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以為長大就會好了: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陪還沒準備好面對長大後世界的你,會慢慢好起來。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4個人喜歡
  • 79 300
    380

出版情報

所以你成為理想的大人了嗎?

2020/09/28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比起父母上一輩,我們的偽少女時代過得又長又久,不想長大或無法長大,有時候和時代的變化有關,上一輩往往20多歲就結婚生子買車買房,但從1980到2000後,這些以往看似堅固人生進程如今都往後延了,於是人生的不確定感也無限延長。 這正是《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關注的面向,書的文體類似心理學的科普散文,內容則是寫給整個晚熟世代的情書,講愛情、講情緒、講自我成長、也談原生家庭。凡事皆有因果,如果能搞清楚自己的困境來源,人生總是能好過一點,並非搞清楚了,就能考試都考100分,天天都沒煩惱,而是搞清楚了,比較容易從亂麻似的生活裡找到活路。 開篇從愛情講起,談愛情是否可以被管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是可以的,過了短暫的迷戀之後,愛情逐漸成為「意志行動」,也就是你要知道世上沒有命中註定,不要迷信「對的人」就能一切美滿,關係的品質需要的是持續經營和付出的,從小被「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洗腦的少女們真的是要醒醒。 而其中又有三個章節打中我,如何拯救在感情中患有恐慌症,一有問題就想分手,一通電話沒接,就忍不住有20個電話追蹤的不安少女,如何破解「要求─退縮」模式,改善暴怒的太太和沉默的先生溝通死局。 又像是「不是你很糟,是情緒很糟」,很多人會抱持著樂觀積極才值得被接納,事實上樂觀和悲觀都只是面對人生的不可預測採取的方式,沒有好壞之分。悲傷和憤怒都有其必要性,都是讓你順利活下去的重要情緒。 還有談原生家庭,對於努力化解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又要擔心自己的教養是不是出了錯的心累父母,其實孩子的天生氣質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是相互影響的,而事實上,沒有一種家庭是不會對孩子帶來挑戰的。 所以,已經是大人的你也可以想想,真的都是原生家庭的錯嗎?畢竟你已經長大了,是有能力鬆動那個結構的,還是因為私心覺得父母有更多的責任,於是固守既有的模式,無法動彈。 長大了會不會變好,沒有人知道,但我猜大人就是這樣吧!在生活裡堅持什麼,妥協什麼,認清自我的局限,然後在人生的夾縫中,想辦法活得比較自在一點吧。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不是所有的痛,時間久了就會痊癒;
不是所有的記憶,時間過去了就會遺忘:
不是長大了,就會更堅強,不再受傷害……
給燃燒殆盡,什麼都沒有剩下的你
給就算放假也不會休息的你
給無視自己的幸福,活在他人關注下的你
給再怎麼難過也不會流淚的你

悲傷的時候,你會用眼淚來表達自己的悲傷嗎?
憤怒的時候,你會一下就暴跳如雷,彷彿全世界都欠了你?
開心的時候,你會誇張付出,情感起伏好像雲霄飛車?
很多人以為長大後,就會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

但如果想哭,卻假裝堅強,最後真的就哭不出來了;
如果很累,卻勉強撐下去,可能再也無法真正休息;
如果以為變成大人,這些假裝都可以不被人發現,那你真的很辛苦 。

回到小時候的自己,聽聽在心中的那個小男孩與小女孩,
當時哪裡受傷了?哪裡被忽視了?哪裡需要被愛?
找到小時候的自己,然後跟那個自己說再見,說你值得幸福……

本書由兩位權威的臨床精神科醫生共同執筆,他們都是知名精神科專業的菁英,也是社會生活的佼佼者,但諷刺的是平常分析病人的醫生,卻面臨自己要被治療的角色,甚至他們要比一般人更誠實面對自己的挫敗。
他們沒有因為情感生病而逃避,反而善用專業,挖掘與同理,以每個人生活周遭會遇到的情緒問題,一件一件剖析找到正面健康的抗鬱解方。他們不寫艱澀難懂的專門術語,而從「身而為人」的成長,陪伴你,提醒你,激勵你,在生命逆流的時候,你絕對有資格,有能力活出更棒的自己。

