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過情緒風暴:雙相症的前世今生與治療修復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穿過情緒崩潰邊緣的修復之路!
雙相症、氯氮平、遲發性異動症、拒學症、PTSD……,
權威精神科醫生談各種精神疾病及治療方法,提出被世界學界所公認的「疾病修復療法」,可以廣泛的使用於治療神經精神疾病,讓病人可以渡過情緒的風暴,遠離誤診之痛,回歸日常生活。
情緒不是軟弱,是人體對環境改變的自然反應。當焦慮、憂鬱、煩躁等各種情緒頻繁來襲,需要的不只是堅強,而是正確的治療與復健方法。正確的處置可以讓你重啟人生。
在快速變遷與資訊超載的時代,焦慮、憂鬱、煩躁、情緒失控已成為現代人的共病現象。然而,大多數人對情緒波動或失控依然充滿誤解:認為「撐住就會過去」、「想開一點就好」;卻忽略了情緒背後複雜的心理與生理因素。本書由精神醫學領域專家陸汝斌教授的真實經歷開始,融合了超過五十載的臨床經驗與四百篇以上科研成果,介紹雙相症、藥物氯氮平、精神分裂、遲發性異動症、拒學症、PTSD等各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問題。本書不僅打破傳統精神藥物治療的框架,更提出「疾病修復療法」:已經被世界各主要學術機構所認可,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神經精神疾病,甚至身體疾病。此療法可以有效保護神經及身體細胞,減少過度發炎反應所產生的自體免疫作用,排除腦內及體內過多的毒素,並增加各種滋養物質。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可能將成為未來腦部神經、精神及身體各種疾病新的主要治療模式之一。
全書共分八大部分,涵蓋臨床經驗、藥物療效、診斷辨識、患者實例與家屬視角。首先是提及作者為什麼會來到北京,以親身經歷揭開故事序幕。第二部分介紹雙相症新的診斷模式,學術界已經認可雙相症患者從嬰幼兒時期就有辦法發現其腦結構部分的異常,突破了傳統診斷不足之處,並強調早期辨識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氯氮平的臨床效果、副作用與使用倫理,並提出「疾病修復療法」。第四部分聚焦常見的誤診問題,像是分辨雙相症、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的差異,揭示誤診帶來的長期難以彌補的影響。第五部分作者分享一些常見的精神疾病問題,像是包括自殺預防、藥物副作用、遲發性異動症等。第六部分則是討論環境適應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專門討論拒學症,梳理其表現、成因與家庭角色,為受困於教育體制與家庭照顧不當的讀者提供理解與協助的方向。第七部分討論創傷後壓力障礙(PTSD),帶領讀者認識創傷反應背後的心理機制以及如何治療。最後則是作者的研究成果認證以及病患家屬的分享,收錄數篇家屬的來信與感謝。
雙相症、氯氮平、遲發性異動症、拒學症、PTSD……,
權威精神科醫生談各種精神疾病及治療方法,提出被世界學界所公認的「疾病修復療法」,可以廣泛的使用於治療神經精神疾病,讓病人可以渡過情緒的風暴,遠離誤診之痛,回歸日常生活。
情緒不是軟弱,是人體對環境改變的自然反應。當焦慮、憂鬱、煩躁等各種情緒頻繁來襲,需要的不只是堅強,而是正確的治療與復健方法。正確的處置可以讓你重啟人生。
