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症下飯!癌症治療飲食攻略:130道快速料理提案,用營養打氣,讓治療更有力!

營養,是治療的一部分。食材四道變化,一碗滿足所需營養,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 79 379
    4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改善7大副作用98道料理+24道快速上菜蓋飯+8種飲食質地分級食譜,
用營養打氣、補充滿滿抗癌能量!


治療期間,癌友時常為了達到營養目標而苦惱,尤其副作用不僅影響進食狀態及營養需求,也可能導致味覺嗅覺變化、食慾變差等症狀,使癌友更容易面臨營養不良的問題,甚至影響治療。

為了讓癌友吃進該有的營養,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深耕癌症飲食領域的權威營養師黃孟娟、朱昱、料理達人張鳳書,共同撰寫這本治療期的飲食工具書,設計適合不同副作用的一日六餐,以及可以迅速上菜的高效率蓋飯食譜,為癌友與照顧者提供示範。

書中也破解謠言迷思、說明正確營養觀念,並針對特殊癌別提供不同階段的飲食建議。依照本書示範,能夠精準補足癌友所需營養、幫助緩解副作用,讓癌友對症下飯,抗癌更有力!

【本書特色】
★破解常見飲食迷思┃由兩位專家帶領癌友直面謠言與迷思,建立正確營養觀念。
★治療週期每日菜單 ┃根據副作用設計一日三餐+三份飯後點心,幫助癌友度過治療週期。
★特殊癌別或術後的飲食照護┃包括各種濃稠度的流質、半流質、全流質飲食,以及低渣飲食原則。
★24道高效蓋飯食譜 ┃一種食材四道變化,一碗滿足所需營養,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專文推薦
羅盛典/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事長
陳芳銘/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
鄒瑋倫/京華中醫診所院長

溫暖推薦
從事癌症診療工作近40年經驗中發現,營養常是癌友和家人最擔心卻非常困難處理的問題。
這本書提供實用又可靠的飲食指引,是病人與家屬的重要幫手。──王正旭/立法委員

吃得下,是面對病痛的勇氣;吃得對,是撐過療程的力量;吃得好,是身心安頓的起點。
此書從臨床專業出發,也走進日常,將營養知識化為一道道真實可行的陪伴,讓每一餐都成為病友與照護者的希望與依靠。──余明隆/高雄醫學大學校長

走過手術與治療的艱辛,病人最需要的是重拾「能吃、敢吃、吃得下」的信心與方法。本書從專業出發,貼近病人真實需求,是照護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實用夥伴。──吳俊德/基隆長庚醫院院長

對抗病魔,需要親友的支持、堅定的意志,更需要能量飽滿的飲食;感謝三位專家用簡單易懂的文字,提供清楚明瞭的餐飲與照顧建議,造福癌友與家屬。──邱議瑩/立法委員

營養,是治療的一部分。
這本書結合專業與實用,為病人與家屬提供安心的飲食依據,是療程中值得信賴的陪伴。──陳威明/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癌症治療不只靠藥物,更需營養支持。本書以實證為基礎,提供可落實於臨床與家庭照護的飲食策略,是醫病共享的實用指南。──楊志新/臺大醫院癌醫分院院長

食物需要您的正念灌注!
有這麼棒的照顧食譜,第一個就是得到了安心與放心。接下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加上自己的創意,做一點微調增添味道,讓自己成為食物力量來源的創造與加分者。──韓柏檉/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作者

作者/黃孟娟
資深營養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高雄醫學大學教授,擔任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逾十五年,也為現任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長年深耕癌症營養照護,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答癌友與家屬疑問,將專業轉化為溫暖支持,陪伴無數家庭走過療程,帶來理解與安心。

作者/朱昱
癌症希望基金會營養師,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業,具中華民國專技高考營養師資格。曾任職於臺中榮民總醫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擁有十年以上癌症與疾病營養照護經驗,長期參與病友營養衛教與課程講座,致力將營養專業轉化為實用、易懂的飲食建議,陪伴病友走過治療歷程。

作者/張鳳書
料理節目主持人、演員、癌症希望基金會宣導志工大使,亦是癌友家屬與照顧者。多年投入癌症飲食推廣與病友陪伴,擅長將營養師提供的原則化為兼具美味與實用的家常料理,讓癌友與家屬在不安中,也能用一餐溫熱的飯菜感受到希望與力量。

