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03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月經,不只是那幾天:順應荷爾蒙變化,八面向解決女性 99% 健康問題

  • 79 356
    450
  • 分類:
    中文書醫療保健健康觀念女性健康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海柔‧華勒斯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陳雅莉
  • 出版社: 啟示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0/09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 全解生理週期.必讀的月經寶典 ★
★《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榜作家,甫上市即熱銷 2 萬本 ★

來也煩,不來也煩?
每個月,都在擔心有意外?

 

──── 八 大 面 向 ────
營養、運動、睡眠、情緒、乳房健康、身體意象、性慾、肌膚與頭髮
全方位月經週期追蹤 ★ 順著你的週期走的美好生活指南

 

你是否被各種大大小小生理期症狀困擾?
□經痛難耐 □莫名煩躁 □螞蟻人上身 □……
☆ 所有生理期的疑難雜症有解了! ☆
一些習慣但麻煩、常見卻未必正常的現象,
其實是身體的求救訊號!



「這本書解答了關於月經的所有疑問……真是太棒了!」
──Dr Thivi Maruthappu(英國皮膚科顧問醫生、營養師)

一本改變遊戲規則的實用資源,
幫助你理解自己的週期和健康。

▋ 第一本以月經週期為核心
  一個以月經週期為視角,自我覺察身體狀況的窗口。深入探討女性整體健康。透過回應荷爾蒙週期節奏、調整生活方式,掌握你的生理變化,擁抱自主人生。
▋ 月經週期追蹤,辨識異常,找到問題根源
  暢銷書作家海柔‧華勒斯醫師帶你了解如何不僅擁有更舒適的經期,還能認識月經週期對整體健康的影響,從免疫系統到心血管健康、腸道功能,甚至新陳代謝。在這本開創性且極具實用性的書裡,透過對月經週期的追蹤,你將學到:

●    什麼是正常現象,什麼不是,讓你識別健康警訊,重新審視應該(或不應該)「忍受」的症狀(順便提醒,月經來潮不應該如此痛苦)。
●    如何透過調整營養、運動、睡眠,甚至是護膚,全面優化整個月經週期的健康與表現。
●    如何應對在整個月經週期中身體意象、性慾和情緒的變化與波動。
●    如何與伴侶、家人及醫療專業人員溝通,為你和自己的需求爭取最佳權益

▋ 獻給你自己(& 家有女孩或身邊有女性的你)
──試問「說到月經,你有什麼印象跟感覺?」
  是時候擺脫週期對你的束縛,感受身體的力量與獨特之處。在華勒斯醫師的指導下,你終於可以與你的生理週期和諧相處,打造無憂自在與健康活力的生活。

【熱血推薦】
史文妃 & 陳苑伊|谷慕慕創辦人
艾莉絲學姊|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
李旻珊|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沁容 Siuyong|經絡陰瑜伽導師
林念慈|棉樂悅事創辦人、《女,走往身體的朝聖》作者
林薇 Vivi|小紅帽、小紅厝月經博物館創辦人
烏恩慈(烏烏醫師)|婦產科醫師
張家銘|基因醫師、北榮遺傳優生科主任
張瑜芹|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黃韻如|臺大醫學系教授、亞洲第一堂月經通識課主授老師
趙函穎|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讀者好評】
  「我簡直愛不釋手!身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我從海柔‧華勒斯博士的書中受益匪淺。她非常擅長解釋女性荷爾蒙的運作方式,並提供了許多關於如何保養和改善身體的實用技巧。我根據她的建議做了一些調整,以緩解一些月經問題,現在感覺好多了。太棒了!」──Antonia(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讀者)

  「我覺得《月經,不只是那幾天》寫得非常好,而且很容易上手。它涵蓋了大量訊息,而且通俗易懂,我可以隨時翻閱,不用一口氣讀完。」──Katie Philcox(英國讀者)

  「很棒的書,資訊量很大。真希望我幾年前就讀過!」──Char(英國讀者)

