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2_2026手帳年曆

擺脫鼻胃管由口進食套書(二冊):《咀嚼吞嚥困難多職類整合照護全書》、《失智症進食照護全指南》

  • 9 1377
    153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本套書組合:《咀嚼吞嚥困難多職類整合照護全書》、《失智症進食照護全指南》共兩冊

詳盡解說「吞嚥困難整合照護」與「四大失智症類型進食困難」,守護患者由口進食的尊嚴

 

《咀嚼吞嚥困難多職類整合照護全書:運用KT平衡表的由口進食支援全技巧》

台灣第一本吞嚥困難多職類整合照護全書

一套經過信度效度檢證,整合多職類協助由口進食的完整工具書

․專篇解說針對高階腦功能障礙及失智症個案的飲食照護技巧。

․含豐富照片及實例解說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長王亭貴,專文推薦

․台灣醫療專業人士審訂(名單詳列於後)

 

日本「進食照護」第一人小山珠美,整合各職類專業人員,

將20年共同協助吞嚥困難者進食的經驗完整呈現

幫助多職類整合評估如何開始協助進食,

並制訂進食方案的「KT平衡圖表」,台灣首次公開

 

13個評估項目X橫向溝通雷達圖表X協助進食技巧X實例分享

 

․從整體健康、進食意願、吞嚥、認知、姿勢、動作等13個項目進行綜合評估,分析個別項目個案的能力等級,及為提升由口進食能力,不同能力級別所需的復健目標和照護技巧。

 

․從急性期如何移除鼻胃管轉向由口進食,如何持續評估能力變化並協助各種不同階段的進食需求,到瞭解進食的生理機轉,以及協助進食第一現場的實例分享,是與長照相關醫療人員必備的教科書。

 

日本老年照護類暢銷書第1名、亞馬遜5顆星推薦

醫師、牙醫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

呼吸治療師、護理師、營養師,長照從業人員必讀!

 

【台灣版審訂(按筆劃順序排列)】

王良惠(弘光科技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專技助理教授)

王雪珮(語言治療師/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秘書長)

許家甄(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鄭千惠(臺大醫院營養師/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劉玉梅(三總松山分院職能治療組長/台灣由口進食推廣協會理事)

劉芫君(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語言治療組長/台灣由口進食推廣協會理事)

蘇心怡(台北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 資深專業語言治療師/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名人推薦

 

【台灣各界醫療及長照專業人士熱忱推薦(按筆劃順序排列)】

王亭貴(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長)

朱為民(臺中榮民總醫院健康管理科主任)

朱偉仁(愛長照執行長)

宋家瑩(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李若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金浩鑫(社團法人中華長照協會理事長)

 

《失智症進食照護全指南:從認知困難到吞嚥困難,直到人生終點都能安心由口進食的指引》

失智症患者的進食困難是包括認知障礙在內的複雜問題,

這本書能幫助你抽絲剝繭,找出具體的對應方案,

並在知道力不能為的時候,安心放下。

 

第一本詳盡解說四大失智症類型的進食困難特徵,為患者進食需求編寫的專書。

 

*宋家瑩(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內科副教授、萬芳醫院神經科主任) 專業審訂

*專業醫療人員、家庭照顧者必讀

 

含著不吞、嘴巴不肯張開、東張西望不專心吃飯、一直撥弄食物不肯進食、邊吃邊咳……

這些都是在第一線照顧失智者的人經常看到的場景,

被照顧者不吃或不能吃,是照顧者最大的壓力來源,和最希望解決的問題。

 

不同類型的失智症病患,進食困難的原因並不相同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進食問題多半是因為認知困難,如果沒有其它共病,誤嚥要到重度之後才較可能發生,如果很早期就出現拒食的現象,多半是其它原因造成。路易氏體型失智者可能會因為幻覺干擾進食。合併巴金森氏症的失智則在中度時就可能發生誤嚥。血管型失智者則誤嚥的機率很高,且有各種不同型態的誤嚥可能。事先掌握各類型失智症的進食困難特徵,在被照顧者出現進食困難的現象時,才能精確找到原因,對症處理。

 

