之所以造成大爆發,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創國家的醫療體系匱乏, 隨著疫情不斷擴散,很多醫院因人手不足或設備不夠而不堪負荷。並不是所有的國家在面對此病毒時都束手無策,只要民眾與醫療人員提高警覺,並落實執行醫院感染管制措施,都可以有效抑制其散播。

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可以得到經驗,但是了解疾病、確實執行標準的防護措施,才是保護民眾以及醫療人員最好的方法。就如同作者在故事結尾說的,終有一天它還會捲土重來。病毒會在防禦最脆弱的地方展開攻擊,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不可以鬆懈,才能從容面對每一場防疫的聖戰。

試閱

第一部 埃爾貢山,陰影下
來自森林深處的活物

埃爾貢山下的歐洲人
夏爾‧莫內(Charles Monet)是個獨來獨往的人。他來自法國,一個人住在肯亞西部恩佐亞糖廠私有土地上的一棟小木屋裡。糖廠沿恩佐亞河岸闢立,遠眺可見一萬四千英尺高的死火山埃爾貢山,巨大而遺世孤立於大裂谷的邊緣。一如許多最後落腳非洲的異鄉人,莫內的過去不為人所知,我們不清楚他是為了什麼來到這裡。或許他在法國曾惹上某種麻煩,也或者他純粹是受到肯亞的美所吸引。無論如何,他是個業餘的博物學家,喜歡鳥和動物,但整體來說不是很喜歡人類。他五十六歲,個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一頭直順的棕髮,相貌俊俏。鄰近山區的小鎮女子是唯一與他交好之人,不過醫生來調查他的死因時,就連她們也回想不起多少和他有關的事。他的工作是看管糖廠的抽水機,確定機器順暢地從恩佐亞河打水上來,再送往有數英里之廣的甘蔗園。他們說他一天大多待在河邊的抽水機房,彷彿觀看和聆聽機器的運作是件樂事。
  
這類個案的細節往往難以釐清。儘管生物安全第四級傳染病原體的患者令人過目難忘,醫師都還記得臨床跡象,但它的效應卻會一個接著一個往上堆積,以至於底下的那人終會消失不見。夏爾‧莫內的病例是在一個冷冷的、臨床事實的幾何區塊中,混雜於其中的恐懼好似一道閃光,明亮而刺眼,逼得我們只能往後退開,眨一眨眼,像是凝望著一顆顏色怪異的外星太陽。

莫內是在一九七九年的夏季來到這個國家,約莫是人類免疫不全症病毒,亦即導致愛滋病的HIV病毒,從非洲中部的雨林爆發,在人類之中長期延燒的開始。儘管當時還沒有人知道愛滋病的存在,它已是籠罩人類的一大陰影。愛滋靜悄悄地沿著金夏沙公路擴散,一路蜿蜒著由東向西,經埃爾貢山視線所及的維多利亞湖岸,橫越整塊非洲大陸。HIV病毒是生物安全第二級病原體,死亡率高,傳染性則否。它並不容易人傳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散播。你在處理感染HIV病毒的血液時,沒有穿著生化危機隔離衣的必要。
  
週一到週五,莫內都在抽水機房勤奮工作,只有週末和假期才會到糖廠附近的林區走走。他隨身攜帶食物,四處撒放,看著鳥和動物前來吃食。坐著觀察動物時,他能保持紋絲不動。認識他的人還記得他很喜歡野生猴子,對猴子很有一套。他們說他只要坐著拿一塊食物,猴子就會靠過來,吃他手裡的東西。
  
夜晚,他待在小屋裡,不與人交際,唯有一位名叫喬妮的女管家會來替他打掃煮飯。他自學辨識非洲鳥類的方法,長時間觀察在小房附近樹上棲息的織巢鳥,看牠們如何建構和維護袋狀的巢。有人說,在聖誕節快到的某天,他把一隻生病的鳥帶回家裡,但牠後來還是死了,或許就死在他的手中。那隻鳥可能是織巢鳥,不過沒人確知,牠有可能是死於生物安全第四級的病毒,但也一樣無人知曉。他與一隻黑白色的鳥,就是非洲人有時會當寵物飼養的非洲白頸鴉,也成為朋友。那隻鴉友善而聰明,喜歡飛降在莫內的屋頂,注視著他進進出出,餓了便飛到走廊,走進門內,等莫內拿桌上的食物碎塊餵牠。

晨起,莫內會穿越甘蔗田,步行兩英里的路去工作,日復一日。那個聖誕季,工人屢屢放火燒田,甘蔗田因此呈焦黑狀。埃爾貢山就現身於這片焦黑地景以北二十五英里處,但會隨著氣候、光影、晴雨而不斷改變面貌,是非洲一大光影景致。