健康告別心靈創傷的方法
★戴上自我肯定的粉紅色眼鏡。
★盡情地哭泣,充份地悲傷吧。
★你完全有資格變幸福。
★不管怎樣,地球都不會滅亡。
★承認過去的不幸,才是解決問題的起點。
★你是一個比自己想像中,更不錯的人。
★請重新充電,試著慢慢啟動。
★請放心,你會沒事的。
★享受專屬於你的速度。
★別人再怎麼有影響力,也只是別人。
★打破一下你的規則,不會出什麼大問題的。
★你現在之所以生病,是為了綻放美麗的花朵。

本書特色

1.條列現代人在社會人際關係與家庭壓力下所引起的精神狀態現象,透過案例與專業精神科醫生的解析,讓讀者可以簡單掃描自己與周圍朋友的情況。
2.文字溫暖,敘事結構緊密,一邊與作者對話,也一邊與自己對話,每一篇文章最後,提供出路與解方,閱讀者可以得到安慰與鼓勵。
3.具專業性,兩位精神科醫師以作家身分相遇,附加【星期天下午一點】與編輯的深入對談專欄,兩位醫生分享自己的經驗,是難能可貴的第一手見證。

名人推薦

同感推薦

臉書專頁 重點就在括號裡
諮商心理師 胡展誥
故事作家 狼焉
網路作家 忘遇珍
IG作家 無NONNO

這就是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它用簡單的字句講出那些我們所認定的負面思考,並告訴讀者這一切都有所循……。__臉書專頁 重點就在括號裡

裡頭沒有艱深難懂的心理學理論、沒有遙不可及的道理或說教,身為精神科醫師的作者用平易近人的口吻帶著你了解自己的情緒。__諮商心理師 胡展誥

這本書帶我們直視深淵,將藏掖於心的憂慮,慢慢說給我們聽。___故事作家 狼焉

這本書可以幫助那些對生命失去熱情的你,不要責怪自己、不要否定自己,生病從不是誰的錯,更不會是你的錯。__網路作家 忘遇珍

讓《以為長大就會好了》陪還沒準備好面對長大後世界的你,慢慢好起來。__ IG作家 無NONNO

作者

金惠男

一九五九年出生於韓國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醫學院。
畢業後在韓國國立精神病醫院(現為國立精神健康中心)當了十二年的精神分析專科醫師;二○○六年獲得韓國精神分析學會的學術賞。
擔任慶熙醫大、成均館醫大、仁濟醫大的門診教授,以及首爾醫大的客座教授,被稱為精神科醫生的精神科醫生。
後來,她擔任金惠男精神科醫院的院長來照顧患者,並透過暢銷書《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降低了韓國精神科醫院的門檻而大獲好評,
其它著作《30歲前一定要打的強心針》《你和我之間》(大田出版)。

朴鐘錫

一九八一年出生,畢業於延世大學醫學院及延世大學醫學院研究所。
曾在延世大學新村瑟弗蘭斯(severance)醫院實習,擔任住院醫師,之後在首爾大學醫院擔任住院精神科主任。
此後,歷任首爾大學保健診療所精神健康中心專科醫師、三星電子附屬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
現任韓國延世春(Yonseibom)精神健康醫學科院長,在首爾的商業中心為患有多種心理疾病的現代人看診。
目前為《精神醫學新聞》《月刊隨筆》的專欄主筆,並擔任《Cosmopolitan》雜誌的諮詢委員。

繪者簡介
有隻兔子/阿珍


2012年以「有隻兔子」圖文專頁起家
instagram:tooooozitw

譯者

譯者簡介
何汲


韓國慶熙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由譯者,將翻譯視為第二人生,
譯作類型涵蓋圖文漫畫、商業財經、社會人文、旅行遊記、心理勵志、企業管理、生活休閒、親子教育、食譜等主題。

目錄

推薦1 外表長大了,不太表內心成長了/重點就在括號裡
推薦2 時間真的有療癒的魔力嗎?/諮商心理師 胡展誥
推薦3 直視深淵/故事作家 狼焉
推薦4 不是誰的錯/網路作家 忘遇珍
推薦5 慢慢好起來/IG作家 無NONNO

