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

學會聆聽身體、讓情緒流動,找到對的出口。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9 315
    35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勵志小品人生故事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尤虹文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天下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9/10/31

出版情報

當你回歸到身體,不再背叛自己,你就回來了

2019/11/11 Q:按照書裡描寫,您從哈佛大學時期起,就有憂鬱症傾向。是否有哪一件事或哪一個人,觸發您將這段從黑暗到揮別憂鬱的歷程寫下來? 回想我從十五歲到現在十多年的經歷,我活得太痛苦了。想要活下去,活得有尊嚴,必須要盡我所能找到幸福。我讀心理學的書、禪修、諮商,東方的法、西方的法,最後找到中醫,這就是寫《因為身體記得》的動機。 我記得剛到美國時,我住在宿舍四樓,一樓就有一間心理諮商師的治療室,每個音樂院的學生不論國籍種族,隨時可以去sign up。可是我那時才十五歲,每次走過那個小房間,看到裡面鋪著地毯,暗暗的,有盞小燈,都覺得有點害怕,甚至鄙視:感覺只有很弱的人、自己都處理不好的人,才會去找心理治療師諮商。我好得很,為什麼要尋求幫助?但其實我那時太需要了,只是不願意承認,不斷麻木自己。另外一層想法是,怎麼可能有美國醫生能懂我內心深處的痛苦?我不願意傾訴,不願意表達,寧可孤立自己。 後來我在哈佛的時候,因為親人在台灣過世,加上還有情傷,終於開始接受心理治療。這個細節我在《哈佛教我的18堂人生必修課》的「面對生命暗角」已經有所描述。 我當時深切體悟,I need help,我要活下去,我需要專業的幫助。我記得是一個晚上,我一個人跑去哈佛在Mount Auburn的醫院掛號,然後當場有急診心理治療師陪我。最後他們安排了另一位醫師成為我的心理醫生,之後在哈佛的日子,就是那位醫師負責我的案例。 治癒的過程很漫長,如書裡敘述,我搬家一次就要換一個心理醫生,從黑暗到揮別憂鬱,從心理諮商到中醫,我一直很相信整個治療process。但是有的時候也覺得不耐煩,為什麼是我?為什麼都這麼久了,還沒好?為什麼沒有一顆神奇的藥物,你吃下去你就萬事如意?我也曾經問我的心理治療師,為什麼科技那麼先進,為什麼西方醫學號稱如此發達,竟然沒有人可以出來說,我可以讓憂鬱症消失?(估計那個人可以得諾貝爾獎。) 她說,that is the million dollar question. 最後,我走出來了。我知道我會寫下這個經過,不是因為這本書就是那個million dollar answer,million dollar book,而是告訴大家,生病的成因其實就是:你背叛自己太久了,背叛自己,不斷忽略自身感受的這個人,最後生病了。可能是心病,可能是生理疾病,可能是免疫疾病,可能是猝死,可能是憂鬱,總之生死就在你的眼前了,活不下去了。 當你回歸到身體,不再背叛自己,你就回來了,你也慢慢康復了。 Q:您如何意識到自己有憂鬱症?如何接受這件事?雖曾求助心理諮商,為什麼沒有選擇吃抗憂鬱藥? 一開始的時候,有點像奧黛麗.赫本演的好萊塢電影「第凡內早餐」。奧黛麗.赫本演的角色總覺得自己無家可歸,會有莫名的無助感、焦慮、恐懼、哭泣、做惡夢等,然後將這些情緒稱為她的mean reds。當mean reds來襲,她只要跑去第凡內珠寶店逛一圈,心情就會平靜下來,接著就可以若無其事一樣的繼續去她的上流社會party。赫本說只要她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住進像第凡內一樣的地方,她就會好了,但其實她的生命底色是灰色的,她根本沒有活出來。 當我在哈佛意識到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沒有所謂接受不接受,就是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必須解決。之前也不懂,家裡也不認識任何人憂鬱症,只能找專業處理。 沒有吃藥的原因是看到我室友他們吃藥的副作用,如長期依賴藥物無法停藥、發胖、注意力散漫等,所以堅決不吃。後來看到一些報導,就更加堅信自己不吃藥的決定。 第一,抗憂鬱藥治標不治本。或許暫時緩解了症狀,但是一停藥就不行,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現在美國大約有1550萬人口超過五年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自2010年,美國服用抗憂鬱藥物人口已經增加了一倍,藥物上癮已經成為美國嚴重的社會問題。 第二,抗憂鬱藥不該是終生服用的。一開始,這些藥物被批准是「短期使用」,研究通常只持續約兩個月。即使到現在,儘管有上百萬的用戶在長期吃抗憂鬱藥,有關這些藥物對人身體的影響數據仍然少之又少,我不願當西藥大藥廠的小白鼠。 當然這是我個人決定,不同患者不同情況,還是要遵照醫囑。 Q:您後來搬到北京,接觸中醫,最終根治憂鬱症。請談談學習中醫後最深切的體悟。 