在快速變遷與資訊超載的時代,焦慮、憂鬱、煩躁、情緒失控已成為現代人的共病現象。然而,大多數人對情緒波動或失控依然充滿誤解:認為「撐住就會過去」、「想開一點就好」;卻忽略了情緒背後複雜的心理與生理因素。本書由精神醫學領域專家陸汝斌教授的真實經歷開始,融合了超過五十載的臨床經驗與四百篇以上科研成果,介紹雙相症、藥物氯氮平、精神分裂、遲發性異動症、拒學症、PTSD等各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問題。本書不僅打破傳統精神藥物治療的框架,更提出「疾病修復療法」:已經被世界各主要學術機構所認可,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神經精神疾病,甚至身體疾病。此療法可以有效保護神經及身體細胞,減少過度發炎反應所產生的自體免疫作用,排除腦內及體內過多的毒素,並增加各種滋養物質。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可能將成為未來腦部神經、精神及身體各種疾病新的主要治療模式之一。
全書共分八大部分,涵蓋臨床經驗、藥物療效、診斷辨識、患者實例與家屬視角。首先是提及作者為什麼會來到北京,以親身經歷揭開故事序幕。第二部分介紹雙相症新的診斷模式,學術界已經認可雙相症患者從嬰幼兒時期就有辦法發現其腦結構部分的異常,突破了傳統診斷不足之處,並強調早期辨識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氯氮平的臨床效果、副作用與使用倫理,並提出「疾病修復療法」。第四部分聚焦常見的誤診問題,像是分辨雙相症、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的差異,揭示誤診帶來的長期難以彌補的影響。第五部分作者分享一些常見的精神疾病問題,像是包括自殺預防、藥物副作用、遲發性異動症等。第六部分則是討論環境適應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專門討論拒學症,梳理其表現、成因與家庭角色,為受困於教育體制與家庭照顧不當的讀者提供理解與協助的方向。第七部分討論創傷後壓力障礙(PTSD),帶領讀者認識創傷反應背後的心理機制以及如何治療。最後則是作者的研究成果認證以及病患家屬的分享,收錄數篇家屬的來信與感謝。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可應用於神經與身體疾病的「疾病修復療法」 洪昭雄
推薦序 陸汝斌教授為精神疾病治療的楷模 陸林
推薦序 盼望每位讀過此書的人都能從中受益 徐理強
自序 探索情緒疾病與疾病修復療法的半世紀旅程
Part1我為什麼會來到北京
我為什麼會來到北京
路是人走出來的(一)
路是人走出來的(二)
Part2雙相症新的診斷模式
嬰幼兒的雙相症診斷:嬰幼兒時就有腦結構的異常
Part3奇妙的氯氮平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一)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二)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三)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四)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五)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六)
疾病修復療法
Part4遠離誤診之痛
你確定你得的是憂鬱症嗎
認識精神分裂,就認識精神醫學
雙相症與精神分裂症之間的迷惑
哪種體型比較容易得雙相症
雙相症的合併症狀
雙相症的合併症狀──後記
雙相症合併強迫症狀
雙相症合併強迫或妄想症狀
被誤診的強迫症
Part5一些常見的精神疾病問題
自殺防衛手冊
約束性保護治療
遲發性異動症
藥物的負/副作用
腦部手術後還有一線希望嗎
藥不迷人人自迷
少年十五,二十時