當曙光乍現,埃爾貢山看上去會像是埋倒於霧靄之中成堆的灰色山脊,最高處的兩個尖峰,是圓錐狀山體被侵蝕後餘下的兩個對立邊緣。等到太陽升起,山體會轉變成銀綠色,呈現出雨林的色澤。其後,隨著白晝推移,雲會遮住山體。到了傍晚,近暮色之際,雲層會加厚,溫度會上升,形成挾帶著無聲閃電亮光的砧狀雲。雲底色黑如炭,頂端則如羽似絲,向上層的空中飄散,散發反映著夕陽餘暉的暗黑橘彩。雲的上空是一片深藍,間有幾顆熱帶星星熠熠生輝。

埃爾貢山東南方的埃爾多雷特城中,有幾位莫內的女性朋友。當地人民生活窘迫,用木板和金屬板搭成簡陋的棚屋,就算是一個家。莫內拿錢資助這些女性友人,她們則樂於以愛回報。聖誕假期來臨時,莫內計畫要到埃爾貢山露營,於是邀請了埃爾多雷特的一個女人陪同,不過沒有人記得她叫什麼名字。

一九八○年元旦,莫內和這位女性友人駕著荒原路華的休旅車,從一條紅土路往山上開。這是條火山灰路,紅似乾涸的血,可通往突出於火山東邊的恩德貝斯絕壁。他們登上火山外緣較低之處,穿越玉米田和咖啡農場,看到農場再過去還有一片牧草地,接著又經過隱身於一排排藍桉樹後,老舊半毀的英國殖民農場。車子愈往上開,空氣愈是清冷,雪松林中有大冠鷲撲翅飛出。埃爾貢山的旅客不多,除了在山坡低處開墾小型農場的村民會在山中徒步行走,路上唯一的車大概就是莫內和他的朋友。他們趨近埃爾貢山磨損的雨林外緣,途經一株株孤立的樹和一小座樹林,還有一位英國人在二十世紀初建立、現已破敗的埃爾貢山小屋。小屋的牆壁龜裂,日曬雨淋過的油漆顯得斑斑駁駁。
進入基藤岩洞

埃爾貢山跨烏干達和肯亞邊界,離蘇丹也不遠。它寬約五十英里,樹木、竹子和高山沼澤滿布,如同一座雨林生物島。它是中非脊骨上的癤瘤,孤立於乾旱的平原上,自成一個世界。這座火山在約七百萬到一千萬年前隆起,帶來了猛烈的火山爆發,火山灰不斷噴發,摧毀山坡上的林木,直到爆發到最高處。埃爾貢山可能一度是非洲最高的山,高過今日的吉力馬札羅山,但後來遭受侵蝕,所以矮了下去。不過最寬的山仍非它莫屬。旭日東昇時,埃爾貢山的影子會投向西邊,深入烏干達;到了夕陽西下,影子又東移肯亞。

埃爾貢山的陰影下有村莊和城市,不同的部落在那裡群聚生活,包括來自北部的埃爾貢馬賽人,一支畜養牛隻、在山的周圍定居已有數世紀的放牧民族。山坡低處受到雨水溫和的沖刷,空氣經年清冷新鮮,加上火山土壤,玉米的產量相當可觀。人類在火山的周圍生活,村莊就好似一個圈住火山的圓,朝著山坡的雨林一點一點靠近,成為絞殺山上野生生物和植物的套索。人類不斷清除雨林,不是砍樹生火,就是開闢更大的牧草地,象群因此漸稀。
  
埃爾貢山有一小部分被劃為國家公園。莫內和他的朋友在公園門口停下,繳入園費。沒人能清楚記得,不過好像有一隻猴子還是狒狒,常待在門口附近,意欲向人乞食。莫內用香蕉把那隻動物引來,讓牠坐到自己肩膀上。他的朋友笑了,但那隻動物大啖香蕉時,兩人一動也不動。之後,他們又往山上開了一小段路,然後才在一塊溼漉漉的綠草空地上架設帳篷。草地往下延伸到一條從雨林中汨汨流出的小溪,溪水的顏色很怪,是帶著火山灰的奶白色。因為有非洲水牛會過來吃草,草長得不高,但遍地的水牛糞便。