最深切的體悟就是I have suffered enough! 吃苦吃夠了,接下來的人生,我要開心的活。如果有一天不開心,就是對不起自己。我在書裡面「追求喜悅」這章是這麼寫的:不要再想美金、台幣、比特幣了,多存一點喜悅幣吧。 好的中醫太難遇到了,但是真正的中醫用宏觀方式,從身體解決心理問題。身體開心了,心的陽氣恢復了,不僅僅憂鬱症自然消失,身體也更健康了。 Q:您在書中寫到「身體是最親愛的家」,也就是要尊重身體、聆聽身體、在身體裡面學習放鬆、學習安定、學習喜樂。只是現代人多半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好好照顧身體。您在美國求學、就業,也因拚命衝刺、凡事追求完美,而影響了身心健康。幸而後來領悟到「貴生」的重要性。能否分享這一路以來的感想? 希望大家千萬不要跟我一樣傻,身體是非常脆弱的,沒有人能替你分擔疾病和疼痛,不要等到都生重病了才懂「貴生」。 Q:家人可以是絆腳石、試金石,也可以是最有力的支持。您十五歲離家到美國就學,曾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與家人的關係緊繃、疏離。後來是如何打開心門,接納家人? 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有一個朋友都五十幾歲了,她媽媽還不斷控制她,管她賺多少錢、住哪裡、買什麼房子。她其實很孝順,但嘴巴上就是無法好好跟母親相處,在一起就吵。試想,為了應付跟母親的關係,她要花費多少心力?多少情緒?五十年來,身體的負擔多大?所以,跟家人的關係和諧、接納家人,不是為了誰,是為了好好對待自己。 接納家人,就是接納自己。 Q:人世間最重要的關係,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和自己好好相處」,是人人必修的功課。您在書裡說,年少時在異國求學的各種孤寂與痛苦,對情緒影響深遠,甚至是導致憂鬱症的原因之一。關於這點,您是如何慢慢和十五歲的自己和解、與現在的自己和解呢? 星雲大師說過,「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跟自己好好相處,是我每天都還在修習的功課。 Q:生氣是萬病之源,人應該如何時刻「情緒養生」? 我們為什麼會生氣?生氣是因為活在過往的概念裡面。我有個中醫朋友,他如果看到女兒九點還沒上床睡,他就會開始有點火大,因為他是中醫達人,他很在乎小孩九點就寢這件事。問題是,他一生氣,所有養生治療都沒用啦!為什麼他會生氣?因為他活在概念裡面,活在「九點就寢是對的」概念裡,其他都是錯。問題是他一生氣,兇小孩,先傷了自己,又傷了小孩,得不償失啊。 情緒養生是長期的訓練,大家可以先從《因為身體記得》裡面第十八章「情緒養生」四個步驟著手。 情緒來了,首先覺知: 1.我現在生氣了 2.我明白生氣時我的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3.我知道在身體上找對應穴位,來化解生氣情緒帶給我的傷害 4.下一次我盡量避免這個可能讓我生氣的誘因 Q:在接受中醫治療時,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故事?自己或他人的都可以。 太多了,有一個病人來接受振腹治療,每次治療都進入深度睡眠,睡得又香又甜。最近這次治療,她說共振特別明顯,躺在治療床上,熱量傳遍全身,四肢還有後脊椎都是熱的,起來一看,她臉色特別好看紅潤,肚子也變小了。當一個人的頻率和氣場調對之後,身體自然舒服,精神自然飽滿。 Q:平時吃什麼?怎麼吃? 吃以主食為主,米飯、小米粥、麵食,看當天身體狀況而定,沒有特別拘束。 Q:能否分享與美籍丈夫相處的一些心得? 不評不判,不喜不厭。感同身受的愛才是真愛。 Q:請聊聊現在如何安排家庭生活、練功、工作、休閒的時間。 每天早上起來練道家功法,然後開會工作,中午11:00-1:00、傍晚5:00-7:00一定會找空檔靜坐或小睡練功,盡量晚上九點就寢。每週振腹治療一次,每隔兩週跟診學習中醫,該出差時出差,該旅行時旅行。 Q:如今憂鬱症人口雖多,但仍有很多人不了解。您希望這本書能傳達出什麼樣的心聲?有什麼經驗能與正受憂鬱症之苦的人分享?比如意識到自己有憂鬱傾向,應該如何求助?在面對有憂鬱症的親友,建議陪伴者該如何做?因患者的情緒反覆,陪伴者的做法是不是不只一種?如何辨別患者的各種求救訊號?在面對不理解的一般人(非親友)的閒話時,包括自己和身邊的親友要如何因應? 現代人接受太多信息了,無法負荷後就生病了,全球有三億多人受憂鬱症折磨。如果意識到自己有問題,先找專業醫師求助。面對有憂鬱症的親友,陪伴者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保持自身的穩定,才能幫助親友。 一般人的閒言閒語跟你的幸福健康哪個重要?不理解的人,愛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用搭理。他們活在過往的概念和誤解裡面,但是你活在你身體的真實感受裡。 圖片攝影者:@許培鴻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我早已為夢想單飛,上了哈佛大學、茱麗亞音樂學院,
看似擁有一切,內心卻無比憂鬱……
直到我了解,如何讓情緒流動,不再停滯在悲傷、恐懼或憤怒當中,
才發現,生命應該是如此美好。