035 Prologue你好,我的憂鬱啊
040 憂鬱的人,想法順著黑暗的水流__憂鬱症
021 戴著愉快面具的深度憂鬱__躁鬱症
057 倖存者的悲傷__喪失和哀悼
068 QA星期天下午一點__該如何撫慰我那精疲力竭的心呢?
076 驟然來襲的不安恐懼__恐慌障礙
086 給刻意不幸,總是憂鬱的你__憂鬱性人格
096 給燃燒殆盡,什麼都沒有剩下的你__職業倦怠症候群
103 給就算放假也不會休息的你__慢性疲勞症候群
115 給無視「自己」的幸福,活在「他人」關注下的你__說謊癖
127 QA星期天下午一點__不比較會幸福嗎?
134 承認你的不幸__否定現實
140 計畫男(Planman)的一天__強迫症
148 所有的情感都屬正常__情緒控制
156 QA星期天下午一點__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164 對象分明的過度和病態的不安__焦慮症
175 沒有什麼我能做的__無力感
185 自我傷害的人__自殘
194 身為女性工作者__職場媽媽的苦衷
202 《SKY Castle天空之城》和父母的欲望__父母的欲望
216 QA星期天下午一點__這真的是我的模樣嗎?
223 用身體哭泣的人們__火病
234 給無法隨心所欲吃東西的你__飲食障礙
243 害怕成功的人__成功後憂鬱症
251 獨自用餐的憂鬱__孤獨
256 QA星期天下午一點__一個人可以不孤單嗎?
265 給再怎麼難過也不會流淚的你__不會哭泣的人
276 Epilogue謝謝,我的憂鬱啊

序/導讀

作者序
你好,我的憂鬱啊!
作者_金惠男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哪怕是芝麻小事也會讓人感到憂鬱的時刻。

驀然地從鏡子所反射出的臉龐上發現皺紋時、朋友說出心裡難過的話時、初雪那天身旁沒有戀人時,憂鬱都可能找上我們。

此外,遭遇委屈的事情時、曾經相愛的人離開時、在已經斷水斷電的房子裡,看著空無一物的錢包時,諸如這種面臨相當嚴重的事態之際,也會使我們感到憂鬱。

憂鬱是人生的多重面貌之一。

當工作不如意時,在人際之間受到傷害時,或是覺得自己已經瀕臨極限之際,在生命中的每個瞬間,都會感受到讓人憂鬱的情緒。

但是,這種憂鬱也是人生在世,當面對不得不正視的挫折時,從內在理解和克服這些挫折的一個過程。

這種憂鬱雖然痛苦,但也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而且隨著時間或情況的改變,當時的憂鬱感自然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們應該多加關注及用心撫慰的是,更深層、更持續性的憂鬱。

那種鬱鬱寡歡到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來,感到無能為力和對自己的人生失去憧憬,而陷入絕望的憂鬱。

對此,我們稱之為「憂鬱症」。

「我現在是最悲慘的人。如果能將我的感受分送給全世界的人,那麼這個地球上就沒有半張開心的臉了。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好轉,但是有種不祥的預感,認為沒有這種好事。繼續保持現狀是不可能的。不是死路一條,就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好轉起來。」

這是美國林肯總統罹患憂鬱症期間,寫下的自述心情的文章。

據說林肯患了大半輩子憂鬱症。

從林肯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憂鬱症是非常痛苦的疾病。

環顧四周也看不到逃生口,只有黑漆漆的一片,連隨心所欲地移動一下自己的身體都做不到。

所有思維和身體的功能都像發動機熄火一般,陷入靜止狀態,所有精神和肉體的功能,也都像慢鏡頭似的緩慢運轉。

英國著名科學家路易士.沃爾伯特(Lewis Wolpert)在《藍色的曙光:走出惡性憂傷》(Malignant Sadness)一書中,對於這種憂鬱症的痛苦描述如下:

「那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經歷。這比看著妻子死於癌症的模樣,更令人難受。承認憂鬱症比面對妻子的死亡更為痛苦,似乎有點可恥,但卻是如假包換的事實。」