總企劃/癌症希望基金會
面對癌症,不只是病人需要勇氣,照顧者也同樣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癌症希望基金會深知每一個癌友家庭的辛苦,串連社會各界資源,打造安心、無礙且充滿溫度的照護支持,陪伴病人與家屬走過治療的不安與挑戰,找回生活的希望與力量。
基金會於台北、台中、高雄設立「希望小站」,提供癌症治療衛教說明、營養與運動指導、心理與保險諮詢等服務,並備有康復用品(如假髮、頭巾)借用及急難補助,協助家庭減輕照護與經濟負擔。
我們相信,不論在哪一段治療路上,你都值得被理解與陪伴。
癌症希望基金會,是癌友與照顧者最堅實的力量來源。

目錄

推薦序
推薦小語

前言

第一篇 癌症治療期間的營養原則
足夠熱量怎麼計算?
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水分攝取
避免生食
定期監測體重,預防癌症惡病質
吃得下才是王道

第二篇 七大副作用一日食譜
噁心嘔吐時的一日食譜
食慾不振時的一日食譜
白血球與抵抗力低時的一日食譜
口乾嘴破時的一日食譜
腹瀉時的一日食譜
便祕脹氣時的一日食譜
貧血時的一日食譜

第三篇 特殊癌別飲食指南
頭頸癌的營養照護
食道癌的營養照護
胃癌(胃切除後)的營養照護
大腸癌手術後飲食與營養照護
甲狀腺癌的營養照護

第四篇 癌友飲食常見迷思Q&A
Q1:吃太多、太營養會養大癌細胞是真的嗎?
Q2:「癌細胞喜歡吃糖」,所以所有糖都不能吃嗎?
Q3:聽說和雌激素相關的癌症,包含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癌,以及男性的攝護腺癌,都不能吃豆類、山藥,是真的嗎?
Q4:罹癌後可以喝酒嗎?麻油雞或燒酒雞可以吃嗎?
Q5:癌友可以飲用咖啡或茶嗎?
Q6:隔夜菜有致癌風險嗎?
Q7:罹癌後就不要再吃肉了,應該改吃素食嗎?
Q8:有人說罹癌後不可以吃紅肉,是真的嗎?
Q9:有所謂的「酸性體質」嗎?酸性食物會刺激癌細胞生長嗎?能靠飲食讓身體變鹼?
Q10:能不能喝雞精?滴雞精、雞精、雞湯怎麼選擇?
Q11:癌友能進補嗎?可不可以吃中藥如當歸、人參等藥膳來補身?
Q12:治療期間可以食用奶製品,如優格、牛奶或起司嗎?
Q13:癌友能不能吃保健食品與營養品?
Q14:益生菌能抗癌嗎?
Q15:治療期間能不能進行168斷食、生機飲食、生酮飲食?
Q16:蔥、薑、蒜怎麼入菜?
Q17:治療期間可以吃葡萄柚嗎?
Q18:聽說「發物」有毒,癌症病人最好別吃?