「你不是女神級人物嗎,你到底憂鬱什麼?」
我一邊擦眼淚,一邊想翻白眼:「我算哪門子女神?而且那些真的女神,就沒有不可訴說的痛苦嗎?」

曾經,她以成為舉世聞名的演奏家為目標,
曾經,她在乎他人的看法勝於真實做自己……

她成長於高雄,十五歲隻身赴美,
哈佛大學經濟系、茱莉亞音樂學院大提琴碩士畢業。
人生許多艱難歷程,在她看來似乎輕而易舉。

然而,完美主義讓她達到學業、事業的高峰,
憂鬱症卻也悄然上身,她仍渾然未覺身體發出的警訊。
直到那場改變命運的演出,她才驚覺,
在異鄉獨自賣命衝刺的這些年,完全忽略了乘載心靈的身體。
光鮮的表象背後,是早已破舊不堪的身心。

她尋求心理諮商、禪修,後來從中醫治療中尋得根治憂鬱症的方法。
多年的飄蕩曾令她迷失,而這一段向內走的旅程,
她慢慢學會聆聽身體、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不再做自己的敵人。

這是一本關於療癒、懺悔和救贖的書。
希望能陪伴你,走在療癒的回家路上。

◇憂鬱症不是你的錯,我們是無辜的。如果你跟我一樣,曾在生命的邊緣徘徊,我想藉自身的經驗告訴你,如何從懸崖邊回頭,如何從沉浮的大海中上岸。只要你願意,讓我陪你,在黑暗中哭泣;只要你願意,讓我陪你,當生命轉入暗角時,重新找到生命中最初始、最純淨的喜悅。──尤虹文