憂鬱症會將我們推向痛苦的極限,除非身為憂鬱症患者,否則我們根本無法想像這種痛苦。

因此,路易士.沃爾伯特才會坦白地說出:「雖然很不好意思,但那比看著妻子死於癌症還要痛苦。」

在世界衛生組織所選出的困擾人類最可怕疾病中,憂鬱症排名第四。

再加上全球人口每五名中就有一名患有憂鬱症,可以說是蔓延甚廣的疾病。

因此,任何人都可能屬於其中一人。即便是再強壯、再富有、再帥氣的人,都可能罹患憂鬱症,這個人也可能就是我自己。

如果得了憂鬱症,就會對世界上所有事物失去興趣,無法感受到快樂,而感到無限的抑鬱。

即使面對平時喜歡的食物也食不知味,看著別人看得捧腹大笑的電影,不僅不覺得有趣,連笑點為何都不知道,也就是說身體和心靈的能量都下降至沒有任何感覺。

憂鬱症並不僅僅侷限於憂鬱感。

患有憂鬱症的人除了具有對自己和世界持否定態度的負面思考特性,而且還會表現出莫名的負罪感,以及自己有罪的犯罪妄想症,甚或出現無價值感或認為自己非常貧乏、一無是處,什麼也沒留下的貧困妄想症。

有時還會出現認為自己染上不治之症的身體妄想症。

更有甚者,憂鬱症有可能以身心症、產後憂鬱症、高三症候群、大四症候群、主婦憂鬱症、空巢期症候群、季節性憂鬱症、中年憂鬱症、假性憂鬱症等多種形態出現。因此,必須進行專業性的治療。

韓國民眾對精神疾病有很深的排斥感與偏見,我們會自然地建議身體不適的人去醫院就診,但是當人們出現感到心痛或抑鬱的症狀時,卻不會嚴肅地看待,反而把它歸結為個性或意志問題。

此外,對於精神醫學的偏見也很嚴重。

精神科往往被視為只有所謂的「瘋子」才會去的科別,因為擔心被別人看到自己上精神科,所以絕對不會去住家附近的醫院就診。

還有「吃了精神科的藥就會中毒,變成傻瓜。」「一旦上精神科,紀錄就會伴隨一生。」等錯誤的迷信,更加激發人的恐懼。

無論多麼嚴重的憂鬱症,都只是一種疾病而已。

就算症狀嚴重,只要快速診斷和正確治療,最終都可以恢復,也有完全治癒的可能性。

因此,就像我們在感染肺炎時,會去醫院吃藥治療一樣,「心理重感冒」的憂鬱症也不應該掩飾或拖延,而要積極地接受治療。

如果憂鬱症開始接受治療,大部分患者在三個月內就會好轉,就能看到彷彿再也見不到的陽光閃耀和清風拂面的世界,再次見到鄰居溫暖的微笑,並且學會對小事也能心存感恩的方法,然後可以重新開始探索世界之旅。

但是如果放任不管,憂鬱症就會長期滯留在我們身邊。

這段期間的極度痛苦,會導致一個人變得頹廢,造成心理和社會的併發症,其中自殺的危險性尤為嚴重。

憂鬱症顯然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宛如地獄般的黑暗必定會有盡頭。

所以,即使現在痛苦得半死,也要相信自己的憂鬱症一定會好轉,可以重新回到原貌,這是醫學上已經得到證明的事實。

憂鬱症不是深不見底的洞穴,而是隧道。

況且那個隧道的盡頭,還有明亮的陽光等待著我。

因此,無論多麼飽受折磨和痛苦,只要不放棄希望,終究會否極泰來。

然後就可以再次感受到鮮活的熱情,能夠依照自己的意志去思考及行動,感受到用雙腳站立,以腳底接觸土地的氣息,也得以重啟暫時中斷的人生旅程。所以,在人生的某個瞬間感到憂鬱時,切莫驚慌失措,應該堂堂正正地面對它,唯有如此,才能健康地告別憂鬱。