埃爾貢雨林在營地的周圍聳立,多瘤的非洲油橄欖樹呈網狀分布,上頭懸掛著青苔和爬行生物,對人體有毒的黑橄欖點點散布。樹上傳來吃食中猴子扭打的聲響,昆蟲鳴叫,猴子三不五時還會發出低沉的哈哈聲。那些是疣猴,偶爾會有一隻從樹上下來,急促地跑過帳篷附近的草地,用聰明警覺的雙眼看著莫內他們。驀地,成群的黃眼鴿從樹中斜衝下來,飛行的速度快得驚人。這是牠們的保命策略,逃離可能俯身撲來,將牠們從翅膀撕裂的非洲獵鷹。這裡的樹有樟腦樹、柚木、非洲柏和紅臭木,樹冠上還星布著羅漢松團團如蘑菇狀的深綠樹頂。羅漢松是非洲最大的樹,幾乎與加州紅衫一般巨大。山裡也住著數千頭大象,時不時能聽到牠們在林間穿梭前進,還有剝除樹皮和折斷樹枝時的劈啪聲響。
  
埃爾貢山的午後向來有雨,所以莫內和他的朋友應該會待在帳篷裡,或許在大雷雨猛打在帆布上時溫存一番。天色暗下後,雨勢漸弱,他們開始生火煮飯。那是新年前夕。或許他們有開香檳慶祝。雲應如常在幾個鐘頭後消散,星河之下的火山是一片黑影。午夜來臨時,或許莫內就站在草地上,仰著脖子凝望星空,身子因為喝了香檳而搖晃不穩。
  
元旦早晨很冷,氣溫只有七度左右,草地溼漉而冰涼。他們用過早餐後,駕車沿泥濘的小徑往山上走,把車停在基藤岩洞下方的小山谷裡。他們在溪谷中奮力穿越叢林,沿著大象的足跡在小溪旁彎來轉去,經過油橄欖樹林和茂盛的草地。在森林裡若是遇到非洲水牛會很危險,所以他們隨時提高著警覺。基藤岩洞面對山谷的頭部,溪流如瀑布般落入洞口。大象的足跡在洞口匯聚,往洞裡延伸。元旦一整天,莫內和他的朋友都待在那裡。當時大概下著雨,所以他們不得不在洞口坐上幾個小時,同時小溪則如簾幕般往內澆灌。他們望向山谷的對面,想要尋找大象的身影,卻只在洞口的附近看到岩蹄兔,一種和北美土撥鼠差不多大小的毛茸茸動物,在圓石間跑上跑下。

夜晚,象群會進入洞內挖取礦物質和鹽分。平原上的大象輕易便能在底石和乾涸的水洞找到鹽分,但在雨林,鹽很珍稀。基藤岩洞很大,一次可容下七十頭大象。牠們整晚待在洞裡,不是站著打瞌睡,就是用象牙挖岩石。牠們會先撬開牆上的石頭,將石頭挖出,再用牙齒咬成小塊吞下。洞內各處散落著大象糞便,裡面即含有很多的碎石。
  
莫內和他的朋友有一支手電筒。他們走入洞內,探索它的走向。洞口巨大,足足有五十公尺寬,入內後又更加開闊。他們經過一座平台,邊走邊揚起陣陣粉塵。那是乾成粉末狀的大象糞便。光線昏暗,不過滿布著綠色黏液的斜坡引領著他們漸行漸高。洞頂住有一群果蝠,綠色黏液是牠們消化植物後的排泄物。

蝙蝠發著嗚嗚聲響從孔洞飛出,閃過手電筒的投射光束,在莫內他們的頭部周圍閃躲著,一邊發出高音調的叫聲。被手電筒的光驚擾到,更多蝙蝠醒了過來,數百隻蝙蝠眼宛如紅色的寶石,從洞頂俯瞰著他們。蝙蝠的叫聲此起彼落,在洞頂如漣漪般泛開,造成前前後後的回響。那聲音乾而尖,像是許多扇絞鍊需要上油的小門開了。接著,他們看到了基藤岩洞最美好的部分。這座洞窟是座石化雨林,許多變成礦物的原木或從牆壁突出,或從洞頂垂下。它們原是雨林樹木的軀幹,有柚樹、羅漢松和各種長青樹,後來卻都變成了石頭。埃爾貢火山約在七百萬年前爆發,雨林遭到火山灰的掩埋,原木因此成了蛋白石和燧石。原木周圍有從岩石冒出的白色水晶,尖銳如針筒,在手電筒的光束照射下閃耀著光芒。
  
莫內和他的朋友用手電筒照亮石化雨林,在洞穴裡曲折前進。他是不是用手撫摸過石林,手指還被水晶刺到了呢?他們發現洞頂和牆面上有突出的化石,分別是鱷魚、古代河馬和大象的骨頭。原石之間懸張著蜘蛛網,網中的蜘蛛正在吞食飛蛾和昆蟲。
  
行至一道向上的緩坡,主洞室變得更加寬敞,橫逾九十公尺,比足球場的長度還長。他們發現一個裂隙,便用光往深處探照,看到下面有一團灰褐色的奇怪東西。那是大象寶寶的屍體,已經變成了木乃伊。夜間,大象在這座洞裡走動時,會以象鼻尖端探測前方地面,憑藉觸感導航,但偶爾還是會有大象寶寶在裂隙失足,墜落死亡。