你可以在中醫裡,尋得解方:
頂著世界第一學府的光環、在美國熬過重重考驗,努力追求夢想的尤虹文,憂鬱症卻悄然上身。經年累月的壓抑與負面情緒,終於在一場重要演出前暴發。

她禪修打坐,她每週一次尋求西方心理諮商;她,希望重拾平靜的心靈。

後來因緣際會,在北京接觸了傳統中醫。從感應天地的站樁、順應自然的無為灸,清代皇族才有資格接受治療的宮廷理筋術、經典的振腹療法,深刻體悟「貴生」、「情緒養生」的重要性。這段漫長的療癒之路,她感恩分享,獻給跟她一樣,等待回家的你。

||身體會記得你對她的好||
‧全神貫注,聆聽身體想跟你說的話
‧人世間最重要的關係,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人生是享受,不是忍受
‧生氣或是不高興時,即使吃飯時間到了,也不要吃
‧最高級食療:不想吃什麼就不吃什麼
‧身體是最親愛的家
‧探查情緒背後的看法和真相,理順問題
‧情緒絕不是忍耐就過得去,讓情緒流動,找到對的出口
‧不要再想美金、台幣、比特幣了,多存一點喜悅幣吧
‧在愛自己的前提下,追求卓越

名人推薦

溫暖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許瑞云 慈濟醫院醫師
劉 軒 作家、心理導師
(依筆畫排序)

編輯推薦

女神也憂鬱?
當我看似擁有一切,我的內心,真的幸福快樂嗎?

(文/天下文化編輯部)


尤虹文是高雄孩子,十五歲離家,隻身赴美念高中;一面精進音樂,一面拚命念書。三年後,她以優秀成績進入哈佛經濟系,後來更取得茱莉亞音樂學院大提琴碩士學位。這段經歷,她記錄在兩本書裡,鼓舞了不少人:為夢想單飛:一個台灣女生上哈佛的成長故事、哈佛教我的18堂人生必修課。

頂著世界第一學府的光環、在異鄉熬過重重考驗,努力追求夢想的她,卻因一場情傷,種下了憂鬱症的引子。她卻渾然未覺身體發出的警訊、忽略心裡累積的負面情緒,仍賣命衝刺、凡事追求完美。

直到那場改變命運的演出,她的生命才有了轉折……預定從紐約出發前往耶路撒冷的班機即將起飛,尤虹文還蜷縮在公寓一角,泣不成聲,小提琴大師帕爾曼及整個樂團就等她一人。最終她缺席了那場在耶路撒冷的演奏會。那時她還不知道自己病了,也不知道是否能重新站起來。這次事件後,她每週一次尋求西方心理諮商。她也禪修,希望重拾平靜的心靈。

後來因緣際會移居北京,她因此有機會接觸到中醫。中醫師先按肚子腹診,開口便說:「這個憂鬱症十年。」她才逐漸透過中醫治療,尋得根治憂鬱症的方法。

在這段療癒的過程中,她回想自己完美主義的性格,想要跟最知名的音樂家合作、要取得作曲家指揮家的賞識、要享有最獨特的樂評。如果得不到,就覺得自己徹底失敗,甚至哭得像是自己的生命一點價值都沒有,身體也在這個過程被折磨得破舊不堪。

心靈的傷口,會在身體刻下印痕;表面若無其事,但身體都記得。她明白了應該傾聽自己的身體,把身體的主動權拿回來。人應該在愛自己的前提下,追求卓越。

她寫下這段經歷,希望能陪伴跟她一樣的人。

這是一本關於療癒和救贖的書,探討如何看待自己或身邊的憂鬱症病人,教你與憂鬱症共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在生命的邊緣徘徊,我想藉自身的經驗告訴你,如何從懸崖邊回頭,如何從沉浮的大海中上岸。──尤虹文