作者

姓名:海柔‧華勒斯
海柔‧華勒斯是一位英國國民保健署(NHS)醫師、女性健康營養師、私人教練,並是Podcast《The Food Medic》的主持人。她是英國健康領域最受關注和互動最多的影響者之一。
海柔醫師是《The Food Medic》、《The Food Medic for Life》、《The Female Factor》和本書,均為《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的暢銷榜作品。她在愛爾蘭長大,目前居住在倫敦。

譯者

姓名:陳雅莉
現專事撰稿與翻譯。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多家媒體工作,翻譯作品有《AI商魂:掌握領導9大新法,讓AI為你所用》、《氣場:解密領導力風采,打造DEI新世代影響力》、《溝通升級a-z》、《顧客討厭什麼!?》、《CIA教你讓人說出真心話》、《像工程師一樣思考》、《意想不到的幸福家庭秘訣》(合譯)、《機率陷阱》(合譯)、《台灣部落深度旅遊︰中南部篇》。

目錄

推薦序 過著不勉強,順應月經週期的人生 林念慈

推薦序 荷爾蒙的旋律:在變化中尋找你的節奏 張家銘

推薦序 月經不只是例行公事 張瑜芹

推薦序 相見恨晚的月經參考書 黃韻如

佳評如潮

關於作者

前言 

 

第一部 了解你的月經週期

月經週期概述

追蹤你的月經週期

什麼是正常,什麼不是

月經週期:從初經到停經

生理用品

避孕措施

第二部 與月經週期和平共處

營養

運動

睡眠

情緒

乳房健康

身體意象

性與性慾

肌膚與頭髮

第三部 獲得支持的力量

與醫師討論你的月經週期

支持所愛的人度過月經週期

職場經期管理

 

附錄 導致經期問題的常見狀況

延伸閱讀和資源

名詞解釋

致謝

參考文獻

序/導讀

《月經,不只是那幾天》以科學視角,深入剖析月經週期對女性健康的全面影響,涵蓋營養、運動、情緒與睡眠,破除迷思,填補知識缺口。海柔醫師以實證研究,引導女性與週期和諧共存,擁抱身體自主。這本書不僅是健康指南,更是喚醒社會對月經議題重視的啟發之作,鼓勵女性肯定獨特、擁抱變化,透過分享實踐夢想,掌控生活與身體的節奏。
──谷慕慕創辦人史文妃 & 陳苑伊

妳是不是也只顧著每個月打醫美、做美甲美睫?這些都能隨時更換,但月經調不好,身體壞掉了,子宮和卵巢沒有第二個能替換!卻還跟著抖音、IG、小紅書上那些「沒有醫療背景的健康教練」亂試偏方,結果經血更多、經前症候群更嚴重。事實是:經血過多可能藏著子宮肌瘤、多囊卵巢、卵巢水瘤;暴飲暴食更是荷爾蒙問題,不是妳不夠自律。現在不重視,40歲後就可能斷崖式衰老、甚至提早更年期──精緻女孩真正的富養自己,應該從調好月經開始!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 艾莉絲學姊

這本書是專為女性打造的生理指南,教妳如何擺脫經期變化帶來的困擾,順應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從初期到停經後,在生活八大面向重新掌控健康。無論妳正處於哪個階段,都能學會與自己的身體和諧共處,讓經期成為妳的力量來源,而非束縛。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李旻珊

這不只是一本談月經的書,而是女性重新認識身體的指南。它幫助妳辨識不該被忍受的症狀,善用荷爾蒙節奏,調整生活與心情。讀完後,妳將更懂自己,與週期和諧共處,活出自在力量。
──經絡陰瑜伽導師 沁容 Siuyong

每個月的死亡與重生是月經帶給女人的禮物。我們以此練習,又更靠近真實的自己了。這本書邀請女人們一起去探索自己的 Cyclical living(週期式的生活),在每一天微妙的變化中,有意識的選擇自己的飲食與行動,做出最有益身心的安排。
──棉樂悅事創辦人、《女,走往身體的朝聖》作者 林念慈

這本書不只是健康指南,更像是一封邀請妳重新認識自己的信。因為懂自己的身體,妳就能掌握自己的健康,也能更自在、更優雅地過每一天。
──基因醫師、北榮遺傳優生科主任 張家銘