第五篇 高效率輕鬆煮
當「吃飯」變成一件困難的事
高效率備餐心法

◆「牛肉片」變化4道
牛肉胡蘿蔔蓋飯/和風牛丼蓋飯/金針菇牛肉捲蓋飯/牛肉炒皎白筍蓋飯

◆「豬肉片」變化4道
豆瓣豬炒高麗菜蓋飯/豬肉彩椒蓋飯/黑胡椒洋蔥豬柳蓋飯/甜麵醬燒豬蓋飯

◆「雞腿肉」變化4道
照燒雞腿蓋飯/雞腿咖喱櫛瓜蓋飯/雞腿蠔油雙菇蓋飯/左宗棠雞腿蓋飯

◆「魚類」蓋飯4道
三杯虱目魚柳蓋飯/味噌鱈魚蓋飯/番茄鯖魚蓋飯/孜然烤鯛魚蓋飯

◆「海鮮類」蓋飯4道
番茄蝦仁蛋蓋飯/薑絲小卷蓋飯/大阪燒風透抽蓋飯/牡蠣豆腐蓋飯

◆「素食」蓋飯4道
醬燒豆包蓋飯/奶油醬燒山藥毛豆蓋飯/台味素蒼蠅頭蓋飯/金沙豆腐蓋飯

結語:治療結束後的提醒

序/導讀

推薦序
用營養為你打氣,找回希望和力量/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事長 羅盛典
全台有數十萬家庭,正默默承受癌症帶來的挑戰—病痛的煎熬、情緒的壓力、經濟的衝擊,還有生活步調被徹底打亂後所面對的種種未知。面對密密麻麻的醫療資訊、一次次的就醫與療程決策,對許多病友與家屬而言,光是理解與應對醫囑就已耗盡力氣,更遑論照顧日常生活中最基本,卻也最讓人手足無措的「吃」這件事。
確診之後,許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我到底該怎麼吃才對?」副作用讓人吃不下令人感到挫折;有些病友還得兼顧工作,自理三餐更是困難。食材怎麼選?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網路上流傳的資訊又多又雜,一不小心就誤信偏方,反而對健康造成傷害。這些真實的困擾,正是癌症希望基金會在陪伴癌友的過程中,最常聽見的聲音。
癌症希望基金會長年以來秉持專業與同理陪伴癌友家庭,提供諮詢服務、教育課程、康復用品服務等等,從衛教資訊與心理關懷等多重面向著手,協助癌友家庭了解疾病與照護的種種知識,並為他們牽起希望的力量。
這一群護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心理師與志工,總是在第一線聆聽癌友家庭的疑問與苦惱,也因此起心動念,希望能夠撰寫一本簡單易懂的治療期飲食攻略,讓癌友家庭有所依循。
「營養」不該只是醫療附屬品,而是支撐治療效果、提升體力、減少副作用風險的重要關鍵。癌症希望基金會策劃這本書的初衷,就是希望為病友與照顧者,提供一份既科學、又實用的營養地圖,幫助大家在治療過程中,有清楚可行的飲食方向。
非常感謝三位作者耗費了將近十個月攜手完成這本書。黃孟娟教授與朱昱營養師,將長年臨床經驗濃縮為清楚的飲食原則與實際對策,針對化療、放療、術後各種副作用狀況,提出一日營養所需與症狀應對的完整示範。而料理達人「希望廚房」節目主持人張鳳書,也是一位深具同理心的癌友家屬。她融合營養師的病友飲食原則化為一道道簡單、家常又充滿溫度的料理。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實用,讓癌友與照顧者不再感到手忙腳亂或孤單無助,而是能在廚房裡與餐桌上找到一種陪伴的節奏,一種「我做得到」的力量。
我經常會對病友在治療追蹤結束後恭喜他們「畢業了」。那一刻,他們放下心中那塊長久壓著的石頭,笑容裡是釋然、是成就、也是一種終於可以安心生活的踏實。我心中一直相信,醫療之外的支持,是幫助他們走到這一步的重要力量,而這本書,就是這樣的支持之一。
願這本《對症下飯!癌症治療飲食攻略》,能為正走在治療路上的你或照顧者,提供一份溫柔而堅定的指引。讓每天打點三餐不再是難題,而是一份重新掌握生活的力量。用營養裝滿你的每一餐,因為相信,就會看見希望!

試閱

前言:「對症下飯」——吃對營養,讓治療更有力
癌症治療期間,吃什麼、怎麼吃,常常成為讓癌友和家人最煩惱的問題。確診癌症之前,或許飲食就是吃飽或是一種享受,不見得會特別在意營養是否均衡。然而,一旦進入治療階段,飲食的角色也跟著改變—它不再只是填飽肚子的工具,而是支撐體力、穩定免疫力、幫助身體修復與康復的關鍵力量。這本書希望陪你走過這段艱難的旅程,從了解飲食對治療的影響開始,幫助你「吃得下、吃得對、吃得好」,讓每一餐都為你的身體注入抗癌的能量。
面對鋪天蓋地的營養資訊,加上焦慮和不安,讓許多癌友感到無所適從。治療過程中,手術、化療、放療可能常常會引起食慾下降、味覺改變、噁心反胃等副作用,讓進食變得困難。有些癌友擔心「吃太營養會養大癌細胞」,因而過度忌口,導致營養失衡;有些人則聽信偏方,花費高額購買營養補充品,卻可能無效,甚至干擾治療。事實上,身體所需的大部分營養,都可以透過日常飲食獲得。
研究顯示,40%的癌友在確診初期就出現體重減輕,治療期間更有50~80%面臨體重下降,約70%有營養不良的問題。一旦營養攝取不足,不僅影響體力,也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增加併發症和感染風險。因此,如何吃得營養、補足身體真正需要的能量與蛋白質量,是支撐癌友走過療程的重要關鍵。
這本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完全攻略,是由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專業營養師黃孟娟、朱昱共同撰寫,提供正確的營養觀念,針對治療期間最常見的七大副作用,給出對應的飲食建議,並整理不同癌別、不同治療階段的飲食法則,也帶你破解癌症治療中的各種飲食迷思;此外,料理達人張鳳書則以曾是主要照顧者的經驗,分享如何在忙碌生活中用高效率方式簡單、快速地準備營養餐點。本書收錄超過130道實用食譜,讓癌友在治療期間不再為「吃」感到迷茫。
癌症治療雖然不容易,但如果能夠「對症下飯」,吃得營養、吃得下,不只提升體力,也能讓抗癌治療之路走得更順利。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在治療期間的營養工具書,陪伴你走過這段不容易的日子,我們用營養為你打氣,讓治療更有力量!
癌症治療期間的營養原則
為了有效補充營養,癌友或照顧者必須掌握治療期間的營養需求原則,也就是:攝取足夠的熱量、提高蛋白質攝取量,以及兼顧均衡營養(適量攝取全穀根莖類、豆魚蛋肉類、乳製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類)。治療期間採用高熱量、高蛋白、均衡營養的三大原則,才有體力面對抗癌的治療過程,減少併發症和感染率,確保治療不中斷進而提升治療效果。
<足夠熱量怎麼計算?>
每個人身高體重不同,熱量需求也會有所差異。根據歐洲臨床營養學會(ESPEN 2021)建議,癌症病人每日所需熱量約為每公斤體重25∼30 大卡,例如:一位60公斤體重的人,每日應攝取約1500∼ 1800大卡的熱量(60公斤×25∼30大卡/ 公斤)。但若病人有體重持續流失、營養不良或惡病質的情況,可提高到每公斤體重30 ∼ 35 大卡/ 公斤。體重過輕(BMI<18.5)或過重(BMI>24),或是肝腎功能不佳等,則需經由醫療團隊評估後,根據不同臨床狀況調整熱量需求及飲食計畫。
<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根據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ESPEN 於2021 年發布的癌症照護指南,在癌症治療期間,蛋白質的攝取至少要達到體重×1.0 ~ 1.5 克。舉例來說,60 公斤的人每天需要約60 ∼ 90 克蛋白質(60 公斤×1.0 ∼ 1.5 克/ 公斤= 60 ∼ 90 克/ 天)。蛋白質對於修復組織、提升白血球數量、增強免疫力及維持肌肉量都很重要,因此治療期間一定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如何補充蛋白質?>
.每日蛋白質攝取中,建議至少一半來自高生理價值的動物性蛋白質,例如:魚、蛋、瘦肉、奶類。同時可
搭配植物性優質蛋白,如黃豆製品(豆漿、豆腐),提升營養均衡。
.全穀根莖類食物也含有少量蛋白質。
.蛋白質的攝取可分配到每餐,或餐與餐之間補充。
蛋白質一份的計算方式:
一份蛋白質大約7克,可用手掌掌心大小來目測份數,女性掌心較小,約有兩份蛋白質,男性掌心較大,約有三份蛋白質。