作者

尤虹文

哈佛大學經濟系,茱莉亞音樂學院研究所畢業。

著有《為夢想單飛》與《哈佛教我的十八堂人生必修課》。

嚮往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的的美妙人生。

FB:Mimi Yu 尤虹文
微博:尤虹文MimiYu

目錄

引子 我的病,叫做憂鬱症

第一部 療癒之心The Heart of Healing
1暫停的樂章
滑鐵盧,還是轉捩點?/回望初衷
2感恩節的象岡道場
感受無限的和諧/如大海般靜謐、如大山般開闊
3不斷繞圈圈的美國獵犬
如何快快開悟?/人生的道場
4婚姻與修行之路
出世或入世?/婚姻長久的祕密/新婚之後
5從紐約到北京
流浪者之歌第二幕/我們只去兩三年……/家鄉的距離
6黑暗的新大陸
空汙中的孩子/波折的大遷移
7塔薩亞拉禪山
規律的禪修生活/神聖的旅程/療癒聖地
8你的念頭是否失真了?
無止境的憂鬱/柏恩斯三列表
9身心呼應:我和中醫的緣分
心裡積累的霧霾

第二部 療癒之路The Path to Healing
10道家思維:貴生
照顧好皮囊/憂鬱的人生勝利組/聆聽身體發出的警訊
11愛情免疫學:再愛也不背叛自己
夢中的宣言/先珍愛自己
12無為灸:非藥物療法
你到底憂鬱什麼?/順應自然的艾灸
13不要成為賈伯斯第二
完美的樂章不快樂/在愛自己的前提下,追求卓越
14法國梅村:生命是最美好的禮物
琴音自然流洩的境界/生命是最美好的禮物
15負能量聚在哪裡
負能量的起源/你管別人怎麼想
16站樁:身體是行走的廟宇
初學站樁/通往靜的橋梁/與天地合一
17最高級食療:不想吃什麼就不吃什麼
佳餚能療癒身心/恢復身體的覺知/令人懷念的三頓飯
18情緒真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東西?
情緒動盪的影響/引導自己的情緒/讓情緒找到對的出口

第三部 療癒之道 The Essence of Healing
19太湖大學堂:江村市隱
情緒從哪裡來?/對治情緒的法門/你和自己在一起嗎?/愛的陪伴
20你痛苦,是因為你有病:情緒養生
痛苦時,停下來想一想/情緒養生/情緒是無辜的
21人生是享受,不是忍受
宮廷理筋術/輕柔的手法治療/治療是享受,不是忍受/放鬆要鬆到臟腑
22振腹療法:肚子是身體的大戰場
人體對振動的敏感性/一心二用/共振是什麼?/共振的力量
23身體會記得你對她的好
把身體還給身體/身體是最親愛的家/心念的轉變
24獨立守神,守的是誰?
我是誰?/覺察自身,不往外求/內在的聲音不是你/當識神的主人
25你跟自己的關係好壞,決定你的人生
讓身體和識神當朋友/開悟不是從紅塵跳出/活得像自己/我決定自己的價值/安住心神
26選擇喜悅
人生的兩座山/幸福的定義/儲存喜悅幣
27救命的不是醫生,是你自己
相信內在神明/坦承自己的脆弱/身體知道答案/鬆,就是識神一步步放開身體

致謝 感謝你們溫柔的陪伴/尤虹文
附錄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序/導讀

【自序】
引子 我的病,叫做憂鬱症


紐約甘迺迪機場,飛往耶路撒冷的班機門即將關閉。

「Mimi 你到底在哪裡?我們都在等你一人。你趕緊把自己收拾好盡快過來啊。Get yourself together!」帕爾曼大師的助理在電話裡焦急的詢問。

我蜷曲成一團,泣不成聲,痛苦的跪在上西區七十二街公寓的木頭地板上,拿電話的手不停顫抖。

「大師,我真的很抱歉,但是這次首演我沒辦法參加。我真的沒辦法飛。我會負起一切責任,您趕快找可以替代我的大提琴家。」

我躺在冰冷的地板上,好像窒息了一般,電話那頭傳來大師低沉的聲音:「有些事情,你必須自己做決定!」

掛了電話,我聽見一聲淒慘的哀號。這是我的聲音嗎?多年的演奏生涯,終於毀於一旦?我想起大師助理上飛機前氣急敗壞的最後一句話:Get yourself together!