外遇、離婚與婚姻輔導
標準的問題
Part6環境適應障礙
拒學症面面觀
天啊!我的孩子上學了
拒學症有三種
Part7明天會更好:走過死蔭的幽谷
認識PTSD創傷後壓力障礙
Part8祝福
遲來的祝福
附錄 家屬的分享
冬霜何曾懼,春風吹又生
您是我們世界裡的光
浴火重生
白晝總會到來
希望之光,期待所在
推薦序 可應用於神經與身體疾病的「疾病修復療法」 洪昭雄
推薦序 陸汝斌教授為精神疾病治療的楷模 陸林
推薦序 盼望每位讀過此書的人都能從中受益 徐理強
自序 探索情緒疾病與疾病修復療法的半世紀旅程
Part1我為什麼會來到北京
我為什麼會來到北京
路是人走出來的(一)
路是人走出來的(二)
Part2雙相症新的診斷模式
嬰幼兒的雙相症診斷:嬰幼兒時就有腦結構的異常
Part3奇妙的氯氮平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一)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二)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三)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四)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五)
奇妙的氯氮平(Clozapine)(六)
疾病修復療法
Part4遠離誤診之痛
你確定你得的是憂鬱症嗎
認識精神分裂,就認識精神醫學
雙相症與精神分裂症之間的迷惑
哪種體型比較容易得雙相症
雙相症的合併症狀
雙相症的合併症狀──後記
雙相症合併強迫症狀
雙相症合併強迫或妄想症狀
被誤診的強迫症
Part5一些常見的精神疾病問題
自殺防衛手冊
約束性保護治療
遲發性異動症
藥物的負/副作用
腦部手術後還有一線希望嗎
藥不迷人人自迷
少年十五,二十時
外遇、離婚與婚姻輔導
標準的問題
Part6環境適應障礙
拒學症面面觀
天啊!我的孩子上學了
拒學症有三種
Part7明天會更好:走過死蔭的幽谷
認識PTSD創傷後壓力障礙
Part8祝福
遲來的祝福
附錄 家屬的分享
冬霜何曾懼,春風吹又生
您是我們世界裡的光
浴火重生
白晝總會到來
希望之光,期待所在
試閱
Part1我為什麼會來到北京
我為什麼會來到北京
2018 年 3 月(當年 68 歲)放下一切手頭上自己認為重要的工作,到大陸北京來。依依不捨地丟下了自己所帶領的、心愛的醫療研究團隊,放棄未來可期的成就與虛名(完整的實驗室每年還有不錯的研究成果與醫療業績,可以在世界學術、教學與醫療服務上繼續力爭上游而出名),重新擔任三十五年到四十年前住院醫師及年輕主治醫師時代的工作,赤手空拳在北京以每月三萬元人民幣的薪資(這是我近三十年來的最低薪資,約是以往的三分之一)高就於北京怡寧醫院。在沒有太多的協助下,由每天早上七點多到晚上十二點鐘以後,同時擔任門診、急診、病房的醫療服務工作。也飽受醫院住院醫師、護士的「特殊」的眼光與「關愛」,包括對我開的每一個處方都表示了質疑的眼神,要先請示資深的醫師是否要執行,甚至有醫師公開質問我是否有開處方的能力,及是否有處方權?我只能微笑地應對。的確,近三十五年以上我都沒有再開過處方,所有病人的處理只要口頭吩咐就有人幫我寫好了。有時病人家屬偷偷地告訴我,醫院各級同仁對你好像不太友善,尤其對病人的診斷及治療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我總會開玩笑地回答,往後彼此相處久了就會有更多地了解,那時候情況就會好多了。