這不只是一本談月經的書,更是一本教會女性理解自己身體、情緒與選擇的書。讀完之後,妳會發現:原來照顧自己,不只是本能,而是一種智慧。
──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張瑜芹

當我讀到《月經,不只是那幾天》時,馬上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因為書中的內容,完全就是臺大火紅課程「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的課綱啊!無緣實際參與這堂課的你,這本書可以為你補償遺憾。
──臺大醫學系教授、亞洲第一堂月經通識課主授老師 黃韻如

月經週期不是負擔,而是我們女性獨特的神隊友。這本書會讓妳看見「週期的力量」,學會用週期好好愛自己,理解荷爾蒙帶來的訊息,調整飲食與運動,活出健康自信自在與美麗。
──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 趙函穎

一本改變遊戲規則的實用資源,幫助你理解自己的週期和健康。
─英國電視主持人、女性健康倡導者 謝里.希利(Cherry Healey)

沒有空洞的話語,只有事實。這本書是理解我們身體的必讀之作。
─英國網紅健身教練 切西.金(Chessie King)

這是你了解女性身體的速成課程,終結月經汙名必讀書!
─英國醫師、社群健康科普專家 卡蘭.拉詹(Dr. Karan Rajan)

這本書解答了關於月經的所有疑問,並以海柔典型的易讀風格,搭配無懈可擊的研究,進行詳盡闡述。真是太棒了!
─英國皮膚科顧問醫生、營養師 提維.馬魯塔普(Dr Thivi Maruthappu)