我早已四分五裂,怎麼 get myself together?

我就這樣躺了不知多久,聽著時鐘一分一秒滴答滴答的推移。飛機終於飛了嗎?我幻想看到窗外藍天一縷飛機飛過的痕跡,大提琴靜靜的陪伴在我身邊,這麼多年來,她總是稱職的扮演我那無語的戀人。

窗外的天空不斷變化,從深藍到淺粉,最後落入無盡的黑夜。他們應該到以色列了吧?我有多久沒吃沒睡了?恐怕連男朋友走進來看望,我都渾然不覺。因為我早已不在紐約,我已漂浮在死海中,傷痕累累的釀在鹽水裡頭;或是消失在以色列國境邊緣,金黃的內蓋夫沙漠。

我的燦爛美國夢,為什麼剎然停止?美國音樂圈的人會怎麼想?在台灣的父母老師朋友又會怎麼想?我是個徹底的失敗者,再也沒人會相信我、原諒我。無論是冰雪的克里夫蘭、迷樣的康橋、暖春的紐約,或是炎熱的高雄,我這麼多年來孜孜不倦的努力,終於成為一場夢幻泡影?我的胸口一陣劇烈疼痛,我開始無止境的哭泣。生命的中心就是痛苦,但藝術一直充當著最美好的麻醉劑。現在麻醉劑退去了,黑暗中,痛苦如同巨大的陰影不斷漫延,心痛得我希望到廚房拿把刀子,撕裂自己的心。

我搖搖晃晃摸黑起身走向廚房,生和死的力量不斷拉扯,STOP! MAKE THE PAIN STOP! 我瘋了嗎?我竟然想自殺?

那時的我,不知道自己已經病了好久了,以色列不過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是個病人,我的病叫做憂鬱症。那時的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一天,我可以恢復健康,重新站起來。

這是一本關於療癒、懺悔和救贖的書,探討如何看待自己或身邊的憂鬱症病人,教你與憂鬱症共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曾在生命的邊緣徘徊,我想藉自身的經驗告訴你,如何從懸崖邊回頭,如何從沉浮的大海中上岸。

如果有幸,你會發現:生命的中心,絕對不是痛苦。生命是如此美好,享受生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憂鬱症不是你的錯,你跟我一樣,我們是無辜的。只要你願意,讓我陪你在黑暗中哭泣;只要你願意,讓我陪你,當生命轉入暗角時,重新找到生命中最初始、最純淨的喜悅。

我等你,翻開這本書,勇敢的,和我一起走出療癒的第一步。

試閱

3不斷繞圈圈的美國獵犬

我從象岡道場回到曼哈頓,做了一個夢。

我夢見聖嚴法師告訴我,有兩個道場正在選新徒弟,我可以去。我開始向前奔跑,希望快點抵達,但是路特別的漫長,突然法師消失了,我也醒了。

醒了以後,我怎麼也想不起來,那夢中道場的名字。

我開始接觸佛學,就很單純的希望能訪問各個大法師,怎麼樣能夠盡快開悟?愈快愈好!這一生如果能離苦得樂,我的憂鬱症不就好了嗎?〈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來參禪悟道,不就是因為世間無常?我表面活得如此光鮮,內心卻無比痛苦。只要出家,修行,只要脫離肉身,不就可以永保我在禪修中的喜樂?

不只我,我發現很多身邊的禪眾,其實都是因為生命中經歷了大變故或是挫敗,才轉向佛法。只是,人生的修行到底在道場還是紅塵?悟道的法門究竟該怎麼走?出世還是入世?