回想以往由 1970 年踏入臨床行醫,一切都出奇的順利。30歲升任講師。1981年至 1982 年赴美國德州貝勒醫學院及德州醫學研究中心擔任精神藥物學研究員,並取得美國認證的臨床精神藥理學者證書。34歲升任副教授,同時兼任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院精神醫學部主任。39歲升任教授,當時有接近一百篇國際 SCI 論文發表。大家所熟知的歷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或他們的家人,我都曾經為他們診治過相關的疾病,至今依然如此。因以往的學術成就,1992 年至美國耶魯大學遺傳所擔任客座研究員(客座教授),1995 年世界衛生組織安排至北大精神醫學研究中心作精神醫學講學十天。2002 年離開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應聘至台灣知名的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擔任所長,同時兼任精神醫學部主任。在這段歷程中擔任過台灣精神學會理事長,獲得學會最高的終身成就獎及各種國內外獎項數十件,國際專利
六項,擔任國內外各學術學會理事,召開過世界性的國際大會並擔任主席或主持人。至今發表國際 SCI 論文約四百篇,受邀擔任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系列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影響因數 IF 約 5)編輯之一至今。這一路看起來似乎上帝格外恩待我,讓我一帆風順。在台灣醫學界40歲以前要升任教授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因為在台灣即便取得博士學位,也僅能獲得助理教授資格,其他的就要靠你的真本事。一篇篇學術文章及教學、
服務的成就獲得學界的肯定,再經過一定的等待期(停年),一階階往上爬,一級級的送審,需獲得學術界及教學、服務的肯定,才能逐步升等。至於行政職務,如主任、部主任、所長等,倒是倒楣的被票選出來服務的,不幸的是,我由 33 歲開始擔任部主任一直到 62 歲才卸下這一職務。仰天長笑(嘯),終於可以不需要去參加院務會議,當然更可以堂而皇之的愛參加就參加、不想參加就不參加部務會議。終於可以卸下科部裡面所有大小事情包括行政管理、績效分配等。以前停水停電、抽水馬桶不通、天花板漏水等繁雜的行政工作,自己都要動用關係,找各級醫生及工人儘快來修好。
另外一方面,在這一段時間也是自己屬靈生命最差的時候。每天的晨更(早上讀經禱告)改為晚更,理由是早上沒有時間,最糟的時候,每天只讀一節聖經,代表向上帝打卡了。每周日去教會總遲到;主日崇拜,詩歌還沒有唱完就睡著了,一直睡到最後的祝禱(聚會結束時的祝福禱告),前胸流滿了口水。神啊!我太累了,你沒有看到嗎,我每天要照顧多少病人?每年發表了多少文章?偷了你多少榮耀,為了榮耀自己的名。由 30 歲到 42 歲,我由一個無名小卒,衝到教授並且被美國耶魯大學聘請做客座教授。我曾經幻想過我的發明及發現,能不能得到醫學諾貝爾獎?我也在安靜的晚上問過上帝,你為什麼給我那麼豐富的祝福,而沒有給我懲罰?
其實我付出的代價並不少。27 歲被診斷得了小細胞肺癌,切掉一根肋骨,拿掉了兩個肺小葉及瘤子,結果居然是良性的,我又恢復了每天只睡三、五小時的工作與研究。50 多歲,被診斷得了肝癌並轉移到後腹腔,切掉了兩個肝小葉及神經節,結果依然是良性的。開刀前,台灣群名醫會診,鐵口直斷,認為最少 30% 為惡性的。上帝多麼恩待我,結果還是良性的,並且肝腫瘤與神經節腫瘤,距離雖近,但彼此間沒有關係。拔掉引流管,我又像以往一樣,繼續我的工作。不久以後,右臉腮腺長了一個腫瘤,瘤還很小時我就能摸到,根本不理它,一直讓它長到外表都快要看得到的時候,才開刀切除。雖然找了名醫,但瘤子太大,由第七對面神經中間穿過,必須要先把上半部的瘤子切掉,把第七對面神經分離出來,再把下面的瘤子挖掉,到十幾年後的現在還有不少合併症。原本要長到唾液腺的神經,長到了汗腺,所以一看到好吃的東西,右邊臉就會流汗,反倒是右邊口腔內,永遠是乾的。