比起復健,失智症患者更需要的是協助

除了血管型失智症外,大部份的失智症都是進行性的退化疾病,在逐漸退化的過程中,比起設法恢復功能,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進行協助,盡量延長能擁有較高生活品質的期間。改變食物質地、口味,準確對應認知問題、創造適合進食的友善環境、利用進食輔具,都能協助患者持續維持進食,直至生命的終點。

 

面對末期,確認已經盡力就能安心放下

失智症到了末期,有與其它疾病不同的特殊性。是否讓被照顧者進食,該以何種方式進食是照顧者最大的難題。如果不以治療為導向,不以意識型態為判斷的標準,該從什麼角度著眼,才能讓這麼漫長的照顧期不會變成傷害,而是值得感謝的回憶?這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但如何協助照顧與被照顧的雙方有清楚的方向,所有醫療人員及家庭照顧者都要為此預做準備。

 

本書特色

 

1. 詳盡解說四大失智症類型的進食困難特徵,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

2. 分解四大失智症疾病進程,方便根據不同疾病階段提供最適當的照護

3. 豐富案例分析,為照護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提供經驗參考

4. 專章討論可能影響進食吞嚥,及對進食有幫助的藥物

 

專業推薦

 

徐文俊(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北市聯醫和平院區神經內科主任)、韓春菊(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理事長)

 

作者

野原幹司(Nohara Kanji)

 

大阪大學牙醫研究所副教授。專業領域為吞嚥障礙、營養障礙、語言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口腔乾燥症。

 

投入高齡者進食照護領域超過二十年,是日本首位將失智症進食困難特徵系統化並視覺化整理的醫師。他的分析讓照顧者可以在理解不同類型失智症疾病進程的情況下,找出個別患者的因應方案,因此備受肯定。他同時也是日本NPO法人攝食介護支援計劃理事、日本在宅藥學會理事、攝食機能療法專科牙醫師。

 

編者簡介

 

小山珠美

 

1978年日本國立熊本醫療中心附屬護理學校畢業,同年進入神奈川復健醫院工作。2006年成為愛知縣護理協會認定護理教育課程「進食吞嚥障礙護理」主任教師,2007年至東名厚木醫院擔任護理主任及進食吞嚥療法部部長,2013年成立NPO「守護由口進食的幸福」協會,並擔任理事長。

 

2015年至神奈川縣厚生連伊勢原協同醫院工作,一邊擔任護理師協助由口進食,一邊透過「守護由口進食的幸福」協會在日本全國各地展開課程。同年也推出以她為中心規畫,開發了15年、跨職種的KT平衡圖表,此一圖表是全方位、多面向提供支援由口進食的工具,至今實技傳授課程已舉辦超過百場。

 

2016年時日本NHK「仕事的流儀」(工作的風骨)節目採訪小山珠美,講述她走向守護由口進食這條路的故事,並分享她開創出來的一些方法。截至目前為止,小山女士已協助9000人由口進食,可說是「日本進食照護的第一人」。

 

著書多部。《守護由口進食的幸福》、《由口進食支援全指南:KT Balance Chart的運用與支援》、《KT Balance Chart精華手冊》

 

譯者簡介

 

陳光棻

 

台灣新竹縣人,北海道大學國際廣報媒體研究科碩士。譯有《吞嚥力》、《咀嚼吞嚥困難多職類整合照護全書》、《最後一件大事:安寧度過臨終,尊嚴走向生命終點》、《無子人生》等,現為專職譯者。

 

蔣君莉

 

畢業於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後至日本留學,回台後在日商食品企業擔任翻譯及行銷企劃,現為自由譯者。喜歡把美好事物傳達給更多人知道,對於語言轉換充滿熱忱與使命感。擅長翻譯醫療保健、營養、食品、理工、科技、專利等領域。聯絡信箱:lidia61631@gmail.com

 

目錄

《咀嚼吞嚥困難多職類整合照護全書:運用KT平衡表的由口進食支援全技巧》

第1章 支持由口進食幸福的意義

支援由口進食幸福的意義 /古屋聰

高齡者模式中飲食支援的有效性與展望/前田圭介

 