我一心希望抄捷徑,尋求快速開悟的妄念,終於在一次禪修中徹底被打破。繼程法師在禪修中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隻美國賽犬,一直以來是賽場的常勝軍。有一天在比賽中,牠突然發現:為什麼要一直繞圈圈追兔子?牠到底在做什麼?牠為誰而贏?牠一生中不斷追逐,有什麼意義?所以這隻賽犬突然停了下來,不跑了。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他們每次都賭牠一定會贏,靠這隻狗賺了好多錢。比賽結束後,大家都輸了。

某種程度上,我們不都是美國賽犬嗎?每個人的獵兔目標或許不同,可是不論在工作、學業、錢財、家庭、名譽,我們總在奔跑著。

我一直以為:我拒絕去參加以色列的音樂會,代表我不願再做一隻音樂圈的賽犬。只是沒想到,即使親近佛學,我也可能又陷入了賽犬的迷思:一心汲汲營營想取得「開悟快餐」;一心想跟隨對的師父、找到最有效的法門、皈依最合適的道場。我不斷閱讀佛書,希望大法師們注意到我對於開悟是多麼的努力;如果同學問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我甚至會看不起他們。

看似我在尋求解脫,充其量我還是一隻美國獵犬。只不過換了一個跑道,換了一個賽場罷了。或許我的身體在打坐,而我的心,根本還是散亂的、急忙的、骯髒的。當我明白這個道理後,著急開悟的心終於放下了。如果我帶著正念生活、帶著正念走路、帶著正念呼吸、帶著正念吃飯、帶著正念睡覺,如果生命中每一秒一分,我都時時刻刻覺察,我還會急著這一輩子開悟嗎?這一輩子,下一輩子,又有什麼關係?止觀法門,淨土法門,大乘小乘,又有何分別?

9身心呼應:我和中醫的緣分

從紐約搬來北京後,水土不服、霧霾、食安、工作壓力、新婚家庭文化上的磨合,都讓我難以適應。三十歲生日前,母親告訴我,她在高雄師範大學上杜明德老師的《三禮》,杜老師很推崇《字裡藏醫》的作者徐文兵老師,囑咐我既然到了北京,就好好去尋訪求醫。

我們家本來就相信中醫,所以我先上百度搜尋,查到一個電話。打過去對方說徐老師已經不在那裡看診了,他已到厚樸中醫學堂。厚樸學堂說徐老師的號要等很久,我一口說沒關係,坐北京地鐵,轉小紅門公交,一個小時車程跑到北京南四環外的厚樸學堂。

初秋午後的大院子很寧靜,白色的房映著淡藍的天,藥房外頭瓜棚還留著黃綠藤葉。閒逛時,依稀在院子外看到徐老師的身影,心想原來母親的老師的偶像這麼年輕,不是網路謠傳的九十歲中南海老中醫大夫嘛?

一進門,乖乖先做了中醫體檢。體檢大夫說了一大堆有聽沒有懂的中醫名詞:什麼任脈不通、膻中穴、極泉穴疼、沒有蔽骨等,又囑咐我多吃豆豉、納豆、普洱、黑茶等。我問為什麼,他們也沒有多做解釋,接著就準備扎針。等待扎針時非常緊張,感覺手冰冷如在冰窖一樣。

第一次看診,我還想說巴結一下醫生,帶著徐老師的書給他簽名。躺在病床上,徐老師一用手先按肚子腹診,心下位置就劇烈疼痛。老師說了一句:「這個憂鬱症十年!」

我心頭一凜,覺得很驚奇,我的主訴明明是胃病打嗝。這個從沒見過的老師還真神,我沒跟他說過任何話,怎麼他看我一眼、按一下我的肚子,竟然知曉我不願與旁人傾訴的心病?如果照他說的十年,那就是哈佛期間。這就更奇怪了,哈佛時發生的事,我沒有告訴任何人。這個十年,他怎麼算出來的?

母親在一旁趕緊解釋,「她是因為北京的霧霾所以心情不好。」徐老師笑說,「呵呵,這憂鬱症時間很久了,跟我們北京霧霾可無關。」第一次扎針,趕緊閉上眼睛,因為看到針那麼長扎進肚子裡,太嚇人了,也不知是什麼勇氣支撐我。中途有跟診學習大夫來幫忙行針,每次都痛得我眼淚汪汪。奇怪的是,雖然痛徹心扉,但內心深處非常平靜,彷彿所有在北京的顛簸都暫時放在一旁,全神貫注的專心跟身體對話,和身體的每一個劇痛點感同身受。

扎針完,生理反應跟絕望時痛不欲生的心碎感一模一樣。回家地鐵路途,整個上身半癱在椅子上,旁人一直看著我,想說這人是怎麼回事?