試閱

全球約有 19 億人會有月經來潮,平均而言,這些人從 13 歲到 51 歲左右,差不多每隔 28 天就會來一次月經,終其一生總共會有 456 次月經。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這個事實。
  我們所謂的「月經」只是經血排出的階段,但在月經週期其餘的 23 天左右,還會發生更多事情。
  儘管我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月經週期的各個階段度過,但英國「女性健康—讓我們來談談」(Women’s Health – Let’s talk about it)調查的結果發現,不到五分之一的女性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月經健康資訊。
  我(幾乎)確定你已經知道這些了,但還是以防萬一⋯⋯。如果你在經期時游泳,鯊魚不會攻擊你;吃檸檬,也不會讓你的月經晚到。是的,沒錯,如果你在月經期間發生性行為,你仍然可能懷孕。
  這些(真實存在的)迷思中,雖然有些看似有趣,卻助長了對月經的汙名化和羞恥感。對全球許多女孩、婦女和經期人士來說,這可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汙名化通常會強化文化信念,將月經描繪成可恥的事情,而非承認它是一種自然的身體機能。即使在現今的已開發國家中,月經也常被認為是不恰當或令人尷尬的話題,例如,英國的「鯊魚週」(Shark Week)、德國的「草莓週」(Erdbeerwoche 或 Strawberry Week)、法國的「番茄醬週」(La semaine Ketchup),以及美國的「大姨媽」(Aunt Flo)等委婉說法,都是用來淡化月經這個話題。而在其他群體中,這種汙名化可能變得更加嚴重,經期婦女被視為「不潔的」,禁止接觸食物或農作物,甚至受到社會排斥或被逐出家門。
  對於中低收入國家(LMICs)的許多女性而言,月經汙名化不僅僅是令人尷尬的問題,其真正的根源在於恐懼,這會導致嚴重的社會與生理後果。例如,在尼泊爾,婦女和女孩在月事期間被迫待在不安全的「月經隔離」(Chhaupadi)小屋中,面臨衛生環境惡劣、無法獲得乾淨水源、遭到性虐待,甚至是受到野生動物攻擊等問題。這不僅危害她們的人身安全,也影響她們的心理健康,導致焦慮、憂鬱、感染及失學的風險增加。 
  月經不只是個人問題,它是影響我們所有人健康和教育的重要議題。無論我們是否有月經來潮,我們都需要以同理心來處理這個議題。在家裡、學校、職場和其他地方,是時候打破沉默了。每個人都應該有權利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任何人都不應該為自己每個月的身體變化而感到羞愧或一無所知。
  回想一下你的初經來潮的時候,或許是在性教育課堂上。你可能已經聽說月經大概每個月都會來,也許有人告訴你如何使用衛生棉,或是不應該讓同一個衛生棉條留在體內太久。但是,是否有人告訴你,在整個生理週期中,身體將如何以及為何會發生變化?為何我們的渴望和飢餓會在經期前幾天變得難以滿足,
或是為何我們原本以為肌膚保養得當,卻突然開始冒出大量青春痘?沒有,從來沒有人告訴我。
  除了生殖功能之外,從來沒有人教導過我們,月經週期和控制經期的荷爾蒙,會影響我們健康的許多層面,包括:營養需求(和渴望!)、我們感覺自己有多強壯和精力充沛,以及我們的睡眠品質,甚至影響到我們的腸道如何運作!
  正因如此,月經週期不只是月經而已,還有更多意義。
  我們不僅讓女孩和婦女對自己的身體一無所知,而且還開始接受與月經相關的症狀,例如經痛、青春痘及胃脹氣,都是我們必須忍受的,因為這「只是月經而已」。
  這種將女性痛苦正常化,並合理化這些症狀的作法,正在阻礙我們生活的發展,也妨礙我們透過教育及職場取得進步的能力。我曾進行一項調查,作為本書研究的一部分,探討月經週期如何真正影響女性的日常生活,包括她們的工作和人際關係。在完成調查的 4,735 人中, 91% 的受訪者表示,她們的工作會受到經期干擾。而在上班或就讀大學的日子裡,出現月經症狀時,76% 的受訪者表示,她們的注意力會受到影響。研究顯示,這種勉強出勤(presenteeism),也就是在經痛或大量出血等與經期相關症狀的不適情況下工作,每年會導致女性喪失 9 天的生產力。即使女性確實因為經期症狀而請假(我們的報告發現,32% 的婦女在過去 12 個月內曾因此請假),往往也是犧牲自己的權益,因為不是用光了年假,就是得請無薪假。
  此時,你可能會想(在我看來,這個提問合情合理):「可是,現在已經是 21 世紀了,為什麼還會這樣?」
  我一直在思考同樣的問題,從多年來與女性談論這個問題的經驗來看,我堅信許多女性和女孩覺得,每月必須「忍受」這些讓人虛弱的症狀,因為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一直將經痛和不適視為正常現象。但問題是:常見的事情並不代表正常,也不代表我們不應該關心。我曾聽說一些女性儘管經痛到虛脫無力,卻還是等了八年或更久時間,才取得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證明。因為無論是學校老師、與她們交談的朋友,或是醫療專業人員,都有人引導她們相信自己的經痛是正常的。事實上,我們都被洗腦,以為經痛比其他疼痛更容易忍受和接受。