莫內和他的朋友繼續深入洞窟,走下斜坡,看到一根似是支撐著整個洞頂的大柱。柱上有線痕和溝槽,全是象牙留下的痕跡。象群若是持續挖蝕柱底,柱子終有一天會倒下,連帶造成基藤岩洞的坍塌。他們走到洞內最深處,又發現一根石柱。這根已經斷了,柱子上方懸吊著一片天鵝絨般絲滑的蝙蝠群,柱身因此布滿蝙蝠糞便。不過,這些糞便是黑色的,與洞口附近那種綠色黏液不同。這些蝙蝠嗜食昆蟲,消化後會排出黑色軟泥。莫內是否伸手觸摸過呢?
  
在那次的埃爾貢山之旅後,莫內的朋友有數年不見蹤影。然後,很突如其來地,她在肯亞南方的海港城蒙巴薩現身,在一間酒吧做妓女。一位調查莫內案例的肯亞醫師到那間酒吧喝啤酒,碰巧和她閒聊幾句,期間提起了莫內的名字。當她說﹁我知道那件事。我是從西肯亞來的,和夏爾‧莫內在一起的女人就是我﹂時,他目瞪口呆,一下子難以置信,但她說了很多細節,最終說服他相信她說的是真話。這名女子在酒吧曇花一現後再度銷聲匿跡,在蒙巴薩擁擠的市區中不見人影,現在大概已死於愛滋。

夏爾‧莫內回到糖廠抽水房的工作崗位,每天依舊行經火燒過的甘蔗田去工作,肯定也邊走邊讚賞著埃爾貢山的美景。即便有雲霧繚繞,那座山或許仍如一顆無形星球發出重力,吸引著莫內。同時,他的體內有什麼在繁衍複製。一種把莫內當成宿主的活物,正不斷自我複製中。
登上飛機的致命病毒

頭痛很典型地在染上病原體後第七日開始。元旦的基藤岩洞之旅後過了七天,莫內在一月八日發現眼球後面刺刺痛痛的。他決定下班回小屋的床上休息,但頭卻愈來愈痛,眼球發疼,跟著太陽穴也痛了起來。痛楚似乎在頭顱裡環繞,吃阿斯匹靈也沒有用,接著又有劇烈的背痛。他的管家喬妮仍在度聖誕假期,新雇的臨時管家雖想照顧他,卻不知如何是好。在頭痛開始後的第三天,莫內覺得噁心想吐,他發起高燒,然後真的吐了,而且愈吐愈厲害,後來甚至乾嘔。

奇怪的是,他也變得被動,臉上失去所有生氣,猶如一副沒有表情的面具。他的瞳孔麻痺,定住不動,直直盯著一個方向,狀似從頭部暴凸出來,眼皮卻略略下垂,半閉著眼,狀甚詭異。他的眼球似乎在眼窩裡凍結了,顏色變得鮮紅,臉色也轉黃,還冒出鮮紅色的星狀斑點,看上去就像一具殭屍。這副模樣嚇壞了臨時管家。她不明白這個人怎會變成這樣。他的性格丕變,變得慍怒、怨恨、怒氣沖沖,人也像是失憶了。他的精神沒有錯亂,仍能回答問題,不過似乎已經不清楚自己身在何方。

同事納悶莫內為何沒去上班,於是來到他的小屋,看他是否安好。黑白色的非洲白頸鴉待在屋頂上,目送他們進入屋內。看到莫內,同事認定他有必要上醫院,可是他的身體不適,沒法自己駕駛,一位同事只得開車,送他到維多利亞湖畔基蘇木市的私立醫院。院內醫師替莫內做了檢查,卻無法判定究竟是什麼造成他的眼睛、臉和心智的轉變。他們猜想他可能受到某種細菌的感染,因此替他注射了抗生素,可是抗生素對他的病情沒有任何幫助。

醫師認為,莫內應轉診至東非首屈一指的奈洛比私立醫院。電話系統幾乎不通,看樣子用不著打電話告知轉診的事。莫內還能走路,能夠自行前往。他身上有錢,也了解自己必須去奈洛比一趟。他們送他坐計程車去機場,讓他搭上肯亞航空的班機。

就這樣,一隻來自雨林的致命風險病毒,在一架飛往全球各城市的班機內存活。飛機的路線網將地球上各個城市連成一氣,形成一套網絡。病毒一旦進入網內,一天之內便能向巴黎、東京、紐約、洛杉磯等飛機的任何一處目的地發射。夏爾‧莫內和他體內的活物已經進入了網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72791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21*14.8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