噁心嘔吐時的一日食譜
<案例>
43 歲的李小姐罹患乳癌第二期,因此接受化療。化療後的前兩天,經常有強烈的噁心和嘔吐感,尤其是在早晨,幾乎無法進食。化療後兩週,體重就下降了快2 公斤,來做營養諮詢時,營養師評估她一天攝取的熱量不到500 大卡。
<營養建議>
1執行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將一天所需熱量分至六∼八餐攝取,避免一次吃進大量食物。
2選擇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太甜、油膩和辛辣食物。
3在料理中添加天然食材,像是薑、檸檬、薄荷、番茄、醋等,可緩解些許不適症狀。
4食物溫度應冷熱適中,過熱的溫度會增加食物氣味,使噁心感加重,不妨稍微放涼再食用。
5噁心嘔吐症狀若是嚴重,可以補充一些運動飲一日餐盤示範 料,避免電解質失衡或是脫水。
【一日餐盤示範:總熱量1980 大卡,總蛋白質量88 克】
<早餐|熱量542 大卡>
<薑汁燒肉蛋吐司>
食材及調味料
豬肉片:35 克﹝醃料﹞
洋蔥:20 克薑泥:10 克
蛋:1 顆醬油:1 小匙
全麥吐司:1 片對切糖:1/2 小匙
橄欖油:1 小匙
作法
1 豬肉片用醃料醃製;洋蔥切絲備用。
2 平底鍋倒入1 小匙橄欖油熱鍋,加入洋蔥炒至熟軟。
3 倒入醃好的肉片翻炒,肉片炒熟後起鍋。
4 另煎一顆荷包蛋。
5 將炒好的洋蔥肉片和荷包蛋夾進吐司即可。
營養小提醒:薑所含的薑醇和薑烯酚對噁心嘔吐很有效,而薑辣素能調節腸胃蠕動,減少胃部收縮,減緩噁心嘔吐的發生,可以說是天然的止吐藥。另外,想吐的時候吃點乾的白吐司或者白饅頭,提供熱量的同時也可以緩解噁心感。
<綜合蔬果汁>
食材
小松菜:50 克
青江菜:50 克
蘋果:25 克
鳳梨:25 克
堅果:5 克
飲用水:200cc
作法
1 青菜放入滾水中燙熟。
2 將燙熟的青菜、水果、堅果和水,用果汁機攪打後即可飲用。
營養小提醒:蘋果富含果膠,能幫助吸附胃酸、穩定腸胃,其水溶性纖維則有助消化。而香蕉富含鉀離子,可減輕脫水症狀,緩解不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29993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2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