  遺憾的是,當女性向醫療專業人員求助時,她們往往會覺得自己遭到摒棄,而且得不到支持,許多人最後都會出現在我的 Instagram 私訊中。雖然我並未聲稱知道所有答案,但她們來找我的原因是因為,她們沒有其他人可以尋求幫助。事實上,在我們的研究調查中發現,38% 的受訪者會向網紅尋求有關經期的建議,但其中只有 13% 的人表示這是她們首選的支持來源。我這樣說,並非為了貶低我的同儕,而且我也不認為醫生會故意不理會或「情感操縱」(gaslighting)女性。但這些都反映出我們對月經和經痛的了解及看法有限。
  就我個人而言,我花了兩年時間,才拿到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診斷。因為醫師告訴我「不符合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特徵」,儘管我其實患有青春痘、臉部細毛過度生長,而且月經週期非常不規律。即使身為醫生,我也必須為自己捍衛權益,爭取血液檢驗和超音波檢查,最後才確診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雖然診斷結果令我非常難過,但在經過幾個月,當被告知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正常的」之後,部分的我卻又感到如釋重負,覺得自己的堅持終於獲得印證。
  不幸的是,醫療專業人員的這種回應,不僅會延誤女性進一步獲得醫療照護和治療的機會,也會導致她們懷疑自己的感受和對疼痛的認知。許多女性開始相信「這都是我的錯覺」,或是「我的耐痛力(pain threshold)一定很低」。這不僅適用於與月經相關的疼痛,況且一般而言,女性雖然更常向醫療專業人員表達身體疼痛,但與男性相比,她們的疼痛也較容易被視為「情緒性」或「心理性」(即「非真實性」)。女性的疼痛不只較少受到重視,也較少因疼痛而拿到止痛藥,即使想獲得止痛藥,也必須等待更久的時間。
  性別偏見是女性獲得適當照護的一大障礙,但缺乏對女性健康狀況的研究和教育則是另一個障礙。儘管三分之一的婦女,真的是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會遇到生殖或婦科健康問題,但僅有 2.5% 的公共資助研究專門用於女性生殖健康!勃起功能障礙會影響 19% 的男性,而經前症候群則影響高達 90%
的女性,相較之下,前者的研究量卻比後者多出 5 倍。
  前一任英國政府在 2022 年推出有史以來第一個女性健康策略時,曾信誓旦旦說會做得更好,並計劃和承諾會支持更多針對女性健康狀況的研究;該策略還要求在 2024 / 2025 年為新入職的醫師提供強制性的女性健康培訓。經常有人問我:「這樣足夠嗎?」,雖然我對這項策略的雄心壯志表示讚賞,但我認為目前我們需要的是更少的雄心壯志和更多的行動。在撰寫本書時,新政府是否會推出進一步的政策,仍有待觀察。
  最重要的是,對經期健康議題缺乏認知與了解,源自於缺乏這方面的研究。我們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都漠視女性的身體,只假設女性是「縮小版男性」。這代表我們基本上對女性健康問題大多是瞎猜一通,尤其是在月經週期方面。
  儘管進展緩慢,但可以肯定的是,愈來愈多研究人員開始意識到,月經週期對生殖以外的健康狀況,帶來顯著的影響,從免疫力、心血管健康到腸道功能,甚至是新陳代謝的速度。
  事實上,許多人呼籲將月經週期標記為第五個生命徵象,因為如果我們懂得傾聽,它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整體健康狀況。可惜的是,我們許多人在月經週期出現問題之前,甚至都沒有注意到它。也就是說,你是其中一位幸運兒,從青春期開始,就順利度過月經失調的種種問題。但從了解女性健康面向看來,尚待學習之處仍然很多,受益之處亦甚多。
  我將告訴你原因。
  當你讀完這本書時,你將了解荷爾蒙的力量,以及它們如何幫助你,而非阻礙你。你也會知道,在生理週期的某些階段,稍微調整一下生活方式,有時會帶來很大的改變。例如,在月經期間增加油性魚類的攝取量、練習瑜伽來緩解經前症候群,以及在排卵期後優化睡眠習慣。
  我堅信,女性的潛能受到限制,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身體認識不足,所以我把改變這一現況當作我的使命。有了正確的知識、工具和支持,你可以重新掌握自己的生理週期。更棒的是,你可以與自己的月事和諧共處,進而將潛能發揮到極致、減輕不適症狀、提高生產效率,並盡情享受你的人生。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很簡單:幫助你感受到月經週期的力量,而不是被它束縛。
  最後,你將了解:


你獨特的女性生理機能,因而可以開始與月經週期重新建立連結,並深化你與自己身體的關係。
什麼是正常的現象,什麼不是,如此你就能發現警訊,並質疑你對自己應該(和不應該)「忍受」的症狀。(順便提醒一下,月經來潮時,絕對不應該那麼痛苦)。
如何透過調整營養、運動和睡眠,甚至是護膚,全面優化你在整個月經週期的健康及表現。k 如何應對在整個月經週期身體意象、性慾和情緒的變化與波動。
如何與伴侶、家人及醫療專業人員溝通,為你和自己的需求爭取最佳權益。


簡而言之,我希望每個女人和每個有月經週期的人都能擁有這本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925971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1*14.8*1.7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