試閱

憂鬱的人,想法順著黑暗的水流 /憂鬱症

作者_金惠男

水具有持續往下流的屬性。

水從高處流到低處,如此匯聚而成的水力,便足以穿透土地形成水路。

當這條水路朝向一處流淌時,就形成了溪水及河流。

一旦形成了河道,就不必再擔心水的來源,因為只要順著河道流淌就行了。

想要改變已經固定的河道,是非常困難的事。

形成河道的河流不會輕易改變,而會持續承載著下一道水流。

我們的思路也宛如河道一般,也是順著聯想而流動。

當我們的大腦受到某種刺激時,將如何去接受和理解它,取決於大腦對刺激的聯想流向何方。

而且從小開始,我們有意無意間所累積的經驗,將成為決定其方向的一種資料庫。

也就是說,人生的過程中反覆積累的經驗,將成為我們理解世界萬象的重要指標。

值得慶幸的是,學會積極、溫暖地理解世界和自己的人,在受到某種刺激時,思維的聯想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流動。

然而,那些從小開始就因大大小小的創傷和痛苦而消極看待世界的人,則會以一連串的負面法則來解釋和認知自己所遭遇到的一切。

就像年幼時毫無希望、軟弱無能的記憶一樣,認為自己現在也會如此,而預先判斷。

因此,他的世界和未來必然是灰暗且陰鬱的,在這個悲觀而沒有希望的世界裡,他註定會像痛苦的童年那般,變得無能為力和憂鬱不已。
◎上班遲到就如臨死期,憂鬱的振英

進入公司五年的上班族振英,今天也勉強地睜開了眼睛。

看一看錶,是上班前十五分鐘。

狼吞虎嚥地只洗了把臉就想叫計程車,偏偏今天老是叫不到空的計程車。

他一邊努力地叫車,一邊在心裡嘀咕著說:「我果然運氣很背。」好不容易才攔到一輛計程車,搭上車後,腦海中卻浮現出主管扯著喉嚨喊著:「公司是你的遊樂園嗎?居然遲到!」的嘴臉,今天一整天真不知如何度過。

那一瞬間,計程車司機用後視鏡瞄了振英一眼,似乎感受到他的壞心情,而皺起了眉頭。

原本就很鬱悶的振英,更是意志消沉,雙肩縮成一團。

「我果然不行!昨天的工作沒做好,今天還遲到,肯定要當場丟人。大家會怎麼嘲笑我呢?可能希望我儘快辭職吧!我只會給同事們添麻煩。」

振英的憂鬱和悲觀的想法沒完沒了,一發不可收拾。

「世界上沒有人會喜歡我。要不然怎麼連計程車司機看了我之後,心情都會變差呢?我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我是個懶惰又沒用的人。像我這樣的魯蛇,不值得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對家人來說也是個累贅。也許我消失的話,會對家人更好。」

想到這裡,振英突然覺得眼前一片漆黑而喘不過氣來。

不知不覺間產生了未來沒有希望,與其這樣活著還不如一死百了的想法,繼而有了想跳下車的衝動。

還好計程車開到了公司門口,振英才平靜下來。

為什麼對某些人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遲到,對振英來說,卻成了想要尋死般沉重和憂鬱的事情呢?

振英的思考模式,可說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導致他更加鬱悶。

首先,振英以極端的黑白理論來接受事物,沒有任何灰色空間。

一切不是成功就是失敗(all or nothing)。

因為對他來說,成功或失敗只有其一,所以他也認為人們只有喜歡或不喜歡自己,這兩者之一而已。
大部分像振英這樣的人,都有完美主義者的傾向。

正因為如此,也禁不起小小的失誤或失敗。

事實上,最近在振英的公司,加班已是家常便飯,所以大家都覺得很疲憊,稍微晚到一點,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對於別人的遲到,振英會認為是「因為疲勞才會那樣」,然而對於自己的遲到,則認定是因為「懶惰和無能」。

這種情況下,振英在人際關係方面,也只有好或壞,沒有普通關係。

但是嚴格來說,大部分的人際關係是沒有特別好惡的普通關係。

但是對於振英來說,他覺得只有喜歡或討厭這兩種關係,對自己不友善和沒有好感的人,肯定不喜歡自己。

這樣的認知錯誤,導致他認為別人是由於「自己懶惰無能」或「長得不好看」,所以討厭自己。

或許可說是振英的這種傾向助長了憂鬱症也不為過。

想想看,如果認為自己懶惰無能,沒人喜歡自己,哪有不得憂鬱症的呢?