過了大半輩子,原本一顆蛀牙都沒有,結果右半邊的牙齒因為沒有口水洗刷,得了八顆蛀牙。右眼上眼瞼下垂,嘴角慢慢開始閉不攏,不知道還有多久,右眼就可能再也睜不開了,到時候可能老頭子還需要做一個右眼雙眼皮的整形手術。也因著面神經麻痺造成右嘴角閉不緊,不知不覺右邊口角常常流口水,不知道的人以為老頭子看到什麼美女起心動念。2021 年因為近十年來,帕金森氏病比較嚴重,常常便秘,造成腹股溝疝氣越來越嚴重,不得不在7月回台探望我太太病情的時候,順便開刀修復,全身加起來大小刀疤總共170 餘公分,和我身高差不多。再加上 26 歲胸部開刀,發現我的右邊腎上腺,因為出血完全鈣化,已經失去了功能;肋骨有十幾處不規則的線狀中斷點,可能是上初中時與人鬥毆,或高中以後練習機械操,由雙槓上摔下來所造成的。如果是雙槓上摔下來,應該是片狀的受傷,不應該是整個肋骨多處不規則的中斷點。另外胸椎上有三個腫瘤,因為還沒有破裂,不礙事,也就不會想去處理。因工作忙碌歷經多次嚴重的胃出血,最瘦的時候,體重約 40公斤(175 公分),群醫認為我可能腸胃道,包括胰髒大小腸等,或淋巴得了奇怪的癌症。
我為什麼會來到北京
2018 年 3 月(當年 68 歲)放下一切手頭上自己認為重要的工作,到大陸北京來。依依不捨地丟下了自己所帶領的、心愛的醫療研究團隊,放棄未來可期的成就與虛名(完整的實驗室每年還有不錯的研究成果與醫療業績,可以在世界學術、教學與醫療服務上繼續力爭上游而出名),重新擔任三十五年到四十年前住院醫師及年輕主治醫師時代的工作,赤手空拳在北京以每月三萬元人民幣的薪資(這是我近三十年來的最低薪資,約是以往的三分之一)高就於北京怡寧醫院。在沒有太多的協助下,由每天早上七點多到晚上十二點鐘以後,同時擔任門診、急診、病房的醫療服務工作。也飽受醫院住院醫師、護士的「特殊」的眼光與「關愛」,包括對我開的每一個處方都表示了質疑的眼神,要先請示資深的醫師是否要執行,甚至有醫師公開質問我是否有開處方的能力,及是否有處方權?我只能微笑地應對。的確,近三十五年以上我都沒有再開過處方,所有病人的處理只要口頭吩咐就有人幫我寫好了。有時病人家屬偷偷地告訴我,醫院各級同仁對你好像不太友善,尤其對病人的診斷及治療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我總會開玩笑地回答,往後彼此相處久了就會有更多地了解,那時候情況就會好多了。
回想以往由 1970 年踏入臨床行醫,一切都出奇的順利。30歲升任講師。1981年至 1982 年赴美國德州貝勒醫學院及德州醫學研究中心擔任精神藥物學研究員,並取得美國認證的臨床精神藥理學者證書。34歲升任副教授,同時兼任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院精神醫學部主任。39歲升任教授,當時有接近一百篇國際 SCI 論文發表。大家所熟知的歷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或他們的家人,我都曾經為他們診治過相關的疾病,至今依然如此。因以往的學術成就,1992 年至美國耶魯大學遺傳所擔任客座研究員(客座教授),1995 年世界衛生組織安排至北大精神醫學研究中心作精神醫學講學十天。2002 年離開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應聘至台灣知名的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擔任所長,同時兼任精神醫學部主任。在這段歷程中擔任過台灣精神學會理事長,獲得學會最高的終身成就獎及各種國內外獎項數十件,國際專利