到家後躺在床上,無法動彈,但是腦中異常清晰,愈想越發感到中醫的神奇奧妙。難道身體跟心理真能相呼應?為什麼在場所有病人,其他人好像若無其事,只有我被扎針這麼疼?那些穴位是什麼穴位?這幾年來,我的身體到底經歷了什麼,又記住了什麼?為什麼這個大夫一看到我,不用我說就知道我的祕密:我有憂鬱症?我找中醫治療身體,難道還能治療我的心靈?

20你痛苦,是因為你有病:情緒養生

有一次我到矽谷出差,路上我導航錯誤,一場重要的會議眼看就要遲到了。我心想完了,一定會被開車的同事罵得狗血淋頭。沒想到同事非常冷靜,不但沒有對我發火,反而自己找到正確的方向,最後準時抵達。我頓時對她刮目相看。

事後我問她:「你那麼辛苦開車,我卻連導航都沒做好。我害大家差點遲到,為什麼你沒有對我怒吼發脾氣呢?」

「那種時候對你發脾氣有何用處?又不能改變什麼。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尋找正確的方向。」

一個情緒平穩的人,不僅自己舒服,周圍的人也舒服。

迪士尼二○一五年的動畫片「腦筋急轉彎」,講述五種情緒對小女孩萊莉成長過程中的影響。這五種擬人化情緒分別為:樂樂(Joy)、憂憂(Sadness)、怒怒(Anger)、厭厭(Disgust)和驚驚(Fear)。或許迪士尼公司編劇也學過中醫五行的原理?

在電影中,樂樂一直認為自己是萊莉生命中最重要的情緒,必須有樂樂,小女孩萊莉才能活下去。而憂憂只會害萊莉不高興,充其量是個配角。直到電影結尾,樂樂才發現,憂憂很重要,憂憂帶領萊莉獲得父母的諒解,讓離家出走的萊莉得以返家。不管是樂樂或是憂憂,開心或是煩惱,生為人都會有情緒。流動的情緒是自然的,如同流動的音樂,沒有一秒鐘是停滯不前的。情緒不是沒有用的,情緒其實是保護我們的大護法,讓我們在受到外在刺激時得以抒發。就像身體覺得冷了會加一件衣服、熱了就少穿一點,情緒亦然:高興時不要樂極生悲,狂喜暴樂而心氣渙散;傷心時不要沉溺在悲哀中,無法自拔,確保不走極端,不失衡,情緒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

情緒是無辜的,開心或煩惱皆是無辜的。只要我們自然的、純粹的,讓情緒流動起來,一定能夠慢慢走向輕鬆、自在、健康的身體。

而且要注意,不要被他人的情緒帶上歪路。和親密的家人或朋友相處時,更要注意自己情緒的穩定。有一次我打電話給朋友分享所學,覺察到差點分別被帶進朋友的情緒中。其中一位充滿不屑的口吻說:「這個理論很了不起嗎?」另外一位驕傲的說:「情緒管理我早就會了。」他們的態度,都差點讓我也有了情緒,想跟他們說:「我說的不是情緒管理,是情緒養生。既然你們聽不懂,那我們就不用再談下去了。」

當我覺察自己的不舒服情緒,我馬上回到自己,平靜的繼續跟他們互動,試圖聆聽、感受他們的情緒變化。朋友驚覺到我的微妙轉變,語氣也變了,甚至願意聽更多關於情緒養生的細節。

如果每天都能情緒養生,我們一定能更加穩定、善待自己的氣場。當我們愈穩定,頭腦就會愈清晰,觀察力愈敏銳,也就能用更溫柔、舒服、平和的方法愛自己,還有愛身邊的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79841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