更何況,振英對事情的反應,總是以偏概全。

如同向來只拿第一名的學生,不過有一次拿第了五名,就斷定說「我是失敗者」一樣。

這樣的學生無視於自己曾經拿過六次以上第一名的事實,不過是一次的成績下滑,就把它視為常態。

振英也是如此。他以苦幹實幹著稱,但是偶爾遲到一次,他就把它常態化,認為「自己是個懶惰鬼,是公司的害蟲」。

像這樣,如果朝著負面思維去聯想,我們的精神過濾器就會將許多好的部分過濾掉,只留下負面的東西,然後再用這些否定性的東西來判斷整體。

平時,振英在業務方面表現得非常出色。

但是最近由於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終於出現了失誤。

看到一向細心、完美主義的振英也會犯錯,同事們反而很高興,認為這樣很人性化,並且開玩笑說:「猴子也有從樹上掉下來的一天,振英你怎麼回事呀?」振英聽了卻覺得別人是在嘲笑他,並且解讀成別人就是等著看自己失敗。

如此一來,若是將整體狀況和氛圍,全部都過濾掉,只篩選出一些負面的東西來解讀情境,就會被禁錮在那個負面而黑暗的世界裡。
◎好的結果是偶然,壞的結果都怪罪於己的「憂鬱症」

憂鬱的人有兩把衡量世界的尺。

一把是具有彈性和伸縮性,可以隨心所欲地丈量事物。

但是另一把則是鐵尺,而且刻度很細,很難用它來量測物品。

他們在評價別人的時候,會拿出有彈性的伸縮尺。

然後當別人失誤時,就很寬容地認為「其來有自」。

但是評價自己時,卻總是拿出鐵尺,仔細而冷靜地批判,然後得出「我果然不行」的結論。

「在此之前,我之所以能做好業務,只是運氣好。光看我由於這次失誤,就把事情搞砸就可以知道。我原本就是這副德性。」

振英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負面事件,往往會擴大引申其義,對於正面的事件,則會縮小其意義。

如果有人誇獎自己,他會認為對方只是愛說好聽的話;如果別人稍微指出自己的失誤或錯誤,就會擴大解釋為對方本來就討厭自己。

像他這樣總是對自己持否定和刻薄態度的人,沒有不感到憂鬱的。

除此之外,憂鬱的人還有單憑一兩次經驗,就急於下結論的特性。

振英在預期會遲到時,曾經先打電話給同事,想要告訴對方說可能會晚到。

但是同事正好在跟另一組的同事聊天,所以電話一直無人接聽。但是振英就會認為,同事沒有接電話,就是在迴避自己。

「怎麼辦?跟我牽扯在一起的話,只會壞了自己的名聲,現在大家肯定想要避開我,不願意靠近我。那我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最後會因此被開除。再加上其他公司也不會錄用像我這樣的人,最後我就會變成人間垃圾,悲慘地終老一生。」

這種思考過程的特徵叫做「讀心術」及「算命」(fortune telling)的謬誤。

讀心術謬誤是指在沒有充分根據的情況下,隨意推測和斷定他人內心的思考錯誤。

這是以非常模糊、瑣碎的線索,任意斷定他人內心想法的錯誤。

振英因為看到計程車司機對自己皺起眉頭,而斷定他不喜歡自己。
然而,計程車司機可能因為肚子疼而擺出一副愁眉苦臉。

而且振英還斷定同事沒接電話,是故意要迴避自己,然後從這裡更進一步預測自己的未來會變得悽慘。

就像把自己變成算命仙一樣,預測並且斷定自己的未來,這就叫做算命的謬誤。

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的人,心情該有多憂鬱呢?振英就是如此。

他因為最近工作上的失誤和一次遲到,就覺得自己是人生的失敗者和無用之人。

振英對於自己的一次失誤,不會想成:「啊,我不小心犯錯了。最近好像太累了,或許需要休息一下再充電吧!」

而是將自己烙下「我就是天生的失敗者」的印記,如此一來,也讓他自己沒有挽回錯誤的機會。

因為他自認為是天生的失敗者,肯定會搞砸一切。

其實,這次工作上的失誤,是振英他們團隊的新進員工造成的。

但是,振英卻自己承擔了新進員工的錯誤。

然後,把自己變成一個「連部屬都教不好的無能上司」。

像這樣將與自己無關的事件,當成自己的責任來承擔的做法,叫做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這種個人化讓他產生了罪惡感,而這種犯罪意識勒住了他,使他無法動彈。

他把周圍其他人的錯誤都攬到自己身上。

而且,讓自己就像被綁在懸崖,每天被神鷹啄食肝臟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一樣,感覺自己受到了神的懲罰,因為自己所犯的罪!