六項,擔任國內外各學術學會理事,召開過世界性的國際大會並擔任主席或主持人。至今發表國際 SCI 論文約四百篇,受邀擔任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系列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影響因數 IF 約 5)編輯之一至今。這一路看起來似乎上帝格外恩待我,讓我一帆風順。在台灣醫學界40歲以前要升任教授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因為在台灣即便取得博士學位,也僅能獲得助理教授資格,其他的就要靠你的真本事。一篇篇學術文章及教學、
服務的成就獲得學界的肯定,再經過一定的等待期(停年),一階階往上爬,一級級的送審,需獲得學術界及教學、服務的肯定,才能逐步升等。至於行政職務,如主任、部主任、所長等,倒是倒楣的被票選出來服務的,不幸的是,我由 33 歲開始擔任部主任一直到 62 歲才卸下這一職務。仰天長笑(嘯),終於可以不需要去參加院務會議,當然更可以堂而皇之的愛參加就參加、不想參加就不參加部務會議。終於可以卸下科部裡面所有大小事情包括行政管理、績效分配等。以前停水停電、抽水馬桶不通、天花板漏水等繁雜的行政工作,自己都要動用關係,找各級醫生及工人儘快來修好。
另外一方面,在這一段時間也是自己屬靈生命最差的時候。每天的晨更(早上讀經禱告)改為晚更,理由是早上沒有時間,最糟的時候,每天只讀一節聖經,代表向上帝打卡了。每周日去教會總遲到;主日崇拜,詩歌還沒有唱完就睡著了,一直睡到最後的祝禱(聚會結束時的祝福禱告),前胸流滿了口水。神啊!我太累了,你沒有看到嗎,我每天要照顧多少病人?每年發表了多少文章?偷了你多少榮耀,為了榮耀自己的名。由 30 歲到 42 歲,我由一個無名小卒,衝到教授並且被美國耶魯大學聘請做客座教授。我曾經幻想過我的發明及發現,能不能得到醫學諾貝爾獎?我也在安靜的晚上問過上帝,你為什麼給我那麼豐富的祝福,而沒有給我懲罰?
其實我付出的代價並不少。27 歲被診斷得了小細胞肺癌,切掉一根肋骨,拿掉了兩個肺小葉及瘤子,結果居然是良性的,我又恢復了每天只睡三、五小時的工作與研究。50 多歲,被診斷得了肝癌並轉移到後腹腔,切掉了兩個肝小葉及神經節,結果依然是良性的。開刀前,台灣群名醫會診,鐵口直斷,認為最少 30% 為惡性的。上帝多麼恩待我,結果還是良性的,並且肝腫瘤與神經節腫瘤,距離雖近,但彼此間沒有關係。拔掉引流管,我又像以往一樣,繼續我的工作。不久以後,右臉腮腺長了一個腫瘤,瘤還很小時我就能摸到,根本不理它,一直讓它長到外表都快要看得到的時候,才開刀切除。雖然找了名醫,但瘤子太大,由第七對面神經中間穿過,必須要先把上半部的瘤子切掉,把第七對面神經分離出來,再把下面的瘤子挖掉,到十幾年後的現在還有不少合併症。原本要長到唾液腺的神經,長到了汗腺,所以一看到好吃的東西,右邊臉就會流汗,反倒是右邊口腔內,永遠是乾的。過了大半輩子,原本一顆蛀牙都沒有,結果右半邊的牙齒因為沒有口水洗刷,得了八顆蛀牙。右眼上眼瞼下垂,嘴角慢慢開始閉不攏,不知道還有多久,右眼就可能再也睜不開了,到時候可能老頭子還需要做一個右眼雙眼皮的整形手術。也因著面神經麻痺造成右嘴角閉不緊,不知不覺右邊口角常常流口水,不知道的人以為老頭子看到什麼美女起心動念。2021 年因為近十年來,帕金森氏病比較嚴重,常常便秘,造成腹股溝疝氣越來越嚴重,不得不在7月回台探望我太太病情的時候,順便開刀修復,全身加起來大小刀疤總共170 餘公分,和我身高差不多。再加上 26 歲胸部開刀,發現我的右邊腎上腺,因為出血完全鈣化,已經失去了功能;肋骨有十幾處不規則的線狀中斷點,可能是上初中時與人鬥毆,或高中以後練習機械操,由雙槓上摔下來所造成的。如果是雙槓上摔下來,應該是片狀的受傷,不應該是整個肋骨多處不規則的中斷點。另外胸椎上有三個腫瘤,因為還沒有破裂,不礙事,也就不會想去處理。因工作忙碌歷經多次嚴重的胃出血,最瘦的時候,體重約 40公斤(175 公分),群醫認為我可能腸胃道,包括胰髒大小腸等,或淋巴得了奇怪的癌症。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