第2章 達成由口進食需要的綜合評估與支援技巧

介紹KT平衡圖表中的綜合評估項目/小山珠美

①進食意願/小山珠美

②整體健康狀態/前田圭介

③呼吸狀態/安田廣樹

④口腔狀態/藤本篤士

⑤認知功能(用餐期間)/黃金井裕

⑥咀嚼、後送 /一瀨浩隆

⑦吞嚥 /金志純

⑧姿勢、持久度/竹市 美加

⑨進食動作/寺本千秋

⑩活動/若林秀隆

⑪進食狀況等級/社本博

⑫食物質地/嶋津小百合

⑬營養/小椋泉

 

第3章 用餐協助技巧

基本用餐協助技巧/小山珠美

配合個別需求的特殊用餐協助技巧/小山珠美

清醒狀況不佳時的處理/小山珠美

嗆咳時的處理/小山珠美、宮田榮里子

對高階腦功能障礙的處理/小山 珠美

對認知功能低下者的處理 /小山 珠美

 

第4章 運用KT平衡表的實際協助案例─一吃竟然能讓人變得如此有活力!

急性期(釐清吸入性肺炎狀態後及早再度進食的案例)/甲斐明美

急性期~恢復期(因心源性腦栓塞出現高階腦功能障礙的患者邁向自立由口進食的方法)/安部幸

慢性期(從一整年的非由口進食過渡到三餐由口進食的案例)/建山幸、長野奈已

出院準備(因出院後與長照機構無縫銜接而進食量增加的案例)/榎本淳子

居家1(在家屬與日照中心人員的合作下實現患者希望由口進食且獲得滿足的案例)/竹市美加

居家2(在臨時住宅從重度吞嚥障礙、胃造口成功過渡至全部由口進食的案例)/鹽野崎淳子、一瀨浩隆

安養機構(在特別養護老人院裡從胃造口重新回到三餐由口進食的案例)/小野寺裕子、小山龍也

 

第5章 進食的機制及其運作方式/小山珠美

專欄 朝向移除氣切之路/安田廣樹

假牙的清潔/關於假牙應注意的事/藤本篤士

藉由床邊篩檢評估來階段性提升進食等級的方法(範例)/金志純

床邊篩檢評估方法之概要/金志純

針對「禁飲食,僅能服藥」的安全服藥方法/宮田榮里子

 

參考文獻

索引

 

《失智症進食照護全指南:從認知困難到吞嚥困難,直到人生終點都能安心由口進食的指引》

序言

目次

第1篇 安養機構與居家的進食現況    

1 在高齡者照護現場看到的事    

2 進食吞嚥復健

3 居家或安養機構高齡者的吞嚥特徵

4 從進食的角度看失智症    

5 理解失智症

 

第2篇  不同類型失智症的進食支援    

第1章 阿茲海默型失智症․「不吃」的失智症

1 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核心症狀

2 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周邊症狀

3 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進食支援    

4 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由口進食功能的變化


第2章 路易氏體型失智症․會「誤嚥」的失智症

1 路易氏體型失智症的核心特徵

2 路易氏體型失智症的伴隨性特徵

3 路易氏體型失智症的進食支援

4 路易氏體型失智症由口進食功能的變化


第3章 血管型失智症 ․「症狀多元」的失智症

1 血管型失智症的特徵

2 血管型失智症的分類    

3 是哪一種類型的血管型失智症?——照護的重點


第4章 額顳葉型失智症․「不利照護」的失智症    

1 額顳葉型失智症的核心特徵

2 額顳葉型失智症的伴隨性特徵

3 額顳葉型失智症的障礙與進食支援

4 額顳葉型失智症由口進食功能的變化

 

第3篇  誤嚥與吸入性肺炎

1 誤嚥與吸入性肺炎——正確理解以活用在照護上

2 預防吸入性肺炎——降低侵襲性的方法

3 預防吸入性肺炎——提高抵抗力的方法

 

第4篇  與進食相關的藥物——嗆咳、無法進食都是藥物的錯?

1 影響吞嚥功能的藥物(表1)

2 影響進食行為與食欲的藥物(表5)

 

第5篇  對應終末期的方式

1 失智症的終末期    

2 終末期的進食支援

3 由口進食失智症患者進食照護全指南在失智症終末期的重要性

4 對失智症終末期誤嚥的思考——從照護的角度

5 最後——終末期的進食支援

索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04549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0
    • 商品規格
    • 21*29.7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03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