振英有了這樣的想法,並且陷入憂鬱,這絕不是他原有的意圖。

他也想要過得幸福,也想要從折磨自己的這種令人厭煩的苦悶中擺脫出來,但是他覺得自己沒有這種資格。

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天生的失敗者,是無法受任何人喜愛的討厭鬼,所以不幸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需要戴上自我肯定的粉色眼鏡」

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會依循著我們內在的世界。

小時候我們與父母或其他重要人士連結的方式,將會形成未來我們放眼世界、體驗世界的框架。

振英由於過去的憂鬱,形成了負面的自我形象,因此思考模式也沿著憂鬱之河流淌。
頁數 6/8

抑鬱的過去會繼續將思維導引至憂鬱的方向。

如此一來,哪怕是小事,我們的思考過程也會讓現實變得悲觀和憂鬱。

一個常見的例子便是,杯子裡裝了一半的水,正面思考的人會開心地說:「還有一半的水,要省著點喝。」

但是負面思考的人卻會認為「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水,該怎麼辦,大事不妙了」而擔心不已。

因此,我們的想法會影響我們的情感,情感則會決定思考的方向,然後思緒的流向又會強化我們的情感,形成了惡性循環。

然而,已經流逝的童年經歷,再也無法改變,現在我們又能做什麼、該怎麼做呢?

難道只能依循著我們的命運活下去,別無他法嗎?

這個答案顯然是「不」。

當然,誰也無法挽回過去。擁有悲傷的過去,顯然是令人痛心和遺憾的事。

但是,卻不應該因此而在現在或是未來感到悲傷。

只是我們總是會在無意識中,徘徊在悲傷又險阻的道路之上。

如果能夠知道我們此刻的想法和舉動為何,就可以阻斷重複循環的想法和行動。

讓過去回到過去,讓我們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活在現在和未來。

亦即,我們必須找到被痛苦的記憶覆蓋的真正自我,讓自己擁有明亮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

當然,這樣的過程並不容易。但是如果我們不放棄自己的話,對世界的希望也會存在。

到達此一境界的第一步是「積極」。如果能夠積極思考及感受,我們即使面對負面情境,也可以客觀地觀察和接受。

積極的想法並非漠視負面的一切。雖然世界上會有困難重重和令人失望的一面,但是要擁有我們終將朝著良善和幸福前進的信念,這種信念就是正能量。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說:「使我們幸福或不幸的,並非客觀事件,而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或感受。」

他還說:「憂鬱的人看悲劇,易衝動的人看喜劇,沉穩的人只看無聊的劇。」事實上,我們總是戴著自己的有色眼鏡來看世界。

當眼鏡的顏色變得暗淡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會顯得陰暗,如果眼鏡的顏色是粉紅色的話,那麼這個世界看起來就會充滿粉紅色。

這副眼鏡的顏色,正好代表示著我們的情感狀態或思維方式。

雖然今天我遲到了,在工作中出現了失誤,但是平時的我,是個誠實、有責任感、工作能力強的人。

當我們對自己抱持肯定的信念,就足以將圍繞著我們的世界,染成美麗的粉紅色。
戴著愉快面具的深度憂鬱/躁鬱症

作者 _朴鐘錫

有些人過於愉快,過於充滿活力,因此感到不安。

他們像一個充飽了氣的皮球,跳動速度快、彈力強,方向難以預測。

此外,有時他們像世界上放電性能最強的勁量鹼性電池(energizer)一樣充滿活力,但有時卻又垂頭喪氣、身心俱疲。

這種大好大壞的情緒變化,甚至會週期性地發生,讓本人乃至周圍的人都感到困擾。

躁鬱症是憂鬱症的一種,由於情緒、思想、行為等在兩個極端之間穿梭,因此又稱為「兩極性障礙」。

經歷了情緒或行為過度上漲的「躁症期」之後,就會進入「鬱症期」,由於「躁症期」耗盡了所有能量,進入「鬱症期」後,就會什麼都不想做,覺得了無生趣,莫名其妙地感到煩躁,不安的症狀也會增加。

一般來說,躁鬱症患者所經歷的憂鬱症比單純的憂鬱症更危險,因為這種情緒起伏更大。

相較於由正常狀態進入憂鬱症時期,在能量充沛的激昂狀態下進入鬱症期,其情緒起伏的絕對值要大得多,在變化過程中產生的混亂程度也更為嚴重。

由於情況更加不穩定,無論是本人或是人際關係,還是參與社會活動時,都很難預測其行動。

有些人會突然辭去做得好好的工作,或是跟十年知交一夕之間反目成仇等,總是呈現出不知何去何從的不安感。

◎飛天鑽地般的情感雲霄飛車

朴代理在八月初獲得升遷,心情非常激動。

似乎拚命工作的結果,一下子得到了認可,現在才覺得終於轉運了。

順理成章地,朴代理成為這個月聚餐的主角,他心情大振,在聚餐時不僅大聲唱歌、即興起舞,甚至還表演了個人秀。

「各位!今天太開心了,聚餐就由我請客吧!」

雖然情緒多少有些亢奮,但是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玩得很盡興的朴代理,突然說要免費幫八十多名同仁買單。

上司們笑著勸阻,他馬上說:「不,你現在瞧不起我嗎?我可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金湯匙!我來公司上班只是出於興趣而已。」
聽完他這些荒誕不經的話之後,上司們再也笑不出來了。

到目前為止,大家都只是覺得朴代理酒喝得有點過量(事實上朴代理那天只喝了一杯啤酒,他平時酒量也不算差)。

但是,朴代理沉浸在升遷的喜悅中,開始對女職員說出一些冒失的話。

不管是未婚還是已婚,上司還是下屬,他見到每個人都稱讚對方漂亮,說出我愛你、你知道我跟你是一對嗎?

你是屬於我的等等不得體的話,而且更大的問題是,朴代理六個月前才剛結婚,現在是個有婦之夫。

第二天,朴代理的升遷被取消,變成停職處分。每個參加聚餐的人都不認為朴代理的行為只是單純地發酒瘋。

更荒唐的是朴代理的反應。

他拒絕公司提議由公費來支付他用個人信用卡刷下的十六萬元聚餐費,反而大發脾氣地認為這麼做是看不起自己。

朴代理並沒有因為突然被取消晉升和勒令停職而感到憂鬱,反而大放厥辭,興高采烈地陸續說出

「這樣的年薪,如果換作是比特幣的話,根本不堪一擊!」

「我高中同學一直要找我一起開化妝品公司。」

「如果在中國投資的話,一下子就可以賺到兩億。」的話。

他每天都要更換好幾次業務項目,包括房地產、土地、化妝品業務、遊戲開發、出版業等等,無論在公司還是在家裡,他都不休息也不睡覺,不停地制訂一些新的業務計畫。

朴代理為了籌劃新事業,於上班時間在公司裡召開個人會議,遲到早退就像吃飯一樣稀鬆平常,最後,朴代理終於被勸退。

不過,他一點也不擔心,反而得意洋洋地認為,這樣一來,對公司就毫無留戀,如果創業的話,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迫不及待地退休的朴代理,苦惱著究竟要用退休金開炸雞店?開網咖?還是悠閒地做股票度日?

最後,他找到一家店面,跟連鎖炸雞加盟店簽約。

但是,從開幕第二天開始,他突然陷入憂鬱症之中。

原本應該進行店面裝修、招聘員工、學習店面經營方式,可是他卻什麼都不想做。

「哦,我為什麼在這裡?我到底幹了什麼?」

朴代理突然認清了現實,但是已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所以處於騎虎難下的狀態。

他迫於現實開了炸雞店,但是兩個月後就關門大吉,不僅花光了退休金,還欠了一屁股債。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79592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